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红楼之贾涓-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氏和李氏再三推脱,不敢接手管家的棒子,马姨娘开始矛盾了,这等好处怎么会落到两个木头身上,如果自己不是听了老娘的话,说不定这机会是她的了。一个能管事的姨娘,在府里是体面的。

“放心,我会派陈妈妈和几个得力的管事在旁边教你们,难道你们忍心看着我躺在床上边生孩子,边打发送回礼的管事?”屋里人都笑了。

“两位姨娘就答应了吧,算日子,正好赶上过年,哥儿就出来了,如果府里没有一个人帮忙管着,还不得乱套了。”陈妈妈总算看出来了,贾涓是想抬举两位姨娘的,难道是想借故打压马姨娘?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柳姨娘和李姨娘只好硬着头皮应下。

☆、第7章

柳氏和李氏两位姨娘虽然暂代管理事务,但是遇到不能做主的事,不会擅自做主,会主动请示贾涓,贾涓非常满意两人的识趣,渐渐也放开了手。两位姨娘跟贾涓接触多了,互相了解彼此的性情,到比以前亲近了。

秋分捧着一张帖子进来,“夫人,荣国府老太太派人送来帖子,请你过府一叙。”柳氏放下手中的绣绷,接过帖子递给贾涓,“唉,前些日子借口胎儿不稳推了帖子。可是现在肚子都六个月了,再用这个借口,是说不过去的。你给来人说,我明日一定过府拜见老太太。”

贾涓以前看书中描写,贾府三天两天的大摆筵席,觉得热闹极了,如今才知道他们的作风是多么的奢侈浪费。“提到荣国府,奴婢想起一件事,昨天在张翰林府,听张家几位姨娘议论荣国府大房那边越来越不像话,连先大太太的嫁妆都给私藏了。”

昨日去张家喝寿酒,为了让不常出门的姨娘增长见识,因家里离不开人,所以把李姨娘留下看家,只带了柳姨娘去,张太太打发家中的几位得宠的姨娘来招呼柳姨娘。

张翰林考取功名后,带着生母张老夫人分家出府,凭着自己的努力给张老夫人挣了一个敕命夫人回来,昨日是张老夫人六十大寿,张翰林和水方有些交情,就派人送来了帖子,邀请贾涓去喝寿酒。

“你还听到什么?”先大太太应该指的是贾琏的生母了,贾琏其实怪可怜的,一生下来生母就没了,生父又是荒唐不堪的人,后来还娶回了一个一心向着二房的媳妇,想着他以后的作为,恐怕是有自暴自弃的嫌疑。

原来,张翰林跟贾琏的母亲是同族的堂姐弟,只是张翰林少年离家,和这个堂姐疏远了,要不是当年张家人上京替大姑奶奶讨公道,张翰林还不知道贾家仙逝的大房太太居然是同族的堂姐。

张老太太依稀记得张大姑奶奶的人品,想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好姑娘,被贾家给害没了,气得拄着拐杖带着张家族人一同上贾家理论。

贾家不承认大太太是被大老爷气死的,还编排是大太太自己身子弱,是个没福气的,把责任推到一个死人的身上,并且讽刺张老太太一个隔房的亲戚跑来凑热闹,肯定是惦记上他家媳妇的嫁妆。

张老太太清高了一辈子,哪里受到过这等委屈,两眼一抹黑晕倒了,张大姑奶奶的兄长和外甥悲愤交加,临走前丢下狠话以后张家和贾家断绝关系,老死不得往来。史太君不当一回事,一个落魄的世族,她压根不放在眼里,要不是当初老公爷定下的亲事,她才不会答应迎娶张氏。

儿媳妇张太太在家坐立不安,最后等到婆母被堂兄们抬回来,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让人请张翰林回府,张翰林堂兄那得知事情的详细进过后,把几个冲动的外甥派人看起来,免得他们私自找贾赦报仇,耽误了前程。

