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肚子里清理出来的鱼肠子上的油块,辛湖也没浪费掉。她全洗干净拿回来了,在锅里熬成油,装在碗里,当油用。

    这鱼油其实也象猪油一样,可以拿来炒菜。但却比猪油腥得多了,她就在里面加了一把花椒,去腥。最后倒是熬了小半坛子鱼油出来。这样,以后就有油来炒菜了。不用顿顿吃煮的菜了。

    辛湖把大鲤鱼,除鱼鳞,抽了筋,开边杀好洗干净,直接吊起来风干,那些杂七八拉的小鱼则放了把盐腌制起来。前两天,刘大娘拿了一碗盐给他们家。上次打到的鱼,除了煮汤之外,其余的辛湖都是加了大酱红烧的,味道并不算多好,虽然大家也是勉强吃完了,但辛湖却非常不满。

    中午喝鱼汤,没有吃饭,几条半大的鲫鱼她一次性全煮了,煮了一大锅奶白色的鱼汤。只加了花椒,葱和盐的汤多少有点腥。不过,大家还是喝得很满足。毕竟,这是一顿加餐,而且鱼汤也不象菜粥,天天有得吃,离上次喝过鱼汤又过了好几天呢。

    喝完汤,辛湖总有点不满意,看着地上的白菜,她终于想到个法子了。

    她对平儿说:“平儿,等会儿去多弄点白菜回来,我弄点酸菜,以后煮鱼汤就不怕腥了。”

    这家里没有醋,其他香料更加没有,但酸菜煮鱼却是道极出名的菜,而且家里白菜可不少,也该弄点酸菜,换个口味呢。毕竟酸菜更加有味一些,而且也是个白搭的菜品,不仅可以拿来煮鱼,也一样可以炖肉,如果有粉条,豆腐就更加好了。

    “好。”平儿吞下口里的鱼,高兴的应了声,又问:“酸菜煮鱼好吃吗?”

    “当然好吃啦,肯定比现在这种鱼汤更加好吃。而且酸菜还可以做其他的菜呢,到时候,我一样一样弄给你们吃,保证你们觉得好吃。”辛湖笑道。

    大郎一听,原本准备反对的话就吞了回来。家里盐不多,虽然刘大娘给了一碗,今天辛湖却抓了一把腌了鱼,现在还要腌酸菜,这一碗盐也不知道够不够呢,但一想到她说酸菜可以做出很多菜来,这点盐也不放在心上了。大不了,往后,大酱当盐用吧。

    辛湖却象是知道大郎没说出口的话似的,笑吟吟的说:“这酸菜,不需要多少盐。又简单,只要把白菜洗干净了,泡在盐水里就行了。放个十天半月的就变酸了。不过这天气冷,也许是大半个月也不一定。”

    大郎一听不要多少盐,就更加放心了。

    大郎一家四口正在喝鱼汤,那边刘大娘家一家三口也在喝着美味的鱼汤,张婶婶味口大开,一连喝了两大碗,说:“这鱼汤真鲜啊。天天顿顿菜粥,可把我吃烦了。”

    小石头也在埋头大喝,听到他娘的话,也跟着说:“恩,今天这鱼汤真好喝。”

    “小姐,这里鱼多的很,想要喝鱼汤,不算什么事,就是费点功夫而已。今天弄的鱼也不少,明天还可以继续煮汤呢,幸好我带了一包大料,要不然这鱼汤还真弄不出来。”刘大娘笑道。

    “那叫阿湖的小姑娘真是能干,就拿两只篓子,就打起这么多鱼。要不然,我们只能看着鱼叹气了。”张婶婶又说,刘大娘一回来就给她讲了,这鱼是辛湖用篓子拉上来的。

    “可不是。没有鱼网,她竟然想出这个法子来,一开始我还不相信能打上鱼来呢。”刘大娘也感叹起来。

    大家喝了热呼呼的鱼汤,搞饱了肚子。下午,依旧是约好的去砍柴,这一回,大郎和辛湖刘大娘说好了,先砍些粗大的树枝,或者小树回来,得给几匹马搭个好点的马棚了,天气越来越冷,怕马会冻坏。昨天去砍柴,他都发现林中低洼处结了薄冰了。估计再过几天,就得全结冰了。

