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位面商人-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丞相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又拧眉看了一眼正处于盛怒之中的宇文轩,眼中尽是背痛的神色。
  他是这江山的肱骨之臣了,这江山也是他看着先帝拼命守护下来的,如今变成此番萧条之境,他心中又如何能不痛?
  如今这四面楚歌的情形,纵然是说太多,又能有什么用呢?
  “报!边关急报!西北州三十万大军压境,边关就要守不住了!”来报的小将士满身尘土,手中拿着一封熨烫着蜂蜡的加急信奔向朝堂,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宇文轩听到这话之后,倏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什么?守不住了?一个西北州,你们也没有办法抗衡?”
  “回皇上,是……是黑鹰铁骑!是黑鹰铁骑啊!”讲完这句话,那小将士便砰的一声摔倒在地,昏了过去。
  连日快马加鞭,跑死了几匹马,小将士早就已经跑脱了水,累惨了,能撑到现在把消息说给皇上听已经实属不易了。
  “黑鹰铁骑。”宇文轩跌回龙椅之上,口中呢喃着这几个字,而后连手指都有些微微发颤,“是他,是他来找朕报仇了。平西王,是他,朕早就应该想到的,除了他,还能有谁呢?”
  元宗十年,冬至。
  西北州平西王,率包含黑鹰铁骑在内的三十万大军,一举踏平中州边关,以势不可挡之势,持续南下。
  战火并未伤及无辜百姓,黑鹰铁骑乃当年守卫这江山乃至百姓的神之所在,穆凉王至今扔是人们心中信仰。平西王大军所经之处,万民臣服。
  除了破关城之日大动战火之外,皆不费一兵一卒,甚至还有百姓主动为黑鹰铁骑将士送去干粮吃食。
  万民敞开大门欢迎敌军,这还是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情况。
  甚至,连穆成景都没有想到情况会如今日般顺利。
  “王爷,穆凉王乃万民所向,虽然大家今日不知您平西王便是当年的景世子,可单单一个黑鹰铁骑,便可令他们如此待之,可见如今王朝令民心有多失望。”
  穆成景与布鲁将军二人,站在离皇城外几公里外的山头,远远的俯瞰着洛康郡的位置。
  “他已经在那个位置上,待的太久了。”穆成景的手紧握成拳,一字一顿的咬牙道:“我当年所品尝过的鲜血,我要宇文轩和着牙都一并给我吞下去!”
  这是当年穆凉王府被满门抄斩后,穆成景被送出来的地方。
  当年,他满心绝望,孤自一人静立于这山间,眺望着遥远处火光中那凄凉而令人绝望的一幕。
  如今转瞬八年光景已过,再回到此地,他心中的悲愤与寒凉半分不少。
  往年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鲜血、哀嚎、尸体尽数浮现于眼前,穆成景缓缓的闭上眼,压下心头那翻涌起的酸涩。
  父王、母妃、兄长、姐姐,景儿如今回来了,你们且静看着我载万民之心,手持利刃,踏平宇文轩这破碎江山,以告慰穆凉王府上下几百条人命!
  宇文轩欠我们的,我必要他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穆成景将这一路以来覆盖在脸上的面具摘了下来,露出那张妖冶而绝色的俊美容颜。手腕翻转,那冰冷的面具被他的内力尽数震成齑粉,随着冷风飘散,越来越远。
  “我穆成景,回来索命了。”
  元宗十年年关,平西王穆成景率黑鹰铁骑于洛康郡王城外驻军,穆成景当先策马,身后则是乌压压的千军万马。
  城墙上不时跑上来一个小士兵,来来回回几次,还未待穆成景有其他动作,城门突然大开。
  穆成景挑了挑眉,与身旁的几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诧异。
  私开城门,可是死罪。如今他们还未待破城,便有人主动给他们开了城门,正大光明的要迎他们进去,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正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内城疾步走出来几人,为首一人在场的每个人都十分的熟悉。
  以张丞相为首,他的身后跟着的是禁卫军统领,和几名文臣武将。
  穆成景眼神略微动容,翻身下马之际,那几人已经走到了他们身前,齐齐的跪到了地上。
  “老臣拜见景世子。”张丞相说完,又改口道:“不对不对,是拜见平西王爷。”
  “臣拜见平西王!”张丞相身后众人皆异口同声的说道。
  “张丞相快快请起。”穆成景连忙走过去将人给扶了起来,张丞相已经是年过六旬之人,他断然受不起他如此大礼,“不知张丞相在此……”
  “老臣已经携众臣在此恭候许久。”张丞相对穆成景又作了一揖,叹息道:“臣虽然有心扶持宇文一氏江山血脉,可……平西王如今安然归来,乃万民所向、大势所趋,老臣愿扶持穆凉王一脉,以统一且稳固我五洲江山!”
