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家这四口人也还有些行李,其他人都死了,只剩下他们四人,行李自然全归他们了。虽然大都只是些衣服了,但也有些锅碗类,足够他们自己过日子。

    阿志和阿信目送着江大山他们走远了,才闷闷不乐的回到藏身的山洞。他们害怕恩人们一去不返,连日的东奔西逃,亲人们都死得差不多了,难得有人出手帮他们。他们心里是很希望能跟着恩人们离开这里,这个地方他们一点儿也不熟,而且还有可怕的野猪。

    “怎么啦?”胡大嫂问。胡大哥也担心的看着他俩,现在他们夫妻二人都不能动,还得靠两个小的照顾呢。因为四家互相之间都是亲戚,他们四个人的关系还不错。现在又只剩下四人了,更有相依为命的感觉。

    “表嫂,他们还会真的回来带我们走吗?”阿志和阿信不约而同的问。

    “会的,他们说会,就一定会的。我们现在只要养好身体,不给恩人添加太多麻烦就好。”胡大哥劝告两个表弟。

    要不是遇上江大山他们,自己四个人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呢。现在人家不仅帮自己们处理了伤处,还给了粮食,又找了安身的地方。他们一定要快点好起来,才能跟着恩人们回去,重新过日子。就算人家真的不回来了,他们养好了身体,也可以慢慢再寻活路。

    毕竟现在有了粮食,可以过一段日子了。前面,他们光靠吃野菜都没有饿死,这几只野兔子和八个大饼了了,他们省着点吃,过个十天半月不成问题。其实,他们过去的一个月,吃得还没有这点食物多呢。十天半月之后,断骨头虽然不会完全好,但其他的伤口,应该基本养好了,身体好了,他们能活下去的机会就更大了。这样一想,他就越发有了希望,劝说起表弟们就更有力气了。

    “是的,你们不要想太多。我们难得遇上好人,以后得好好报答他们。”胡大嫂说。

    “知道了。你们好好歇着吧。”阿志说着带上阿信出去找柴草的挖野菜。阿志比阿信大一岁,很有哥哥的模样呢。

    现在的夜晚还很冷,而且怕野猪来,他们得多准备些柴草,其实如果不干活,他们心里也会不由自主的乱想。还不如寻点事情干,心里好受一些。

    “唉,以后我们就只能和表哥表嫂在一起过活了。我好想我爹我娘啊。”阿信说着,又流泪了。他的爹娘兄妹叔伯全死光了。

    “别怕,我们会好好的。”阿志安慰道。

    现在不是痛苦伤心的时候,他已经从不断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变得坚强起来了。因为这个时候,你自己不坚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其实他对恩人们会不会回来,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但是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很清楚,江大山他们都很厉害。就连那个比他们还要小的孩子,都明显比他俩厉害。只是,他总会次由自主的想,如果能早几天遇上他们,爹娘们,叔伯们就不用死了。

    洞中的胡家夫妻俩,相对无言,胡大哥满身伤痛,渐渐睡着了。胡大嫂虽然睡不着,但她身体太虚弱了,也闭着眼养神。年前她千辛万苦的生下头胎子,孩子落地就不太好,勉强养了两个月。她就不得不抱着虚弱的小婴儿跟着一大家子人逃出来了。

    路上那个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两个月大的婴儿哪里养得活,不出几天,孩子就去了。她咬着牙勉强跟着大家,一路逃。她的命还算大,最后能活下来的女人,就剩她一个人了。可是,一想到那个短命的儿子,她的心又空荡荡的,痛得不行。

    走远了些,江大山和谢公子两人又商量着说:“把他们四人带回去,先住在湖边的屋子里吧。幸好当时把那屋子盖得好,住人没问题。”

    “现在住是没问题,但冬天就不行了。湖边冷,那屋里又没有火炕,如何过冬?”谢三伯问。

    “难不成还得我们自己弄个火炕?”江大山发愁了。

    “我不会。”谢公子连忙说。

    “咱们都不会,只能问问他们自己了。实在不行,我们在村子里再盖间屋,起码比在湖边要暖和些吧。再说了,大家住在一起,也好些。”大郎说。既然已经要带他们回去了,自然也要安排好他们以后的生活。

    “说到再建房子,其实我也得建,我现在和大郎他们住在一起,暂时没问题,再过一两年,阿湖再长大些,就得让她单独住一间了。”江大山猛然起一个重要问题来了。总不能让个大姑娘家还一直和家里的小子们一起住吧。

    “就是。是该分开。”谢三伯和谢公子都说。

    其实稍微讲究些的人家,象阿湖这么大的女孩子是不能和男孩子一起睡了,条件差的也是只能和女性亲人一起睡,条件好的就自己单独睡个小间了。

    “那我们回去后,再盖房子吧。这回要多砍些树回来,把房子建得更结实些,以后还得想办法盘上火炕。”江大山又说。

    “行吧。左不过十天半月就盖好了。”谢公子笑道。反正这次回去,他们也得留在村子里先观察胡家人一段时间。所以,他们有时间再建房子。

 第78章 生意

    大郎他们出门已经五天了,这一路不停歇的;山是越来越大,路却是越来越荒凉。因为还在初春树木花草还没来得及疯长;要不然他们只怕连小路都摸不到了。只能在大山群里瞎穿行。

    离开胡家四人;他们又走了二天一夜;第三天都快下午了;江大山和谢公子已经快要失望了。终于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农田。

    谢三伯松了口气,高兴的说:“有人种田,附近肯定有人家。”

