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嫡女如珠似宝-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月姨娘与王子义有多年的情分在那,又快一年没到她房中。月姨娘又使出了浑身解数侍候王子义,将王子义侍候的舒舒服服的。月姨娘便在这个时候向王子义提出关于王大娘婚事的问题,最后又提到了工部侍郎家的三公子。
  王子义虽然疼爱王姒宝如命。但是不管怎么说,王大娘也是王子义的亲生女儿。于是,王子义便点头答应找个机会去问一问工部侍郎。
  可是等他有时间见到工部侍郎,并问起他家三公子婚事的时候,人家三公子已经自己看上了一户七品小官家的嫡女。工部侍郎夫妇最是疼宠这个小儿子,什么事情都依着他,自然在婚事上也没有阻拦。于是这个婚事人家双方就这么定下了。
  王子义上次去月姨娘那儿,虽然那啥了,但没有过夜,便赶回了梅香院。回来后蒋氏没说什么,可王姒宝却接连好几日都没理会他这个亲爹。王子义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家的小姑奶奶哄好了,又怎敢再去后院。时间一长就把这个事儿给忘了,也没有和蒋氏透露分毫。
  今日,月姨娘提出此事,蒋氏颇为嘲讽的扯了扯嘴角道:“既然大娘子的婚事由世子爷做主。那么,今后这个事儿还都由世子爷张罗。过几日就是咱家宝妹的周岁生辰,本来我还打算让大娘子和四娘子一起出来帮着张罗招待其他府上来的庶出小姐。我看这下也一并省了。大娘子那日就在自己住处呆着,准备嫁妆什么的。那日就由四娘子和二房、三房几个年长一些的姑娘一起张罗吧。”
  蒋氏看了看脸上颜色煞是精彩的母女二人,接着说道:“前些日子,让霓裳阁给几位娘子一起做了几件新衣。大娘子的也做了,等他们将衣服送来,我让蒋妈给你们送过去。另外还在吉祥金店订做了几样今年最新款的首饰。等做好后,一并让蒋妈给你们几个送过去。大娘子那日用不上,就都留作嫁妆吧。”
  “多谢母亲。”王四娘立即起身向蒋氏道谢。
  王大娘虽然心有不甘,也只能起身和王四娘一起道谢。
  “都起来吧。如果没什么事儿,就都回吧。”
  “是。”几人躬身行礼,先后往外走。
  蒋氏没理会她们几人。只是看了看怀中乖巧听话的小女儿,“这一说就这么久,宝妹是不是累了?是不是又饿了?这么长时间没去荣庆堂,估计你祖母已经等不及了,待会儿非得派人来催不可。不过这次娘亲可没时间陪你去荣庆堂了,明天咱们要进宫看望你姑外祖母去,娘亲还有好多事要准备。”
  “嗯。”王姒宝乖乖的点了下头。
  蒋氏亲了亲她的发顶,“真乖。”
  看到正要走出门的月姨娘和王大娘时,蒋氏说了句:“瞧我这脑子。才想起来,好像人家工部侍郎家的三公子已经和个七品官家的嫡女定亲了。”

☆、第八章 祖孙乐

  之后娘俩又逗乐了一会儿。
  蒋氏对自家女儿还没稀罕够,荣庆堂的老夫人那儿果然等不及了。
  这都多久了,老大家的怎么还不让人将自己宝贝的小孙女送过来。待会儿侯爷那边就又该和自己抢了。于是就派了自己的心腹刘大家的前来要人。
  因为要进宫,蒋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准备,尤其是小女儿明日要穿的服饰。她这次便没有跟着去荣庆堂。
  她叫来王姒宝的管事嬷嬷徐嬷嬷,让她带着一众丫头们好生侍候着。
  王姒宝在六七个月添加辅食后,就开始断奶。没过多久,便彻底忌奶。
  王子义夫妇为了防止这两个奶娘将来仗着自己奶大过王姒宝行拿捏主子之事。索性便给了一大笔赏银,将两个奶娘早早打发出府。
