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苇村相对来说,还更安全一些。

    “这两块通行令牌给你们,以后你们村的人就可以随意来城里买卖了。”安修远说着,递给谢管家两块他新制的出入令牌。有了这个东西,出入自然就很自由了。

    “多谢了。小的们告退了。”谢管家接过令牌,与谢三伯回芦苇了。

    两位的回归,对芦苇村来说,也是件好事。多两个人多两份力量,不止辛湖觉得安心多了,江吴两位夫子也觉得他俩在村子里,对大家更加好。其中,感受最深的就要属于谢老夫人了。有了谢管家的操持,她就格外的轻松。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她担心了。

    听了谢管家的描述,谢老夫人感叹:“新来的官老爷,非常厉害啊。”

    “可不是,心够狠,行事果绝,是个人物啊。”谢管家赞道。

    非常时期就该行非常手段。虽然安修远的手段确实残忍了些,但不得不说,非常有效啊。要不然,也不可能短短时间就接管了清源县啊。现在想想,要是当初谢老夫人也能拿出如此魄力,搞死谢玉枫,公子顺理成章的接手他父亲的爵位,现在也不需要拎着脑袋去博新的前程。不过,凡事也有两面性,现在的京都里的那些勋贵家族,也不一定有好日子过。

    安王现在虽然不算所向披靡,但其势力却一天大过一天,他不相信京里的诸位大人物们就一点儿都不清楚。何况,安王的亲卫队就有不少人是从京里带出来的。所以,他现在对安王能获胜的信心更足了。

    就拿小小的清源县来说,安王都能派出安修远这样的人才过来。可见安王手下的能人异士着实不少。公子想要在他手下脱颖而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更加要好好照顾着这个大后方,让公子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作者有话要说:  上午快热死了,下午又降温了。这天气哎,冒雨回来,一身短袖短裤冷得瑟瑟发抖。

 第128章 保卫

    在与谢老夫人谈过之后; 谢管家又与江吴两位夫子关在屋里谈了半天。

    江举人说:“安修远,这个名字很陌生啊。这么厉害的人物; 以前怎么就没听到一星半点呢。”

    “得了吧,就我们两小毛头角色; 能听到些事情吗?”吴举人泼了自己表兄一盆冷水。

    两人虽然是表兄弟; 关系极好。但他们家离京里十万八千里,也没有很亲近的亲戚朋友当京官,所以还真不太了解京里的情况。

    但大家对安王还是有所耳闻的; 毕竟他们在北京也呆了一段时间; 对于当朝唯一的一个亲王; 哪里能不知道。虽然安王很低调; 但再低调他也是当今的亲叔叔。还是要每天上朝; 有很多杂七八拉的公务要干的。

    “就是因为这样,才更说明安王这个人心机极深; 布置的时间也够长。”谢管家感叹道。

    “的确,光是这份心机; 我等就自愧不如。就不知道他是如何网罗到这些能人异士的?”江举了好奇的说。

    “管它的。这些事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还是先考虑考虑如何自保吧?”吴举人说。

    “我也是这个想法; 现在安老爷闹了这么一出,我和谢三也跟着他们出了不少力,芦苇村怕早就成了某些人的靶子了。”谢管家说。

    芦苇村本来一直很隐蔽的,但是上半年江大山他们送粮走的时候,带走了村子里大半的马,二十多匹马,可不是个小数目; 其实就已经造成了一些影响。后面的时间,谢管家与谢三伯又一直跟着丁西他们四处奔波,再后来安修远来了,更是闹出不少腥风血雨。

    现在的芦苇村,只怕早就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了。所以,大家这种半隐居似的安生日子只怕不多了呢。

    江举人说:“所以,可能有人会来芦苇村搞事?”

    “不怕一万,以防万一嘛。跟阿湖说一声,让大家小心些,另外也多出去跑动跑动,平时要结伴而行。”吴举人说。

    秋收完了,天气渐冷,大家地里都没有多少活儿可干了。年青人自然就呆不住了,不时有人结伴出去买点东西,有的去打个猎,有的人甚至单纯就是想出去跑跑。所以,村子里这几天,老是有人外出。

    听了他们的话,辛湖有些烦燥的搓着手,把自己的指关节按得“啪啪”响,点点头出去了。

    辛湖边走边思考着,该如何保护自己以及芦苇村,心里一时又想着:“安老爷一来就出手这么狠,也不知道会结多少仇家呢?他就不怕别人暗杀他吗?”

    虽然清源县人不多,但范围可不小。那些在这里经营数年甚至数辈的人,怎么着也能找到地方藏身。然后再想法子来慢慢对付他,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再厉害也不可能刀枪不入,五毒不侵吧?

    那他为何又这样高调行事呢?只能说明,他有持无恐,又或者是安王已经对这里的某些人忍无可忍了,这一次是要把这里的势力连根而拔了。

    这样想着,辛湖也没那么烦燥了。别的不说,真的有人来搞事,就学安修远的,也来个杀鸡儆猴,让他们有来无回。

    第二天起,辛湖,谢三伯,谢管家三人各自带了几个人,兵分三路,开始以打猎的名义出村去巡逻了。然后与沿途各村的人在一起说说话,了解一下最近有没有陌生人来过。然后提醒大家把刚收的粮食收藏好,说怕有坏人来抢。

