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珠似玉-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晋鞅的种种手段,晋良再也不敢有什么想法,老老实实的缩在这小小的庄子里,日日过着被圈禁的生活。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好几个春秋,宫里突然来了天使宣旨,原来是当今立太子,大赦天下,他们一家人终于被释放了。
  不仅如此,当今还给了他父亲一个三等的侯爵,赐号纯。
  此事传出后,不少人盛赞当今陛下仁厚,皇后娘娘慈爱,倒是把他们一家衬得更加不堪起来。
  纯是好字,可是用在他们头上,就格外的讽刺,天下谁不知道当年瑞王造反失败这件事?
  他们一家搬入侯府,无人前来庆贺,反而有百姓到他们门前吐唾沫,甚至外面还有专门来骂他们一家的童谣。
  所以他们看似被释放了,实际上却过着比往日更加不堪的日子。
  某一天他出门给孩子买零嘴,忽然在街头遇到了忠王世子晋宏,对方一身锦衣,骑在高头大马上,身边围着好几个有意讨好他的贵族子弟。
  晋宏似乎也看到了他,所以专程下了马,并且找借口支开了那几个贵族子弟。
  一时无言,两人当年虽都是王府世子,可是自小没生活在一块,忠王又与他父亲不太对付,所以两人之间并没有所谓的兄弟之情。
  “出来买东西?”还是晋宏先开口,他看到晋良手里的糖人布偶等物,“我那两个小侄儿可还好?”
  “挺好的,”晋良勉强一笑,看了眼街头来来往往的行人,“你呢?”
  “还不错,”晋宏笑了笑,显得十分惬意,然后道,“走,我们去楼里说话。”
  晋良回头,才发现自己身后是一家很大的酒楼,上面挂着一个牌匾,上书“鱻鱼楼”三字。
  “不用了,”晋良握紧手里的东西,摇头道,“孩子还等着我回家呢。”
  晋宏也不强求:“既然如此,我也不留你,下次有时间我们再聚。”
  晋良笑着应了,但是他们彼此心里都清楚,这个下次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他们两家当年的立场不同,现在的结局也截然相反。
  “告辞!”晋良朝晋宏拱了拱手,也不等晋宏回礼便转身离开,走了一段距离后,他忍不住回头,就见晋宏还站在鱻鱼楼下,只是身边又多了几个身份不凡的公子,犹如众星拱月。
  人生的路,有很多的方向与,选择不同,就有不同的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大概还有两三万字左右的内容~
  明天要回老家给外婆贺寿,所以明天有可能不更新,请假一天,后天照常更新~
  感谢以下大大的霸王票支持:


☆、第95章

  德隆十二年春,德隆帝下旨立年仅六岁的皇长子为太子,并大赦天下,此举让整个大丰见识到当今陛下对太子的看重。
  立太子前,高罗国大举侵犯大丰,但是大丰将领有如神助,对敌军的排兵布阵手段了解得一清二楚,把敌军打得节节败退,丢盔弃甲,最后甚至擒获了高罗国的太子与皇子,导致高罗国颜面大失,一蹶不振。
  高罗国大败,太子与皇子俱被俘虏,无奈之下只好向大丰呈递投降书,并签订了一大堆丧权辱国的条约后,才领回他们的太子与皇子。
  从此以后,高罗国几百年内,无力再侵犯大丰,子孙后代的骨子里,都印着对大丰的敬畏与恐惧。
  杨垂文身为国公府世子,德隆六年的状元郎,经过五六年的官场生活,渐渐的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并且成为年轻一辈中,颇为显眼的一类人。
  他早年时,还有司马家公子、李家公子等与他齐名,但是随着司马家闭门谢客,李家被满门查抄,他在同辈中,就显得冒尖起来。
  从礼部出来,他在路上遇到了户部尚书顾之瑀,他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礼部郎中,在户部尚书面前,自然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礼。
