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把这个想法说给江大山,谢公子和大郎听。

    三个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辛湖的眼光和胆色都不小。不过,大家都知道战事就算很快结束,安王想要重整河山,只怕需要的时间也不短,而粮食正是最大的问题。

    这几天他们也听章炎陈华等人说过,外面四处民不聊生,因为受灾的地方太多了。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泡在大水里呢。老百姓死伤无数,剩下的能逃的都逃了,甚至还发生过人吃人的事情。

    象清源县这一片地方,还能保持正常的粮食收成,真是得益于本地的地理地势,水多,只遇上了干旱,没遇上大水。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湖洲,原本是很富裕的地方,但却因为发大水,而受了灾,受灾范围之广,时间之久,简直令人绝望。所以当安王的大军到达湖洲时,很容易就接管了当地官府。

    “阿湖这个想法很好,就是实施起来不易。我们这批人一走,村子里能出来开地建村的人就少了。”大郎说。

    “阿信他们四个人,本来就不带走。我把谢三伯与管家也留下来吧。让他俩来负责建设这一块。先不要贪大,能开几亩田出来,就行了。主要是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落脚点。”谢公子说。他要想得更长远,这个地方近水路,其实要比陆路出行更加方便。

    战事结束,不管谁上位,他们这些人都是绝对要离开芦苇村,去其他地方生活。如果提前经营好一条通道出来,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自己人,还能把这里的其他东西运出去。

    几个人商量妥当后,谢公子把管家和谢三伯也叫过来了,把这件事交代下去了。

    “我们走后,你俩先把这里搞起来。”

    “好。”管家二话不说的,就同意了。

    在芦苇村修身养性了三四年,也是时候出山了。他其实也赞同谢公子的决定,并且他和江大山谢公子都有同感,这个安王不简单,能上位的机率很大。况且现在,他们不止救了章炎,还带着马与粮食出去,多少也能为自己增添了些份量。所以,他认为这是个好时机。

 第121章 重担

    另一边; 章炎和陈华也在商量事情。

    章炎说:“反正是要留几个人去清源县查探,干脆就在这里先建个小据点。大家一边收集情报,一边再收些粮食。找机会再送回去,光凭这三千斤粮食; 撑不了多久。”

    陈华点点; 赞同的说:“江大山他们都能带来一千斤,想必其他村子也能搞到不少粮食。”

    两方既然有共同的意思,所以最后决定,由谢三伯,谢管家与那三名伤员留在这里; 开荒种田收粮食,并且慢慢打探情况。

    分别在即; 大郎找了个空,和辛湖说:“我们要走了,家里就交给你了。”

    虽然这事已经是在她的意料之中了; 但真正听到大郎的话; 辛湖还是止不住自己的不满。在大家的努力下; 好不容易日子好了起来。可现在; 不过是一句话; 一切就又要从头开始了。

    “我知道你能行。就是又要过苦日子了。”大郎见她不吭声; 又加了一句。

    俩人相处的时间不短了,各自虽然都隐瞒着自己的来历,但两个人其实都很清楚对方不简单。所以他也很明白,辛湖能撑得起一个家; 甚至撑得起一个村子。

    “唉。你们真的要去打战?”辛湖不死心的追问道。

    “恩,既然躲不过去,就只有全力以赴了。”大郎说。

    “那好吧,你自己要小心点。你可千万记得了,保住命才是最重要的。”辛湖交待道。

    “好。我会平安回来的。”大郎笑了笑。虽然前程重要,但没有命就什么也别谈了,所以他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的。

    临行之前,谢公子,江大山和大郎,把芦苇村的人聚集在一起。

    “我们走之后,你们要好好保护芦苇村,有什么事情,就和江夫子和吴夫子商量,再作决定。”

    阿信阿志,郑丰和程进四个是要回村的,他们不能走,村子里还是得留些年轻男人,要不然,那么多田就没人种了,而且尽剩些妇孺也不是个事。

    众人纷纷点头。

    背过大家,江大山谢公子又单独和辛湖说:“阿湖,你虽然是个女孩子,但芦苇村还是得交到你手里。女人孩子们就全交给你了。”

    辛湖惊讶的看着他俩,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她真的没想到,这两位居然把这个大担子扔给她了。

    “不是我们不放心其他人,而是这里就剩你最有头脑,也最厉害了。两位夫子,也只能出脑子出不了力。”江大山又说。

    那两位是真正的文人,这几年在村子里虽然也参与种田,每天也跟着练习些健身术,但他俩的武力值着实太差。搞了三年,这两个人,虽然比最开始是强了很多,但依旧是芦苇村武力值最弱的两个男人。

    谢公子接着说:“我们走后,村里缺少劳动力,你可以在附近村子里挑几个人进村去帮忙,住下来也没关系。但是一定得恩威并施,让他们老老实实的,不可起二心。”

    辛湖看了看谢公子,再看看江大山,最后把目光落到大郎身上,小声说:“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我怕挑不起啊。”

    “没事的。不是还有两位夫子吗,再说了谢三伯与管家也在这里啊。要是有什么事情,你实在拿不定主意,他们四个人还能也拿不定主意啊。”谢公子安慰道。

    把这么重的担子扔给一个小姑娘,别说辛湖自己觉得太重。他和江大山两个大男人也觉得不好意思。这么做,实在有些难为辛湖了。毕竟她的年纪在村子里算是小的。但是,她却是最适合的人选。

