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红楼之贾涓-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国公的那些所谓的好友见他家失势,纷纷断绝了来往。一时间,镇国公府面前凋零,就连有姻亲关系的齐国公府也跟镇国公府不咸不淡的,没以前那么热络了。嫁进齐国公的二姑奶奶,听说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是不好,镇国公府里还有好几个未出嫁的姑娘,以前找婆家是挑花了眼,如今是倒贴人家都不敢要。

这件事,最得利的就是那位甄昭华了,她是甄太贵妃嫡亲外甥女,又是一个嫡出的,论身份论血缘是跟甄太贵妃最亲近的。她不是半途被甄太贵妃接近宫里,而是规规矩矩秀选选上的,当然其中少不了甄太贵妃的助力。

皇上很给面子,刚进宫就封了从五品的婉容,接着一跃到了庶三品的婕妤,算是宫里的一大奇迹了,现在又被皇上钦点跟越过静妃,叶昭仪跟惠妃一同掌管宫中事务,甄婕妤再次成为了众人的眼中钉。

听说太后受惊后,贾涓按照规矩进宫探望了太后,太后对当时的事还是心有余悸,拉着贾涓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了好久。贾涓也是非常同情老太太的,都一把年纪了,还遇上这种糟心事。不过,也只有在皇家才会出这种乱七八糟的事吧。

在慈宁宫里,贾涓有幸跟甄太贵妃和据说现在风头正劲的甄婕妤碰上了,想到甄太贵妃当时看自己的暧昧眼神和甄婕妤意味不明的笑容,贾涓突然明白过来,她们应该是已经知道翠花姑娘要进侯府的门了。

一想到被人算计了,贾涓就气愤不已,“不行,不能被人欺负了,还帮人数钱的。柳姨娘,你让人打听下这个翠花姨娘的来历,连她爹娘兄弟姐妹的都要查的一清二楚。”

☆、第56章

京郊长岭坡有一座茶棚,茶老板颇有生意头脑,见长岭坡处在官道上,是进京城的必经之路。于是,花了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些银子,买下一块地,盖了这座茶棚,专供来往客商歇脚喝茶之用。这是明面上的说辞,其实茶老板是有来历的。

茶老板的爹是文定候庄子上的赵管事,他的弟媳妇就是候府放出来的丫鬟,他所在的村子都是候府的产业。茶老板以前在侯府当差,后来成了村子的管事只管这一片的地租。

平日里由她媳妇带着两个半大的小子看着,虽然做起了小生意,日常的进账也算够得上一家子开销,但是茶老板没有荒废自家的地,农闲得空的时候才在茶楼帮忙。

今日,茶老板刚从地里回家,就看到小儿子气喘吁吁的跑来了,说是茶棚来了两拨的客人,孩子他娘叫他赶紧过去帮忙。茶老板一听生意火红,欢喜的锁上院门,撒腿就往茶棚跑,心里想着莫非是那位新姨娘到了。

夫人特意派人送信,让他从旁观察新姨娘有何不妥之处和品性如何,当然这事只有茶老板一人知晓,就连他媳妇都是瞒着在,不是不相信媳妇,是怕媳妇无意间露出马脚坏了夫人的大事。

远处看到茶棚前面停了几辆马车,周围站着蹲着十来个家丁打扮的汉子,走进茶棚,正好跟五六个穿着体面的妇人和丫鬟打上照面。

茶老板是见过世面。看他们的架势,不像是普通人家,知道大户人家规矩多,忙低下头钻进茶棚后面的灶房。他媳妇正蹲在地上给火灶添柴加火,“今儿是什么日子,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其实是想打听这行人的身份。

“有银子赚,还嫌钱多了?”他媳妇横了他一眼,“快帮忙揉面,外面的小姐和奶奶们经不起饿的。”听他媳妇的口气,也是不知情的,只好自己想办法打探了。

茶老板掀开锅盖,锅里蒸着热气腾腾的馒头,数了数一锅正好十个大馒头。“还要做馒头,锅里的和桌子上的加起来都有二十来个了,算人头应该够了。何必又重新做新馒头,倒头来剩的馒头卖不出,两个小子又得抱怨了。”