  如果说他是年轻一辈中比较出众的,那么顾之瑀就是他们那个年龄层中的佼佼者。十七岁入朝,二十八岁任户部侍郎,年过三十四便做了户部上书,简直就是步步高升。
  史上虽有十二岁状元郎,七岁相爷,但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能像顾之瑀这般的,已经是少之又少。更何况这位深受陛下信任,又确实有真本事,就算有些人在背后眼红,当着顾之瑀的面时,也都个个满脸带笑,小心翼翼的捧着。
  杨垂文随无谄媚之心,却有敬佩之意。
  “下官见过顾大人。”这个礼他行得心甘情愿。
  “杨大人,”顾之瑀虽是文官,但是却是骑在马上,他见到杨垂文,微笑着回礼,“真巧。”
  六七年过去,当年眼前这个人还是少年郎,还曾让胡太太代为说亲,谁知眨眼间这么多年便过去了,年少不知愁的少年郎也成了稳重的青年。
  “是啊,”杨垂文笑了笑,眉宇间染上一丝怅然,“挺巧的。”
  两人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情,要真论起来,并没有多少话说。
  “听说礼部左侍郎的职位空缺下来了,”顾之瑀在马背上朝杨垂文拱手,“我先在这里预祝杨大人高升了。”
  杨垂文一愣,显然没有想到向来稳重的顾之瑀竟然会轻易说出这样的话。
  “杨大人不必介意,待明天你的任职公文大概已经下来了,”见杨垂文这样,顾之瑀猜到他大概是心有顾忌,便把话说明了,“方才我不小心看到有关大人的任职公文,方才有此一说。”
  “多谢大人告知。”杨垂文接受了顾之瑀的好意,朝他拱手行了一礼。
  “杨大人客气了。”顾之瑀笑了笑,然后看了眼天色,朝他拱手道,“天色不早,我先告辞。”
  “大人慢走。”杨垂文再次行礼,目送顾之瑀远去。
  当年顾之瑀与陈氏夫妻情深,便是陈氏身亡以后,膝下无子也不愿再娶,本来这般情深说来是段佳话,哪知道陈家做事糊涂,三番四次的把顾家当作冤大头,最终把往日的情分给磨没了,甚至还害得宫中的皇后被诚郡王妃莫名其妙给骂了一顿,然后引起陛下大怒,让原本就不受陛下待见的诚郡王妃一家在京城里的日子更加难熬。
  诚王膝下三子,大公子过继给先帝与太后,成了当今陛下。二公子纨绔跋扈,然后被陈家公子失手打死,最后降等承袭诚王爵位的竟是向来不显山漏水的庶三子。
  本来按规矩,父死嫡继,无嫡族继,三公子庶出并无继承爵位的资格,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当今陛下把三公子名牒改到了已经仙逝的诚王妃司马氏名下,他不是嫡子也成了嫡子。
  不知情的人都夸当今陛下仁厚,想办法让诚王血脉继承了爵位。但是知情的人看来,只觉得当今陛下心狠,诚郡王妃一直对当今陛下与庶子不好,现在庶子继承了爵位,诚郡王妃日后还能有舒心的日子可过吗?
  想到皇室那些恩怨情仇,杨垂文不免便想到了某个人,于是他忍不住苦笑了一番。回到国公府,他先去见了父母双亲,再回到自己的院子。
  “你回来了?”沈氏见到杨垂文回来,面上露出一个端庄的笑意,然后转身让丫鬟们摆饭。
  “有劳夫人。”杨垂文接过沈氏递来的毛巾擦干净手,然后与沈氏闲聊了两句,两人一问一答,相敬如宾却缺了几分亲昵,只不过彼此间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方式,竟都觉得这样就很好。
  两人膝下现有一子,长得玉雪可爱,杨垂文回家后,常常花时间在教养儿子身上。
  “过几日我母亲过寿,你可有时间去?”吃完饭后,沈氏问。
  杨垂文点了点头,每年遇到这种事情,即便他没有时间,也会想办法空出来,这是他给发妻的脸面。
  见他点头,沈氏心底松了口气,两人洗簌过后,便准备睡觉。
  一张床,两张被子,然后各自无梦到天亮。
  第二天,任令果然下来,杨垂文成了礼部左侍郎,诸位同僚笑闹着要他请客吃酒,他当即便应承了下来。当天晚上大家喝得伶仃大醉,他回府的时候,母亲关切的让人给他准备了醒酒汤,才让他回了院子。
  回到自己的院子,沈氏早已经睡了,他站在黑漆漆的屋外,沉默了一会儿,转身去了书房。
  沈氏早晨起床的时候,见旁边放着的那床被子动也未动,便问身边的丫鬟:“昨夜世子没有回来吗?”
