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谢老夫人和家人们提到此事时,谢公子说:“娘,江大山谈吐不凡,又会功夫,这样的人。怕也是个有来历的。他肯教阿土,是极好的。儿子就是有些担心,他这样的人会惹来祸事。”

    谢老夫人沉吟片刻,说:“这个倒是不用太担心了。人家既然隐居在这个地方,肯定就是有些法子的。再说了,这里也不止我们一家,还有小石头他们那一户人呢。小石头的娘马上就快要生了。他们一家两妇人,两个孩子的。就算是看在这家邻居的份上,江大山也不会让危险来到芦苇村呢。”

    “也是。”谢公子点点头。

    “我还打算以后和阿湖合作,开绣庄呢。娘,您不知道。阿湖虽然不会女红,但却满脑子的新奇点子,昨儿我们合伙帮她做了个新的被套,很新奇很好看。我看她那样子,脑子里怕是还有不少新样式呢。”谢大嫂说。

    “就是,就是,好看的不行。”谢姝儿也在一边帮腔,昨儿回来,她俩已经告诉过家人。辛湖弄的被套新奇又好看。但还因辛湖还没同意,汪氏也就没的婆婆夫君提到开绣庄的事情。

    “开绣庄?到哪里开?”谢老夫人问。

    她当年带着儿女们离京,大量的铺子田庄都变卖了。但却也暗中留了两个铺子一处小庄子。只是这些年过去了,当时安排的又太匆忙,这三处的管事,这几年居然一点儿有利消息也没传给他们。她心里早就知道,这三处的暗棋怕是已经废了,但不管怎样,这还是她的产业。如果儿媳妇想开绣庄,到时候,就直接把铺子收回来给儿媳妇经营。

    “还没定呢。要是咱们家能顺利回京去,就去京里开。”汪氏答。

    “那被套子,真能在京里卖出去?”谢老夫人有些惊讶的问。

    “肯定能。要不您明天去他们家,自己瞧瞧那被套,就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真话了。”谢姝儿不满的说。

    “儿媳觉得能。”汪氏肯定的回答。

    “阿湖这孩子,真不象个孩子。还有大郎,就更加成稳了。这也不知道是对什么样的夫妻教出来的孩子,只可惜,早早都去了。也是我们没福气遇上他们。”谢老夫人遗憾的叹气道。

    她觉得教出大郎和辛湖的,一定是他们的父母,他们也必定是了不起的人物。如果有这样的人来教育阿土,不愁阿土不成才啊。

    “嗯,没想到,我们误打误撞的,居然还遇上了这么有趣的一家人。”谢公子感叹道。

    “青儿,你平时和小石头娘交好。你觉得她们那家呢?”谢老夫人又问。

    “她们家,恐怕也不是普通人家。只怕他们家和陈家一样,也是因为某种原因隐居在这里呢。看他们两家这么亲近,怕是还有些牵连呢。”江氏答。

    “你们想的真多。现在我们三家人,关系亲密,又和得来。管那么多事情做什么。”谢姝儿毕竟年轻些,不喜欢这样的话题。

    “你以为我会随便让你认个干姐妹啊。”谢老夫人恨铁不成钢的喝骂女儿。

    虽然说辛湖弄得那几个菜确实还不错,但那几道菜,着实太普通平常了些。远远没达到让人惊艳的份上。大家族的厨娘,多的是人能做出这几道菜来,甚至还能做得更好。只有女儿这样年轻的人,见识的少了,才会表现的那么激动。再加上现在又处在无法挑选饮食的特殊情况下,女儿就越发觉得这几道菜好吃了。

    象她自己小时候,就经常跟着母亲出门行走在各大家族间,出嫁后作为当家主母,出外应酬活动更多了,各种席面当然都吃过了。这几道菜,在她看来,最多也就能算得上不错。不过,能在眼下这种贫穷环境里做出这样的菜,还是个小姑娘做出来的,她对辛湖还是很看好的。这样的孩子,假以时日,一定会更加出色。所以,她才愿意让女儿交好她,并且和这么个小姑娘结为干姐妹。

