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道无间-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年轻人耸了下肩,回道:“张总,这消息我们大伙都听说了,公司做出这个政策,我们大伙都很激动。可是,我是真的不想回老家,回去几天醉几天,比上班还要累。我想好了,今年就留在申海,把我老爸老妈接过来,好好地陪陪他们,他们一辈子还没出来玩过呢!”

张石猛然一怔。

他原本还想把朱小君给架出来,说上一番朱老板最不喜欢那种心中没有孝道的人之类的话,但是,这名年轻人的做法,不是比回家看父母更值得赞扬么?

“好吧,谢谢你的提醒,是我忽略了。”

两天后,在奇江医疗的年会上,张石正式公布了关于员工春节期间行程的福利待遇。

回老家看望父母的,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公司够给予报销。

跟自己的另一半去看望对方父母的,享受同样待遇。

不打算回老家,准备把父母接到申海来过年的,其父母的来回交通费用,公司予以全额报销。

另外,年会之后,各人便可以自由活动了,年后开工日期,定在了正月十七。

年终奖为两个月的薪水,公司还给报销回家的机票,放假的日期从大年二十二到正月十七……

网络上,奇江医疗的几位员工把自己公司的这些政策轻松一晒,立马遭来了无数的羡慕嫉妒恨。

你看人家奇江医疗,怎么有那么好的福利呢?我怎么就遇不上这么好的公司呢?

你看人家奇江医疗,多有人情味啊,要是能到这样的公司去上班,哪怕待遇低一些我也愿意啊!

楼上的,你错了,奇江医疗的薪酬待遇高的吓人啊,随便一个小助理,一个月都是8K的月薪哦!

奇江医疗到底是哪个富二代搞得公司,怎么比国民老公还要壕呢?

……

等等这些带有嫉妒的评论也好,带有羡慕的议论也罢,反馈到奇江医疗的员工身上,那就只一个词:自豪!

事实上,公司并没有多花了多少钱,但整个团队的归属感,却一下子爆发了。

第557章大年二十四

“我们该怎么过这个春节啊?”

年会之后,哥几个凑到了一块,商谈起这个问题来。

此时,张石已经把老婆孩子接到了申海,他很想效仿那位把父母接到申海来过年的员工,但是,却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过年是一定要守在自己的根上的。

胡恩球一家四口都在申海,老婆又是个身怀六甲之人,也不便遭受舟车劳顿。胡光伟原本打算在春节期间把小两口的婚事给办了,但儿媳却对那种婚礼形式极为反感,建议说等春暖花开之时,随便邀请几个亲朋好友吃顿饭就算了,重点是要让胡恩球带着她去趟欧洲,来个欧洲十国蜜月行。因此,这个春节对胡恩球来说,也是无所事事。

朱小君想着是要回彭州,但是时间这么早,呆在父母家中还不是憋坏了。而刘燕那边,却因为几个工地都在赶进度,因此提出了奋战春节的口号,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工人,回家路程在三百公里之内的,公司负责在年三十那天用大巴车送到家门口。所以,在这之前,是绝对没时间陪朱小君。

这时候,陈光明幽幽地提出了他的意见。

“不如,大伙一块到我家去体会体会农村生活?”

这个主意好啊!

从申海开车到陈光明的老家也就是六七个小时的车程,权当是旅游,去一天,回来一天,在当地玩上两天,吃一吃纯正的农家菜,喝一喝标准的地下水,白天可以到山里溜达溜达,晚上大伙喝点酒打个牌……这哪里是一个幸福可以表达得了的。

得到了大伙的认可,陈光明显得很兴奋,当即便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确定了时间之后,陈光明又不知怎么想到了秦璐:“炮哥,要不,把秦老大也带上呗?到农村呼吸点新鲜空气,说不准对她的身体康复有帮助哩!”

