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伴妻如伴虎-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个大理寺少卿,泰蔼鑫是非常鄙视的。身为专管狱讼的高级官员,竟然利用一切机会大肆给自己捞钱谋财。

    皇上现在正是锐意进取的年纪,从这几年他的各种举动就能看出,必然是无法容忍大贪之人的。

    因此泰蔼鑫料想这位少卿搞不好很快就要被拉下来,只是他没猜到,拉少卿下马的人,正是自己……

    再说刘长润在听到下人通报说泰蔼鑫求见时,不由嗤笑了声,自言自语道:“还当真是个傻子呢,没想到醒得还挺快,才半个多月就明白了。”

    下人把泰蔼鑫的礼物详细描述了一番,刘长润有点无奈地叹了口气,道“罢了,虽然不值什么,但一个穷京官能送这些,也算是心诚了。”

    原来,孟岚琥给泰蔼鑫准备的礼物并非什么金银,只是比普通同僚来往翻了一番而已。不过经常收礼的刘长润对京中各种官员的财力非常了解。泰蔼鑫刚收到调令还没到任时,少卿大人就已经摸过了他家的家底。因为早知道这位新手下是个穷的,所以也就没抱太高的期望。

    不过就算不到五十两的礼物,那也是钱啊,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

    对于送上门的蚊子腿,刘少卿态度还是不错的,于是不多时,泰蔼鑫就在西厅见到了刘长润。

    “见过刘大人,卑职泰蔼鑫有礼了。”拱手施礼后,泰蔼鑫被请到了刘长润的左手边坐下。

    两人按惯例寒暄了一番后,终于进入了正题。

    “泰寺丞今日来我府中所为何事啊?”刘长润笑眯眯地问道。

    “大人明鉴,卑职到任已近一月,一直翻看旧案,心中有些想法和疑惑。故此特地前来,还请大人不吝指点一二。”泰蔼鑫一副认真请教的神情,这让刘长润对他高看了一眼。

    求人办事时,态度有很多种。太平常了,别人觉得你高傲;太殷勤了,让人觉得没格调。而像眼前这位打着求教的名义前来,就让双方都感到很自然,且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尊重和敬意。果然,能从底层爬上来的,就没有简单的货色啊!

    泰蔼鑫不知道对面的贪官上司竟对自己有了几分赏识,还是按照之前想好的,开口说道:“咱们大理寺既然是管全国狱讼之事的,那卑职觉得,凡是和狱讼有关的,咱们都应该有权参与一下。”

    这话一出,就让刘长润来了精神。当官最在乎的不就是揽权吗?看不出啊,这新来的竟然如此识相,一来就想给咱大理寺扩大业务啊,不错!

    “咱们以往只有对案发前的调查,和案发后的审理。然而审理之后的事情,却几乎从未插手。”泰蔼鑫开始挖坑。

    “审理之后的事情?”刘长润有点不解,但他也不开口问,只摆出一副“我心中有数,你先说来听听”的架势。

    “审理之后,自然还有很多事情。例如当地的民议有何变化啊?官员是否有所提升或者改进?民风是变好了还是恶化了?咱们审案不就是为了让百姓安乐、人心向善、国家安泰吗?若是一案审完,当地民怨沸腾那说明这案审得有问题;相反的话,则证明审得合情合理,哪怕还有几个人要挑刺,也不能盖过无数民声啊……”泰蔼鑫这番话说得很慢,给刘长润留下了足够的思考时间。

    “对啊,若是打着这个名头,派些官员下去随便查一查,那些肥得流油的地方官还不赶紧颠颠地上贡?”刘长润很快就想通了这其中可以捞钱的环节,于是满脸笑容地夸了泰蔼鑫两句。

    泰蔼鑫一看戏演到位了,就赶紧说重点:“不过,我这提议还没实践过,贸然提出,恐怕不能服众。不如大人派我先去实地摸索一下,若是有效有用,再推而广之就更容易说服旁人了。”