  徐嬷嬷是蒋氏的陪房。为人比较爽朗、细心。于是蒋氏便让她给王姒宝做了宝珠院的管事嬷嬷。
  宝珠院,离梅香院比较近,那里景致是府里最雅致的一处。
  从王姒宝刚一落地,王老侯爷便亲自安排管家福泰负责修缮。待到修缮完毕,王老侯爷又亲自手书“宝珠院”三个大字做成了匾额挂在了宝珠院的门楣之上。
  这是给王姒宝单独辟出的一处院落。等她大了以后,便要生活在这里。
  因为她现在还小的缘故,便一直住在蒋氏的梅香院。
  在去荣庆堂之前,蒋氏千叮咛万嘱咐的,生怕下面的人一不注意,磕着、碰着王姒宝。
  王姒宝挥挥胖乎乎的小胳膊,与自家操心的娘亲做短暂告别。
  蒋氏也与她挥挥手。
  要说自家的小女儿就是可心。别人家的孩子在宝妹这么大的时候还尿裤子。她家宝妹好像出生后没多久就知道在要排便的时候哼哼了。因此除了有照顾不到的时候,她家宝妹几乎就没尿过床,也没尿过裤子。
  正因此,蒋氏才不会担心明日进宫,王姒宝会闹出什么不雅的事情来。
  再说王姒宝小盆友,她刚一进荣庆堂,便从徐嬷嬷的怀中挣扎着下地。
  接着跌跌撞撞的跑到自家祖母跟前,然后像个小炮弹似的一头扎进祖母的怀中。
  “祖母,安。”这是王姒宝发现能够逗祖母开心的方式之一。
  “哎呦,哎呦,小心点。祖母这身子骨可抗不了咱家宝妹这么大的劲儿。不过,祖母的乖孙女就是懂事二,这么小就知道请安了。”老太太边说,边高兴的将小孙女抱在怀中不撒手。
  “这两天吃的好不好啊?昨晚睡的好不好啊?”侯夫人李氏每次的开场提问环节都是这些,当然今天也不例外。
  “好。祖母?”
  要说王姒宝小盆友说话真的挺早的。在她八个月大的时候,经过蒋氏坚持不懈地努力,王姒宝终于很给面子的叫了声“娘”。
  打那儿以后,她便进入到了各种称呼的如何叫的培训大业当中。
  为了表现的不太惊人,她现在最多说两三个字。如果说三个字的时候,也是故意停顿一下。
  王姒宝在无人的时候也试着多说几个字,但是结果证明:目前这小身子的说话机能并没有逆天。要想说一句比较长的句子,不是不可以,但却着实能将人给活活憋死。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她还是尽量简短的说话比较好。
  ”祖母,睡?”长时间的接触下来,默契度还是有的。王姒宝说的简短,人家老夫人还是自动脑补出这是自家乖巧懂事的小孙女在询问问自己睡的如何。
  “好,好,祖母一切都好。”说完亲了亲王姒宝绒绒的发顶。
  王姒宝深知老小孩,老小孩的道理。所以,现在除了她自己需要被哄外,自家祖父、祖母则同样需要被人哄着。
  王姒宝也深知爱是相互的。他们给她爱的同时,她也应该适时的通过自己的方式回馈一番。
  前世的她是怨恨自己亲生父母的。尤其是在他们有了弟弟之后,便把他们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那时的她像是个多余的人一样,总是被排斥在外。
  还好家里比较富有,在金钱上面从来没有亏欠过她。也正因此,她把业余的时间都用在了各种兴趣的学习之上。
  但是他们始终都不知道,除了金钱,她更想要的则是他们的关心。
  现在的自己是多么幸运。不但出生在一个毫无生活压力的侯府,全家上下还都十分的宠她,而且那种宠爱毫不虚伪,完全是发自肺腑。
  正因为她曾经有多么渴望这种爱,她才知道,这种爱是多么的难得。她十分珍惜这份爱,同样,她也愿意付出同样的爱去回馈他们。
  “祖母,吃。”在接过祖母递过来她最爱吃的糕点后,王姒宝没有先塞到自己的嘴里,而是抬起自己肉呼呼的小短手,将糕点递到李氏的嘴边。