    中下午砍柴,林中湿气基本干了,不会湿脚,三个人贪多,想多干会儿,直到天快黑了才回家。足足砍了三十多根粗壮的树枝和小树,还把上面的小枝枝全砍下斩成了柴,三个人不停歇的砍,收获还是很不错的,砍好的柴有十来捆,搭马棚的主材料也尽够了。剩下的就是要些芦苇和长茅草了。这两样,家里还有不少和存货,可以先盖马棚,再慢慢存。

    赶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三个人牵着吃饱喝足之后,懒洋洋驮着柴和木料的马儿回了家。

    这些约一米五六长的胳膊粗的树枝,只比马高了一点儿,是准备拿来盖马棚的。本来是应该更长些,约两米比较好,但他们人手太少,高大而宽敞的马棚估计也盖不出来。只能委屈马儿们了。

 第23章 搭建马棚

    为了省材料,也为了更加容易盖好马棚,两家都把马棚选在房子旁边,共用了正房的一面主墙,只需要再搭一面主墙,另外一前一后的两面,一面是门,一面又不用那么宽大。

    盖马棚,以大郎和刘大娘为主力,辛湖和平儿在旁边当帮手。先把粗壮的树枝埋入地下,再仔细的用石头往下砸,让这些主材料深埋入于地下,搭好框架之后,再搭屋顶。最难搞的就是屋顶了。

    因为没有梯子,大家只能拿出家里的桌子再把椅子放上去,人站在上面当梯子用。而且也没有铁钉等物,全部要联接的地方都靠绳子绑,搞好这些之后,还得用芦苇当墙壁,一捆一捆的与埋好的主杆绑在一起,顶上也一样,芦苇丛留下来的逢隙,再拿茅草塞住,就算完事了。就这么简单而面积不过十来个平方,两个小草棚子,也让大家忙活了三天。

    最后一天,家里的芦苇和茅草全部用完了,大家只得全部去割芦苇和茅草,尽量把墙壁和屋顶弄得严实一些。其实如果再抹上一层黄泥巴,会更好一些,但天气太冷,稀泥巴不好和,而且他们也没那么多功夫来弄。不过,这样盖的马棚虽然不怎样,倒底却也能挡风遮雨了,再把马棚里堆多些干草,马就更加暖和了。

    “只能这样了,明年再好好弄弄吧。”刘大娘说。

    “恩,这种简陋的马棚,估计也用不了多久,先应付过这个冬天就好。”大郎也不太满意,但他和刘大娘也就这个能力了。

    “我看还不错嘛,在里面关上门,比外面可暖和多了。等我们烧上炕,这里就更加暖和了。”辛湖进马棚里感受了一下,满意的说。

    说实知,她一开始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实在是材料不齐全,工具也不齐全,人力更加不足,能搞成这样,已经是大家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况且,马儿原本就耐寒,而且又靠着他们睡觉房间的这一面主墙,烧炕的热量多少可以暖和到马棚,所以这样的新马棚基本上能用了。

    “是哦,我们都忘记了,还可以烧炕来让马棚更加暖和呢。”刘大娘说着,和大郎两个都笑了起来。

    “行了,明天又要开始打柴了,特别是干草要尽量多打些回来,要不然,马就不够粮食了。”大郎说。

    “不仅是马要吃的草啊,家里柴草缺口不小呢。我只巴望着还多晴几天,等我砍够柴草。”刘大娘有些担心的看着天空,说。

    她就怕明天就下雪,家里没柴草,岂不是等着冻死啊。她家基本上只存了些几百斤树枝,还是前两天和大郎辛湖一起砍的,那还多半是湿的,全堆在门口晒着。而家里这几天用的柴草,全靠小石头捡回来的落叶枯枝,所以说他们家柴草的缺口真不小。