    刘长润眼中贼光一闪,心想这小子是怕被人抢了头汤,要先立个功劳,日后论功行赏就绕不开他了。

    “行啊,那我就批你两个月的公差,你自己想好去哪儿摸索。只是这事情一定要办得漂亮,给大家伙以后也多留条路子。”刘长润一副心知肚明的表情说道,也让泰蔼鑫得到了他最想要的一句话。

    两天后,泰蔼鑫和董立夫就拿到了大理寺的公文,批准他们外出两个月摸查情况。

    这次跟着泰蔼鑫一起的还有佰子苏、楚月易和陈茜顺。佰子苏八月要参加秋闱,泰蔼鑫本来是想让他留下,专心温书的。然而佰子苏却道:“且不说此事因我而起,只说这一趟,定然能让我学到许多书本上不曾言明的东西,您不是也说人情世故也是学问吗?”

    看着个头快赶上自己的佰子苏,泰蔼鑫欣慰地点点头,同意了。反正就算这一趟没考中,再等下一科,也不算晚呐。

    本来孟岚琥还有些不太放心,结果他们出发那天,就看到了洪夜江背着行囊在路边微笑而立。

    原来孟岚重因婚事临近,脱不开身,就特意拜托了发小洪夜江跟着自己姐夫走这一趟。

    当听了陈茜顺家的冤屈后,洪夜江非常乐意帮上一把。

    就这样,泰蔼鑫一行人,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一起赶赴庞山镇而去。

    ……

    作者有话要说:  一点红:哇,竟然有人抢小五的娘咧,子龙、黑风、八饼快来看热闹啊!

    小五:娘!!!难道这么快你就又怀上了?

    子龙:小主子疑似有点智障啊?

    黑风:不,只是一点红故意耍贱罢了。

    八饼:完了,她听见你说她坏话了,你脑袋上那几根毛彻底保不住了……

 第67章 婆婆的变化

    孟岚琥其实非常想跟着泰蔼鑫他们一起去庞山镇,她知道; 如果自己去了; 查案肯定会顺利很多。然而; 最终,她还是决定在家中等待。

    今后; 泰蔼鑫将要面对的; 很可能是更复杂而艰难的局面,她能帮上忙的机会也会非常有限。与其那时候让相公突然发现事情不再像以往那般顺遂; 从而陷入危险,还不如早点; 就从这次开始; 让他和其他人一般; 用正常的手段去解决那些困难和疑问吧。

    且不说泰蔼鑫等人在庞山镇如何与人周旋对抗; 孟岚琥留在京中的日子也并不轻松。

    她因给弟弟准备婚事; 难免在家中倒腾东西。不知怎地竟翻出了嘉和十七年十月时,泰伯府那个古古怪怪的郭姨娘送来的荷包。

    而正好婆婆就在一旁看着小五,扭头就瞅见了那个平凡无奇的荷包。

    那一瞬间; 孟岚琥清晰地察觉到; 婆婆的眼睛睁大了一下,虽然很快又露出了疑惑迷茫的神色。但显然那个旁人看来没什么特别的荷包,实际上对婆婆而言肯定是有某种不同之处的。

    很快,孟岚琥就察觉到那荷包的特别之处了。婆婆本来一直都很稳定的病情竟然出现了反复。

    而这次反复还和之前不同,之前婆婆发癫时,自己很痛快; 专门折腾旁人。而这次却不同,婆婆脸上明显浮现出了头痛难忍的神色,两手还在头上一阵乱抓乱挠。

    孟岚琥赶紧用震慑定住婆婆,为了避免她伤到自己,只能先让其昏睡休息,然后再想别的法子。

    经过几次尝试后,终于让孟岚琥在练完《润草经》后,碰上了婆婆发病。

    这次她亲眼看到了婆婆头上罩子破损的那个地方竟然在微微发光,反复观察后,那个发光处似乎长出了点云雾。

    对这个发现,孟岚琥是非常吃惊的。因为,若是从罩子的情形看,婆婆这似乎是神志复原前的阵痛啊?!

