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能工业帝国-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开始死皮赖脸缠着李璐,还不是因为她的身份?(未完待续。)

第278你承诺的合作呢

国内航线中,运输量最大的就是北上广三个中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城市,同样也是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城市。

“北上广三个城市的航线,在航空客运市场上面,有着不少的航空公司开辟了线路,在货运航空上面还是一片空白。很多航空公司,都没有专门的运输飞机来做货运,我们算是国内国第一家专门从事航空货运的航空公司了……”对于货运航空公司的市场调查,李璐跟叶飞几人还是做过很详细的调查的。

他们原本想要做的是国际航空运输,不过国际航线并不是国内有关系就能够搞定的。尤其是国外大多数的国家都有着专门的货运航空公司,刚刚成立起来的公司,根本没有办法跟那些实力雄厚的国外航空公司进行竞争。

所以,他们才决定先听听云非的意见。

原本李璐淘来这些伊尔76是准备廉价卖给军方,从中间赚取一笔差价,结果军方受到了他们的启发,在苏联淘回来四架容量更为庞大的安125,也就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购置这六架伊尔76。如果不是云非阻止,李璐甚至会在苏联把六架飞机全部改成民用客机,而不是运输机。

几人根本不知道,中国第一家专营航空货邮的专业运输公司——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要1998年7月30日才会成立。因为飞机卖不出去,也因为云非的意外出现,他们搞出来的第一家比原来云非那个世界的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早了接近三年的时间!中国货运航空公司直到2003年加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之后才取得美国的航线,从而把业务从中国国内及周边延伸到了美洲。

“大家先得有个心理准备,很有可能,咱们的联合航空会连续亏损两至三年。国内的货运航空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市场需要我们自己去孕育……”云非见到几人脸上都是一副欣喜的表情。估计他们一开始就把注意打到了北上广的航线上面,为了以后自己的安宁,云非觉得很有必要给他们打一打预防针。

其实,这些飞机,除了说好的百分之二十属于云非,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也就只有百分之二十八属于李璐,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二属于卡马特公司所有。

卡马特什么背景?军方!

有着首都里面那些退居在幕后的老家伙们的运作,叶飞三人,直接以两亿买下了军方暗自控制着的所有权。

整个联合航空。注册资金六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云非只出了一个点子,就得到了一点二亿。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这些飞机从苏联搞回来,也就花去了一亿不到的资金。这些资金,几乎是卡马特的全部身家。

反正这中间的帐,根本就算不清楚。本来价值超过六亿人民币的六架飞机。只花了不到一亿的物资就买了回来,当然,在中国价值一亿的物资,在轻工业品极度匮乏的苏联。远远就不是这个价格了。而购买这些物资,很多都是通过军方的途径,购买一些市场滞销的产品,要不然。凭借着一亿人民币根本就换不回来六架苏联走下生产线,还没有正式服役的大飞机。

不过这些飞机的价值可不能这样算。

这是一笔糊涂账,至少云非搞不清楚。至于明明是给卡马特打工的李璐。为什么有了百分之二十八的股份,以及叶飞几人,花了多少钱拿到军方手中百分之五十二的所有权,云非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知道,如果现在有人脑袋发热,想要买他手中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那么,他就能够卖出超过一点二亿的资金出来。

中国现在有这样的傻子吗?没有!

所以,云非手中股权的价值,也不过是一组不知道价值几何的数字而已。

“当然,为了能够尽量保本,咱们可以从沿海的城市向着内地运送海鲜之类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业务,不管多少,咱们都得接,如果形成了固定的航班,到时候,可以找一些代理商,帮忙收件,然后再找代理商进行货物的投递。这些只是常规的业务,咱们还得开发一些固定的客户,比如,电子产品之类的工业品。当然,一些大型设备的运输咱们同样也接,一句话,客户就是上帝,只要上帝给钱,咱们就给他们运输货物。当然,法律规定的危险品,给再多的钱,咱们也不运……”云非感觉自己语言有限,没有办法把这些事情说的清楚,反正他的目的,就是打开他们的思路。

这些事情,等到公司成立起来之后,会招聘一些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这些方面的工作。

几个三代可不像没有背景的他,随便找个什么人,都难入登天。

谈航空公司的事情,一直谈到了晚上七点多,对于这些丝毫不懂的倪黎霜,坐在那里喝了一肚子的水,不停的跑厕所,等到肚子不再感觉到涨的时候,又开始打瞌睡来。

对于公司的各种管理制度,云非没有插嘴,对于航空公司里面的管理什么的,云非那是丝毫不懂。连飞机都没有坐过几次的他,也乐得清闲,到最后,也差点打起瞌睡来了。

航空公司的事情,将会在过几天的时候从首都航空公司过来几个有着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加盟新成立的联合航空公司。几个对于航空公司都不懂的年轻人,首都的那些大佬们也不能太放心不是?

“小云,先别急着走,咱们最开始说好的,你实验室里面的那几个项目的合作,什么时候建厂?”酒足饭饱之后,已经喝得微醉的云非在倪黎霜的搀扶下正要上车,却被追出来的叶飞给拦了下来。

“那个事情还是先不要着急吧,先把航空公司的架子搭起来,运转起来之后,咱们再谈建手机工厂的事情怎么样?”云非这会儿特别想睡觉,懒得跟叶飞他们继续谈下去。

实验室的手机项目,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要达到云非提出的重量不超过两百克的目标,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九一重工现在好多项目都在进行攻关,他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精力用到手机项目上面去。他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在没有专门的管理团队的情况下,如果把摊子铺的太大,一个小技术员出身的他,根本就控制不住。

数控机床,才是他的目标!

