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湖先进了灶房; 把野猪肉扔在案板上,再识趣的把手掌伸出来。胡妈妈狠狠的抽了她三下,又不忍心了; 只得苦口婆心的说:“老奴都和姑娘说过了; 不要这么彪悍; 你这样是个男人都怕啊。谁还敢娶你啊。”

    正说着; 大宝回来了; 见到半头野猪; 也绷紧了脸,肯定的问:“大姐,这是你打的吧?”

    虽然辛湖现在都不打猎了; 可是村子里有弓箭的可没第二人了。就剩他们家还有一副正宗的好弓。剩下的两副小的,就是他和阿毛两人在用了。

    “是啊。今天我们好好炖一锅肉吃。”辛湖笑道。胡妈妈也不会在小孩子们面前教训亲湖,更加不好听大宝说辛湖,就借故走开了。

    “以后不要再去打猎了。要想吃野猪肉,就等平哥和小石头哥回来去打。”大宝虎着脸,说。

    阿毛也在一边附和道:“就是,大姐你现在是大姑娘了,不能再这样了。”

    看着两个十岁大的小屁孩子,一本正经的教训她,辛湖抚额,心里长叹一声,“妈呀,真是年纪越大,就越不方便了。”

    她甚至想到,这要是谢大嫂她们还在这里,与胡妈妈一起,只怕就要让自己当个足不出户的大小姐了。也得亏这里是个不太讲究的地方。胡妈妈也只有一个人,有时候对着她,也是有心无力了。何况她该学的都学得不错,当然了,女红就不提了。

    “大姐,你再扛着弓箭出去,就要嫁不出去了。”大宝一见她这副表情,就知道她什么意思了,连忙又说。

    “得了,嫁什么嫁啊。老娘才几岁啊,再过十年八年不嫁都不嫌年纪大。”辛湖在心里狠狠的吐槽了几句,深呼吸过后,才笑道:“我不嫁了,以后就靠你们养老了。”

    “大姐,你说什么话呢。哪有女孩子不嫁人的。”阿毛急了。

    “这么说,你不想养我哦?”辛湖装成一副伤心的样子,捂着胸口反问。

    “什么啊。我不是不养你啊,但是你也不是能因为有我们,就说不嫁啊。”陈毛急忙分辨。

    大宝却不吃她这一套,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和阿毛说:“算了,算了,别说了,让大哥二哥来说她吧。”

    “把这块送去夫子家,这块送去张家。”辛湖才不理他们呢,自顾自的切了两大块肉,吩咐他们去送。

    大宝和阿毛各自拿了肉走了,辛湖切了一些扔进锅里煮着,把剩下的肉全部腌制起来,装进坛子里存放着。心里却因为他们的话,想起了自己与大郎那个笑话似的婚约。

    她不知道大郎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军中的信不可能传到她手中来,就是京里谢家也没有传过这样的信回来。清源县的安县令,也不可能和她说这些,特别是这两年,她年岁渐长,安县令为了避嫌,都不敢让她办任何事了。

    反正平儿年纪大了,好多事情就开始移交给平儿来办了。而且在燕王手下的大郎,并非什么大人物,自然也不可能写家信回来,甚至他现在都不知道,芦苇村变化有多大呢。

    对于自己现在的年纪,辛湖对婚事是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毕竟也才十六七岁而已,就算让大郎所说的二十岁是最大的限定,她也还有三四年呢。

    她心里倒底有点盼望大郎还是愿意娶她的,但却又觉得自己连爱情是什么滋味都没尝过,就得匆匆嫁给个自小一起长大,象亲兄妹似的男人,又有些不甘心。

    虽然多活一世,年纪加起来,已经是可以算是奶奶级的人了,可是心里却依旧有些小女儿情,偶尔也会幻想那种你侬我侬,腻死人的甜蜜爱情。在她的心里一直有个很美的爱情故事。

    可惜,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她都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令她砰然心动,膝盖发软,一心想与他长相厮守的男人,更别提她还希望那个男人能和她两情相悦。

    但理智却告诉她,大郎娶她,对她来说是个很好的归属。先不提那些相依为命的日子,就算没有爱情,两人也绝对有亲情。而且她也明白,她现在真的不好找到适合的男人啊。别说芦苇村这个小地方,就算大到清源县,与她门当户对的男人也不多啊。关键是这些从也不会选择她啊。

    实际上,辛湖的婚事就连安县令,都觉得不好办呢。毕竟一大姑娘家,上无亲生父母,连一个女性长辈也没有,稍微讲究点的人家,都不会娶这样的姑娘。这就是所谓的丧妇长女不娶。

    虽然有胡妈妈在身边,但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胡妈妈的底细,而且到底章炎现在只是燕王,还在外面打仗,怎么能明正言顺的为陈家说话。再说了,她还武力值这么高,长得也不算多么漂亮。还没多少人知道她文采也极不错。这样的女子,几个男人敢娶?