    为了保险,她特意拜托徐永芝帮忙,请来了京中有名的大夫给婆婆诊治。大夫察看了半天后,告诉孟岚琥,还是老毛病,除了开些安神的汤药外,也无其他法子。

    孟岚琥只好在每次婆婆头疼时,在一旁用震慑安抚,但是效果并不太明显。好在随着时间推移,婆婆终于在疯癫多年后,第一次出现了短暂的清醒。

    那是她在一次头疼结束后,被孟岚琥搀扶着躺下时,轻轻问了句:“你是哪房的,怎么被赶来服侍我了?”

    孟岚琥当即就愣住了,等她反应过来想要接话时,就看婆婆已经睡着了。

    等婆婆再醒来时,又恢复了以前的模样,那清醒的一瞬间就像从没发生过一样。

    不过,半个月后,泰家老太太的头疼渐渐消失了,而她清醒的时间也在不断增加。

    对此,泰家人都是非常开心与期待的,这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周大丫。这么多年来,对老太太之前的疯癫程度她是非常了解的。如今,看着已经慢慢有了点正常人模样的老妇人,大丫不由得看向了一旁自家那呆呆傻傻的妹妹。

    不过二丫并不是疯症,她是高烧后脑子受损,从而变得呆傻。但是,也许,说不定,妹妹有一天也能像老太太那样突然好转呢?

    全家人就在各种兴奋与期待中,过完了三月。

    四月十二日,泰蔼鑫一行人回到了京城。他们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在天门的帮助下,查明了陈家惨案。

    陈茜顺的父亲果然是陈家族人杀害的,只是那人当年就借口行商,带着分到手的钱财逃往了外地。

    而庞山镇现任的县令是个胆子比较小的,在得知了泰蔼鑫等人的身份后,并不敢与陈家沆瀣一气。再说这案子是五年前的旧案,与他也没什么干系。因此就把陈家从族长到叔伯兄弟,凡是事后分了陈茜顺家财物的人都拘押了起来。

    这一拘押,有几个胆小的陈家人就不经吓的把事情都交代了。

    这些人虽然知情,但所犯之罪都不太严重,最多是侵占了亲戚的财物罢了。

    但他们交代出来的族长等人的事情就非常严重了,从预谋杀人,到动手行凶;从勾结官吏转移陈家店铺,到抢劫财物逼卖弱女……一桩桩一件件,判个杀头都可以多来几趟了。

    新县令在大理寺官员的监督下,仔仔细细地把案情写明后,把陈茜顺和她姐姐的户籍重新迁回自家,把那些犯人的家都抄了一遍,尽量弥补上陈茜顺她们的损失。

    在泰蔼鑫的建议下,为了避免今后陈茜顺被剩下的族人打击报复,干脆给她们立了女户,户主落在了姐姐陈若安头上,这样她的孩子也能被接出来跟着她过了。

    泰蔼鑫在办完案子后,写了份折子,这折子中把陈家惨案里,因为官员收受贿赂,包庇真凶,造成的恶劣影响写得非常清楚。

    他以此为例,说明了,别看地方上的小官小吏品级低微,不甚起眼。然而,就是这些小官吏随意的一个举动,就能让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民间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像这样的案卷送到大理寺后,竟然也被无波无澜地通过了,可见大理寺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因此他建议,每年都该从案卷中抽查一部分,若是发现其中存在可疑或不合理之处,就应该启动复查工作,同时对该案涉及到的官员,进行必要的查问。

    而这个抽查工作,泰蔼鑫特别建议,不要自己部门抽查自己,最好由几个部门彼此互相抽查。

    例如刑部、大理寺与御史台三个部门,彼此抽查,互相监督。

    假如某个部门在抽查中,出现重大失误,则其主官也该负连带责任,受到一定的处罚。

    这个折子写到结尾时,泰蔼鑫看了许久,也没有决定到底该不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