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能工业帝国-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男人陪着逛街的滋味。

“景洪,金陵机床厂真的到了你说的这样的情况?”在离开的前一天下午,逛累了的倪黎霜在宾馆里面睡觉,云非却在欣凯兴新任总经理的办公室里面了解一些在最后关键时刻才想起的问题。

“老板,真的,要不是厂长过不下去,我也不会放下铁饭碗跑到这边来呀。当初在金陵机床厂里面,我还算是比较好的,毕竟是科班出身,又是车间主任的职务,还有这工程师的职称,一个月也才领一百多一点点的死工资,车间里面那些技术工人就更惨了,很多人都一两个月都难得沾一点油荤……”眼前这个二老板虽然年轻,景洪却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进入欣凯兴快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几乎每天都跟着这个比自己小了一轮还多的年轻的二老板熟悉这家工厂的主要业务,了解的越深入,景洪心中对于这个属于传说中的二老板的年轻人越来越佩服。

一家中高层几乎被全部干掉的数百人的工厂,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居然能够在一个月时间内,让这家厂子再次回到他原来的轨道上。

景洪几乎每天晚上都在问自己,如果换成是我,我能吗?深思之后,景洪只能回答自己,不能。

“你能不能给我详细的介绍一下金陵机床厂里面的情况,尤其是那些技术工人……”云非喝了一口水,认真地对着这个来自金陵机床厂的景洪问道。

景洪的出现,让云非发现了一个他一直忽视的问题。

从九四年开始,就陆陆续续地有着一些国营工厂开始倒闭。国营工厂的破产,大多是从九五六年开始,也正是那个年代开始,下岗也正式开始进入高峰期。

他原来一直都在等,等着九五年的到来。

历史上,九五年,中国的大学生、中专生以及技校生,不再包分配;同样是九五年,中国很过国营工厂宣布破产倒闭;还是在九五年,中国很多的国营企业,尤其是机械工厂,无数的技术工人下岗,身份开始从技术工人向着小贩转变。

云非等九五年,就是因为九五年的到来能够解决掉他遇到的最大的难题——缺人!

金陵第一机床厂,就是在九五年破产倒闭,整个工厂里面一千多技术工人,除了数量不多的到其他城市闯荡,很多人选择了再就业——比如买茶叶蛋、擦皮鞋什么的。就是实力稍微强一些的金陵第二机床厂,也让超过三分之一的技术工人下了岗。

知道金陵机床厂,并不为因为这家机床厂生产出来的机床厂有多强悍,恰恰是这家机床生产厂生产的设备太垃圾。云非当初实习的那家工厂里面,就因为采购的魂淡吃了太多的回扣,一口气买回了五十台的金陵第二机床厂生产的6140车床。那些车床,单边吃刀三个毫米,居然能够闷车(在加工过程中,零件切削时产生的负载太大,主轴最大扭矩小于负载时,主轴会停转,即为闷车)!要知道,市场上面最常见的普通6140车床,单边吃7…8mm都没有多大的问题,不过这种型号的车床,最为理想的吃刀深度大约在单边6。5mm。

“老板,难道你……”听到云非的话,景洪一脸欣喜。

ps:书友疯狂的火娃兄弟的短篇《回家路之归根》正在参加单行本大赛,希望兄弟们能够帮帮忙,支持一下他,顺手投点票票神马的最有爱鸟……

第248数控铣床定型

“老板,难道想……”景洪的话,到了后面,却停了下来。

他不认为眼前这个年轻的老板有能力跟魄力把金陵机床厂给吃下来。虽然金陵机床厂,很多设备都是见过之后五六十年代的设备,甚至还有一些是在建国之前苏联老大哥支援来的,在这个年代,怎么也得上千万才能拿得下来的。

花都数控这一两年,赚的钱不少,银行里面还有着两千多万的贷款呢。这些股东要想分钱,短时间内基本上是不要指望了。

云非饶有兴趣地盯着眼前这个刚刚进入欣凯兴不久的新的掌舵人,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什么,不过,他只看到了这个年轻的新经理脸上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对于一个没有创新能力,设计能力薄弱无比的厂子,只要不是脑袋被门给夹了,谁吃饱了撑着?”云非淡淡地对着景洪说道。对于景洪,他还真有点把握不住,所以,才出台了那么多的限制措施,把几个股东都给放到工厂里面来监控着整个工厂的运行。

王庆丰对于云非把他丢在这边,很是不满。他以现在已经习惯了到处跑的日子,让他老老实实地留在这边盯着工厂那些新进来的管理层,比杀了他还要让他难受。更过分的是,云非居然打电话到东北,把张瑞也给叫到了这边……

“那你打听金陵机床厂事情干嘛?”景洪很惊讶,难道这个老板是吃饱了撑着的?或者是这两天满花都乱逛,中暑了?