    “妹妹,我们眼下和他们两家交好。是因为这里也就我们三家人。而且都有小孩子,有共同的话题,再说了,我们三家也算是有些共同之处了。要是他们两家是真正的贫苦农户家。你只怕也不可能和他们交好了。”汪氏委婉的劝起小姑子来。

    准确的来说,陈家也好小石头家也好,这两户人家无论气质与行事明显不是普通农户人家。谢家人才会与他们接近,要真的都是些蓬头垢面,满身脏兮兮,拖着长长的鼻涕的,委委缩缩的农家孩子,谢家人绝对不会让阿土和他们一起玩。

    而且谁也不是傻子,在这个乱世能不受牵累的村子,可真不多了。况且就两三户人家的村子,还尽是妇孺,唯一的年青男人还受了伤躺着不能动。怎么看都不象是普通农户家。谢家人一进入这个芦苇村,就已经在怀疑这两户人家了。

    只不过当时,他们需要这个地方休整。就算再不喜欢也会忍下去。而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们也更明白了。这两户人家,值得接交。所以,大家的关系才会越来越好。

    “什么嘛。农户人家怎么啦?我以前又不是没见过。以前我和你还去过农庄上玩吗?也一样吃过饭啊。”谢姝儿反驳。

    “哼。”谢老夫人简直要气笑了,说:“你们去的农庄,是自己家的。而且在那边还有专人侍候你们。该让你去看看真正的贫苦农户人家的。一家人共用一床被子,兄弟姐妹共穿一套衣服,吃不饱,面黄肌瘦,再加上淌着脓鼻涕,满身脏兮兮的,又是虱子又是跳蚤。你还会和她们交好吗?”

    谢姝儿想象着母亲的话,打了个寒战。这一路上,她们虽然在逃命,遇到过刺杀,甚至连谢姝儿自己也和别人动过手,杀过人。但她杀的那些都不是普通灾民,甚至她都没直接面对面的遇到过真正的灾民,那些灾民只是远远的缀在他们的后头而已。她母亲嘴里描绘的这样的穷人家,她还真没见过。

    但刚开始时,他们并没有算到后面会出这么多事情,也没想象过路上能乱成那样。所以,他们一大家子,好几大车的行李,好些个侍候的下人仆妇,再加上保护他们的随丛,整整搞了个规格不小的队伍。这一看就大家族出行,普通人早就躲得远远的了。

    而且他们最先走的路还都是官道,来往的人也多,象他们这样的队伍也不少,那时候安全还不错。一开始谢姝儿还颇有点出来游玩的感觉呢。

    只不过,在他们遇上第一伙刺杀之后,情况就越变越差了。谢老夫人和谢公子当机立断。立马兵分二路了。他们一家子带着几个武功高强的随丛和简单的行李物品金银细软,轻车简行从小路上跑了。而管家却带着大部队,吸引着别人的目光。充当着他们一家子的挡箭牌子,这会儿大家也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呢。

    不过,当时谢老夫人和谢公子也交待过管家了,让他们找个机会,假装被灾民抢走了行李,再把人马分散开来,每人分些财物,各自逃命去。如果大家都命大,就想法子以后在京城汇合。

    管家是谢公子爹的心腹,这些年也一直在打点着他们家的事务,是个足够能信任,并且很有智慧的人。他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谢五,一直跟在谢公子身边,几乎可以算是谢公子的半个兄弟。

    主子交待给他的事情,他自然会想方设法完成的。那时候,他们这队幌子的功用,也只需要撑个三五天,让主子们跑路就行了。别说谢公子和谢老夫人不相信管家跑不脱,就连谢五都不会相信自己老子跑不脱。只是大家都没想到过,情况会激剧恶化。

