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能闲人-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自己的‘倾城祸水’和‘将相和’这一个生日会都被人搜刮的差不多了,周易就不免意动,琢磨着等到秋天收割了庄稼,再多弄几亩地种些水稻,等到秋收之后,就用这‘卷起千堆雪’和系统提供的几样稻种也酿个‘五粮液’出来,不知道又该是什么味道?

说到酿酒,周易想到该是给老肖恩寄葡萄种的时候了,等从山阴省归来,就得抓紧把这事儿办了。就选系统商店里的‘紫龙珠’好了,法国大鸡上辈子都没见过,有了这种葡萄,再加上自己留在‘闲人庄园’的那些奇技淫巧和戴维等自己亲手教授的酿酒师,‘闲人庄园’自然会蒸蒸日上。

这个庄园是不能荒废的。父母亲现在把法国视为第二故乡,惦记着那边儿的亲孙子呢,早晚还得过去;如今二老住惯了‘望气别院’这种地方,别说二姐的公寓了,就是亨利那个没良心买的大别墅也未必住得惯,真要去了法国,这闲人庄园就是落脚之地,周家在海外的桥头堡。

这次去山阴省,是要祭拜祖先。当年慈禧老妖婆西行,怎么就轮到周家的祖先接驾了?这是因为周家祖籍就在山阴,后来是国内战争爆发,阎老西儿跟蒋光头开战,山阴用一省之地抗衡全国,还有个财政不枯竭的?又赶上那年大旱,周易的爷爷才带了家人逃荒到了楚都,后来发现这个城市无涝无旱、一场非典没咋地,路人不知禽流感,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有帝王龙气,再加上当年是被大哥、也就是周易的大爷爷赶出来的,因此也就没想着回去,从此成了楚都人。

周家这些年来虽然没怎么去山阴走动亲戚,却道是‘树高千尺终有根’,毕竟那里是祖坟所在,所以每隔三五年,还是要回去拜祭一回。上次回去时周易还在读研呢,是父母和大姐大姐夫去的,这次赶上大姐大姐夫要忙碌周氏集团在国内的业务,抽不出身,老爷子就抓了他的壮丁,还说什么你小子如今有出息了,也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这次你要回去烧香磕头才行。

周易去泰山的事情,老爷子虽然没有眼见却也风闻了一些,毕竟他是周易的亲爹,谁还能瞒他?也就是唐德宣下了死命令,这才没人敢多说,可夏商元却在酒后透了些风声,老爷子听了一些,也知道儿子的‘神奇’事迹,七星灯祈寿什么的……

老爷子毕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知道要慎言慎行,免得给周家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儿子是如何有了这些本领他也不去多问,更没跟老伴儿说,这次拉上周易,也是要让他去瞄上一眼周家的祖坟,若是真的冒起了青烟,能不能再升把火呢?

在老爷子看来,这把火说不准就关系到周家传宗接代的大事儿。有关柳絮跟周易的风言风语他也听了不少,早早就问过周易,听说是儿媳妇要去搞什么事业,老爷子虽没说什么,却总感觉这属于脱了裤子放屁。女孩儿家家的,要事业做啥?老周家这是娶媳妇,又不是做上门女婿。女人太强了可不好,古人说得好啊,‘女子无才便是德……’

周易这个壮丁倒是十分踊跃。最近实在太烦了,好不容易得闲几天,老师兄叶得草就打了电话过来,说是正在跟张公子商议要整合‘神农门’的事情;还说如今中医势微,神农门再不弄些声响出来,再过几十年怕是连传承都要没了,叶得草还说,他们几个都老了,这个大旗周易必须要扛起来。

张公子那个头没磕,却是和叶得草相逢一笑泯恩仇,说起来俩老头儿能和好,还是周易的功劳最大,这事儿他也没少了在一旁撺掇。周易是真心不想扛什么大旗,可叶得草一顶‘中医复兴’的大帽子压下来,他也只能先答应着,准备看看风头儿再说,要是真的扛不过去,那时再出头也不晚。

