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道无间-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45章泡沫游戏

二人要了个包间,朱小君还特意点了一名钻石级茶艺师来为他们冲泡功夫茶。

三盏茶之后,朱小君说出了他找张石要商谈的主题:“我前两天结识了一个做风险投资的哥们,这哥们对投资医疗产业很有兴趣,跟我聊的也相当热乎,不过,他对咱们现在所从事的免疫细胞项目却不怎么感冒,认为这项目以及运作模式在国内已经是个红海项目,再往下走的市场前景并不怎么看好,所以他希望我们能找到更好的项目或者是新的商业模式。”

朱小君所说的这位风险投资人便是谢伟。

那天在海岛市,谢伟专门提到了如何把他掌握的资金转移到朱小君门下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公对公账户的银行转账申请单一填一交,几个亿甚至是几十个亿的资金分分钟便可以转过来。但问题却在于名目上,若是没有一个合法合理的转账名目,那么这笔资金很可能被认为是洗钱行为。

温庆良当时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他建议说,就当谢伟的投资公司投资了朱小君的奇江医疗。事实上,朱小君和朱天九的想法跟温庆良差不多,也都认为谢伟是在脱裤子放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但接下来谢伟的一番话却说服了朱小君:“我知道首领的奇江医疗,也知道奇江医疗的主营业务是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还知道首领手上有个很不错的技术,可这些又能代表了什么呢?别看免疫细胞治疗现在是个热点,在资本的眼中是个香饽饽,但实际上这个项目的投资价值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必然亏损的投资项目……”

谢伟说着,向朱小君和温庆良摆了摆手:“你们别打断我,让我把话说完。我知道你们想问的是,既然说这是个必然亏损的项目,那又为什么会被资本所追捧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现今医疗市场中,好的项目并不多,基金经理手中的资金投不下去,对客户就不好交代,怎么办呢,那就去找一些看上去很有前景,但实现起来却遥遥无期的项目,先给上一个比较高的溢价估值,比如首领的奇江医疗,两千万的资金,加上手中握有的四个项目的合作合同,再加上那个免疫负调控技术的使用权,算下来,估值正常应该在在五千万到六千万之间,但投资人一开口,便给到了一个亿的估值。这个估值对企业的创始团队来说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于是投资谈判也就顺畅了起来。假如我就是那个投资人,这时候拿出一千万的资金,按照一个亿的估值,我占了百分之十的股份,但同时我会跟创始人团队签署一份较为过分的对赌协定,刺激创始人团队接下来按照我的思维进行快速扩张。一段时间后,我会协助他们进行B轮融资,而这个时候的估值,我会施加手段让它被估到十个亿,那么,我起先的百分之十的股份,就自然而然的升值为了一个亿。B轮之后有C轮,C轮之后有D轮,车轮滚滚永不停歇,直到泡沫破裂。”

趁着谢伟说话的空当,朱小君提出了一个问题:“那等到泡沫破裂了……投资人不还是要亏钱吗?”

谢伟笑了笑,回答道:“一个泡沫破裂了,可十个百个泡沫正在快速地成长,这个项目我可能最终会亏损个几千万甚至上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在每一轮融资中都获得了三倍四倍甚至是十倍的收益率,你想想,那得有多少人要哭着闹着地争抢我的基金啊?到最后一算账,我在这个项目中亏的钱还不到我卖出去的基金的十分之一,你说我是赚了还是赔了呢?”

朱小君倒吸了口冷气:“我明白了,当初美帝那边的次贷危机,就是因为这车轮滚不动了才爆发的。”

谢伟点了点头:“差不多就这意思吧!玩基金的那帮人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不能啊!首领,九爷,我掌握的资金,那可都是真金白银,都是自个的钱财呐!”

朱小君深吸了口气:“我理解你!这样吧,老谢,你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会按照你的思路弄出一个让你眼前一亮的项目来,咱们不光是要光明正大的完成资金转移,还得正儿八经地依靠这个项目赚到钱,你看如何?”

谢伟自然是感激涕零,只是在内心中对朱小君的这个承诺颇有些怀疑,医疗项目可不像其他什么行业,可以天马行空不按常规出牌,一个没有领先的核心技术的医疗公司,想单从商业模式上找到高人一层的核心竞争力,那可是件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的事情啊!

朱小君当时吹出了这个牛来,事后自己也有些心虚,所以,才会在佟律新另起炉灶而陈光明随之叛变的关键口上迫不及待地拉着张石来探讨此事。

“要说好的技术,我张石跟你朱小君一样,没那个能耐研发出什么领先于全国市场的医疗产品来。但是,要说到好的商业模式,那我张石可真的是有发言权的!”听了朱小君的开场白,张石就像是早有准备一样,侃侃而谈:“别的医疗领域我也不熟悉,我能想到的就是肿瘤治疗这块。小君啊,我先跟你说几组数据听听,美国那边恶性肿瘤的三年存活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年存活率也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小日本那里的三年五年存活率比美国稍低,却也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五十,可咱们国家呢?三年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三十,至于五年存活率,那更是低的可怜,只有百分之十几,你想过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不等朱小君作答,张石直接说出了他的理解:“一提到这个问题,咱们国家的学术大咖就会说咱们国家和人家美国的高发癌症的病种不一样,那我就想问一句,同样是肺癌,为什么咱们国家的三年五年生存率要比人家美国的低一半还要多呢?大咖又说了,人种不一样!可我又有问题了,小日本的人种基本上就是咱们国家传过去的,为啥人家那边也比我们高了一倍多呢?”