    最重要的是,大郎在军中,平儿又在读书,还有两个小的,也是读书又练功的。这样的人家,搞个不好,就会出四个当官的。然后,这四个兄弟都娶个得力的妻子,再经营得当,就可以慢慢挤身为名流世家,过个一二代只怕也可以说是名门大族了。

    放眼清源县,还真找不出与之相配的人家。就算有,人家又会瞧不起她了啊。因此,辛湖的婚事还真是个大难题。

    就连平儿都很是着急的问过:“大姐,你有没有看中的人。”

    现在的平儿也已经十四岁了又考中了秀才,算得上是成年人了。开始操心大姐的婚姻大事。他不想看着大姐年华白耗掉,但又知道,真的难得找到合适的姐夫人选。就希望她能自己瞧中某个人,大家再商量商量,看这个人值不值得嫁。

    其实也有人暗中和他打听过辛湖,流露出想结亲的想法,都给他以兄长不在家,自己不能作主给推了。因为他也没发现这些人,能配得上自己的大姐。在他眼里,辛湖值得更好的,这个清源县太小,真心找不到。但辛湖却真的拖不了几年了。

    这种时候,平儿就格外的希望大郎能快点回来,让他来处理这个事情。而且,他心里还觉得大郎同袍多,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说不定,大郎已经选好了人呢,有大郎的把关,他对辛湖的婚事才更有把握。

    殊不知,刚回京的大郎与众将领,匆匆吃地一顿饭,就立即被打散了。能封官的人被分到各部,就好象生怕他们全跟燕王一条心,会造反似的,官阶都很低,也都是些闲职。

    他因为战功多,又是江大山的外甥,还能领了个礼部六品主事,其他好多的人,都只能领个七品官,甚至不入流的小吏都有。所以,他立马正式走马上任了。

    上头根本就没有给他留下回家乡的时候,就扔了一堆的公务给他,还说:“陈大人,我们这里人手一直不足,非常繁忙,这些事情就交给你了。”

    他连东南西北都没摸清楚,就被淹没在公务堆里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归于礼部,实际上他以为自己会归兵部管。或者分到京里的兵马司,做谢公子的手下,巡城或者守皇宫等。因此,现在的这个职位,简直令他不知所措。

    而且燕王年纪可不小了,早该成家了。皇帝大手一挥,命令即刻修葺燕王府,并且开始给燕王选妃。

    皇帝今年才四十三岁,安庆帝上位后,也过了三年到第四年了,因为国库空虚,各地事儿太多,他一直没有正经选过秀女,不过是纳了两个低阶的妃子进宫,除了他还没登基时就跟在身边的两位老人,后宫中总共才四人,才将将生下了一位小皇子,两位小公主,大的不到三岁,小的不到两岁。后宫如此空虚,现在有条件了,自然要正儿八经的第一次选秀女。

    三桩大事赶在一起了。把整个京都,包括六部都忙得人仰马翻的。大郎这等闲职新官,大部分派去做这些活了,简直忙得脚不沾地。

    他只是通过谢公子了解到芦苇村的一些近况,草草写了信回去,让辛湖他们知道他的近况,其他的事只有慢慢再作打算。

    收到大郎的信,辛湖喜的是,他终于安全回京了,还当上了官,忧的是,他居然没有提婚事,也没有让他们进京。一时间,她也搞不清楚大郎是何意。只好提笔写了封回信,告诉他家里一切皆好,平儿还考中了秀才。只字未提自己的事情。她不知道该如何说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爱情是个难题啊。两情相悦,与长相厮守,更是难。

 第140章 新

    大郎到京后; 一直住在谢大嫂名下的一处小房子里,虽然有谢家在这里给他专门安排了几个下人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大郎就请谢管家帮他寻找合适的房子。

    “陈大人,您打算买多大的?”谢管家用十分尊敬的语气问。

    大郎咳了几声; 实在有些不好意思谢管家称他大人; 说:“你还是叫我大郎吧。”

    谢管家笑了笑,说:“礼节不可废,没人时; 我们能象以前一样随便; 但在有人的时候; 我一样也要这样; 还不如一开始就做好; 慢慢习惯就好了。”

    其实他现在虽然还是谢家的管家,但实际上他早就是良民了; 就连他的儿子谢五,侄子谢七都是低阶的官了。他在谢家这个管家的名头也是暗地里的; 但管的事却很多; 基本上谢家的事,都还是他在打理。因为谢公子在京里其实也没什么心腹手下。能放心用的也都还是旧人。如果谢管家不帮他,他真有点顾不过来。

    毕竟谢家离开京都多年才回来,当年的用顺手的下人们也早就死的死,散的散了,京里形势太过于复杂,他们也不敢随便相信人; 对下人的选择就得十分小心。

    “我手头上有皇帝赏的三千两银子,一百两黄金。能买个多大的?”大郎问。

    其实,他的身家可不止这些,这几年在外面打仗,哪能不积赞下来一些好东西啊,况且他也算是燕王的直系,所以他真心不缺银子。只不过不敢随便拿出来罢了。

    “三进的该是够了,你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比如地段,比如房子的新旧等等。”谢管家又问。

    “我这种小官,肯定不能住最好的地段,你看着办,找个与我身份地位相符的地方,或者稍微偏一点的地方也行,只要安静点就行。房子外表旧一点也没太大关系,只要里面可以住人就行,再稍微修葺一下就好了。另外,最好院子大一点。”大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要有后花园吗?”谢管家又问。

    “花园就算了。院子大点,主要是为了活动手脚方便。”大郎说。还花园呢,就他这么小的官,能在京里拥有一座自己的大宅院,已属不易了,再弄得有花园有流水有假山什么的,岂不是给人把柄吗?

    谢管家搞明白了他的要求,说:“我先去看,挑选两三家,让你自己亲自过目,再定下来。对了,我再帮你先买几个下人调8教着。总不能到时候,你一个人住吧。”

    “那就多谢了。”大郎点头,道了谢,亲自送谢管家出去了。这挑选下人,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毕竟以后他的生活起居都得由这些下人负责,需要绝对的可靠才行。

    谢管家办事的速度相当快,不出十天,就给他挑了三处,都是三进大小,都有院子。房子的区别在于,地段,新旧以及院子的大小。

    大郎忙里偷闲的都去看了一遍,最后花了六千两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