这还不算,唐德宣临走的时候,龙傲天拉着周易的手唠叨个没完,堂堂大内精英杀人王都快成岁催了,说什么周易有时间一定要去京都,到时候他要让钟家兄弟倒茶陪罪。

龙傲天这是打着小算盘呢。他是琢磨着要借周易的神针突破丹劲,可在武林人来说,这样被人成全那今后就得以‘师礼’相待了……让他认周易做兄弟可以,当老师可实在抹不开面子,所以才转着弯儿的邀请周易去京都,就是要找个由头,再让周易欠他个大大的人情,到时周易为他施针也就算礼尚往来了。

周易倒是没想这么多,毕竟龙傲天对他有援手之德、相助之恩,这个面子得给。所以京都之行还是要的,全当顺路去看唐宝了,可这也算是一件琐事。

还有最让周易头痛的就是杨彩的事情。老五左柱那边已经回了话,兄弟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可李少芬他是实在摆不平……假凤虚凰虽然肯定有效,却不免救了一个伤了一个,若是李少芬再受了刺激旧病复发,他又该如何面对老五?

所以现在就要拖延时间,若是运气够好,李少芬突然转了性,又或者杨彩爱上了某个男人,那自己的承诺也就不用履行了,若是运气不好……到时候再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找机会和杨妹纸打个商量,帮她挡箭似乎也不一定非要假结婚吧?

周易算计着,如果杨彩肯让一步,只要不是‘结婚’,负面影响就在自己的控制之内。再者说,杨天寒毕竟是官场中人,杨夫人更是个爱美爱俏的女子,自己如果手段尽出,就算不用假结婚这种方法,也未必就不能帮到杨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窗户纸一旦捅破,杨妹纸的事儿也就不叫事儿了……

周易感觉自己不止是这辈子,估计连上辈子都欠了杨彩的。就为了她这点事儿,简直是绞尽脑汁,甚至都想到了要借唐德宣之势来‘劝说’杨天寒,帮杨彩的妈妈弄个整容手术啥的,让她直接变回大姑娘时代,母女花彻底蜕变为姐妹花。可要这么做,还得现学整容去,这属于西医的范畴啊?这心操的……不就当初一时恶作剧,把杨彩的电话给了李少芬么,都是少年轻狂啊。

能够反思过去种种,就是成熟的标志,周易是这样认为的。坐在前往大原的飞机上,想起自己当初头脑一热答应了杨彩,倒有一小半是跟柳絮斗气儿,周易就不免摇头失笑,忽然有些理解了柳絮当初的作为。自己从得到全能闲人系统以来,潜意识中就有高人一等的想法,行事也有些故作神秘,比如在对待亨利这件事上,虽说是出于好意,却有些用力太过,尤其不该从一开始就瞒着二姐。二姐后来能够理解自己,那还不是因为跟自己是亲人、疼爱自己么?自己这样的作为,也就难怪柳絮会有那些担心了……

“怪不得啊……全能闲人系统给了我医、厨、武等超人能力,却还有琴棋书画等遣情养性的东西,那不就是让我在提升能力之余,也要修身养性、提高心境么?我居然没有在意。等到安定下来,还是要偷得浮生半人闲,多玩玩儿这些才是啊……”

忽然想通了这节,周易感觉心里舒畅了不少,情不自禁地呵呵笑了起来。

“小易,你傻笑什么,想媳妇了?”

坐在他身旁的老爷子啥时候都没忘了做思想工作:“我看人家柳絮就不错,你可要看紧了,别等人家成了女强人……”

“我没想这事儿。”

周易笑着岔开话题:“爸,我刚才还在想呢,这次回家祭祖,怎么您还非要我带上趁手的炒锅呢?这又不是去参加烹饪比赛。再说您儿子的手艺您还不知道啊?我用什么锅都趁手着呢。”

“你懂啥?这叫范儿。”

老爷子很是鄙夷地看了他一眼:“但凡是名厨,哪个不是有自己的成名炒锅?就比如说你高祖,当年接驾慈禧,他用的那口锅就叫做紫金万鳞锅,这口锅后来落在了你大爷爷那一枝儿……”

“爸您说得道理我明白,可我们这次回老家是要祭祖的,我卖范儿给谁看啊?”