  “少奶奶,世子昨夜回来了,只是喝得有些多,便在书房睡下了。”丫鬟小声答道。
  沈氏闻言点了点头,没有再问,然后转头看起京城贵妇圈发来的邀请函。
  她的贴身丫头想说些什么,但是嘴角动了动,见沈氏并不在意世子昨夜醉酒的样子,便又把话给吞了下去。
  又是五日大朝会,作为礼部侍郎,杨垂文站朝的位置往前靠了不少,他看了眼御座上的帝王,又把头垂了下去。
  朝会刚开到一半,突然有个太监在帝王耳边说了什么,然后大家就看到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竟然站起身就大步离开了,留下满朝的大臣面面相觑。
  他下意识看了眼站在前方的顾之瑀,也许对方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除了他意外,还有好几个大臣也都望着顾之瑀,期望他能说出个什么来。让大家比较失望的是,顾之瑀除了脸色难看一些意外,从头到尾就没有开过口。
  杨垂文心里突然有些担忧,连顾之瑀脸色都变了,可见内宫肯定是发生什么事了,恐怕还与皇后娘娘有关。
  小半个时辰以后,后宫传出消息,皇后产下了小公主。
  朝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帝后成亲七年,膝下已经有两个皇子,却无一公主,传闻皇后似乎对此特别的遗憾,现在总算儿女双全了。
  知道陛下这会儿肯定是没有耐心面见朝臣,大家便三三两两的散了,杨垂文走出大殿后,才发现外面不知何时已经下起了雨,玉阶都已经湿透了。
  他走在雨中,任由雨水淋湿外衫,但是心里却有些空空荡荡,说不出的怅然。
  远远看到几个带着纱帽的年轻少女骑着马在雨中奔驰,隐隐还有清脆的笑声传过来,他忽然想起,当年的皇后娘娘,也常如这些少女般骑在马背上,笑如春花。
  后来她嫁进了宫,因为帝王独宠,被人骂祸国妖后,再后来产下皇子,帝王在重臣面前言明,永不纳妃。
  世间最无情的就是时间,因为万物都有停歇的时候,唯有它永远不会因为人的感情会有所变化。
  他很庆幸,陛下对皇后从一而终,而顾家也安分守己,深受陛下信任,如若不然,皇后娘娘又该是何等的命运?
  街头有个瞎眼的老头在摆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忙着摆摊,唯有他因为双目不便,抖着手在桌面上艰难的摸索。
  他停下脚步,帮这个老头把桌上的东西都收拾好,然后系上一个结,塞进老人的手里。
  “多谢这位官人,”瞎眼老头握住他的手腕,“这位官人身上贵气不凡,想来是个生而富贵之人。”
  杨垂文看着他毫无光泽的双目,不甚在意的笑道:“老先生神机妙算。”
  “哪里哪里,小老儿不过是发现官人手腕细腻有肉,才以此推测而已,”瞎眼老人收回手,把系好的包挎在手腕上,然后在身后的墙根处摸出一根拐杖,“雨大了,官人为何还在此处逗留?”
  杨垂文看着街道上奔跑躲雨的人群,笑着道:“雨中走一走,有助于心静。”
  “静在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