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户人因为来的早,柴草基本都存够了。

    “明天就走,这天色不能再担搁了。”大郎答。

    “哦,那几时再回来?”阿志问。

    “总得等到三月吧。这一去一来路途遥远,可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跑个来回。”大郎笑道。

    他和辛湖两人赶路,速度还是蛮快的,带的东西也不多,又是快马。但是这么远,哪里可能很快就回来。

    “我们不在的时候,幸福村有什么事情,你们俩就先看着处理吧。”大郎说。这两表兄弟,为人稳重,并且又有功夫,与大郎辛湖感情又更好,很合适当村子。只不过暂时这个村子还得由大郎挂着。等以后他完全不需要管了,他是想从他俩中挑一个出来当村长的。

    “明白的。你不用太担心了。”阿信与阿志都应下了。

    他俩和大郎最熟,并且来的又早,又有点功夫读过书识得字,是这群人中最有能力的人。新来的那群男人,在来之前就知道到了这里要受人家的管,并且他们虽然是一起来的,但却也是来自好几个地方,之前大家并没什么交情,相当于也是各过各的,要说多好的感情,也是在路上慢慢处出来的。

    几人正说着闲话,辛湖突然头晕目旋,居然差点站不住的直接往地上倒去了,幸好大郎就在旁边,一把抱住了她。

    “哎哟,这是怎么啦,快点去把程大夫叫过来。”阿信吓了一大跳,大声音叫嚷着,帮扶着大郎。

    阿志边跑边大叫着张氏她们,让她们过来搭把手照顾辛湖。辛湖其实很快就醒过来了,但胸口闷闷的,直想吐。

    大郎与张氏她们紧张的问:“还有哪里不舒服吗?会不会是饿了,还是累着了?”

    辛湖也不明白,她的身体一向很好,但是最近几天确实也觉得有些累,她估计自己有可能是累了,再加上昨晚上大郎折腾的很了,没休息好。

    程大夫很快就来了,给辛湖把了脉,笑着恭喜道:“陈大嫂这是喜脉。”

    “哎哟,这可是大喜事啊。”众人都开心的笑道。

    “不过,时间还短,胎象有点不稳,你们年轻夫妻还是要节制点。”程大夫的话,令大郎与辛湖的脸都红了。

    两人顾不上害羞,紧张的问:“要不要紧?胎保得住吗?”

    “没多大事,陈大嫂身体好,多休息两天。要是有药也抓两剂来吃吃。”程大夫说着,要写药方子了。这是最普通的保胎药方,药材也普通。

    大郎与辛湖出门在外,还是带了些必备的药材,再加上程大夫那边也有些药材,挑挑捡捡的,勉强凑足了两剂药。张氏连忙帮着去煎药了。大郎却很是担心,生怕辛湖真有什么事,眼睛都不敢错的盯着她。

    “好啦,你也别太担心了。大夫不是说了,没事吗?”辛湖说。

    “我现在真的很担心,这怀孕到生产时间还长着呢。这地方太简陋了,连药材也不齐全。可怎么办啦?”大郎十分忧心的说,他只恨不得现在在京城又或者是凉平府,能好好的照顾到辛湖。这里真是要什么没什么,好在刚来了个程大夫,不然他还不得急死啊。

    “现在,我不能再赶路了,今年我们俩只得在这里过年了。”辛湖也后怕的说。

    她的月事一向都推迟,再加上出门在外,东奔西跑的,人本来也累,月事越发是不太准了。她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一换地方月事准准的要乱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所以也就没想到自己是怀孕了。

    “药好了,阿湖先喝药吧。”张氏在房门口叫道。

    “多谢嫂子了。”大郎接过药碗。

    辛湖喝了药,精神大起大落的,人很快就疲倦了,说:“我先睡会儿。”

    “恩,好好歇着。”大郎点头,心里头又惊又喜又担心,喜的是辛湖终于有孕了,惊的是刚才差点儿就出事了,又是担心这里太简陋,怕照顾不好辛湖,心里简直是七下八下的,哪里还坐得住。

    他出去叫张氏过来帮他看着辛湖,自己去找程大夫商量事情了。

    幸福村偏僻,就是去芦苇村快马加鞭一去一回也得三四天,这次的事情也给他提了个醒,现在有了大夫还是得开个正经的医馆。所以,他和程大夫去商量,开医馆需要的东西与药材,一一写在单子上,他好去安排。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觉得辛湖的宝宝是男生还是女生?

    再吼一嗓子,有没有人收藏我的预收新坑《男友画风突变》与作者专栏啊。

 第214章 焦虑

    辛湖终于怀孕了; 大郎很开心; 他本来就盼着快点有孩子; 以前嘴里说的多么不在意,也不过是为了不给辛湖压力而已。所以辛湖一诊出怀孕; 他的高兴劲; 谁都看得出来。只是高兴是高兴,他心里却未免觉得这孩子来的有些不是时候; 主要是因为他们现在幸福村; 地处偏僻; 家里东西都简陋的很; 怕照顾不好辛湖和胎儿。

    他夜里更是发愁的睡都不敢睡,还不敢在辛湖面前露出来。第二天和阿信阿志等人商量要置办的东西时,他还一个劲的说:“唉; 我真是担心啊。这里太简陋了; 阿湖要是有什么事; 可怎么办?”

