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多闲事-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长致也不说废话,“这事儿不着急,你回家后跟你媳妇商量商量,还有几日的时间。团团跟着宁家人一道儿上了京城,天高地远的,又没有家人在身边,若是受了委屈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不大放心。”

    沈团团倒是不觉得有啥,“哥,我看着像是会受委屈的人吗!”

    “小海哥这事儿你想一想,不管去不去都不妨碍。”沈长致说完这事儿就没有旁的话了。

    沈团团倒是有一堆事情要说。

    “小海哥,你帮我打听打听城郊破庙里的慧儿三兄妹如何,若是品行端正的,你看看能不能找个活儿让这三兄妹做一做,也不拘什么活儿,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好。若是不行的,就送点儿银子过去,问问他们的意思,能帮且帮一把。。”由不得沈团团信不信,宁老头儿确实是在平安符放在枕头底下才醒了过来。

    说完了这事儿之后,沈团团又说起了归园田居的事情,与姜小海事无巨细地讨论了半个多时辰后,这才散了。

正文 298 上船

    武德元年。

    宁家一行轻装上阵,坐上了北上的官船。

    原本找好的商船因为路上耽搁,并没有成行。宁南星不得已,拿了殷家的名帖,让知县给联系了官船。

    宁家也只是带了换洗的衣物,旁的都是一箱箱的药材,生怕宁老头儿在船上有个万一,所以,宁家就舍了不少旁的,尽可能多的带上药材。

    许是因为离别,沈团团的兴致并不大高,还是宁南星宽慰了许久,沈团团这才慢慢地高兴了起来,才有心情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原本沈长致也是要护送着宁家一行上京的,只是,在临行前,蒋惜念突然晕倒,被查出了有孕的好消息,沈团团自然不会让沈长致陪着一道儿来,只留下了沈长致照看着家里头,蒋惜念头一次怀孕,身子骨又娇弱,沈团团也不放心让蒋惜念身边缺了人,更别说,她原本就与蒋惜念投缘,自然也不想俩人留下遗憾。

    所以,同行的人就变成了沈长贵和沈长明兄弟俩。

    如今,沈长贵也已经长成了壮小伙,已然十八。就是沈长明也已经十四。

    这一回,因为蒋惜念有了身子,蒋惜念虽然知礼知趣地让沈长致送沈团团去京城,沈长致感激蒋惜念的懂事,却也是舍不得蒋惜念,这一来一回说不定赶不上蒋惜念的生产。

    正在沈长致为难的时候,沈长贵主动请缨,让沈长致放心地在家候着,他要上京避避难。

    因为沈长贵兄弟俩渐渐长成,沈孝家中的那一些欠债,也早就已经还清了。随着沈长贵过了十五后,年年都有人给沈长贵说亲,只是沈长贵就是不松口,沈孝也拿他没法子,毕竟家中没个女人张罗这事儿,沈孝就是急着抱孙子也无法,再说有沈长明在一旁,时不时地就说这家的小娘子如何如何不孝顺,那家的小娘子如何如何地偷懒,总之就没有一个好的。

    沈孝也是吃了柳氏的亏,所以听着小儿子说这家不好,那家不好的时候,沈孝也犹豫了,索性由着这兄弟俩慢慢地拖着。

    沈孝无法,勒令沈长贵要是二十岁之前不娶回一个媳妇来,沈孝就打算随便娶一个就算了。

    眼见着已经十八了的沈长贵,主动请缨要护送宁家人去京城。沈长明见状, 当然是赶紧随从。要不然,他哥一走,他可就糟糕了,之前有他大哥在前面挡着,他才半点儿不打眼。他怕他爹想抱孙子想疯了,要是一不小心瞄上了他,那他就别想过一个安稳的日子了。

