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城谣-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召在门上靠上了一会儿,喘过一口气,走过来对孙氏说道:“阿姨,你先回去吧。”又看着任淑英,“四娘,你陪着阿姨。”孙氏和任淑英不敢违拗,低声答应了,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出去之后,母女二人却不走远,躲在窗下偷听。
    任召哄王氏,任荣生哄任淑贞,语气都很轻柔。
    孙氏和任淑英心里别提有多不服气了,咬碎银牙。
    王氏哭诉,“二郎,你阿父现在都妻妾不分了,当着孙氏给我没脸……”任召安慰她,“阿父断断不是这样的糊涂人。不过是因为您病着,四娘和六娘又年纪小不善理家,才让阿姨暂且管管家务罢了。等您身体康健如常,阿姨便回房绣花,诸事不理了。”
    孙氏暗中啐了一口,“呸,你想的美。”
    王氏被任召哄了又哄,任荣生也跟她说了几句好话,总算把她的心又暖回来了。
    “阿父,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想这样、……”任淑贞哭。
    “知道,阿父知道。”任荣生声音中透着无奈和溺爱。
    “呸,我那些枕头风白吹了不成。”孙氏气得心口疼。
    为了说任淑贞的坏话,她可是费尽心思讨好任荣生呢,现在看来,这些心思全白费了。
    屋里渐渐没有哭声,任荣生和王氏、任召、任淑贞好好的说起话,好像很和乐的一家人似的。
    在外面偷听的孙氏和任淑英心中凄凉,相互看了一眼,眼圈都是红红的。
    果然他们才是一家人么?
    “不行,不能就这么吃了亏。”王氏的声音传到了这母女二人的耳中,“二郎,你明天亲自去趟明镜山庄,跟你三叔父三叔母诉诉苦。你三叔父若能去跟会稽王理论,把牛车讨回来那是最好,若不能,反正他有钱,便让他再送咱们一辆吧。”
    任荣生不悦,“我买不起一辆车么?”
    “你才有几个钱?”王氏怒。
    好嘛,才安静了一会儿,这就又吵起来了。
    孙氏和任淑英本来满怀凄凉悲伤的,听到里面又开始吵,却舒服多了。哼,就知道有王氏这样的女人在,好不了多久,还是要吵的!
    任淑贞声音中带着兴奋之意,“二兄,你带上我吧,我也想一起过去。我要看看八娘现在到底住什么地方,看看她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哼,她在外人面前再怎么神气也没用,到了我跟前,她什么也不是。我让她往东,她不敢往西!”
    王氏大为赞成,“对,八娘到了六娘面前,立即暗淡无光。”
    她们母女二人说的高兴,任召却是执意不肯,声音低沉起来,“阿父,阿母,六娘,难道你们不觉得事情很奇怪么?上回我和阿母一起去青云巷,车子在半路出了事;这回六娘想要去明镜山庄,车子也在半路出了事。”
    “是啊。”王氏呆了呆。
    任淑贞声音中有着惊恐之意,“二兄你的意思是说……这是……这是天意么?”
    “不管是不是天意,总之绝非巧合。”任召庄容正色。
    任荣生也觉得不对了,“第一回出事,第二回还出事,这确实怪异之极。”略思索了片刻,他心有余悸的道:“既然前两回是如此,咱们再也不要有第三回,再也不要想去明镜山庄或是青云巷了。”
    “是。”任召同意,“第一回是车子翻进了水沟,第二回便严重多了,撞了会稽王殿下的瓷器车。若有第三回,说不定会遇到什么……”他声音中也有了恐惧之意。
    “不去明镜山庄,也不去青云巷,那咱们怎么见到三弟和三弟妹啊?”王氏气呼呼的,“见不着他们 ,一直住在在这杏花巷,我先就憋死了!”