对几位堂兄细讲了京中的形势和四王八公的关系,劝他们暂时忍下心中恶气,报仇十年不晚,不要因为一时的置气,毁了张家一门。

堂兄们并不是不通俗务之人,听张翰林一席话,想明白里面的道理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说句不好的话,幸亏堂婶昏倒的及时,要不然他们又上了荣国府的当。堂兄们谢过张翰林一家,押着几个子侄们回了天津,从此闭门不出。荣国府只当他们是怕了自家的威名,越发行事乖张得意了。

“几位姨娘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旁边还有什么人?”张家重新提起嫁妆的事,疑点是,她们如何得知贾家把先太太的嫁妆给吞了。“说话的屋里并无旁人,就连伺候的丫头都给。。”柳姨娘这会看贾涓的神色,也明白事情不对劲了,不安道,“夫人,奴婢。。。”

“放心,没你的事。对了,你让柳浩去打听下,张家最近来了什么人,记住,这件事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贾涓在外面置办了一间茶水铺子,地理位置在内城繁华地带,请柳姨娘的兄长柳浩做了明面上的老板兼掌柜。

柳浩意料之中的拒绝了贾涓的好意,贾涓早知道他会不答应,于是让柳姨娘传了一句话,是高风亮节的饿死,还是吃饱肚子赚银子安生过日子,自己选择吧,不为你自己想,也为你们柳家留下的唯一独苗考虑,你忍心让侄子跟着你受罪。

刺得柳浩面红耳赤,老实上班去了。柳姨眼看见兄长终于有了体面的生计,侄子每顿也能吃饱饭了,感动的痛哭流涕。贾涓颇有感触,越发珍惜侯府夫人的身份,处处小心谨慎,生怕着了别人的道,落到柳家的下场。

张家的姨娘不会无缘无故的对外人说起这事,看来是有人指使她们这么做的。贾涓往深处想,大概猜出是因为自己姓贾的缘故,跟荣国府又是至亲的关系,所以张家人故意给自己透了口风,这是在打探自己是不是向着贾家,还是有其他的缘故?

虽然这件事张家明显是被贾家给坑了,但是自个跟他家堂姑奶奶的事有个毛关系,至于费这起子心思来给自己传话。贾涓不乐意了,下次再有张家的帖子,直接找理由给回了。

马车行到宁荣街,如书中所所描述的一样,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贾涓眼尖瞧见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正吩咐小厮们从马车上抬下大小箱子进了西角门,隐约听那管事提到“甄家”,同车伺候的圆月在贾涓耳边小声的说,“夫人,你看甄家又往宁国公府送东西了。”被贾涓横了一眼,吓得缩回脑袋,不敢再多言。

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正门大开,马车停下,后面小车上的陈妈妈和谷雨赶上前来,扶着贾涓下了马车。

荣国府的众婆子招呼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一顶小轿来到贾涓的面前,贾涓暗叹荣国府不亏是公侯世家,规矩讲究不差于一般的皇亲国戚。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贾涓的双腿突然麻了,下轿子的时候,差点没有立稳左右摇摆了一下,幸好圆月和谷雨手快扶住了贾涓,才没有摔跤。

把荣国府的下人吓了一跳,生怕这位祖宗在这摔出好歹,连累自己被主子们责罚。贾涓安抚了她们几句,并且让陈妈妈赏了铜板,众婆子私底下都夸候夫人大方,和气。

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水家姑奶奶到了。”贾涓听着台词,嘴角抽了抽,想到那句,“林姑娘来了。”

她这个隔房的姑奶奶要不是嫁得好,恐怕还不如林黛玉的待遇,想那林黛玉好歹是官宦之后,史太君的嫡亲外孙女,正儿八经的表小姐却被人从西角门给抬进了贾府,

贾涓进入房时,只见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坐在上首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正确的说,是盯着自己的肚子看。贾涓被她瞧着头皮一阵发麻,方欲拜见时,“涓丫头,一家子骨肉的何必行这虚礼,你们还不快把姑奶奶扶到椅子上坐着。”贾涓明白这是客套话,还是造就行礼问安。