  穆成景缓缓的扫了一眼眼前这些人殷切期盼的目光,忽然无比庆幸自己当年的决定。
  此时他的肩上,扛着的仿佛不再只是家族仇恨,更有对这万千民众的责任。
  穆成景带领黑鹰铁骑直捣皇宫,彼时的宇文轩正坐在龙椅之上,静静的抚摸着龙椅上的精雕细刻的龙纹。
  这是他的江山、他的天下!他穆成景就算将来坐上这龙椅又如何,也必然要一辈子背负这谋朝篡位的骂名!
  这么想着,宇文轩忽而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竟然笑出了眼泪。
  大殿外缓缓走进来一人,他的墨黑色衣袍上,纤尘不染,从大军入城到这王宫之中,没有一人阻拦,那些佞臣早已被张丞相派禁卫军满门抄斩于家中。
  在这王权政变之时,人人家中闭门紧锁,大气也不敢出,只等这特殊时期快些过去。
  穆成景手提利剑,一步一步朝龙椅上的人走去。
  剑尖在地上摩擦,发出尖锐而冷凝的声音,带出一阵噼里啪啦的火花。
  “你终于来了。”宇文轩说道,脸上依旧挂着那毫无畏惧的浅笑,让人看了只想将他脸上那层惹人厌恶的皮从脸上硬生生扯下来。
  穆成景一剑刺进宇文轩的肩头,眸中的阴骘之色尽显。
  “宇文轩,在下令诛杀我穆家全家的时候,你可有想过会有今天?”
  穆成景这一剑,直接封了宇文轩的穴脉,令他想自杀都不能。
  他怎么能让宇文轩如此痛快的就死了?他要让他尝过这人间诸多残忍痛处,让他受尽折磨而死。
  “当时怎么就让你给逃了?王叔还真是有本事,竟然能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给你来一个金蝉脱壳。”宇文轩口中溢出鲜血,脸上的笑意半分不减,像极了一个疯子,“当时朕就不应该将这事儿派给那群没用的奴才去做,应该直接亲自过去,将你的头给割下来!”
  穆成景蓦地将剑从宇文轩的身体里拔了出来,由朝他另外一边的肩头刺了下去。
  宇文轩喉中溢出一声痛苦的闷哼声,脸上的表情也扭曲了一些。
  “父皇那么喜欢你,当年甚至想将这江山拱手让给你这个并不是他儿子的人!你凭什么?朕明明才是这五洲的太子,才是他亲儿子,他凭什么对你比对朕还好?”
  宇文轩的声音凄厉,格外残忍的笑喊道。
  “哈哈哈,朕就是要让他、让世人都看看,他们越是看不起朕,朕就越是要毁了你!朕要让你、让你整个穆凉王府,背负谋朝篡位的恶名,一辈子!”
  穆成景拔剑,又各自废了宇文轩的四肢筋脉,让他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废人。
  “谋朝篡位?你中州从本王黑鹰铁骑南下的那一刻起,便大开城门将本王迎了进来,民之所向,本王不过是顺从民心,除去你这个昏君。史书只笔只会书写本王的丰功伟绩,将万民归顺之心写的更加精彩。宇文轩,你当真以为此事能顺应你心给本王抹上一笔骂名吗?”