朱小君还没表态,胡恩球倒是想起了石磊:“对,对,猪头,干脆再把四蛋给叫上,他那家健身房到了春节肯定没生意。”

张石笑道:“去那么多人,老五他们家能住得下吗?”

陈光明回道:“家里肯定住不下了,不过啊,我哥我嫂在镇上包了一个旅社,条件虽然差点,但空调热水都有,我让他们多准备几套新的被褥不就可以了吗?”

朱小君终于抢到了说话的机会:“这种好事,我觉得是咱们的兄弟就应该通知到,至于谁愿意去谁又不愿意去,那咱们就不能勉强了,这得靠人家陈老五的人缘了,是不?至于到了地该怎么安排,那也是人家陈老五的责任,咱们操什么心呢?安排的好,等过了春节咱们轮流请陈老五喝酒,安排的不好,回来之后尽情削他就是。”

一直没吭声的谢伟举手道:“算我一个哦,这么多年,我还真没体会过农村生活哩。”

哥几个商定好了之后,彭州这边,胡恩球立马给石磊打了电话,朱小君则拨通了秦璐的手机。

石磊一听这次集体活动的安排,立刻兴奋地不得了,连口答应下来,说要带着老婆孩子明天一早就赶到申海会和。

秦璐经过了两个疗程的新型干细胞的治疗,虽然一时半会还站不起来,但双腿已经有了各种神经反射,而且痛觉和触觉都在恢复当中,心情大好之下,一向闲不住的秦璐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秦璐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就等于温柔知道了,于是,这趟农村之行又多了温柔一家三口。

在选择是租车前去还是自驾前去的时候,张石和陈光明有了不同的意见。张石认为自驾太累,不如租上一辆柯斯达,又舒适又省力。但陈光明却执意自驾,说手上有辆车才会更加方便。

最后,只得由朱小君来裁决。

裁决之前,朱小君把陈光明叫到了面前,附在他耳边小声问道:“你丫要开车回去,不就是想显摆显摆么?”

陈光明用着同样的音量回答道:“还有一半是想证明一下。”

朱小君狠狠地扭了陈光明一把:“你开车带路,我们坐柯斯达睡觉。”

大年二十四,刚好是北方习俗中的小年,陈光明驾驶着朱小君给他的那辆奔驰SUV,众人乘坐了一量崭新的柯斯达,奔向了陈光明的老家。

一路上,自然少不了欢声笑语。

秦璐虽然无法行动,但兽威犹在,胡恩球虽然即将当爹,可浑劲仍比当年,这二人联手,跟石磊两口子展开了舌战,相互调侃,相互羞损,争斗到精彩处,自然要爆笑一番。

张石的两个女儿一见到小馒头就喜欢的不得了,争着抢着跟小馒头做各种游戏,玩到开心时,三位姑娘的笑声飘散了一路。

赵一航则安安静静地陪着王雅倩在看同一本漫画书,看到感动时,相互对视,会心一笑。

温柔和陆峰没有了孩子的牵绊,这二人正联机玩对抗游戏,战到激烈时,难免会有不准耍赖的争吵。

谢伟陪着朱小君坐在了最后一排,看着车中的种种景象,不由得感慨道:“若是金帝国那边也能如此幸福,那该有多好啊!”

朱小君瞅了眼谢伟:“如果你的愿望真的实现了,那你还愿意回去吗?”

谢伟沉思了一会,叹道:“落叶归根,三十年前,我对这个成语是一点感觉也没有,但现在老了,也不知怎么了,这个词啊,经常就会不自觉地跳进我的脑海中。”

朱小君愣了愣:“或许,我不该让他们切断了穿越通道,说实话,我还真有些想念他们几个呢!”

谢伟摆了摆手:“算了,算了,都是我不好,你看,这么高兴的日子,我却让你……”

朱小君笑道:“我倒是没什么,关键是你自己啊,对了,你的那位相好的呢?怎么没带她一块出来玩呢?”