史太君从私上是自己的长辈,从公上,她是超品的诰命夫人,所以于公于私,都当受得起贾涓一拜的,贾涓行了半礼,也不失了礼数,史太君嘴上责怪贾涓不听自己的话,心里却是满意的很。

左右两排分别坐着的是大太太邢夫人和二太太王夫人,虽然辈分上是平辈的妯娌,但是贾涓是一品诰命夫人,贾涓安然自得的接了王夫人的礼,自动忽视了王夫人的僵硬表情。所以说嫁得好啊,别看水方在皇亲国戚里是不起眼的,可是头上的爵位却是实打实的铁帽子。

三个女人围着贾涓的肚子嘘寒问暖一番,连贾涓平时吃了几碗饭都问了仔细,如果换成是原主,此刻应该会感动的眼圈都红了,可惜如今的贾涓已经换成了另外一个灵魂,看过太多的红楼同人小说,潜行默化之下,对贾家人的印象不太好,总觉得她们太会做表面功夫。(咳,同人小说害人不浅,抽作者,你是在嫌弃自己的文咩?”)

贾涓回了几句后露出疲态,救火队员陈妈妈连忙上前,指挥圆月和秋分两人,又是给贾涓打扇子散暑气,又是喂贾涓喝了一口白水,见贾涓恢复神态,方放下心来。“让老夫人笑话了,夫人这是头胎,侯爷小心的紧,临走前交代奴婢们好生伺候夫人,前些日子太后还派了太医来,奴婢们更加小心敬慎了。”陈妈妈道。

☆、第8章

“是当小心点。”贾母听到连太后都给惊动了,笑容更加和蔼可亲,越发看这个隔房的侄女顺眼。邢夫人嫁进贾府多年,膝下空虚无子,眼红的瞅着贾涓的肚子。王夫人捏紧手中的丝帕,面部扭曲的厉害。。

这边的小动作没有逃过贾母的眼睛,贾母狠狠的瞪了眼王夫人,王夫人吓得哆嗦了一下,

“唉,看到你,我就想起我那可怜的敏儿,自从嫁进林家三灾八难的,好不容易生下一个哥儿,却是一个让人操心的主。”贾母试了试眼角,两房的太太和一屋子的丫鬟和婆子陪着哭了一场,眼泪收放自如,不去演琼瑶电视剧真的是浪费了人才。

“现在看来我这些子小辈,你是最有福气的。”贾母轻轻拍着贾涓的手,贾涓做害羞状低下头。“伯母。。”

对素未谋面的贾敏也是很同情,只是有点令人费解,史太君在四个姑娘中,最疼得这个亲生的,史太君应该会亲自挑选陪嫁之人,可是查来查去,居然会是她的奶娘出了岔子,做出谋害主家子嗣的丑事,这不是在打贾敏的脸么。

难怪贾敏不放心林如海一个人南下,非要强撑着身子抱着林哥一起跟了去,希望早点再替林如海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以弥补愧疚之心。“我瞧着堂姐是一个有后福的,这不,刚到扬州就怀上了。再说了小孩子家家的哪一个小时候没生过病,长大了就好了。”邢夫人和王夫人忙跟着说了几句吉利话,贾母才收起眼泪。

“不知道她在南边吃不吃的惯,老二家的,你选几个厨子给林家送去,可怜见的,早知道会这样,就不该放她跟着去,让我这老太婆在这为她操心。”贾涓彻底无语,贾敏要真得是留在京城,还不一定有这孩子。

说话时,丫鬟们端了新茶上来,一位梳着双丫髻,穿着干净鲜亮的小丫鬟手脚麻利的布让,贾涓不免多看了几眼,“这是我屋里的鸳鸯,我瞧着她懂事机灵,让她补了珍珠的缺。”

贾涓奉承道,“还是伯母会□人,瞧你身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