  宇文轩怒瞪着穆成景,想要用眼神将这张他厌恶又嫉妒的俊美容颜给撕烂!
  “世人只会唾弃你、厌恶你、践踏你,残害忠臣、亲贤远佞、奢靡无道、在政无为,本王让你看着,这些词是如何都记在你的身上的。本王让你看着,你拼命想要握在手里的江山,是如何被本王握在手中,又是如何让万民归心!这将是本王送给你最大的见面礼!”
  穆成景将一剑重重的往宇文轩腿间一刺,宇文轩爆发出一声杀猪般的吼叫声,随后浑身冷汗的昏死了过去。
  从怀中掏出一方手帕,穆成景将剑上那脏污的鲜血擦净,随之厌恶的扔在了宇文轩的身上。
  “来人,把他给本王带下去,随便怎么折磨,本王只需要留他一口气!”
  皇后闻讯赶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血粼粼的场景,身形踉跄了一下,只抬手扶住了身边的门栏,这才没让自己倒下。
  “景……”后面的世子二字,皇后没有说出来,因为现在那个人,早就不是什么世子了。宇文家欠穆家的,他终于还是回来讨了。
  皇后顺着门栏缓缓的坐到了地上,她头上的凤冠已经因为这一路的狂奔而有些散落,看起来狼狈极了。
  她闭上眼睛,感受到那个男人一步一步朝她这边走了过来,最终停在了她的身边。
  “成景,我能求你念在我们自幼相识的份儿上,饶了我的煜儿一命吗?我把我的命给穆凉王府的众人偿命。”皇后抓住穆成景的黑色蟒袍,连指尖都微微发颤。
  虽然明知道这种要求有多过分,可她还是抱有一丝奢望,祈求穆成景能大发慈悲,她的煜儿聪慧可爱,向来都与人为善,他还那么小,什么都不懂。
  穆成景没有低头,没有去看她,只缓缓启唇,“我不是宇文轩,他欠的血债,让他自己来偿还,与旁的任何人都无关。你儿子的命我不会要,你大可以放心。”
  皇后听了这话,终于松了一口气,唇边溢出一丝浅笑。
  “经历了这么多,你到底还是如以前一般。成景,这王宫太过无情,这王位也太过无情,我这一辈子做事坦然洒脱,唯一恨的,就是当年父亲硬生生将我推向这无情的王宫地狱深渊,毁了我一辈子。”
  话音落,她起身,重重的撞向了一旁的玉柱。
  不远处男人惊诧的面庞,逐渐在眼前渐渐模糊,她缓缓的抬起手,最终却又无力的垂下。
  那是她这辈子最爱的男人,她当年没能阻止穆凉王一家的惨剧,那么就让她来为他们偿还吧。
  “求你,照顾……煜儿……”
  大殿外的宫婢们齐刷刷的跪了一地,一个个掩面哭泣,却不敢发出半点儿声音。
  何必啊……何必呢?
  “太子现在何处?”穆成景收回目光,面色恢复一开始的冷凝,沉声问道。
  “回王爷,太子在皇后寝殿之中。”一直追随皇后的奶嬷嬷伏在地上,毕恭毕敬的回答。
  “带本王去。”穆成景抬步朝外走,边吩咐道:“来人,将皇后遗体妥善安置,好好交到丞相大人手中。”
  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将要到来。
  三日后,元宗帝一纸诏书昭告天下。
  诏书曰:朕当年受奸佞之臣蛊惑,于穆凉王谋反一案中错判,穆凉王一脉乃肱骨之臣,一生尽职尽责,特为其平反,追谥号,葬皇陵。另,朕于多年为江山社稷操劳,现禅位于穆凉王景世子、平西王,钦此。
  虽然诏书以下,但人人心中皆知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会承认自己是错的。
  可偏偏,这诏书昭告天下之后,平西王却并不领旨,依然以平西王自称,不肯坐上皇位。
  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