手机项目,不过是用来圈钱的一个项目而以。做一台高端的数控机床,起码得生产数万台价格不便宜的手机才行。当然,如果生产出来的手机能够如同被啃了一口的苹果那般让大学生为了得到宁愿陪陌生人睡一个星期,各种姿势任意选择的那种程度,那个利润就不会比他做高端数控机床项目差。

很多时候,云非都想过,把自己的目标订到那些容易赚钱的项目上去。

可钱赚得太多有什么用?曾经一度把持世界首富的比尔老货,他的钱够多了,可他那么多钱他自己能够花得了多少?

从九一重工的数控车床上市之后,每个月都有着上千万的利润的时候,云非才发现,那些钱,已经不再是钱了,而是成了一堆数字。那些数字,再大,又有什么用?

云非喝醉了,倪黎霜可不敢再让她开车,她自己现在都还没有拿到驾照,正好,李璐这段时间在蓉城没有代步工具,索性就剥夺了云非开车的权利,反正云非每天上班比较近,走路也就只需要十多分钟。招了一辆出租车之后,李璐在倪黎霜不满的目光下,从云非的腰上取下了他的车钥匙。

第279地主家也无余粮

对于突然出现在蓉城的联合航空公司总部,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除了蓉城市委市zhèngfǔ一些领导惊愕了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归于平静,该签字的签字,该盖章的盖章,绝对不拖拉。

叶飞几人天天跟荣成市委市zhèngfǔ各个部门的领导们喝酒吹牛洗桑拿,也没有时间来打扰云非。

原本以为自己能够过几天清净时间的云非,现在却依然烦恼着。

赵兴邦那老货的野心不小,想要把九一重工所有的机床附件,比如卡盘、防护罩、工作灯、水管,线管等等一切都纳入到他们基地的生产范围。

虽然这些零部件产品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工艺,不过基地里面那十多个生产分厂,上百个车间,完全能够把九一重工所有的零配件生产吃下来。现在九一重工的业务,并不能满足快要破产的九院基地里面那些生产车间的胃口。

对于赵兴邦这种得寸进尺的表现,以及无赖的嘴脸,云非很是头痛,每天只要见到赵兴邦出现,就想要遁走。

“老赵,我说你这个负责整个基地的管理事务主任,天天有这么闲吗?”再一次被赵兴邦堵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云非翻着白眼对着赵兴邦不满地道。

“嘿嘿,我现在可是闲得很,九院基地的事情处理不完,我可没法回去交差。只要你给我足够的业务,我立马就走……”赵兴邦现在越来越擅长干这种打劫云非的事情了。

人,只要一旦放下面子,丢掉节**,要想刚成功点事情,太容易了。

“老赵,做人要厚道!现在九一重工可不是原来的9127,这个厂属于私营,你懂?你这样干,就是把整个九院那庞大的压力丢到九一重工这么一家只有千多号人的小厂子身上,你觉得合适?”这些天应付赵兴邦让云非jīng力疲惫,原来一直不好意思拉下脸来的他,终于再也没有了耐xìng跟赵兴邦两人耗下去。

基地里面那些厂破产与否管他屁事!

自己不能因为李璐的私人关系,把还在起步阶段的九一重工放到基地里面那些工厂里面。很多配件的采购,都是当初舅舅蒋建兴在沿海的珠三角以及长三角跑了好几个月才择优选择出来的供应商。

这会儿赵兴邦为了减轻军方的负担,居然想要把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九一重工来。现在可不是原来,军方为了跟云非在芯片项目上的合作,已经在法律框架下把那些原本只是租借给九一重工的工人私有化给云非了。

原本出于道义以及跟李璐的私人关系,把一些机械加工方面的业务丢个九院,帮着赵兴邦改革整个基地,减轻军方的负担,没想到,赵兴邦的改革在真个基地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的工人都想下岗进入新组建的九一重工配套厂。

他们已经在大山里面呆烦了!看看人家9327,成了私营,搬到了蓉城,也就只有名义上没有铁饭碗好听,体面。

现在这个年头,挣着钱,才是王道!工人们只想生活更好一些。既然有了这个机会,谁也不愿意放弃。

到后来,九院下属的各大工厂的管理者,把目光转向了九一重工外购的所有零配件上面。配套齐全的九院基地,本来就是一个dúlì而又完善的军工生产小体系,除了衣帽鞋袜这些不能生生产,大多数机械方面的常规装备都能生产。甚至,连那些短程的地空导弹、地地导弹,空空导弹,也储备着技术,一旦需要,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要不然,九院基地也不可能当成战备工厂,被安置在茫茫大巴山深处。

基地各大工厂,包括9321厂的工人,都不愿意留守在大山深处端铁饭碗,而是要来蓉城这花花世界享受生活。

这就使得赵兴邦的改革进行不下去了。到头来,原本跟九一重工谈妥的新工厂建设在经开区的计划只能作罢。死皮赖脸逼着云非同意了九一重工的零配件的加工就在山里面坐好之后再运到蓉城,运输方面由基地负担。这样一来,原本的加工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