“他们的厂子跟设备我不要,我要他们的人,你给我介绍一下金陵机床厂,尤其是第一机床厂里面技术工人的情况……”云非一边用手轻轻地瞧着桌面,一边淡淡地说道。

一直以来,云非就走入了一个误区。他始终在等着那些国营工厂破产。却忘了,在那些国营厂破产之前,那些厂的技术工人就开始大批量的流失,尤其是那些有着一手技术,养家压力又大的主力技术工人,都是可以勾引的。

“金陵第一机床厂,在三个月之前,就已经完全停工,工厂里面各种通用工种一共有三百多人,专用工种有六百多人。工厂一共有八级以上的钳工十四人,铣工两人,八级车工只一人,大多数的工人,都在五级到六级。工厂的效益,一直不是很好,尤其是这些年,所以学徒工很少……”好歹在那个厂混了数年,对于厂里面的情况。如何能够不了解?哪怕他仅仅是一个车间主任,但是却不能阻止他这个车间主任了解整个工厂的情况。

对于工厂的情况,尤其是一个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下的工厂,没有几个人愿意去了解这个工厂有多少人。有多少设备。

“金陵第一机床厂的机床生产技术,都是六十年代的技术,一直以来,都没有任何一任厂长把精力放到这自主创新上面。甚至在设计上面做一些改动都很少。在计划经济的时代,金陵机床厂生产出来的车床,虽然没有办法跟那些技术实力强横的大型工厂相比。都是根据上面安排下来的计划生产的,不管设备好用不好用,都会有着工厂抢着要。这数十年养成的大爷性格,在逐渐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根本就不具备任何实力。产品生产的越多,积压也就越多,到头来,就成了生产的越多,亏损越多……”一说到自己原来所在的工厂,景洪就唏嘘不已。

前两年,国内对于姓资姓社的问题的讨论很是火爆,就是因为新崛起的民营资本,让很多国营企业的生产基本上陷入了停顿。就像现在一样,在中国的市场上面,一边是有着众多经验丰富,产能很高的国营企业陷入了产品卖不出去的境界;而另一方面的民营企业,却因为工人不足,技术实力差,产品订单积压得老板着急上火。

“景洪,金陵厂里面,像你这样出来闯荡的多不多?”云非可不愿意去听景洪对于他们原来工厂的唏嘘,直接问出了自己最关注的问题,那就是那些工人愿意不愿意走出来。

“不多,很多人,都守着厂子,工厂里面大多数的工人都上了年龄,不愿意动弹……”景洪自己其实就不愿意动弹,要不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他绝对不会下海,跑到遍地黄金的花都来寻找发财的机会。

也算他运气好,居然遇到了发展势头正迅猛的欣凯兴招人,还被云非给看中,成为了欣凯兴的总经理,年薪六万起步。

六万!

在金陵厂,一个月一百多不到两百的工资,哪怕就是加上一倍的奖金,一年也不过只有四五千块钱,在这里,一个月就能挣原来一年的钱!当然,这个必须要把试用期通过,否则,哪里来的,哪里去。

“不是他们不愿意动弹,而是没有足够的代价让他们动弹!”云非对于景洪的话,嗤之以鼻。

马上就要离开花都回蓉城了,九一重工生产的面向市场的第一批数控铣床马上就要定型了,这样重要的时刻,他这个老板要是不在厂,有点说不过去。

毕竟最后的装配以及调试,都需要云非在旁边盯着。

云非虽然从花都数控借了几个系统调试的技术员,但是机床参数设置这些可得他亲自动手才行。时间太短,每个批次的实验机床,也就两台到四台之间,短短这么两三个月时间,根本没有办法培训出来合格的机床调试人员。花都数控培训出来的机床调试人员,大多数都是针对数控车床,在数控铣床方面,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况且,那些人,对于机床的了解,并不是多么熟悉。

“小云,你可算是回来了……”见到云非带着上身穿着白衬衣,下身穿着过膝紧身短裙的倪黎霜到了数控机床装配车间里面,司徒贺云跟孙麟两人都迎了上来。

“……”云非没有想到,这两个老货,居然对自己这么热情!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装配完成没有?”云非没有理会这两个老货,谁知道这两个老货是不是从机械研究院里面搞了一些什么难加工的东西拿到这里来让自己组织技术力量攻关呢?

尼玛,帮他们研究各种机械制造方面的工艺,到头来,自己这里用不上多少,却让他们白白得了便宜。云非也知道,这两个老货赖在自己这里,很大的程度就是因为自己对于数控加工工艺的了解,要是再这样下去,九一重工就成了机械研究院旗下的科研工厂了。

“装配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机床的调试。就让你这个老板来看看,然后最终拍板定型呢。你看了之后,如果觉得可以,咱们的数控铣床,现在就能够定型了……”对于入门的数控铣床,孙麟并不觉得有多么的困难。

九一重工的前身9327,虽然生产的机床成本高昂,不过技术储备还是足够的,尤其是一些机床的生产技术,要不然,军方也不会在大山里面建立这么一家工厂以备万一。即使遇到什么九一重工解决不了的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两个老货跑回首都去找他们的师兄弟或者徒子徒孙帮忙,或者把一些九一重工没有的技术资料给搬到九一重工的档案室里面来。

作为交换,云非的就九一重工,必须帮忙给机械研究院的那些家伙解决一些他们旗下的技术工人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个不是说九一重工的工人技术比机械研究院下面的那些试验车间的工人水平更高。但是要说到经验丰富,机械研究院旗下的那些个仅仅是用来做一些试验产品的车间,根本没有办法跟九一重工相比。

云非本来就是干数控加工出身,论见到的零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加工精度,眼界也足够宽广了;来自苏联的数十名顶级熟练技工,以及9327厂留下的顶级技工,都是做单间小批量生产的,要论起来,加工技术,在整个中国,也能够是拍的上号的。

“多跑几次,尤其是z轴行程上下移动的时候的锥度,这个可是关系到加工精度……”在安装好数控系统之后,由专业的数据员把那些云非留下的基本参数输入之后,机床就在调试程序的控制下,前后、左右、上下快速跑合起来。

调试人员一边盯着机床工作台的移动,一边盯着数控系统显示屏上面数据的变化,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