    “你太担心了。她身体好,这里还有程大夫; 不会有事的。”阿志劝道。

    “就是的; 把一些需要的药材都带回来了; 咱们这里也有医馆了。生养过的嫂子们也多,大家会帮着你照顾阿湖的。你想得太多了。”阿信也说。

    程大夫笑了笑; 说:“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开春后去请个稳婆来家里住着,就万事齐备了。”

    大郎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 一听说到稳婆更是急得团团转,嘴里念念有词道:“对哦,还要接生的稳婆,还要有经验的稳婆,我都没想到过。”

    “还早,还早,你别急。”大家连忙大叫道。这怀胎要十月,阿湖又不是明天就要生产了,现在也不用急着请稳婆啊。

    “哎,你们说,要是我们回到凉平,又或者回到京里了,阿湖怀上多好啊。这里真的太简陋了,我实在放心不下啊。早知道这样,就不该带她出来的。”大郎车轱辘似的话又开始了,弄得大家面面相觑,好笑的不行。

    最后阿信脑子里想起一件事,灵机一动说:“大郎,这也说不定是你娘在保佑你们呢。你想想,你们到这里来最先是为了给你娘迁坟,你娘一个人在这里太寂寞。现在,你们要在这里建你家的祖坟,往后,你娘也有能享受子孙后代的香火了。她老人家高兴了,阿湖也就顺顺当当的怀上了。这说明这块地方,是你们家的风水宝地呢。”

    “就是,就是。老人家这是高兴呢。一定会保佑阿湖顺顺当当的生产,为你添个大胖小子的。”阿志也附和道。

    “是吗?这么说,我娘还是很喜欢这里的。”大郎嘴里这样说,心里真的认可了他俩的说词。

    他一直挂念着他娘的坟,他娘一个人在这里象个孤魂野鬼一样,一直是他的心头大事。这么多年来,他都没什么时间来祭拜上坟过,一直觉得很对不起他娘。可现在,他和阿湖一来,一直没动静的阿湖就真的怀上了,他还是蛮相信是他娘在地下保佑他这个说法。

    这么一想,他立马觉得,自己在这里建立幸福村的决定实在是太好。这个地方真可算是他们家的福地了。他也不再觉得辛湖在这里怀孕生产会有什么事,而且有程大夫,医馆也会马上办起来,再从凉平或者京里请个有经验的稳婆过来,就什么也不怕了。

    想通了这些事情,他的心思立马转移到办医馆上去了,“昨天我和程大夫已经想好了办医馆需要的一些东西,再者就是先弄一部分药材来。安胎保胎的,平素有个伤风着凉的,小孩子拉肚子等等普通的药材,我们去芦苇村那边先买一些过来。等开春路上好走后,我再让商队从各地多弄些药材过来,咱们幸福村的医馆一定不会比大地方的差。”

    “好,这样咱们幸福村的医馆一定会成为周边最好的医馆。”大家都兴奋的说。

    有个好的医馆加好的大夫,对周边的百姓来说,都是件好事。

    这种神奇的事情,辛湖是不信的。但是村子里人也都觉得大郎娘在保佑他们的这个想法正确,纷纷表示明年让他去找个有道行的人过来,好好的把老夫人的坟给修建好。

    “就是,老人家这是在地下保佑你们呢。”

    “是啊,是啊。你娘的坟也是该好好修修了。明明有后人,哪能不让老人们享受香火钱呢。今年过年,你可得多烧些香烛纸钱,再弄些供品。让老夫人好好享受享受,保佑你家宅平安,孩子顺顺当当的。”就连老先生都这么说。

    大郎自然满口答应了,又因着辛湖怀孕,他们不能回凉平去了。他只得写了信回凉平,然后又写了信给京城,让平儿他们也高兴高兴。

    “阿信哥与阿志哥,明天去一趟芦苇村,一来帮我寄个信,二来也去按这个单子把需要的东西弄回来。”大郎说。

    现在他可不敢随便出门了,他得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照顾辛湖上,这些事只能派给这两表兄弟了。

    “行的,我们明天赶早走,骑四匹马走,应当能带回很多东西了。”阿信说。

    那钱家的中年男人,人称老钱的却说:“我也想同你们一起去,我们家有马车,还可以多运些东西回来。”

    阿信和阿志看了大郎一眼,大郎说:“也行啊。就是他俩骑马速度快,你跟着可得受些累了。”

    老钱笑道:“不怕的,我这把身子骨还健壮,家里要添置的东西也多。不出去一趟不行啊。”

    结果,正说着,又要有两个人年青汉子彭城与彭冬要一起去,他俩会骑马,这也是两族兄弟,一起过来的,只是他俩没有马。老钱把钱家的马车并四匹马全带上了,阿信阿志就带了五匹马,其中就有大郎家的三匹。总共九匹骏马,还两辆小马车,确实可以带回很多东西了。

    如此,大郎干脆让大家都出来说说自己需要些什么,让大家一并带回来了。除了最穷的几户人家只要带几斤盐回来,其他的人或多或少的都要带些过年物资。

    一行五人,带着九匹马,二辆小马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了。

    这一去一回,花了十天,因为要采办的东西太多,特别是药材,阿信和阿志分开跑了好几个地方,甚至连张家村那边也去过了,最后还是差了不少。不过这也不怕,大郎寄到京城与凉平的信都提了,要药材的事情。自然会有人送到芦苇村,等着他们去取的。就是要等到一段时间才行。

    他们这一趟,也是今年最后一趟出门了,因此带回来的东西格外多,就是香烛纸钱也弄了几大筐子回来了,家家户户都分了一些,过年祭祀祖先们用。

    新鲜的猪肉带回来了两整头,这是大郎指定要的,象阿信家钱家,阿志家条件较好,也预定了一些新鲜肉类。家里都有孩子,大人就不算能不吃,孩子们也需要多些营养。大家分过后,剩下下的还有约八十斤肉,大郎作主,每户分了一些,也算是给大家过个年了。大部分人穷得叮当响,拿到了肉,都兴奋的不行。另外,大郎还给大家各自分了两斤点心,没粮食的人家分了一些粮食。现在人口多了,有些事情也该有个办事的章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