    所以,沈长明当下做主,以三寸不烂之舌劝动了沈长致留下, 让他和他哥护送着去京城。

    如此,宁家人加上肖婶,还有沈长贵兄弟俩顺利地上了船。

    官船行驶了大半个月,沈团团也已经清楚,这船上还有两户人家。一家是文家,文家老夫人带着孙女回京,原是南下祭祖,等着运河破冰了后,才北上回京。另外一家就是孙家,孙家的三夫人带着二女一子去京城,听说孙家出了一个淑妃,所以孙家人这也是去京城定居的。

    行驶了半个多月,宁家与这俩家人格格不入。沈团团也乐得自在,也没想过要与官宦人家打交道。

    这其中的缘由还是因为宁家才上船后,孙家的小娘子与问文家的小娘子结伴上门送了一匣子点心来探探门,沈团团自然是欢喜地将人迎进门,在二人旁敲侧击地问着宁家的背景的时候,沈团团歪头想了很久,才道,不过一介农户。

    自此,这俩家人就再也没有上门过。

    “唉,有些无聊呐。”沈团团拄着下巴, 盘着腿坐在宁老头儿的身边。

    宁老头儿因为伤筋动骨,这会儿仍是只能趴在床上不能动弹。就算是上船,也是沈长贵几人抬着床板给送上了才船的。宁老头儿听着沈团团每日好几回地感慨,也忍不住附和道:“唉,是有些无聊呢。”

    肖婶刚端了药进来,就听到宁老头儿的感慨,“老太爷,你可悠着点儿。”宁老头儿虽然高烧已经退下来,但是一直低烧不停,也就是这俩三日才刚刚稳定了。大病初愈,宁老头儿差点儿被磨成了老头儿干。

    肖婶伺候着宁老头儿喝下了药,“少夫人若是闲着无聊,可以找孙家和文家的小娘子们说说话儿去。”

    沈团团撇撇嘴,“我不去!”

    肖婶倒是鼓励沈团团多跟宦官人家的小娘子打打交道,回头到了京城,这总之少不得的事情,不说别的,就是安宁伯府的这么一大票的人,就是不好相处的。肖婶私下跟宁南星说了几回,宁南星都拒绝了,说是由着沈团团来,有他护着,总不能让沈团团吃亏了。肖婶这才按下不提,但是心里到底还是发愁,毕竟以后,有了小小少爷,小小姐,他们长大以后,都是要跟人说亲的……

    “为什么不去啊?我瞧着文家小娘子挺面善的。”肖婶倒是见过文小娘子几回,每回都是在船上的灶房里见着的。每回文小娘子都是带着丫鬟,亲自来给老夫人端饭的,有时候还亲自给老夫人做一点儿吃食。

    “他们瞧不上我。”沈团团倒是没有往心里去,他们瞧不上她,她还瞧不上她们呢。

    宁老头儿原本安安静静地趴着,听着是不是沈团团受了委屈了,打定了主意要给这俩家人颜色瞧瞧,但是一想到自己只能趴在床板上,满腹的手段只能化成了一声叹息。

    “她们觉得咱家是农户,所以瞧不上呢。”沈团团一直觉得宁家就是农户没错,毕竟,他们家就是地多!

    “难不成不是因为你给人家的回礼回了一罐酱?”宁老头儿忍不住道。

    文家和孙家的小娘子相携而来,各自都送了点心来家, 沈团团在肖婶的提点下,也给二人回了礼,至于回礼就是一人一小罐子的酱。这肉酱还是偷用了宁南星的小药罐子装的。因为沈团团舍不得送太多!

    等船行驶了大半个月,沈团团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对极了!船工做的都是鱼!也亏得当初王婶舍不得沈团团,将家中酿制的酱料和酸菜搬了大半上船,牛红梅听说沈团团要离开后,磨着她相公,偷偷地给沈团团送了半扇的猪肉,还有一些腊肉腊肠,都是经得住放的东西。

    所以,宁家在吃食上,倒是没有怎么受罪。

    因着沈团团抠抠索索地只回了一小药罐子的酱,彻底与俩家人形同陌路。同时,沈团团这抠比也没少被自家人取笑。

    相比宁家的吃食准备充分, 文家就遭罪多了。

    文家小娘子文沁正在文老夫人的屋子里,“祖母,我刚刚着人去问了船工,下一个码头要等着三日后。只得委屈了祖母这几日了。”因为文老夫人此行只带着长孙女一人,随行的大多都是婆子和丫鬟,只除了几个家丁。每当官船靠岸,就算是几个家丁出去采买,也只是掐着日子 够吃。再加上此行的下人不少。