  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为了让侯府的小祖宗喜欢,大小厨房中的厨娘门没少想招。这种糕点便是特意为王姒宝准备的入口即化由羊乳做成的糕点。
  因为老夫人李氏上了年纪,也喜欢这种好克化的食物。因此在这种糕点做出来之后,也很得李氏喜欢。
  李氏高兴的咬了一小口后,将小孙女胖胖的小手送回到她的嘴边,“乖孙女,祖母吃好了。剩下的宝妹自己吃吧。”
  “好。”王姒宝点头应道之后,便大口大口的吃着剩下的糕点。
  李氏怕她噎着,不时的递上温开水,并不停的嘱咐:“慢点吃,别噎着。”
  “好吃。”每次看到自己大口的吃东西,全家的人都会异常高兴。
  为了全家人的高兴,王姒宝只能表现的像个吃货一般。
  “好吃咱就多吃点。”李氏每次看到小孙女鼓着腮帮子咀嚼食物时,都会感到异常的满足。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
  “饱饱。”王姒宝立刻叫停。就为了让你们高兴,咱也不能将自己吃成个胖子不是?不然还真成了王如猪了。
  “那咱就待会儿饿了再吃。”李氏接过下人递过来的帕子,给王姒宝慢慢的擦净被糕点弄脏的小手。
  “好”王姒宝乖巧应道。
  王姒宝在李氏这儿没待上多一会儿,王老侯爷那边同样派人来催。

☆、第九章 初次入宫

  现在该是王姒宝到外书房旁听祖父和自家爹爹、叔父们议事的时间了。这也是王老侯爷自己找到的和自家小孙女培养感情的最好方法。
  实在是王老侯爷不知道该怎样陪小孙女玩儿,于是就在议事的时候抱着小孙女。结果发现小孙女一点也不哭闹,还饶有兴趣的听每个人讲话。他不指望着小孙女能听懂什么,只要抱着小孙女软乎乎、胖嘟嘟的小身子就感到整个人都跟着愉悦不少。
  自家乖巧懂事的小孙女还从不尿裤子。这让抱着她的人更是无比放心。
  到了外书房,王姒宝像模像样的问安:“祖父,安。爹爹,安。叔父,安。”
  “好,好,好。”每次自家小孙女问安,王老侯爷都会高兴地一边捋胡子,一边哈哈大笑。接着便张开手,从徐嬷嬷手里接过王姒宝。
  王姒宝在他的怀里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后,就用小胖爪子抓自家祖父有些花白的长胡须。偶尔还会恶作剧的使劲抓一下,逗逗老爷子。
  为什么会选在这个时候议事?
  主要是等王姒宝的二叔王子孝从京郊大营处报到完,听过虎威将军转告圣上在朝堂的消息后,他再回来转告父兄。
  王子孝虽然是正五品将军,但是却是京郊大营的属官,没有达到上朝的标准。他每日的工作就是等虎威将军上完朝后回到京郊大营布置任务。如果有事儿,就干点儿公事。没事儿点个卯即可。
  这也是当今圣上给这些出身王侯府邸子弟的一个恩典。其实说白了,就是皇上可以给他们一些身份,但是却不指着他们真的能够带兵上场打仗,不指着他们这些官二代、富二代真的能做出点什么实事儿来。
  朝堂上的事,和顺侯府不需要事事皆知,只要在大事上不被落下即可。有些较为隐蔽的事,还需要世子王子义出外应酬时探听。
  再有些八卦问题,就需要三爷出马了。
  三爷不属于正经官员,平时出入于花街柳巷也没有御史来参。另外,他虽然年纪最轻,但从和顺侯府中,三房的姨娘、庶子、庶女最多这点就可以看出,他为了侯府的人口大业多么鞠躬尽瘁。
  从这一点来看,他这人是多么胜任这项工作。
  王姒宝的老爹每次看着自己亲爹抱着自家女儿高兴的样,心里就酸溜溜的不行。因此只要有时间,他一定立刻回梅香院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