朱小君来了兴趣,睁大了双眼问道:“是啊,那又是为什么呢?”

张石拿出了一包烟,分别给朱小君和自己点上了,过了两口烟瘾后,张石说了自己的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些学术大咖也都清楚,只是不能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就是了。大咖不敢说,但我张石敢说,之所以会造成这个结果,病种是个因素,人种也是个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起到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别的,而是咱们国家的医疗体制。”

“医疗体制?”朱小君顿时明白了过来:“你说得对,就咱们现在的医院情况,那些肿瘤病人简直就是在赌运气,运气好了,便碰上了一个适当的治疗方案,运气不好的话……也没啥,反正这种病也治不好,病人很容易就给糊弄过去了。”

张石叹了口气:“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君啊,咱们在读书的时候,说到肿瘤的治疗,是不是还有一个心理治疗的环节啊?”

朱小君读书的时候虽然不怎么用功,按理说他是记不起这些细节内容的,但刚好巧了,有一次考试的时候偏偏就考到了这个知识点,当时朱小君是费了点周折才弄到的答案,因此印象特别深刻。“嗯,我没记错的话,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还是一项颇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呢!”

张石点了点头:“可是现实中那些肿瘤临床医生们,有谁会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呢?他们在体制内早已经习惯于老一套做法,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向患者隐瞒真情,老百姓已经是谈癌色变了,故作玄虚的隐瞒只会加重患者的心理恐惧。一个有信心战胜癌魔的患者和一个几乎放弃了生存欲望的患者,同样的治疗其结果一定是大相径庭。”

朱小君端起了一盏茶,敬给了张石:“怪不得社会上流传说癌症病人一半是被医生治死的,另一半是被自己吓死的,老张啊,听你这么一解释,我算是彻底明白了。”

张石微微地摇了摇头:“这说法……我觉得应该改一改,应该改为三分之一是被不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过度治疗给治死的,三分之一是被自己给吓死的,另外的三分之一,那确实是没办法。癌症是一个太过复杂的疾病,同样是肺癌,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就明显不一样,分化程度高一些的癌症比起分化程度较低的其存活时间就是要长一些,有些病种,比如胰腺癌和女性患者的卵巢癌,一般都是分化极差恶性程度极高的,一旦发现,也就离死不远了。”

“一个是癌皇一个是癌后,那生存几率确实是挺低的。”朱小君喝了口茶,顺便又点了支烟:“这俩病种,就算在美国,生存几率也不高!”(未完待续。)

第246章创新模式

聊完了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一些概念性问题,张石开始述说他的想法了。

“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肿瘤治疗的弊端,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绝对不可能得到解决。医院里各个科室都要为自己的效益而负责,哪怕明知道自己掌握的这种治疗手段并不适合那个病人,但为了可是效益,谁又会主动放弃那个自己找上门来的病人呢?就拿咱们肿瘤医院来说,治疗肿瘤的手段不可谓不丰富,直线加速器、伽玛刀、射频消融、手术、化疗、介入、各种微创……各学科的技术力量虽然比不上天京申海那些大医院的大专家,但在医疗界中也算是一流的了,可正因为如此,才会造成无法形成合力的现状,搞化疗的只会反过来倒过去的盘算他的那些化疗方案,搞放疗的整日就知道念叨他的GTV还有PTV,做手术的只管先把肚皮拉开了,至于能不能拿得下来,那都是到了手术台上才要考虑的事情。”

张石停顿了一下,仰着头看着天花板,似乎在强制着自己平复下来自己的激动。

“这些年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些手段集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呢?比如来了一个病人,咱们先组织一个MDT,对这个病人的病情进行一个彻底的分析,然后制定出一个真正的合理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后由各个治疗手段的操作医疗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这个治疗计划。如果能够做得好的话,我相信,其治疗结果反映在生存期上,一定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MDT?”朱小君皱了下眉头,这个英文缩写而成的名词,他似乎见到过,可一时间却又忘记了:“MDT是个什么鬼?”

“MDT就是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也就是把外科、化疗科、放疗科、影像科、内镜科、病理科等肿瘤相关科室的专家们组合在一起,对某个病例展开充分讨论,最后制定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并由以上各学科联合执行这个治疗方案。MDT这种模式最早是由美国那边的同行提出来的,现在欧美包括日本,MDT已经成为了肿瘤治疗的常态。”说起了这些肿瘤行业的故事,张石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那咱们国家就不能搞这种模式吗?”

张石点了支烟,若有所思:“十多年前,MDT的概念就已经传进了国内,这十几年间,无数的医院也都尝试过推广这种模式,但最终的结果却都是个失败。”

“为什么?”朱小君这一次是真的不明白了,按道理来说,国内的医疗体制更讲究行政性,只要院长愿意搞,一纸文件发下来,哪个科室敢不遵从?

“还不是体制问题?”张石顿了下,接着解释道:“在美国,医生们的收入基本上是固定,为数不多的一点奖金也是根据整个医疗单位的医疗质量来评定的,可不像咱们国内的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