周易看看老爸,心里有些不安,怎么感觉这次回老家不简单呢?

果然,老爷子重重点头道:“要是没有你跟着,你爹我也就是回去祭个祖;可这次你既然跟去了,那还能是简单祭祖么?咱这叫衣锦荣归,明白了么小子?”

“衣锦荣归?”

周易一愣,果然被自己给猜中了……

第343章 华夏第一‘武妆’

鲁迅先生曾经曰过:‘国人在历史上只经历了两个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只不过这段话要改动一下,眼下是‘有人想做房奴而不可得,有人是暂时做稳了房奴’,而且欣欣然雀跃。

在京都,房价尤其高昂,几百万才能弄个蜗居,凑合着娶个媳妇、传宗接代,让后代子孙继续苦逼;而且在京都爷们儿眼中,这都不叫房子、压根儿就不是人住的地方,真正人住的所在,那至少得是前后三进的独门独脸,也就是四合院。

要是往上追溯,京都的四合院多半都是晚清时的王爷贝勒、大臣富商们留下的,解放后很多都成了大杂院儿,你家建个厨房、我家弄个茅房啥的,都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可还是有一些保存比较完整的前朝王府或者大员府邸,在如今论价那都不是几千万上亿就能搞定的了,前后三进儿以上的老院子,有个千把平米,就敢开价几亿甚至是十几亿,就这还是有价无市,买都买不到。

在京都说四合院文化,首推后海。

后海不仅四合院多,有钱有势的人家扎堆儿,就连老京都最原汁原味的吆喝在这里都找得到。一大早,胡同内就有了出售老豆腐、卤煮、豆汁的挑子,吆喝起来这个好听啊:“哎,熟透的豆腐千个孔儿,一个一个是赛玲珑哦,小葱花、辣椒油,往上一浇香气腾,腾腾热气的老豆腐哦,五块钱一碗您还甭争竞……”

“豆汁儿来纯的,轻轻地舀来您慢慢的喝,配一个焦圈是真快活……豆汁,不是肉做的喽……”这不废话么?肉做的那是高汤。京都人就是‘燕咕’,卖个豆汁都不忘了逗乐子。

“哎,豆汁刘来了?照老规矩……”

高两米的黑漆大门一开,铜狮子锁口哗啦啦作响,探出个一身仿古半截对襟衫,黑油绸子灯笼裤的中年人,手里拿个乌冬草编的茶萝,笑嘻嘻地道:“两碗豆汁,两个焦圈儿,把上面的豆油给我撇了去……”

“得嘞谢爷,都是老主顾了,不用您交代。”

卖豆汁儿的双手接过茶萝,轻轻揭开盖子,取出一个肚圆嘴儿小的茶壶来,嘴里啧啧叹着:“真讲究啊……这茶萝里的缎子可又换了,敢情是鹅毛鸭绒也换了新的?不是我说啊谢爷,我老刘卖了这么些年豆汁儿,也不是没见过讲究的主儿,可您这是头一份儿啊。”

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我多嘴问一句,府里是少爷啊还是大小姐?”

要不怎么说是串街的呢?爱打听、嘴碎。豆汁刘这是以为跟中年人混熟了,就忘了规矩。他是走过半个京都的人,可是知道这院子的前身是贝勒府,如今可是价值连城,价值还不说了,能坐拥这片产业的人,可不是光有钱就行,还得有势!要是不问问里面这主儿是谁,他心里憋得难受啊……

“老刘,不懂规矩啊?要不是老熟人了,我得当你是个踩盘子的,把你直接送了派出所,你信不信?”

中年人一皱眉:“别问,老实卖你的豆汁儿,明白不?”

“哎,是是是……是我多问了。”

豆汁刘一缩脑袋,熟练地打开壶盖,撇去了豆汁上面的一层油糊,盛了足足两大碗后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