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桓听了,嘴角抽了抽,他爹这是多懒啊,他爹都好几年没回老家了,他爷爷还记得。
  说到他爹,林桓突然想起来了,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说:“驿站今天早上送来我爹的信还有一个包袱,里面有一封是给爷爷您的,包袱里是药材,我让林管家收了。”
  林父听到是儿子的信,连忙接过来,拆开信,打算看看儿子写了什么,可拿到眼前,却发现由于眼花,看不清楚,忙递给李氏,说:“快帮我读读,看清儿信里说什么?”
  李氏接过信,嗔道:“看你猴急的,清儿不是过几日就送一封信回来么!”
  林父看着李氏,叹了一口气说:“我这些孩子,就清儿不在我身边,多看看他写的信,我也知道他在外面过的好不好。他一个人,哪怕如今做了官,在外面也不容易。”
  李氏听林父这么说,也不由想起儿子,他丈夫还有林泽天天看在眼前,可她的两个孩子,出嫁的出嫁,远在京城的远在京城,淑儿离的近还能逢年过节的回来看看,清儿,却好几年都见不着一面,一时间,竟平添了三分伤感,不由有些眼圈发红。
  林桓齐瑶和小李氏看着突然沉默的老两口,知道两人八成又在想远方的儿子,担心两人会想出病来,三人忙开始插科打诨,捡着家中近来有趣的事说起来,这才让林父和李氏渐渐忘了刚才的话题。
  林桓说了几个有趣的段子,看着林父和李氏终于又有说有笑了起来,才松了一口气,看着他奶奶把信读完,他奶奶和爷爷两人终于放心的表情,林桓突然明白:
  哪怕如今他爹已经身居高位,可在他奶奶爷爷眼里,也还是个孩子,还是时刻让他们牵肠挂肚。
  儿行千里母担忧,从来就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第一百九十六章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十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 眨眼间就过去了。
  在这十年中; 由于没有夺嫡,没有皇位更迭,朝堂之上倒是难得出现了短暂的安宁;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私底下,党派之争,倒是从来没有消停过。
  不过,最近朝堂上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让正忙着争权夺利的大臣们纷纷歇了手,那就是:
  一向深得帝心; 年纪不过五十的礼部尚书林清; 居然主动请辞!
  众位大臣听到这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谁吃饱了撑的瞎说,林尚书正值壮年,又深得帝心; 正是入阁的热门人选,怎么可能想不开; 去主动请辞。
  可等到林清在大朝会拿出奏章; 主动请辞后,众位大臣才惊讶的险些掉了眼珠子,明白自己听的不是传言; 而是事实。
  而更令众位大臣惊讶的是,林清请辞的理由,居然是父母年迈,打算回去侍奉双亲。
  虽然朝廷上下讲究以孝治天下,大臣们也纷纷自诩为孝子,无论何时,都把孝道挂在嘴上,甚至也身体力行,努力尽孝道,可为了尽孝道而辞官的,却真没几个,尤其到了林清这样的官位。
  因此林清这个奏折一上,可谓是满朝皆惊,众位朝臣甚至有些弄不明白,林清是真脑子想不开为了尽孝请辞,还是为了赚个孝子的好名声?
  当然,朝堂上大多数都觉得是后者,毕竟林清一旦请辞,以陛下和林清的关系,陛下肯定会挽留,到时林清顺势留下,不但对官位没影响,还可以凭白得一个孝子的名声,怎么看都是稳赢不赔。
  所以众人也只当是林清在为入阁作秀,听听也就放下了。
  可林清这道奏折一出,却惊着了两个人,一个是周琰,另一个就是沈茹,两人深知林清的性子,不是那种会玩欲擒故纵的,所以周琰一下了大朝会,就立刻把林清招到宫里问询,而晚了一步的沈茹,只能在内阁气得吹胡子瞪眼。
  等林清随内侍进了大殿,还没等林清行礼,周琰就急急的说:“先生这是何意,怎么突然想到请辞了?”
  林清不慌不忙的行完礼,起身后,对周琰说:“陛下,前些日子老家传来信,最近臣父身子骨大不如从前,臣担心臣父的身子,才请辞的,陛下放心,臣是真因为想回去侍奉双亲才请辞的,不是因为别的缘由。”
  周琰看着林清认真的表情,这才知道林清在奏章上说的是真的,忙挥挥手,让大殿的人都下去,然后起身,拉着林清到旁边坐下,推心置腹的说:“先生要想尽孝道,把双亲接来就是了,怎么会因此得请辞呢?”
  林清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臣也曾想过把双亲接到京城来,甚至早年也曾接过,可如今,若接来,不说年迈的家父家母能不能适应京城的气候,就算能适应,如今家父家母年纪大了,也想着叶落归根,又怎么肯轻离故乡。”
  周琰听了,也明白这个道理,老人一旦年纪大了,就不愿意再外出,怕不小心客死他乡,就说道:“令尊令堂年纪大了,想要叶落归根,不愿来京城,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并未听到两位老人有什么大的不妥,先生也不必太过担心,失了分寸。”
  林清看着周琰,认真的说道:“家父家母如今确实身子骨还好,不过,陛下可曾听说过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周琰听了一惊,看着林清,却没有说话。
  林清罕见的拍了拍周琰的手,说:“陛下,臣知道陛下是真心待臣,臣无以为报,按理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请辞,可臣父今年已经七十多了,七十古来稀,臣父早年又曾操劳过度,这些年身子虽然养的还好,可还能撑多久,谁都说不准。当年因为臣是幺子,臣父臣母最是疼臣,若臣不能侍奉膝下,万一臣父臣母有个什么意外,等臣父臣母百年之后,臣只怕会抱憾终身。”
  周琰听了林清的肺腑之言,也不由动容,看着林清,问道:“先生意已决?不后悔?”