    大郎和辛湖家要好的多,虽然这次搭马棚把家里存的芦苇和茅草全用光了。但平儿和大宝两人捡的柴草每天却是用不完的。平儿干活可比小石头强了不止一两份,再加上个大宝每天多少也能捡两小篮子回来,所以他俩捡回来的柴,除了每天烧掉的,每天都能剩下一些,这就积下了百来斤。但这点柴,整个大冬天也是永远不够用的。

    “看来,我们要狠干几天了。”大郎叹了口气,说。

    他发现自己这几天叹气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难怪辛湖会哭,这种苦日子,哪个愿意过哦。何况一个孩子呢。他在心里是把自己当大人的,辛湖在他眼里也只是个孩子。殊不知,辛湖和他想法一样。两人都想着自己能多分担点责任和工作。只不过,大郎毕竟比辛湖更加会干活,也懂得多些。所以辛湖也就放任自己听大郎的指挥了。

    “是啊,明天早点起来吧。晚上也要多干会儿,才能回家。”刘大娘说着,趁着天还未黑,拉了一匹马急匆匆的,还要去打柴。

    大郎见状,也拉了一匹马跟过去,边走还回头吩咐辛湖:“你就不用跟来了,先回去煮饭,把刘大娘家的份也煮上,这一顿大家还是一起吃。”

    搭马棚的这几天,也是辛湖煮的饭,大家一起吃的,毕竟刘大娘是主力,没空煮饭,所以刘大娘就从自己家拿了些粮食过来一起吃了。

    辛湖应了声,带着大宝进灶房去煮饭,但平儿却依旧带上了小石头去捡柴草,两个人在干大半个时辰,也能捡一篮子柴回来呢。

    辛湖知道大郎和刘大娘肯定会摸黑回家,煮好了饭,就站在院子里大叫:“平儿,带小石头回来吃饭啦。”她打算先让平儿大宝小石头三个孩子和张婶婶吃。

    “不用了,再等会儿吧,还看得见呢。”平儿听到她的叫声,大声喊了一嗓子。又埋头去捡柴。

    小石头咽了咽口水,见平儿都不肯回家,再看看自己篮子的柴明显的比人家的少,也不吭声,加快了捡柴的速度。两人象比赛似的,低着头,拖着个篮子,穿行在后面的小树林中。

    辛湖叹了口气,先装了一碗让大宝吃,又端了饭菜送去给张婶婶。

    “大宝,你自己在家吃饭啊。我去给张婶送饭菜。”

    “好。”大宝嘴里应着,头也不抬的喝着粥。他人小,饿得快,也累得快,这会儿肚子饿得很,哪里顾得上其他事。

    “我很快就回来,你别自己去锅里弄啊,小心烫着啊。”辛湖走出灶房门,又回头叮嘱了一句。

    “好。”大宝咽下嘴里的粥,认真的点了点头。

    辛湖这才提上饭菜,快步走了。

    “哎哟,多谢你了。”张婶婶见到她,连忙道谢,又问:“小石头他们呢?”

    “还在干活呢,您先吃,等会儿他们就回来了。”辛湖说着,把饭菜放在炕上,又给她往炕里烧了一把柴。

    “唉,我这身子,拖累了大家。”张婶婶不好意思的说。白天,她自打到这里后,就一直躺在炕上,基本没下过地,实在是怕保不住腹中的胎儿,养了这上十天了,才敢下地走几步,但想要出去干活,却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她虽然着急,却也只能耐着性子关在屋子里。

    “您这个样子,是该多歇着。可千万不要起来干活,我们多干点,就把您的份干回来了。”辛湖劝道。

    “多谢你们了。”张婶婶又道谢,心里非常感谢他们这一家。

    “您慢慢吃,我先回去了。”辛湖笑了笑,快步往家跑。

    “大宝,吃完了吗?”辛湖还没进门,就大声问道。她怕大宝害怕,现在外面已经麻麻黑了,只剩下一丝微弱的光亮。孩子一个人在家,心里肯定害怕。

    “吃完了。”大宝听到辛湖的声音,立马不害怕了,大声说道。

    “恩,真乖。我看看,你肚子吃饱了没?”辛湖笑着跑进来,摸了摸他的小肚子。又给他添了小半碗粥。

    “大宝,你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