    因着这一趟,从江夏城出发,原本半个月的行程,愣是因为最近天气不好,又是大雾又是大雨的,这眼见着都已经近二十日了,还没有到下一个码头。

    文老夫人不在意地摆摆手,“我倒是觉得这宁家的酱菜不错,就着饭吃,我这几日回回都能吃下一大碗。”文老夫人年纪轻的时候,家道中落,也是吃了不少的苦。

    文沁出了文老夫人的屋子后,就回了屋。“香叶,你去钟嬷嬷那儿问问,咱可还有点心?”

    香叶是文沁的贴身丫鬟,“小姐是想拿点心去宁家换一点儿酱菜来?”

    提及点心,文沁的脸上闪过一丝的不自然,若是她,自然是不稀罕这等东西的。既然祖母开口要吃,文沁少不得要去一趟宁家。“就你机灵,快去。”

    等香叶寻了钟嬷嬷开口要一盒点心,钟嬷嬷自然不会拦着,只不过等香叶捧着点心回去,钟嬷嬷就去寻了文老夫人。

    文老夫人把玩着手里的一个小小的绣球,“沁丫头这心倒是好的,只是眼界有限。”

    钟嬷嬷低下头,并不接话。

    文老夫人看了一眼垂手站在一旁的钟嬷嬷,失笑。“你啊,就是太重规矩了,咱俩老伙计相伴着过来了,难不成到老了还不能说说体己话了?”

    文老夫人都这般说了,钟嬷嬷倒是想起来以前。“大小姐只是一直养在老宅,眼界自然没法跟京城里的几个小姐相比,以后在老夫人身边多长长见识,定然是不会差的。”

    “你都这般说了,我少不得要多费一点儿心思了。这宁家,也端看沁丫头有没有缘分了。”

    钟嬷嬷随着文老夫人住在京城,自然对于宁家有所耳闻,只是不大确定这个宁家是不是就是那个消失已久的宁家,只是年纪和满箱子的药材都能对得上号,文老夫人心里已经有了数。

    宁家推说只是农户之家,文老夫人自然也不会上赶着去打搅。毕竟,宁家人的脾性从前就是古怪的。

    沈团团:……误会,误会。她是真觉得宁家是农户之家!

正文 299 回礼

    文沁看着香叶捧回来的一包点心,有些发愁。

    香叶自是知道自家小姐在发愁什么,“这船都行了半个多月了,从江夏城中采买的点心,也不过就剩下几个绿豆糕了,老夫人不喜甜食,这才留了下来的。”

    文沁捏了一块绿豆糕, 因着放的时间有些久了,就算是天儿冷,这绿豆糕瞧着就不大新鲜。“香叶,你说,我若是拿着银子去买,宁家的愿意没卖吗?”

    香叶作为大小姐文沁的贴身丫鬟,自然从没有与庄户人家到过交道, 她是文家的家生子,打小就在文沁的跟前伺候着。自打早些年,文家大老爷丧妻后,文沁扶棺回了文家祖宅,这一走,就在祖宅住了下来,若不是这一回文老夫人归家祭祖,文沁说不定就被忘在了老宅。

    所以,对于文老夫人,文沁是打心底里感激,也知道自己已经十六,只是亲事却还是没有着落,当今之际,她一定要紧紧地扒着文老夫人,以求在京中的日子能好过一些。至于继母,文沁是不敢想了。

    “香叶,我好不容易被祖母从老宅带出来了,我不想再回老宅了!”文沁抓着牙,一用力,手里的绿豆糕被捏得粉碎。

    “要是刘嬷嬷在这儿就好了,都怪奴婢没用,也不能给小姐分忧。”

    文沁接过香叶递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