  林清起身,对周琰行大礼,伏在地上,说:“臣意已决,不悔!”
  周琰叹了一口气,起身,亲自扶林清起来,说:“先生何必行此大礼,朕准了就是了。只是若二老百年之后,先生还想起复,来找朕就是了。”
  林清心道,只怕他这辈子没这个打算了,不过还是对周琰说:“多谢陛下恩典!”
  周琰想着林清将要离去,难免有些伤感,就和林清聊起当初林清教导他的事,想到当初他还只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如今,却已贵为天子,不由感慨万千。
  说到林榕林桓,周琰不由就问道:“先生既去,林桓几个可有打算?”
  “桓儿如今已经是户部郎中了,自然是在朝中效力,桥儿和桦儿还在翰林院当值,也不可能跟着臣回去,楠儿明年要参加会试,当然也留在京城,”林清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周琰说道:“臣要走了,几个孩子,还望陛下看在臣的薄面上,照看一二。”
  周琰:…………
  感情你拍拍屁股走了,把孩子都留给我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一更)

  林清刚出了宫; 就被在外面早已等候多时的沈茹堵了个正着。
  看到黑着脸的沈茹,林清咽了咽唾沫; 硬着头皮上前; 说:“你没去内阁坐堂吗,怎么有空在这里等我?”
  沈茹斜了林清一眼,没好气的说:“你干了这么石破天惊的大事; 觉得我还有心思去内阁。”
  林清尴尬的笑了笑,说:“这个,在内阁坐堂还是很重要的,空值总是不好的。”
  沈茹翻了个白眼说:“放心,我已经给其他几个阁老打招呼了; 再说,如今我是内阁首辅; 就算我不打招呼; 他们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给我作对。”
  林清想到沈茹用了十一年的时间,成功熬走了他前面的六个阁老,成了如今朝堂上下炙手可热的内阁首辅,再对比自己如今的不争气; 不由有些心虚,只能干笑了两下。
  沈茹看到林清的样子; 再加上这是在宫门外; 也不好发火,只能气得一甩袖子,丢下一句“跟我来”; 就旁边走去。
  沈茹带着林清去了一座酒楼,要了个包间,让小二上了些茶水,就关上门,和林清坐下,问道:“你真打算请辞?”
  林清本来正喝着茶,想着沈茹问起,怎么说才能显得比较有理有据,听到沈茹问,点点头,说:“是。”
  “为什么?”沈茹看着林清,大有你不说出个理由,我跟你没完。
  林清说道:“我真是因为父母年迈,想回家侍奉双亲。”
  为什么他说的是真话,就是没人信呢!都觉得他有别的理由呢!
  沈茹皱了皱眉,说:“要是想侍奉双亲,直接接来不就得了。”
  林清听了,只好把和周琰说的理由又给沈茹说了一遍。
  沈茹听了,叹了一口气,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你这个理由,我都不好再多说什么,朝堂上那些身居高位,父母去世,还不情不愿不想去丁忧的,听了你的话,只怕得汗颜的没脸见人了。”
  听了沈茹的讽刺,林清不由干笑了两下,说:“哪有你说的这样,朝堂上的大人们,还是很守孝道的。”
  “守孝道,呵呵”沈茹看着林清,说:“要是丁忧不是官场上默认的惯例,不丁忧就会被弹劾,你看看,有几个人会在父母去世后愿意丁忧三年,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
  林清听了,嘴角抽了抽,那肯定没几个人愿意,一旦丁忧,不仅自己的职位要被人代替,三年后还不一定能起复,想做官的那些,肯定没几个人愿意。
  沈茹看着林清,说:“我现在问你一句,你真打算辞官?”
  林清点点头,说:“陛下已经准了!”
  沈茹听了气得真想要揍林清,不过如今事已成定局,揍林清也没用了,于是问道:“那你辞官后,你家那几个孩子怎么办,现在你家就桓儿起来了,可也不过是个郎中,你这一走,下面的那些孩子怎么办?”
  林清对件事考虑很久了,对沈茹,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桓儿如今已经在户部郎中待了两年了,资历也有了,前几日户部右侍郎不是告老还乡了吗,户部正好空出了一个侍郎,如今我这一退,陛下肯定荫子的,而荫子一般是封赏长子,到时那个右侍郎,十拿九稳的是桓儿的,这样桓儿就能跨过四品这个坎,不用再熬许多年了,以后有陛下照拂,桓儿的仕途也能一帆风顺。”
  沈茹听了,恍然大悟,他就说林清怎么突然会想到要辞官,原来是为了给儿子让路,顺便给儿子做垫脚石,林清如今是礼部尚书,在礼部做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加上他和陛下的情分,他一旦辞官,陛下肯定要封赏林清的儿子。
  对于这样的封赏,哪怕是朝中大臣,也说不出一个不字,毕竟这是惯例,显示陛下善待老臣。
  不过虽然朝臣都知道这个方法,可真正用的却没几个,哪怕众人知道林清的心思,也只会觉得他傻,毕竟哪个聪明的人,会舍得用礼部尚书的位子去换户部侍郎。
  沈茹想明白了,对林清说道:“这个,才是你想辞官的真实原因吧!”
  林清摇摇头,说:“想回去尽孝才是,这个排第二。”
  沈茹懒得听林清嘴硬,说道:“可是,林桓现在还年轻,哪怕在郎中上多待几年,以后也耽搁不了,你现在就退了,实在太亏了。”
  “什么亏不亏的,正好早歇歇。”林清随口说道。
  沈茹猛然抬头,看着林清,说:“这才是你的实话吧!”
  林清赶忙捂嘴,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