    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上,都有逃难的灾民,也有冒充灾民行自己事的各路人马。在这种情况下,谢家人哪里还能按原订的计划上京,一路躲躲藏藏的。就算这样,一路上,他们还是在不停的丢掉行李,丢掉车马,甚至是折损人手。搞到后面,他们更是连路都分不清楚了,最后就跑到芦苇林里来了。

    现在,管家一行人早就与谢家人失了联系。所以谢公子才急着要上京去。一来是为了妹妹,二也是为了早日得到管家的消息。

 第55章 腊八粥

    腊八日这天;辛湖和谢大嫂刘大娘三人整理了些粮食出来,准备一起熬个腊八粥;让大家尝尝。毕竟大家的粮食都不富裕,种类也不齐全;肯定不可能家家自己熬腊八粥。三家人,各自捡了些自己家的粮食;大豆小米花生黄豆大米高粱都有;米还有糙米和精米好几种呢。一眼看上去还满丰盛的呢。只不过,桂圆银耳红枣类的高级东西却一样也没有。

    “阿湖,你看看这些东西煮在一起,能好吃吗?”谢大嫂有些怀疑的问。这完全就是些杂七八拉的粮食嘛;凑在一起能好吃吗?

    “我也不知道啊。我以前吃的腊八粥都是甜的,至少有红枣莲子还加了糖。”辛湖答。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煮出来是肯定能吃的,但味道有多好,她就真不知道了。以前真没弄这么多东西一起煮过。

    “我们家还有点糖和红枣,是留给小石头娘坐月子用的;不敢拿出来吃了。”刘大娘说。

    家里糖和红枣实在是太少了;就各一小包了;原本当时是拿来泡水给小石头娘在路上喝的,可以简单补补身体。早知道会在这里长住,现在她就后悔当初就该多带些。

    “我们家也有一点,是给大夫开给我婆婆泡茶喝的。我去拿点过来。”谢大嫂说。谢老夫人以前吃素,一点儿荤腥也不沾,身体有点虚,大夫就让他们泡点红枣枸杞茶水给谢老夫人喝,但因为谢老夫人喜欢甜口,就又加了点糖。所以,谢家人还是带了些红枣枸杞红糖。

    “不用了。老夫人就靠这东西补身子了。”辛湖说。

    她早就觉得,谢老夫人有点贫血的症状,那唇色都有点发白,要不是就是有点气血不足。谢大嫂这话也说的很明白,这是大夫开的,虽说不完全算是吃药,但也算是一种离不得的饮食了,怎么能要过来做腊八粥呢。其实对于她来说,吃不吃腊八粥都没关系。但孩子们都盼着。

    “我多喝一杯少喝一杯也不碍事的。”谢老夫人听到她们的谈论,连忙让谢姝儿回家去取一包过来。

    谢姝儿果真很快就拿了一包红枣和一包红糖过来了,约各有一斤,这个量拿来掺和进去熬粥,真的很足了。

    “这糖怕是多了。”辛湖说着,想动手分些出来,让谢姝儿拿回去。

    “别,等会吃不完再说。”谢姝儿阻止了她。糖,她娘喝得并不多,一杯茶也不过是放一点儿糖提个味罢了。红枣与枸杞本身就带有甜味了。

    辛湖把干硬的大豆花生等物先洗干净泡起来了,准备下午再熬粥。然后,她就去学打拳了。江大山是个好老师,教人也很认真严肃。每天上午,都会教孩子练习。辛湖虽然空有一身力气,但却没有把式,有这个机会她可不会放过,自然每天都跟着练习。她很明白,学了功夫身体会更好,而且也可以防身。所以,每天她都学得格外认真,很得江大山的赞赏。

    打完拳,休息一会儿,辛湖把那些已经用热水泡过的大豆花生一起放进锅里,加了小火慢慢煮着,又去刘大娘家和大家一起做针线活,其实上就是纳鞋底。纳鞋底的活儿,可以说是针线活当中,她最不喜欢干的活,但大家却都逼着她纳鞋底。她纳得鞋底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