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夏田园-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个一门心思来闹的。
  伍良平是知道二房的情况的。这嫁妆抬回来,有好些都没有摆放出来,他也没有多想,此时要真的是让伍桂叶闹将出来,更是不好看。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她会如此行事,眼里竟是冷意。
  半夏知道他是误会了,便站出来,“既如此,大姐夫你还是把这些东西摆出来。也好让大家瞧瞧,只那匣子可要拿好了,不是什么人都能看的!”
  尤其是这大姑子不能瞧。
  伍桂叶挑了挑眉,更显得尖刻。
  一抬一抬的嫁妆看过去,除了聘礼之外。自然还有别的料子,虽不是上好的绸缎,却也是细密的棉布,更适合在这地方用。
  伍良平的脸色就好看了些,盯着桂叶不语。
  “后边后边,这些还没有瞧见呢,谁知道里头是不是瓦片!”
  她刚才可是摸过了的。
  半夏扬声叫道。“本来这东西不放出来,也是怕被碰到了,既如此,姐夫你可要小心些,这些东西,再也找不出来了的!”
  桂叶听她如此一说。讥笑出声,“我倒是不知道,乡下人家还能有什么好东西!”
  伍良平再也忍不下去,“什么乡下不乡下人家的,这话也是你说的。要不是当初娘把你接出来,你可有现在的日子,别打量我什么都不知道,你要是不想回来就不要回来了,我这人,也不怕被别人说闲话!”
  “你——”桂叶突然就笑了,“你想把我气走,我偏不上当,瞧瞧你这媳妇究竟有什么宝贝东西。”
  伍良平打开了盖子,伸手摸进去,半夏刚才也提醒了他要注意,用手一摸居然是稻草,整个人就傻眼了!
  这……
  一瞬间他甚至有些后悔打开。
  桂叶凑过来,哈哈大笑起来,“嫁妆里头放稻草,庄稼人就是让人……”
  半夏把她挤到一旁,“站远一些,等会碰掉了,卖掉你也赔不起!”
  说完,看着伍良平。
  伍良平站了起来,人有些木。
  半夏也不多说,这嫁妆摆在这,本来就是给人看的,原以为那些东西都在外头,也不会显得寒酸了,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出,既是给大姐长脸的事情,她怎么会拒绝,要真的让这个大姑子一直嚣张下去,还不知道如何呢。
  扒开稻草,她就把那细瓷拿出来。
  一个浅浅的盘子,看着是鱼的形状,精美非常,很薄很脆,几乎有些半透明了,也难怪要用稻草包裹起来,不然这一路还不知道颠成什么样子。
  “姐夫,这聚丰楼是个好的,二伯便去寻了这么一些,不止这个,还有这些都是,各有不同,刚才只是怕被碰碎了,可就再也没有了。”
  伍良平愣住,看着掏出来的几个,各色形状颜色的盘子,无一不精美,怔在当场。
  似乎想到什么,又去打开那个匣子,里头是几页纸,更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秘菜方子。”
  都是酒楼能够用得上的东西,他的眼神就变得炙热起来。
  生怕这头闹得不成样子,有人扶了老太太出来,桂叶这才没有话说。
  不过就是一点小波折,最后又见识了那些个东西,大家都乐呵呵地吃了席面,夸赞一通,回了东望村。
  三日回门的时候,乌梅一身妇人打扮,倒是显得温婉,听闻那大姑子闹过之后,当天就回去了,大家都没有多想。

  ☆、第155章 两年之后

  时光缓缓流淌。
  冬去春来,季节交替,两个寒暑,就这般过去了。
  这一日日地过去,今日跟昨日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但真的等两年之后,回过头来,很多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仿佛就在昨日,那出嫁的花轿刚刚抬出门,唢呐声还在耳边回荡,今日,乌梅便抱着孩子,归了娘家。
  春寒料峭,风也还有些割人,路两旁的柳树,却已经冒出了嫩芽,远远看着似乎有些泛绿,近一些,又看不出芽。
  马车骨碌碌地转动。
  乌梅怀里抱着个小小的人儿,伍良平在一旁,看着,眼神温柔。
  “早些日子就想陪着你回来,只是那头事情太多又走不开,一日日地就拖到了现在。”
  乌梅给孩子擦擦口水,温和说道,“也没啥,娘不也是会出来瞧,现在也好,虽然天气冷一些,好在没有什么事情,大家都是呆在屋子里的。”
  说完,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而逗孩子,“很快你就能见到小舅舅了哦。”
  在乌梅出嫁之后的年末,孙氏诞下一子,取名苏远雷,自然远光这一辈最小的男孩子了。
  次年,乌梅费了些周折,才怀上一胎,而今,丫丫不足半岁,在乌梅口里吐着泡泡什么都不知。
  伍良平笑笑,探头看看外头,突然间有些惊讶,“不是还没有到春耕吗,外头居然这般热闹!”