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两口子没有经验,馒头做少了倒好应付,做多了只能拿回去自己吃。两小子吃多后就觉得腻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大户人家讲究着,哪里看得上这些,人家姑娘交代了要重新做新鲜的白面馒头。”茶老板嘴角撇了撇,挽起袖子抓了一团面轻轻揉了起来。

他家的两个半大小子,小儿子在外面招呼客人,大儿子进来取锅里新鲜出炉的馒头,当然这些都是给家丁们吃的,至于妇人和丫鬟还必须等下一锅,因为桌子上的馒头没了热气,所以要重新回锅蒸一蒸。

“福婆子,我们家姑娘问馒头何时能好。”一个打扮奴不奴,主不主的穿着翠绿色衣裙的姑娘家从马车上下来,进茶棚的时候捂着鼻子,一副嫌弃的模样。“

“我说彩儿姑娘,你们家小姐以为这馒头是大罗神仙变出了的,说做好就好了。等着吧,如果等不着,可以吃这些。”回话的应该就是那姑娘嘴里提到的福婆子,茶老板眼尖看到家丁腰牌上的林字,领头的家丁模样有些熟悉,仔细想了想居然是林大人府里的家丁。

现在想来,这个福婆子就是林夫人身边的管事婆子了,上次都是见过的。本想上前打生招呼,但是又怕人家有正经事,就打消了念头。

彩儿姑娘望了望桌子上冒着热气的馒头,“这馒头怎么黑,哪里是人吃的东西。”话音刚落,蹲在外面啃馒头喝稀饭的家丁纷纷抬起头,投来鄙视愤怒的目光。

福婆子掰了一口馒头放在嘴里嚼了嚼,“这就是姑娘不懂了,这可是荞麦面做得馒头,吃起来嚼劲比白面都好吃。这里的茶老板果然舍得下本钱。”家丁们有一人胆子大,接话道,“就你们家姑娘讲究,一来非要吃白面馒头,真是事儿多。一路上要不是带着你们,我们早就到京城了,也不用着在这里喝稀饭。”

家丁的嗓门粗,彩儿害怕的挪了挪脚,小嘴不饶人的说,“福婆子,那你们怎么不吃这个黑馒头,也等着白面馒头。”“彩儿姑娘,你是不会数数,还是眼睛长在头顶上了?这几盘馒头都不够家丁们分的,我们不等着,难道要两个人分一个馒头吃?”一个丫鬟嘴尖牙利的回了句,惹来在场众人的哄笑。

彩儿姑娘面子下不去,转过身屁股一扭往下甩了甩手帕,“我才不跟你们这些乡里人见识。”茶老板正好面对着灶房门口,看到这一幕,把面团狠狠的摔在面板上,小声嘀咕句,“穷讲究。”

她媳妇被扬起的面粉弄得鼻子发痒,背过身子打了一个喷嚏,“要死了,好好的白面跟你有仇不是。”灶房跟茶棚只是用了一扇草席子隔着,其实就是为了挡风用了,灶房这边的动静,茶棚里听得是一清二楚。

有几个妇人和丫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她们早就看不管马车内主仆两人的做派,又不是正经的主子,架子倒是摆得十足。“你说什么,谁穷讲究。”彩儿姑娘冲了进来,指着茶老板的鼻子骂道。

茶老板的媳妇先是吓了一跳,然后举起擀面杆护在茶老板的前面,“谁敢骂我家男人。”“哥哥,打她。”小儿子用力推倒彩儿姑娘,“叫你欺负我爹我娘。”大儿子举起小拳头就要挥下去,彩儿边哭边闭上眼睛,半天不见拳头落下,抖着身子睁开眼睛。

原来是福婆子把大儿子给拦住了,“小兄弟可使不得。”“大贵,爹是怎么教你的,还不快跟人赔礼道歉。”大贵心不甘情不愿的认了错,拉着弟弟的手跑开了。茶老板朝着福婆子供起手,“管教不严,让太太笑话了。”

福婆子已经认出茶老板了,故意装作不认识,回了半福礼。“婆子只是一个奴才,哪里敢当老板一声太太,说来简直折煞婆子了。如果老板不嫌弃,唤婆子一声福婆子就是。今儿这事,本是婆子考虑不周全,应该提前派人来通传一声,也不至于让老板忙乱了。”茶老板嘴角抽了抽,都挺会装的。