    出门前,谢公子,江大山,江吴两位夫子四人已经在一起商量过了,这也是大家的决定。

    这几年,他们四人也曾经私下里谈论过辛湖。大家总觉得她太能干太聪明了,虽然她很注意隐藏自己的实力,但是,又怎么可能糊弄过他们呢?别说是辛湖,就连大郎,他们也觉得其锋芒太过。

    这两个孩子,都成熟能干的几近妖孽了,所以他们四人也想了很多办法去磨打大郎,从各方面引导他。但是,辛湖是个女子,大局观甚至比大郎还强,这一点曾经令他们四人扼腕叹惜过好久。

    他们都很遗憾辛湖不是男子,但辛湖有一点很令他们称奇。就是辛湖不爱揽事,大部分的事情,她都是通过大郎之口说出来的。她好象就爱弄些吃食,平时不爱操太多的心。日子能过就行,很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搞得大家着实有些摸不透她。但有一点,大家都明白,整个村子里,真正再也找不出一个比她更适合当村长的人了。

    也许是怕辛湖心里负担太重,江大山又说:“你与姝儿一向交好。有什么事,就让她跑跑腿出出力。再者你也帮我看着她一点。”

    “行了,行了别说了。姝儿年纪比阿湖大了多少啊?有事,还得让她来看着,象话吗?我早就交代过母亲与青儿,她俩自便会看着姝儿母子的。你也别太担心了。”

    谢公子打断了江大山的话。怕说的越多,辛湖心里的负担越大。再说了青儿也是个聪明人,他又特意交代过,让她多帮着辛湖。

    “就是。张婶婶和刘大娘也都很能干,真的有什么事,她们也能去张家村找人来帮忙。阿湖,你也别太担心的。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你也不要想太多了。”大郎说。

    “就是,有什么事,也没有会怪到你头上来。”江大山和谢公子不约而同的说。

    “恩。我晓得了。”辛湖终于开口了,再说的多,这一切都还是得她来挑。

    不过,大家点出来的这几个人,确实也是芦苇村现在剩下的生力军了。芦苇村的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普通农户出身,眼力界真和大家没得比。就算是阿信阿志,郑丰,程进四个年轻男子,在大家的有意教导下,也依旧比不她们,虽然她们都是女人。

    但大家族的女子,怎么能没几把刷子。她们都是打小耳熏目染,再经过后天的历练出来的。这也是那么名门望族瞧不起新贵的原因。就这份底蕴也不是别人短短几年就能学得到的。

    这边他们安排好了村子的事,那边章炎也安排妥当了。

    “我们骑马,驮着粮食先去湖洲。丁西,你们得快点去清源县探查。我总觉得这次的事情很不妙。如果还有粮食,就一定要截下来。”章炎又说。

    其实当时只装了大半船的粮食,那人说只有这么多。但章炎可不会相信,经营了二三十年,就这么点东西。不过,有时候暗线埋的时间太久,人家自作主张的时间长了,慢慢就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了。所以,他当时没多说什么,只是心里对这个人已经起了疑心。即使粮船不出事,他也会派人专门来查这件事的。

    只是粮船事一出,他反而不太敢肯定是哪方面的问题了。即便是他身边的人,也都在排查之列。

    丁西,也就是那个折了手臂的人。章炎留在这边的人,就由他来负责了。

    章炎打算直接从清源县走陆路,他们装扮成商队。一行总共十四人,二十匹马两头驴子。除了那三千斤的粮食之外,他们驮了不少竹子与竹器,看上去与普通的商队也没太大的不同。再加上他们本来就带了些咸菜,菜干,花椒辣椒,莲藕粉等东西。而且他们带的粮食也不是正经的米和面,炒熟的米粉有之,半生的也有,再加上那整整三十坛的米粉腌野猪肉,一点儿也不象是军粮,让大家完全看不出来,他们的真实意图了。

    清源县原本就有他们的不少人手,虽然这次粮船出了事,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有问题。所以,他们很容易的就过了关卡。

    出了城,章炎带着众人走了一条小道。他手中有最新的堪舆图,这条小路极少有人知道。路而不仅狭小,而且极度危险,一面靠着山壁一面就是湍急的河水。有的路面窄的仅容一人通过,马走的巍巍战战的,速度极慢。而且还时不时的有石头头山上滚落下来,虽然没有砸到人和马,但却也足以令人心惊胆战了。

    人人都提着心在走,连谈话的心情也没了。

    花了大半天,总算又走到了一处平缓开阔之地。

    章炎说:“先停下来休息。今天晚上我们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再走。”

    江大山什么也不管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头疼的说:“这路也太难走了吧。后面还要走多少这种路?”

    “还得走三四天吧。”陈华答。

    “不是吧。”谢五嚎叫一声,简直连饭都不想吃了。

    “那也没办法啊?难不成你想当靶子?”章炎反问道。

    他也想走好路啊,但冒险走清源城已经是迫不得已了。如果他们还大摇大摆的走在大路上,迟早要再出事,到时候,就凭他们十四个,能护得住这批粮食吗?要是连这最后的一点粮食都失去了,他也不用回去了。所以,他宁愿走这么危险的路,也要确保这批粮食能送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快累死了。

 第122章 找佃户

    且不提章炎他们的一路的艰难。

    他们走后; 辛湖就与谢三伯,谢管家回芦苇村了。把丁西,赵北赵南三人留在河边了。反正有地方住,有食物吃。他们三人虽然都是伤残人员; 但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