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红楼之贾涓-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太君让人送去赵家的银子,贾政打听过,还不够赵家办丧事和还债的。这时,贾政才知道,当初赵家为了长随这个差事,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借了外债。贾政困惑了,就是一个小小的长随,怎么还要花银子才能当上。

他不好意思去问别人,就把这份疑惑藏在了心里。看来,贾政不通俗务的缺点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了。换句话说,是不知人间冷暖的公子哥,完全不理解世间的穷人生计的困难和窘迫。让这样子的人去做官,只会纸上谈兵,一点生活实践都不懂。这又是后话了。

自从先头大嫂子去了后,府里就乱了套,大哥的填房嫂子邢夫人秉性愚弱,只知自保,如果不是她无能看不住先头嫂子的嫁妆,又怎么会让王氏有机可趁占了先头嫂子的嫁妆。

邢夫人不把贾琏视如己出,不亲自教养就算了,还纵容贾琏跑到皇上那告御状,把荣国府的名声全部都给毁了。从王氏没有亏待过周姨娘和几个通房丫鬟这件事看,王氏虽然贪财小气了点,但是为人是不错的,可惜错就错在一念之差。

这些都是大房那边闹出的事,如果没有这些事头,他这个时候已经在太白居里吟诗作对了。现在为了避风头,只能躲在府里自娱自乐。贾政觉得屋里闷得慌,独自一人在后花园闲逛。无意间遇上赵秀儿蹲在花丛旁拔杂草,他认出是夫人房里刚提拔上来不久的丫鬟。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35章

王夫人之所以能看中赵秀儿,并不是她有什么过人之处,更不是把她当成心腹培养。主要原因是把她放在房里比较令人放心,比起那些狐媚子,秀儿有一个优点令王夫人很满意。年纪大点好啊,不用担心老爷会被小妖精勾魂了去。

赵秀儿虽然被提拔成为了二夫人房里的大丫鬟,但是一直受到其他姐妹的排挤。她苦苦熬到今天,再坚持一两年就可以出府了,眼看能过上自由的日子,可不能为了一时之气而让以前的辛苦白费了。

只能独自默默忍受着痛苦,实在撑不住了,她就会溜到后花园去看看以前自己亲手种的花儿。只有对着花儿草儿的时候,才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小时候,爹娘常夸秀儿的笑容好看,喜欢看秀儿每天都很高兴的样子。自从赵老爹去世后,赵秀儿就忘记了以前自己的笑容是什么样子了。

尤其年纪大了后也懂事了,学了奴才的本分,笑容更是越来越少了。即使有时候为了拍主子的马屁,跟着主子笑一笑,那也是强堆着笑容,笑得难看死了。说实话,主子认为好笑的地方,其实真的是不好笑。

如果说赵秀儿没有恨意那是假的,“为什么一群人出门,偏偏是自己的爹爹死了。”赵秀儿时常会问老天爷这个问题。

听隔壁的大妈偷偷跟娘亲说,二少爷已经找到了那辆肇事的马车,可是因为对方来头很大,背景大到连荣国府都惹不起,所以荣国府不再追究这件事了。老夫人派人送来了二十两银子,警告赵家娘子这件事不要再提了,谁叫赵老爹是奴才呢,奴才就是贱命,任何人都可以轻贱。

当夜,赵家娘子捂在被窝里哭了一宿,秀儿和哥哥听着难受抱在一起抱头痛哭。隔日母女三人嗓子眼都哭哑了,还得应付赖家的一个下人。奴才家也能养下人了,可见赖家这些年日子过得真不错。

赵老爹的一条性命只用了二十两银子就打发了,还赔上了赵爷爷的命。荣国府真真是对下人和善大方。要不是当年赖家狐假虎威,对赵家处处打压,赵家也不至于落魄到今天这种地步。赵老爹就不会去当二少爷的长随,每天天不亮的起床,接送少爷上家学。不论风吹雨打都得站在家学外等着少爷。