  乌梅赶忙地给丫丫裹好,眼神之中有些怅然,四周是如此的熟悉,小溪潺潺而过,这泛着尘土的村道蜿蜒在眼前,这路两旁的柳树,从这能望见院墙的芭蕉树。她有些激动。
  宛若昨日,她叹息一声,声音已经平和,“他爹。已经到了村口,不如我们走几步?”
  伍良平瞧了瞧丫丫,见乌梅已经把孩子裹好,见她眼神坚定,他又哪里有不答应的。
  下来之后,乌梅神色好了许多,仿佛呼吸到这里的空气,整个人都活过来似的,掐指一算,刚进门的时候自然不好总是回娘家。等一切都熟悉过后,又有了身孕,养胎、坐月子,孩子又太小、伍良平太忙,这般近的距离。要回来一趟却是如此不容易,做了娘,自己都不是自己了。
  种种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这下了马车,正好的在这小溪前,水流渐渐地已经大了起来,却也清澈见底透着一股凉意,做姑娘的时候。可不就是在这洗衣裳,她盯着这水,有些呆。
  风一吹,在脸上有些疼,半夏往手上哈哈气,又握着耳朵。“没错没错,就是这样,你们瞧见了没,就跟铁牛这一样就行,从那头把砸烂的断过来。一次倒一小盆进去,然后加水,摇这个纱布架子,一连加三回水,就把这渣滓给扣出来,一开始慢一些不打紧。”
  这活计少有人不会做的,半夏也只是过来瞧瞧罢了。
  “半夏,你一个小姑娘,还知道这个?”铁牛的新媳妇白氏,在一旁见那白色浆汁汩汩留下,眼睛瞪圆了。
  一旁的人笑呵呵地应道,“你懂什么?这在作坊那,不知道试了多少次,哪有什么都不干就会的,你瞧半夏的手,定然有茧。”
  半夏摸摸手头的茧,不置可否地笑笑,这一扭头,见乌梅抱着孩子,定定站在溪边,心下一喜,甩下一句,“都这样干,主意不要让水流出去啊,等熬满了池子就歇下!”
  说完撒腿跑过来,“大姐,你怎么出来吹风了,当心丫丫!”
  乌梅见半夏的身子已经开始抽条,人高了许多,看着有些亭亭玉立的意思了,脸色透着红润,心情又更好了些,笑道,“这裹得严实着呢,哪里就有那么娇贵。”
  半夏见她神色如常,心下也欢喜,伍家单传,老太太对这一胎抱着很大的指望,生出来是个丫头,疼也疼,到底还是有遗憾。
  好在他们年轻,身子骨也好,再生就是。
  反正大姐夫对大姐是没得说。
  半夏听乌梅说丫丫没有那么娇贵的时候,不由得多想了想,而后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大姐,你过来瞧瞧,可知道我们这是在做什么?”