“就是做馒头而已,什么通传不通传的,呵呵,没事没事,你们照顾小的生意已经感激不尽了。哪里还嫌钱少的。”茶老板让出一手,请福婆子坐回去,让大儿子给客人们换上热茶,接着使眼色提醒媳妇把地上的彩儿姑娘搀扶起来。

他媳妇的手还没有碰到彩儿,就被彩儿不领情的躲开了。“看你手脏的,真恶心。本姑娘这一身可是新作的,弄脏了你赔钱不吗?”彩儿边起身,边打量茶老板媳妇的粗布衣衫,“穷酸样。”

福婆子摇摇头,什么样的主子养什么样的奴才,这个甄家在江南俨然一方霸主,不可一世,府里养得一群奴才各个都长了势力,明明就是奴才出身偏自以为比别人娇贵。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大人好见,小鬼难缠,这话用在甄家头上最贴切不过。在扬州的时候,福婆子替夫人送回礼给甄老太太,从进门到内院给了好几个荷包,还是夫人有先见之明,特意嘱咐福婆子多带点荷包到身上,要不然福婆子还不得丢了林府的脸。

“请彩儿姑娘顾忌点你家姑娘的脸面,再闹下去丢得可是你们姑娘的脸。”福婆子正色提醒彩儿,她在林家做了一辈子的奴才,混到如今体面的位置,还对付不了这种黄毛丫头。

先前是存在看戏的成分,故意让彩儿丢丑,现在看彩儿越来越不像话,居然在外面跟人吵嘴,完全不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就是市井不懂规矩的丫头都比她懂事些,真不知道甄家是怎么□丫鬟的。

彩儿姑娘就是一个欠抽的,被福婆子教训后连忙老实巴交的缩在角落不敢吭声了。茶老板笑了笑,招呼媳妇继续忙手上的活计。“孩子他爹,她们是哪户人家的下人?”他媳妇总算听明白了这些子人的身份,好奇的问道。

“问那多干什么,赶紧把馒头做好。小心马车里的小姐给饿着了,又得出来骂人。”福婆子听到里屋的对话,善意的笑起来这个茶老板的确有点意思。向茶老板的小儿子招了招手,“婆婆,你叫我。”小儿子嘴倒是很甜。

福婆子身边的那个嘴皮子利索丫鬟从兜里翻出一块米花糖递给小儿子,“给你吃,可好吃了。”小丫鬟欢儿是福婆子的儿子买来孝顺老娘的,因为是奴才家的奴才,比不上在府里当差的丫鬟,平日里吃不上这些精致的零嘴,所以每次得到好吃的,都会藏好几天。

“是米花糖。”小儿子谢过欢儿,还知道分了一半给哥哥,然后含在嘴里。“姐姐,你这样吃,不好吃,要像我这样放在舌头上,等他慢慢化了才好吃。”欢儿眨巴眼睛,也有摸有样的学了起来。

米花糖可不是寻常人家吃得起的玩意,这一包米花糖,还是夫人赏给福婆子,福婆子不爱吃甜的就给了欢儿。一个茶棚老板的儿子居然认识米花糖,看他的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吃米花糖。

“穷酸还知道米花糖,该不会打哪偷来吃过的吧。”彩儿姑娘搀扶一位妇人打扮的姑娘家走了进来,另外一桌上的两个婆子和一个丫鬟面上虽不情愿,还是自觉挤到福婆子这一桌来了。自觉给腾出一张空桌。

小儿子不高兴的蹦到彩儿面前,“你才偷东西,你全家都偷东西。”“你,你,欺负人。”彩儿姑娘急得都结巴了。小儿子调皮的学她结巴说话,“我,我,就是欺负你了。”欢儿觉得有趣,笑得肚子都疼了,好几次她都想把彩儿按到地上打一顿,整日的就知道使唤欢儿和另外两个大丫鬟。

“彩儿,不得无礼。”蒙着面纱的姑娘轻声呵斥。彩儿气得满脸涨红,“姑娘,你看看。。”“够了,上京前,你忘记大人的教诲了?大人交代路上一律听从福婆子的安排,不可生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