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道无间-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啥好保密的,不过,找我的那个单位确实是个秘密单位,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是干啥的。只知道他们有几个伤员,全都是复合伤。那啥,我不是在瞅出血点方面上还行吗,估计是那位省里的赵秘书给他们说的,所以就把我给借过去了。”

“那手术还成功吗?”叶兆祥从办公桌的低柜中拿出了一条大中华,丢给了朱小君。

朱小君接过了烟,嘿嘿一笑:“绝对没给咱医院丢脸!”

叶兆祥笑逐颜开,可是只一闪,脸色便阴沉了下来:“小君啊!上次你说的医院要改制的事情,看来是真的哦!”

朱小君装作很吃惊的样子:“真要改制?那我们这些人不就成了被资本家无情剥削的打工仔了吗?”

叶兆祥一脸严肃道:“是啊!医院一改制,资本方势必一味要求效益,那医院的未来……哎,杀鸡取卵,目光短浅啊!”

朱小君问道:“叶院长,现在这事进行到哪一步了?咱们还有机会扭转回来么?”

叶兆祥叹了口气,回道:“表面上看这件事似乎八字没一撇,可我通过一些渠道打听到,市里的主要领导基本上都点了头,剩下的只是走流程而已。”

朱小君张大了嘴巴,半天没说话。

叶兆祥又道:“我曾想发动医院的职工,写个联名信向上面反映一下反对的声音,可是,医院的心不齐啊!”

朱小君叹了口气:“外科片……外科片的那些家伙都被吴东城洗了脑了,肯定不会支持你啊!可是,他们都是猪脑子么?不知道改制之后,最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医护人员么?”

叶兆祥勉强一笑道:“外科医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就罢了,可内科片也有不少人赞同改制,哎!”

朱小君又拿出了一支烟,就着刚才的烟头续了火,静想了片刻,抬起头看着叶兆祥,信誓旦旦道:“叶院长,我觉得我们不能就这样束手就擒。外科片可能只是因为不想支持你而反对联名信,就算那些支持改制的人,我想也会有转变看法的可能,关键是得有人去做工作。叶院长,如果你信任我朱小君,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做,如何?”

事实上,叶兆祥早有此意,兜了一个大弯子才终于达到了目的,顿时笑开了:“你愿意来做这件事,我高兴都来不及,还说什么信任不信任,不信任你,我又怎么会让你来做我的助理呢?”

朱小君挠了挠头,道:“算我说错话了!错了就认罚,原来我打算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做好这件事,这样吧,罚我三天内,给你弄出个三百医生签名的联名信,怎么样?”

“三百医生?”叶兆祥有些吃惊了。

肿瘤医院的临床医生全算上也不过三百出头,就算加上辅助科室比如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医生总数也不过四百多一点,朱小君一开口就是三百,那可是四分之三的比例啊!

“你不信?”朱小君上前一步,躬下身子凑近了叶兆祥,小声道:“别忘了,我跟吕保奇的关系很不错……”

叶兆祥皱着眉头想了想,有些迟疑:“这样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朱小君淡淡一笑,道:“我让吕保奇安排个饭局,把那些油盐不进的人请上一顿,啥都不说,但谁都明白。会出什么岔子呢?”

叶兆祥终于点了头:“嗯,这样做很好,你放手去做吧,费用方面……”

朱小君打断了叶兆祥的话:“我一个伽玛刀中心,接下来还有个生物治疗中心,赚到的钱还会付不起这点饭钱?”

叶兆祥会意地笑了:“你刚说到生物治疗,对了,张石的那个同学来咱们医院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安排呀?”

朱小君一撇嘴,道:“我这不是来请示你的吗,你不提,我都差点给忘了。”

叶兆祥笑了下,道:“以我的意见,张石的那位同学很不错,很有水平,应该把影响力做大一些,上次我也把个人意见告诉张石了,当然,这也得看锅下菜,若是张石同学不情愿的话,那就低调一点。”

朱小君又一撇嘴,道:“老美那边的人,都爱显摆,张石的同学在老美那边能混得开,想必也造就了爱显摆的性格。叶院长,咱就不管他乐意不乐意了,只要对咱医院有好处,就把动静闹大点好了!”

叶兆祥思考了一下,道:“我也觉得只搞个院内讲座太浪费,要不我安排一下,通过医学会,把讲座的层次提高一下?”

朱小君大喜道:“这感情好啊!另外我还想通过媒体宣传一下,叶院长,不知道你是否支持啊?”

叶兆祥指着朱小君笑道:“又说错话了不是?你不是刚说过,只要对咱们医院有好处,管他乐意不乐意吗?那现在通过媒体宣传一下,是不是对医院有好处呢?”

朱小君回道:“我觉得应该有好处吧!”

叶兆祥笑道:“那你还管我乐意不乐意呢?哈哈,你放手去做吧,我完全支持你!”