负责接送少爷上下学的长随,大部分都是毛头小子,只有赵老爹一个人已经是成了家的,有儿有女的需要照顾。

赵老爹第一天当差的时候,觉得脸皮臊得慌,受到不少的耻笑。可是爹爹为了能让赵秀儿兄妹新衣服过年,爹爹陪着笑脸当做没听见似,抢着干活。

后来,大概是他们看赵老爹老实,又满意见赵老爹不会抢风头,对赵老爹态度渐渐好了。日子久了,赵老爹居然在长随和小厮中有了好人缘,赵老爹常常借此教训赵秀儿兄妹,为人奴才的要以和为贵,吃得苦中苦,才能有差事做。

赵家娘子说,在赵家得势的那几年,当时的荣国公是想放赵家脱籍出府的,可是,太爷爷贪图荣国府的权势,目光短浅的认为离了荣国府,一家子在外面的日子会很难过,选择留在了府里。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就是在荣国府里当一个下人,走在大街上都比平民百姓强。如果脱籍出了府,还得自己操心生计,日子就没有眼前这样清闲了。

再说了,赵家的人一辈子都在学怎么做一个好奴才,其他能养家糊口的本事都不会。这要是出了府,岂不是没有了活路。还不如留在府里好好当差,混一个大管家当当才是正经的出路。

先不论太爷爷,爷爷和爹爹有没有这个本事坐上大管家的位置,就看太爷爷一副奴才模样,就是不会有出息的。放着好好的良民不当,偏去当人家的奴才,就这眼力见,赵家能成今天这个样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赵家把脱籍的名额让给另外一家人,现在这家人回了老家,在村里买了十几亩的地当上了小地主。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衣食无忧,家里不仅雇了佃农帮忙种地,也买了丫鬟和婆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的。

赵秀儿一心想脱籍出府,她打算着,依着自己的年纪留在府里的日子不会再超过三年。现在在二房这边当差,月例比以前多了,每个月只要省吃俭用点,就可以攒下银子。而且遇上主子心情好的时候,或者府里遇上喜事,各种的赏赐肯定是不会少的。

七七八八算下来每个月能有富足的银子了。以后就用这笔积蓄替自己赎身脱籍。可惜,娘亲和哥哥嫂子都在荣国府里当差,自己的那点积蓄,是不够一家子的赎身费。怎么能让主子答应放一家子脱籍出府,是秀儿一直困扰的问题。

爹爹死了后,娘亲生下了一个遗腹子,弟弟年幼全靠娘亲一手拉扯大,娘亲只要有好吃的都会留给弟弟。秀儿和哥哥虽然心疼娘亲辛苦,但是毕竟是一母同胞的弟弟,骨血至亲。兄妹两人不能眼看弟弟挨饿和娘亲过得苦巴巴的,只好从自己的月钱中挪一点添补家用。

娘亲生了弟弟后,应该是营养没有跟上,加上月子没有坐满就起床干活太操劳的缘故,得了严重的女人病,现在身子越发的不好了,只好辞了差事在家养着,少了娘亲的那份月钱,家里的日子又开始艰难了。

好在大哥和大嫂很孝顺娘亲,对待年幼的弟弟也照顾的尽心尽力,秀儿觉得过意不去,主动提出每个月的家用多给一些,大嫂第一个就不答应,说这些是他们做大哥大嫂应该做的。

让小姑子帮忙添补家用已经是过意不去了,怎么能又麻烦小姑子呢。秀儿明白,这是大嫂的体贴自己,担心自己在府里被人瞧不起,手里多留些钱,好打发那些子人。

王夫人因为霸占先头大太太嫁妆的事,被老夫人赶到尼姑庵清修去了。所以连累了秀儿等丫鬟在府里都抬不起头。秀儿觉得挺冤枉的,她不得王夫人的信任,对于这种隐秘事情自然是不知晓。

可是,外人的想法却是,既然你是二夫人房里的丫鬟,也就是二夫人身边的心腹了。二夫人干了什么事,岂能不知道。任凭她如何解释,别人只会相信她是想推卸责任。对她的人品产生了怀疑。