    “憋死也比出事强,好歹是死在家里的。”任荣生没好气的呛了她一句。
    “你……你……”王氏气得说不出话来。
    孙氏和任淑英听到这里,悄悄笑了笑,手拉手蹑手蹑脚的离开了。
    “哎,是不是明镜山庄真的去不得?”两人已走的远了,孙氏方面色狐疑的问任淑英。
    任淑英自负的一笑,“那是他们去不得,不是我去不得。阿姨你忘了,我不是就去过明镜山庄么,安安生生的过去,安安生生的回来,没有遇到一点意外。”
    “可不是么。”孙氏想到这件事,满脸喜色,“可见你和他们不一样啊。”
    母女二人相视一笑,沾沾自喜。
    任淑英尤其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阿姨,你知道么?北魏三皇子是来和谈的,他还要在南朝闺秀中挑选一位王妃呢。”任淑英咬了咬嘴唇,眼眸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选中的这名闺秀一定会被册封为公主,以公主的礼仪出嫁北朝。”
    “南朝的公主,北朝的王妃啊。”孙氏一脸艳羡。
    “岂止。”任淑英微笑,“北朝还没有立下皇储,所以,三皇子也是有机会坐登大宝的。如果有朝一日他真的成了北朝皇帝,那这位闺秀便是南朝的公主,北朝的皇后了……”
    “天呢。”孙氏发出一声惊呼,“南朝公主,北朝皇后,天底下的尊荣全被她一个人享用尽了啊。”
    “可不是么。”任淑英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
    何以见得这个人不是她呢?何以见得呢?八娘这样的女郎都能在北魏三皇子面前露了脸,她比八娘强上千倍百倍,若换做她出现在北魏三皇子面前……
    任淑英忽觉口干,下意识的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
    若换做是她出现在北魏三皇子面前,他会不会对她一见钟情,深情缱绻,郑而重之的将她带回北朝,册为王妃?
    “或许,有一天我可以头戴凤冠,母仪天下……”任淑英眼神迷离、晕晕乎乎的想道。
    这个念头像发了疯似的在她心中疯长,迅速由一个小苗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迷朦夜色中,她好像看到自己越长越美了,华丽妩媚,明艳照人,头戴八雀九华,身着袆衣,长长的后摆由数名贵族少女恭恭敬敬的提着,仪态万方的走向礼坛……册封皇后的礼坛……
    多么令人向往的未来啊。
    任淑英热血沸腾,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眶。
    ………
    夜已深,桓大将军已洗漱过后准备就寝,桓广阳却在这时候找他来了。
    “十三郎,你这时候过来,是打算今夜和阿父联床夜话么?”桓大将军见了心爱的儿子当然是很高兴的,笑咪咪的问道。
    桓广阳脸色严肃,“阿父,我和您说过调任荣生到外地的事,您还记得么?”
    “这件事啊,记得,记得。”桓大将军打了个哈哈。
    桓广阳静静看着他,“可是,任荣生现在还担任都令史,并未调离建康。”
    桓大将军哈哈笑了笑,伸了个懒腰,“今天忙了一整天,还真是有些疲倦了呢。”趁着桓广阳不注意,机灵的扭过身子,一跃上床,拉过被子盖在身上,口中胡乱嚷嚷,“困死了,睡觉睡觉,赶紧睡觉。”才挨着枕头,便把眼睛紧紧的闭上了。
    桓广阳无语。
    半晌,他方慢悠悠踱过来,在床沿坐下,语气镇静,“阿父,说话。”
    桓大将军睁大眼睛,干笑了两声,“你要调范静,那件事好办,因为范静谁的人也不是。任荣生官不大,一个不显眼的都令史,可他毕竟是王丞相的人,阿父要动他总是不大方便,十三郎你说是不是?”
    “不是。”桓广阳坐得稳稳的。
    他才不相信,桓大将军真心想要动一个都令史,会束手无策,拖延至今。
    桓大将军以手支头看着桓广阳,故作深沉,“唉,有一个聪明过人不好糊弄的儿子,对做老子的人来说,是幸,抑或是不幸?”