谢伟颇为沮丧地回答道:“那个女人啊,一听说是去农村,而且还是比较偏避比较落后的农村,立马没兴趣了。”

朱小君道:“也正常,人和人不一样,老谢啊,有句话说得好,婚姻就是相互包容,相互妥协,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赶紧造个孩子算了。”

第558章回家

晚上五点钟不到,众人终于来到了陈光明老家所在的镇子。

从镇子到陈光明父母所在的村落还有七八里地,但是那位柯斯达面包车的司机却死活也不肯往前走了,这个路况实在是太毁车了。

大过年的,谁也不愿意自找不乐,于是便给那司机结了账,并预约了回程的日期。

剩下的这七八里农村土路,就只能依靠陈光明开着的那辆奔驰了。

“除了张石啊,都坐车过去,我多跑几趟就好了。”陈光明从头发稍到脚趾盖子,上下洋溢着浓郁的得瑟气味。

“靠,打击报复啊,我还跟你说了,这好不容易来了趟农村,我要不坐上一次拖拉机,那我还不亏死了。”张石笑着回应了。

一提坐拖拉机,大伙的性质立马上来了,居然没有人愿意上陈光明的车。

陈光明好没面子,只能讪笑着把目光投向了坐着轮椅的秦璐:“秦老大,你腿脚不方便,不好颠簸的,还是坐我的车吧。”

秦璐联手胡恩球,跟石磊两口子干了一路,或许是憋的太久,居然没过瘾,陈光明的搭讪刚好给了女汉子继续舌战的机会。

“做你的车?你能保证不颠簸?靠,你陈老五胆子肥了是吧,嘲笑老娘是个残疾人?知不知道我秦老大只要一呼立马就会百应,弟兄们分分钟便能让你陪我一块坐轮椅!”

胡恩球屁颠屁颠地跑到秦璐跟前,装模作样地为秦璐捶背捏肩:“秦老大,消消气,消消气啊,人家陈老五毕竟是这儿得地头蛇,万一把人家给惹毛了,人家放狗咬我们怎么办?这要是只放狗还好说,万一人家陈老五混在狗群里趁机咬咱们一口,到时候,打狂犬疫苗都不管用啊!”

陈光明深知自己绝非是联手的秦璐和胡恩球的对手,三十六计走为上,一闪身,追上了张石,为大伙去找拖拉机了。

十分钟后,十多个衣着鲜艳的俊男靓女乘坐着两辆破旧不堪的拖拉机,在一辆扎眼的黑色奔驰SUV的带领下,迎着夕阳,喝着尘土,左右摇摆,上下跳跃,向着陈光明的老家——高老庄,进发了。

实际上,陈光明生长的那个村庄叫高庄,中见的那个老字,是朱小君故意在戏谑陈光明。

高庄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边上,那一片在地理课本上应该被称作丘陵地带,四周都是一些不怎么高的山丘,而这种山丘多为岩石结构,根本长不出树林,也就是一些灌木丛零零星星的覆盖一部分。

山多,耕地就少,而且大多数的耕地还属于那种不适合庄稼生长的贫地。别的地方,一亩地一季可以打出七八百斤麦子,但这儿,最高的产量不过是一亩四百多斤。

贫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近几年,当地的年轻一代不甘于贫穷现状,纷纷外出打工,当地政府也引导了农民进行特色种植,因此,相比较朱小君陈光明刚入校的那个年头,经济状况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跟申海相邻的两个省份比起来,这儿还是要落后了二十多年。

村里不少人家盖起了瓦房,甚至还有人家住上了自建的小洋房,但是,那种只能在电视电影中见到的旧社会的茅草房却依旧为数不少。

陈光明的父母早早地等在了村口,眼看着前方一片尘土中的不伦不类的一个车队,连忙迎了上来。

陈光明率先停下了车。

后面的两辆拖拉机也跟着停了下来。

陈光明的父母很厚道,没有先跟儿子招呼,而是先招呼了两辆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