史太君亲自审问了二夫人的人,其中就包括秀儿。单独面史太君的时候,秀儿害怕的双腿软得跟面条似得。从进府那天起,这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老夫人,果然如传说中说的一样,是一位“和蔼和亲”的老太太。

老太太的话字字句句都能逼得人直冒冷汗。秀儿跪在地上不敢乱说话。幸好,老太太眼光毒辣,一眼就瞧出秀儿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一个没有用的人身上,摆手打发秀儿出去了,秀儿这才松了口气。

等秀儿退出去后,老太太露出嘲讽的笑容。这个秀儿可不像表面上看的柔弱,放一条不会咬人的狗在身边,还真的是老二家的会做出来的蠢事。

“老夫人,请恕奴婢愚昧,奴才瞧着秀儿不像是一个有心机的人。你怎么说……“赖家媳妇好奇道。史太君嘴角一扯,“心机这玩意,不是天生就有的。谁不是吃过几次亏,才吃了教训。再说了,不一定非要有心机才能出头。有时候,事情的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心机这玩意,谁说的准是什么呢?说来你也不会明白的。”

赖家媳妇云里雾里的晕了,老夫人这话说得是什么意思,怎么一句都没有听明白。果然老祖宗就是老祖宗,说起话来就不像人话。瞄了眼史太君的脸色,心里思量了下,还是收回汇报赵秀儿身世的念头。

从老夫人房里出来后,秀儿精神恍惚的去看花儿了,看到花丛里长了野草,就蹲在地上边拔杂草,边琢磨着史太君话中的深意。因为太过于精神贯注,所以没有注意到后面站着一个人。

“你不是二太太房里的秀儿吗?”身后传来一道略有些熟悉的声音,把秀儿给吓了一跳,手中的小铲子一松压在了娇嫩的花儿上面,秀儿心疼的把花儿扶起。“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花。”见秀儿为了照顾花儿,忘记向自己行礼请安。

贾政非但没有怪罪秀儿的无礼,反而好奇心起,“奴婢,秀儿给二老爷请安。”秀儿连忙起身,一脸惶恐不安。“回二老爷的话,这些花儿都是奴婢以前种的,所以每次经过这片花丛的时候,都会来看看。”

“哦,你说,这些花儿是你种的?你不是在二房当差吗?”贾政在屋里闷得慌,出来透透气。没想到遇上一个有意思的丫鬟,难得心情好的跟个丫鬟聊起天来。他向来不管后院的事,一直以为秀儿能在房里当差,肯定是夫人带来的陪嫁或者是从贾府挑上来心腹也说不定。

“奴婢以前是在花房当差,后来才调到二房伺候夫人。”

“原来如此,是说瞧你动作如此熟练。”

☆、第36章

后花园的偶尔邂逅,赵秀儿本来没有放在心上,说是陪着贾政聊天,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贾政一人在发牢骚。先开始赵秀儿还觉得尴尬,毕竟贾政说的事都是作为下人不能知道的隐秘事情,后来出于好奇之心和其他的目的,赵秀儿就安静的在一旁耐心的倾听。

赵秀儿此刻的心情复杂,虽然不是二老爷亲手杀死爹爹的,但是爹爹的死跟他脱离不了关系,二老爷就是间接害死爹爹的凶手。如果那天二老爷没有一意孤行的冒雪出门,爹爹也不会被马车撞死。

有想过要报复贾政给爹爹报仇,但是没有想过居然有一天能跟贾政忘记彼此的身份,坐在荷花池边谈心事。听二老爷的口气,似乎是不清楚二太太的为人,还以为二太太是被大太太给连累了。同情的看了看贾政的侧脸,犹豫不决怪不该对贾政说实话。

大房先头没了的张氏,张太太出生在没落的官宦之家,祖上虽出过一位二品的高官,但是这几年张家本家的后生科举不利,没有一个能出仕的,反而是本家的旁支倒是有了出息,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