  乌梅打量,这溪边的稻田上,围着半尺高的长形池子,用油纸铺上,挨着溪水的这一头,三根竹子搭了一个架子,上面吊下来一个挂钩,再扣上两块交叉的竹片,竹片的两端有一个口子,捆着纱布,跟熬豆浆似的。
  “这就是那个木薯!”乌梅很是震惊,想着薄荷去看自己的时候念叨的那些,很是惊讶。
  半夏弯弯眉眼就笑了起来,“可不就是那个木薯,去年挖回来的都没空做好,现在一直在加工木薯粉出来,这木薯挖出来直接卖也赚不到多少钱,做成木薯粉可以先放着。”
  又交代了几句,半夏跟乌梅一并往家里走去。
  刚进院子,就见一个小孩子迎了出来,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大姐回来了!”
  这就是远雷了,孙氏得了这么一个小子,腰杆也比之前挺直了不少,虽然没有到作坊这边干活,却也跟着薄荷忙上忙下,日子过得挺好。
  一阵叫骂之声传来,一个新媳妇从灶房里出来。
  乌梅跟半夏齐刷刷地叫五婶。
  姚氏见她们,腼腆笑笑,就又去忙了。
  乌梅叹息一声,“那头还是那样?”
  半夏一脸的爱莫能助,“谁说不是,非要说是她克了五叔,这才考不好呢,连大哥都能得个秀才,五叔一肚子学问,愣是什么都没有捞着,而今五婶日子挺难过。”
  “奶那个人,一开始就不满意这门亲。”
  半夏了然,不满意自然是不满意的,谁能想到苏有文跑出去这么久,回头来却是要去姚家提亲,苏钱氏一直把这个小儿子当成眼珠子,哪里肯随随便便就娶妻,还是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之下。
  但结果到底拗不过,也不敢逼太紧,生怕他又跑了,这就难为了姚氏,进门之后不声不响,还是不能让苏钱氏满意,从她的身上,半夏甚至能够看见李氏跟孙氏的影子。被苏钱氏拘着,就算是跟这头说话,都被苏钱氏摆脸色。
  “还没有分家?”
  “说是分!但……”但因为苏远风现在已经是秀才,苏有文倒是什么都没有捞着,要当真的分出来,苏钱氏又怕吃亏,生怕苏有文那个不知事不会下地的养不活自己,苏有德这边倒是想着要是分家,这苏老爷子跟苏钱氏自然是靠大房养活,也就这么混着日子。
  也不能站在这说,半夏笑笑,“大姐,大姐夫,待会没事就过我这边坐一会。”
  远雷跌跌撞撞走过来,抓着半夏的衣裳。
  乌梅跟伍良平先去堂屋,给苏老爷子苏钱氏都带了礼,是一些滋补的药材,并上糕点一类,伍良平两只手拎着,满满当当。
  外人不管如何看,该有的礼数,却是从来不缺的。
  片刻就传来苏钱氏数落姚氏的声音,“人家金贵得很!你这样的茶叶沫子也敢端上来!谁稀罕你这口茶,平日怎么没见你这么机灵!但你也打错了主意,别人有金山银山,我这个死老太婆也享不到半分……”
  又是这样,乌梅倒是没有什么,便告辞了出来。
  里头的声音还是不停歇,“这都要出去享福了,老头子跟我死在家里都没有人晓得!”
  再进二房的屋子,却只见薄荷在这头忙,“大姐,姐夫,爹娘在三叔那边呢,说是商量事情,今日回来怎么不先说一声。”
  既如此,干脆一行人就也相跟过来。
  这两年,作坊又扩大了一些,米粉铺子干活的人,基本上已经固定了下来,螺蛳粉的铺子,名声在外倒是不怕别人效仿,半夏只管配好料包,其余的也都交给别人去做。
  腐竹作坊那头也是如此,根本不需要操心太多,这两处地方,让村子里许多人都能有活干有工钱拿,远一些的也求过来。
  但半夏知道,这些,都还不够。
  这两年,一家人扎扎实实地干活,米粉作坊卖出去很多,腐竹作坊虽然起步不是很久,利润却更加高,每日都需要消耗好些黄豆。
  自然也赚了一些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