    “这可怎么办?我们可不象你们有身武艺,真来的人多了,我们能怎么办?”有人着急的问。

    “你们也不用太担心了。只要多注意陌生人就行了。如果有人找你们打听芦苇村的事,就告诉他们往前面那条路直走就行了。”辛湖安慰他们。

    她也不好说,别人可能是来找芦苇村的麻烦的。但只要有人真的想找芦苇村的麻烦,就一定会问芦苇村在哪里,她要做的就是先把这些人引进去。大家商量过,先把进村子的路指一条出来,让大家知道。如果附近村子里出了事,也能去找大家求助。

    “哎,别说,前天就有几个陌生人问过我芦苇村离这儿有多远呢?”有人说。

    见到大家都看向他,这人又连忙说:“我说不太清楚,没去过。”

    “是了。我也遇见过。但没告诉他。”又有人说。

    “这些人是你们的亲戚吗?但我们真不知道芦苇村在哪里啊?”有人说。

    “没事的。以后有人问,你们就告诉他们。”辛湖说着,给大家指点了去芦苇村的路线。芦苇村进村的路线复杂的很,只要守着几个重要点,想要无声无息的进村,就不可能了。

    谢管家还特意去了一趟张家村,也和张家村的村长说过了,让他们也多加小心。两个村子关系密切,自然要拧成一条绳,互相帮助。

    “多谢你们来通知。”村长认真的向谢管家道谢。

    “有什么事,就去芦苇村通知一声。”谢管家笑道。

    张家村的人自然知道如何去芦苇村,不过两村关系紧密,他们自然不会透露出芦苇村的底细,何况去的人也不多了,识路的就更少了。

    做好了这些外在防范措施后,剩下的就是进村的通道了。

    大家仔细选择了三个出入村的必经要塞位置,决定派人在这三个地方驻守。

    “这样就算有人来了,也来得及通知村子里的人,并且一道一道的拦截,叫他们有来无回。”吴夫子说。

    “那是。从现在开始白天黑夜都很派人在三个点巡查,特别是晚上,一定要安排人守夜。”江夫子说。

    辛湖和和谢管家都很赞同他俩的话。这样一来,就算真的有人来进犯,也不至于措手不及。反正村子里会功夫的人多,就连小孩子也可以派上用场,只要不是派大部队来围剿,芦苇村的人还是能够保护自己以及这个村子的。

    大家又仔细商量了一下,把村子里有能力的人无论男女都写上来,安排了一个轮流值岗的名单。

    其中一号据点,在最外围,其责任最重大。就由谢管家负责,带着一班青壮男人。

    二号据点,在中间由辛湖带领一群妇女看守。

    三号据点,离村最近,就由谢三伯带领另一群武功较弱,但身强体壮的男人看守。

    而留在村子里的人,有战斗能力的也要时刻待命,一有情况就全部出动。至于谢老夫人,几个怀身子的妇人,几个小孩子,也由专人保护。如果敌人太过强大,大家实在守不住时,就撤退到芦苇林深处去。

    因此,得先安排好一个秘密的藏身处。

    “我觉得有个地方很合适。就是不太方便上去。”辛湖说。

    附近的芦苇林她几乎都跑遍了,成片的芦苇林中,有的地势高,有的地势低,低的地方一般都有水,高的地方却有不少是陆地。其中有块陆地面积大且格外高,那时天气热,他俩仗着水性好,直接游过去的。上到小岛上一看,上面除了芦苇,什么也没有。

    当时,她还很失望的说:“哎,我还以为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呢?”

    “你想要什么特别的?在这里建立仓库不好吗?”大郎不解的问。

    他们上来,不过是为了,了解这个小岛上适不适合建立一个粮仓。他们想把村子里存积下来的粮食存放在这上面。既安全又不占地方。村子里已经找不出一块可以盖房子的地方了。

    “建仓库应当可以吧。但我们是不是得先弄条船啊。要不然,粮食怎么弄上来。”辛湖反问。

    说到船,大郎也沉默了。芦苇村没有船,而且他们还没有找到哪里可以买条船回来。

    因此这个想法暂时搁浅,后来大郎他们就走了,就更加不可能提起了。

    谢管家和吴夫子跟着过来看了看,都觉得这个地方不错。

    “得有一条船才行。”吴夫子说。

    “船暂时搞不到,不过我们可以扎个竹筏子。”谢管家说。上次江大山他们扎的竹筏子还一直在用呢,虽然后来,大家又重新加固了一下。

    大家说干就干,很快就扎了个大竹筏子,谢管家与谢三伯跟丁西他们在一起,早就能很熟练的撑着竹筏子在河里漂了。所以,竹筏子一弄好,他俩就先划过去,上了小岛,好好的观察了一下。

    “确实不错。位置还蛮大的,而且地势也高,很干,不会被水淹。”谢管家满意的说。

    “那就先上去盖个草棚子吧。总不能等到人上来了,才来急急的弄吧。”吴夫子说。

    “说到盖草棚子,那三个据点,也该盖个草棚子,毕竟天越来越冷了,人总得找个暖和地方容身啊。再说了,要是遇上下雨,总不就这样淋着吧。”江夫子说。

    如此,就要盖四座草棚子。小岛上的还要盖得大而结实一些。因此,就先盖三个据点处的小草棚子。这里不需要多大,能容纳三五个人就行了,能放得下一张竹床,让守夜的人能轮换着睡会儿觉就行了,所以搭建这样的草棚子,费不了多少时间,就完工了。

    然后就剩下小岛上的了,众人齐齐动手,也很快就搭建了一个两间的草棚子,还把一些粮食和必要的日常用品先拉了一点上去了。

    忙完这一切,也没听到过任何风吹草动,大家也就安心的留在村子里守株待兔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辛湖要大开杀戒了

 第129章 来了

    接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