    桓广阳不说话,静静看着他。
    他眸色浅淡的眼珠在灯光下显出醉人的一抹淡蓝,流光溢彩。
    桓大将军叹了口气,笑道:“好,这件事明天阿父便命人着手去办,好不好?”
    “用不着您了,我自己动手。”桓广阳简短道。
    “不用麻烦阿父了啊。”桓大将军两手交叉叠在脑后,笑吟吟看着桓广阳,语气懒洋洋的,“我家十三郎长成俊美郎君了,本事大了,用不着阿父了。”
    桓广阳闷闷看了他两眼,起身要走。
    桓大将军忙伸手抓住他,“十三郎,你如果答应阿父娶妻生子,像阿倩小郎君那样漂亮可爱的孩子生上十个八个的,阿父什么事都愿意替你做……”
    桓广阳如冰雪一般洁净白皙又略带冷意的肌肤上泛起桃花般的颜色,有的粉,有的红,煞是可爱。
    “十三郎你也有害羞的时候,哈哈哈。”桓大将军捶床大笑。
    桓广阳甩开他的手,踩着木屐,宽袍大袖,飘然而去。
    桓大将军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乐开了花。十三郎都会害羞了,想必连娶妻生子也不远了。他看看自己这宽大舒适的床铺,想像了一下几个雪团儿似的孩子在床上爬来爬去、围着他嘻笑玩闹的情形,美滋滋的。
    他幸福的睡着了,晚上做了好几个美梦,一夜安眠。
    第二天,北魏另一名使臣抵达建康。
    这人是北朝的武国侯兼车骑将军,李安民。
    李安民年四十余,老成持重,显然不像年轻气盛的三皇子元绎那么好对付。大梁朝廷上上下下也确实做好了准备,要和这位武国侯、车骑将军舌战一番。
    不过,等到李安民真的朝见过皇帝,在朝会上发表起他的高论,南朝的官员们还是差点被他气得鼻子冒烟儿。
    李安民在北朝很有地位,经历过很多的风风雨雨,便是面对南朝皇帝、大将军、三公九卿、诸多大臣,他也是侃侃而谈、洒脱自如,“我大魏向来慷慨大度,于小节上从不计较,三皇子既然将林城和山城许诺给了贵国,不管当时是否戏言,我国绝不反悔。这林城和山城,是一定要交给贵国的。”话说的很是冠冕堂皇。
    皇帝、桓大将军等都饶有兴趣的看着他。
    年迈的皇帝眼中闪过喜色。
    他才开始听到庆元郡主和淳安郡主对他讲述任江城的事情时,,见庆元郡主对任江城有诸多溢美之辞,很不以为然,“这位任八娘哪有你们说的这么好,世上出身微贱而野心勃勃之人很多,为了出名往往不择手段。”庆元郡主闻言默默不语,淳安郡主却顺着皇帝的意思说了几句话,“是啊,祖父,有些人出身不高,又一心扬名天下,当然只能铤而走险了。”皇帝心里舒服了,更加认为自己说的对。
    桓大将军替任江城请求褒奖,颇令皇帝吃惊,“这任八娘的阿父任平生不是陵江王麾下么?”桓大将军正色道:“家国荣誉面前,私人恩怨算得了什么呢?”皇帝大笑,“好,既然你都这么大方了,朕也不好小气。等北朝真的将林城和山城交割过来,朕必定重赏任八娘。现在还是算了吧,说不定是元绎一句戏言,北朝不肯承认,朕若嘉奖了,到时岂不成了笑话?”
    皇帝却没有想到,北朝没有把元绎的话当成戏言,真的要交割林城和山城了。
    皇帝怕打仗没错,想求和没错,但如果他不费一刀一枪便能得到两座城池,那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是太乐意了。
    凭白无故得到的东西,谁不想要啊。
    想到南朝就要不费吹灰之力得回两个军事要塞,皇帝飘飘然。
    “阿惕,林城和山城啊。”皇帝乐呵呵。
    桓大将军微微一笑,“北朝向来狼子野心,李安民又是出了名的狡诈多端,老狐狸一样,这件事北朝定有后招,陛下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