    “恩。总算有希望。”江大山说。

    四个人又继续前行;经过了一个个长长的大下坡路;再转过一个大弯;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大郎兴奋的指着前方不远处的炊烟说:“哎,那边好象有人家了。”

    “不错,有烟,就算没有人家,也能遇上人了。我们小心点,先找过去看看。”江大山兴奋的说。

    他很怕出来这么多天;什么收获也没有,还得带回四个人,芦苇村的三家人能顾得了自己就不错了,再多四口人,别的不说,光是口粮就是个大问题。

    四人兴冲冲的继续前行,终于发现了一个村庄。一排排低矮破旧的茅草黄泥屋子,掩藏在大树与翠竹之间,一看就知道这个村子不太富裕。

    四个人骑着高头大马,一到村口就引起了全村人的注意。正好又快到做晚饭的时间了,村子里的人基本都在家。小孩子们在门口打闹嬉笑,整个村子鸡犬相闻,人来人往还蛮热闹的。

    谢三伯带着大郎往村子里来,留着谢公子与江大山守着四匹马。

    小孩子们好奇的看着他们,谢三伯问了几个玩闹的孩子,“你们村的村长是哪户?他在家吗?”

    “村长来了。”一个拖着鼻涕的男娃娃,指着不远处的正快步往这边走来的中老年男人,说。

    “路过贵村,打扰了。”谢三伯连忙过去和那村长攀谈起来。

    “难得有外人到我们这穷村子里来。客人们打哪边来?是来干啥的?”村长年约五十多岁,看上去很和气,但也很精明,甚至隐隐很忌惮他们,毕竟他们骑着马,一看就不是普通乡民。

    “我们从南边来,路上走了几天几夜了,在山里还弄到了两头野猪与一些野兔子。不知道贵村有没有多余的粮食,能换些给我们。”谢三伯说。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围拢过来了,有刚从田里回来的找着锄头提着篮子的老农,也有大媳妇小姑娘的,男男女女还不少呢。大郎刚才粗略的数了一眼,这个村子有约二十户人家呢,看来人口还不少。一户人家只算五口,就有百来口人。想来这个村子算得上是个大村子。

    “我们村穷,种的粮自己都不够吃,没有多余的。”村长直言,没有粮食。

    “就是,这时节家家户户都靠野菜充饥,哪有多余的粮啊。”几个面有菜色的年青人说。

    “那你们村应该有不少竹器吧?”大郎问。这里到处是粗壮的楠竹,想来也是有人会制竹器才对。

    “我们村人人都会编些竹椅,竹筐子竹篮子,你们要吗?”村长问。

    众人也眼巴巴的看着他俩,希望他们要。这些竹器并不值钱,他们这里虽然胜产竹子,但却因为出入不方便,根本就无法卖出去,每年也只是有商队过来收购一些,但价格都极便宜,大人也不过是赚个手工钱而已。不过,也正因为有这些竹子,他们村的生活却要比其他村稍微好一点儿。

    起码一年到头,不是全靠那几亩山田。所以,大家对这些竹子也非常爱惜,对编织竹器的手艺也非常保密。

    “我们拿野猪肉和你们换,行不?”谢三伯问。

    众人面露喜色,村长沉吟片刻,同意了。村民们欢呼起来,村长让几个孩子过去让江大山他们进村来。

    江大山和谢公子牵着四匹马慢慢进了村,其中两匹马背上绑着一头捆得严严实实的野猪,一匹马挂着两只筐子,筐子里拴着一串野兔子。兔子和野猪都是活的,只是嘴被绑住了。

    看到野猪野兔子,很多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他们这个村很穷,大家靠种田为生,但这里的良田少,还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大家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产出的粮食除了交田税,自己家都不够吃。一年里有大半的日子,还得靠找野菜来充饥。

    虽然有些竹器贴补下生活,但却因为价格贱,并且难得卖出去,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也不过是比最穷的强上了那么一两分而已,现在家家户户都堆积了些竹器,就等着人来收呢。

    因为穷,家家户户都难得见到荤腥,一听到可以拿东西换肉吃,大家七嘴八舌的聚到一边去商量价钱了。

    就凭刚才的观察,大郎就知道这个村子很穷。虽然离山不算远,但村民毕竟出生普通农户家,有能力打猎的人并不多。实际上他们不仅不敢往深山里去,而且附近山坡上种的庄稼还偶尔受到野猪的祸害,甚至还有野猪伤人的事情发生。但他们却不敢随便对付野猪,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战斗力太差了。所以,就算附近都是大山,山里有不少的野物,他们也没办法去弄回来吃。

    村民们象看稀奇似的围着他们,有的小孩子,更是眼巴巴的,恨不得拿刀来割块肉回去吃。

    两头野猪虽然受了伤,但一路上,江大山他们也给野猪吃了食,反正路上到处是野草野菜,野猪又不挑食,随便喂几捆野菜,养着不让它们死了。活着的野猪更好买一些。野兔子也一样。

    村长和几个能做主的人商量了一下,让人取了一把竹椅子,一张长板凳,一对竹筐子,几只大小不一的竹篮子,竹簸箕等物,对谢三伯说:“这些东西,你们看一下,要哪几种,我们好谈价格。”

    大郎看了下这些东西,除了竹椅子和竹簸箕他都感兴趣之外,竹筐子竹篮子只是粗粗的扫了几眼,这些东西真不值什么。

    “你们有小竹床吗,就是天热时在外乘凉睡的。”

    “有啊,大小都有,家家户户都用着呢。”村长一听乐了,连忙又叫人去拿了三张大小不一的竹床过来。这才是最贵的东西,也是他们卖的大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