这一番交流谈话下来,叶兆祥和朱小君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尤其是叶兆祥,自认为引着朱小君主动承担了联名信的任务,实在是收获颇丰。

但真正的赢家根本不是叶兆祥,而是朱小君。

以弱势地位跟强势地位的人进行交流谈话,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是说服类的言语,假若有第三者在场的话,这位第三者可以证明,朱小君从头到尾都是在引着叶兆祥说话,而叶兆祥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朱小君所预料到的。

这种境况的谈话看上去像是一种巧合或者是一种顺理成章,但其根本原因却是朱小君在谈话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不单单是充分了解了叶兆祥的思想个性,更是对有可能出现的场景做足了心理准备和应对准备。

不久之后,朱小君为了学习外企的管理经验,以一名普通职员的身份加入了一家跨国制药企业,在那里,他结识了全申海甚至是全国最牛叉的医药营销培训师章航,而章航对朱小君的谈话沟通技巧赞赏有加,一口咬定朱小君是受过营销专业培训的。但事实上,朱小君根本没参加过这类培训,他的能力,或许只是一种天生的本能。

第101章没把握的事

书友群是老烟和各位大大近距离交流的地方,您要是愿意支持老烟,支持本书,还是赶快入群吧,老烟等着您!群号:570739805

这是拉拢的分割线

从叶兆祥的办公室出来后,朱小君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给吴东城去了个电话。

电话中,朱小君把叶兆祥准备要搞联名信的事情告诉了吴东城,吴东城很是高兴,因为叶兆祥闹腾地越欢,将来跌得就会越惨。

“可是,吴院长啊,外科片那边,我该怎么做啊?现在他们看我的目光,就像当年八路军看皇协军一样。”

吴东城被逗地哈哈大笑。

“我给杨林打电话,这件事,你交给他办就好了,你就专心地去搞内科那些人吧!”

内科那帮人以前都是跟着叶兆祥混的,当时叶兆祥是委托的院办主任王湘去做的对改制意见的调查,王湘虽然颇有几分姿色,但这个女人的脑子却似乎不够好使,和人交流起来,吞吞吐吐,言不达意。弄的不少人都产生了误会,以为是叶兆祥准备搞改制,所以才会一味支持。

等朱小君过去把事情说明白了,很多人也就拐过弯来:原来叶院长是反对改制的啊,那还有啥好说的呢?立马在联名信上签下大名就是了。

不过,也有不识相的,神经内科的肖桂芳主任便是一个,任凭朱小君如何说服,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只是微笑就是不表态。

像这种人,朱小君也懒得浪费时间。

看似很复杂很艰难的工作,朱小君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便完成了,内科片一共一百七十六名医生,朱小君拿到了一百五十五个人的签名。

至于影像科和病理科等辅助科室,朱小君更是轻松,只是打了几个电话,便有人来代劳,除了几个休假不在医院的,其他的医生全都签了名。

外科片那边,杨林接到了吴东城的指令,动作也很快,不到两天的时间,便签上了一百多人的名字,朱小君一计算,总人数已经三百冒头了,那就见好便收,签的太多,也不见得就是个好事。

朱小君拿着三百多医生签了名的联名信,去了叶兆祥的办公室。

叶兆祥简直是大喜过望,激动地双手都有些颤抖了,就好像有了这份联名信就一定能挫败改制的计划一样。

一般有心计的人此时一定会说些表功性质的话来,要是喜欢算计人的话,更会趁机诋毁一下院办主任王湘,从而更好地抬高自己或是打击对手。

但这些做法都属于小聪明。

朱小君是一个不乏小聪明的人,但是他除了有小聪明之外,还有大智慧。此刻的朱小君既没有表功,也没有诋毁他人,而是适时地拍了叶兆祥的一个马屁。

“我还以为有多难呢,结果在跟他们讲道理的时候明确说了叶院长您的看法后,我基本上就没遇到什么困难。”

叶兆祥对这句马屁话表面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但是从表情上可以看出来,他很是受用。

“看来,这些人还没到不可理喻的地步。朱小君,即便如此,你也是功不可没,说吧,想要叶院长怎么奖励你呢?”

朱小君挠了挠头,道:“这还真是个难题,叶院长,你说我要是不讨赏,是不是太虚伪?要是讨了呢,又觉得太厚脸皮了,你给我的已经很多了,再说,这件事也是我这个院长助理的分内之事。”

叶兆祥大笑起来。

“这样吧,等张石的同学来了之后,这免疫细胞的项目就交给你来做好了,至于商业条款,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同意,只要能让我交代过去就行了!”

叶兆祥所说的免疫细胞项目,也就是朱小君所说的生物治疗中心,虽然叶兆祥已经答应了这个项目的合同,但是商业条款并没有展开谈判,现在叶兆祥发了话,就等于朱小君自己来确定商业条款。什么叫能交代过去,无非是项目合作的分成比例不能超出行业规矩的上限。一般而言,和医院的商业合作,合同谈的好或者谈的不好,其分配比例可能会相差三成左右。

按张石说的,这个项目的利润很可能会超过伽玛刀,一年获得一千万以上的纯利润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谈,和医院的分成比例每多一个百分点,那就是十万以上的收益。

叶兆祥给予朱小君的这份奖励,实在是丰厚。

办妥了这件事,朱小君开始琢磨起媒体宣传张石同学的事情来了。

张石的那位同学叫佟律新,本科时期跟张石是上下铺的好兄弟。本科毕业后,佟律新考上了美国一所常青藤大学的硕士,两年后破格考上博士。佟律新在读博期间深受他导师的器重,博士毕业后,便直接留在了他导师的身边协助导师进行课题研究。

一年前,佟律新因为在科研上的特殊贡献,被所在大学特聘为副教授。

要知道,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副教授的职位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而且佟律新以博士毕业后不到七年的时间便拿到了副教授的职称,这在美国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宣传的底子是足够了,宣传所需要的亮点也很多,但关键就是宣传的模式。

张石的建议是以软文的形式,在彭州各大平面媒体上报道此事,从而形成群体效应,来扩大佟律新来肿瘤医院进行学术交流的影响力。

朱小君听了却直摇头。

十份报纸的十篇软文,也比不上电视台的一次专访活动。所以,朱小君把目光瞄向了彭州最具有影响力的《彭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