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王妃-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幸好,她的孩子眼睛很正常,目前也没发现任何问题,一双黑葡萄似的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得她心一片柔软。

女人忍不住低下头,在儿子白嫩的小脸蛋上轻轻亲了一口。

她担忧了半个多月,便是儿子生下来不是她以为的女儿,也没人说她的孩子眼睛有问题,她依然心里不踏实。直到亲眼看到儿子能够睁开眼睛,那双黑得纯粹的瞳仁滴溜溜的转,一看便是聪明的孩子,她这才松了一口气,安心休养。

“两位岳母大人现在可能在厨房忙碌,说是要熬鸡汤让你好好补补身子!”

“又是鸡汤?”徐佩瑶忍不住哀叹一声。她喝鸡汤都喝了好几个月了。怀着孩子的时候喝,现在也天天喝,等出了月子,她恐怕连鸡这个了字都不想提了。

陈友谅忍不住笑了。

“两位岳母也是为了你好。”岳母多了,也就这点好,可以让佩瑶妹妹乖乖的喝汤。

“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喝腻了啊。夫君,等会儿你帮我喝了好不好?”背靠着男人结实宽厚的胸膛,女人眼若春水涟漪妩媚,眉眼一片慷慨华美,看得男人眼眸一暗。

他当和尚当了近大半年了,妩媚倾城的妻子日日在面前宽衣解带,他却得忍着,实在有些不怎么人道。可惜,看了看周围封闭不透风的房间,他依然得咬牙花大毅力忍下亟待爆发的欲望。

这时门哐当一声,有人走了进来。

“瑶儿,我可是听见呢,待今儿娘要亲眼看着你把鸡汤喝下去,不许耍滑。”

“娘。”

卓玉和徐母一前一后,绕过屏风走了进来,卓玉的手里更是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一碗冒着热气的参汤。远远的,徐佩瑶就闻到那股子味儿,她顿时没了胃口。

值得庆幸的是,养母是两手空空进来的。

幸好没有两碗。

卓玉哪里看不出女儿脸上的神情,笑了笑:“我跟徐姐姐商量好了,今天中午我来,明天的时候你再尝尝徐姐姐的手艺。放心吧,娘这些年生活在山里,这熬鸡汤的手艺还是有的,不会很难喝。”

“娘,不要了吧,你看我都长胖了,整个人都重了一圈,再补下去女儿就要胖得遭人嫌弃了。”

卓玉嗔怪的瞪了女儿一眼,目光扫过坐于床侧面带微笑始终不变的冷峻男人,端着托盘上面。

“丰盈是福,谁敢嫌弃你?你以前就是太瘦了,那挺着肚子的样子娘看了都担心。还好,你们母子均安,还给娘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

徐母也一直笑着。看女儿难得的任性,她心里更是欣慰。

“佩瑶,你就好好坐月子养好身子,姑父爱护你都来不及,哪还会嫌弃你。”

如果说以前徐母还有些担忧陈三公子有钱就变坏,三妻四妾,后宅复杂。但看这一段时间佩瑶怀孕,这姑爷的言行举止,凡事亲力亲为,对妻子呵护备至,身边更是连个通房都没有,更不见其他什么不三不四的女人,整个心神都在佩瑶身上,她不由大为宽慰。

能够在妻子怀孕期间不偷吃的男人,足可以见他对佩瑶的尊重和爱护。

现在,佩瑶有了儿子傍身,便是陈老爷也不会说什么。

“岳母大人说的极是。佩瑶妹妹,你太瘦了。”手臂环抱着怀里依靠在自己胸口的妻子,陈友谅赞同的点头,惹来妻子一个白眼。

徐母走到床前,抱过女儿手臂中的孩子,轻轻摇了摇。

“这孩子,短短半个月五官就长开了,跟佩瑶小时候一样漂亮,将来长大了,定又是难得的美男。”他娘是个绝色美人,父亲也是世间难得一见的俊美公子,继承了父母好相貌的外孙又能差到哪里去。

“对了,孩子取名字了吗?”

陈友谅正高兴喜得贵子中,听岳母一问,他张嘴就准备说出这段时间他和佩瑶妹妹想好的无数名字。只是一抬头就看见另外一位表情不怎么温和的岳母眼睛关注的盯着他,似乎想说话,他顿了顿,最终把到嘴的的话咽了下去,开口客气的问了一句岳母大人的意见。

“我跟佩瑶妹妹商议了几个名字,都有些不理想,正拿不到主意,两位岳母大人可是有什么好的名字?”

他真的只是随口问问,给两位岳母面子,不想就有人当了真,比他这个初为父亲的人还要激动。

卓玉抱过徐母臂弯中的襁褓,低头温柔的注视着手里那小小的软软的一团。

“这孩子既然是你们俩的长子,叫元亨如何?元,始也,又同‘圆’,圆满美好之意。瑶儿,你看如何?”卓玉直接忽视了旁边孩子父亲的意见。

按她的想法,她当然是希望女儿圆满美好,子孙绕膝,得享富贵闲人一生。可惜,女儿嫁的的男人注定不安于室,她的瑶儿近此年少不了担惊受怕,跟着那个男人转战各处,无法安定。

“元亨?”徐佩瑶看了一眼冷着一张脸强撑微笑的夫君,思索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

“娘起的名字,寓意不错。”一个元字,毫不顾忌现在正当政的蒙古人的国号,更有取元而代之的韵味在内。就好比元初的时候,蒙古人仅仅因为汉人太多不好控制便无故诛杀张王李赵四姓百姓,就因为姓这几个姓氏的汉人最多。

如今,她的夫君公然揭竿而起,雄踞一方,她又怎么会忌惮自己的儿子名字会不会犯元朝的忌讳。

“夫君,你意下如何?”

男人扯了扯嘴角,在岳母那虎视眈眈的眼神中,艰难的吐出两个字。

“……甚好。”

男人此刻极为后悔。他跟佩瑶妹妹的次子,绝不能再错失先机,给旁人机会。

徐佩瑶也很满意。

比起怀孕期间夫君跟她畅想的给儿子取名小老虎的女儿就叫小珍珠什么的,还是娘取的名字更容易让人接受。

而且,看到以为已经离世的生母和养育了她十几年的养母融洽的相处,她心里是最高兴的,不至于左右为难。

她现在还记得之前亲娘来看她时,撞见陪她在岛上安胎的母亲时,两人之间气氛的尴尬和微妙。

一个艰难生下女儿却失去的母亲,一个亲手抚养女儿长大百般疼爱的养母,两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隔阂。

卓玉感激徐母养大了她的女儿,却又不希望瑶儿跟养母的感情太深,甚至超过对她这个生母的感情;徐母担忧养大的女儿会被她的生母带走,从此跟她形同陌路,渐行渐远。

好在,这段时间共同经历了女儿产子的担心受怕,两人倒是渐渐有了共同话题起来。

卓玉突然想到一件事,停下逗孙子的动作,看向床上的女儿。

“瑶儿,你们什么时候离开芦花岛?孩子的满月宴准备在哪里举行?陈家老爷知不知道你已经生了的消息?”

这么多问题,忙着坐月子的她还真没有想过。

女人看向自家男人:“夫君……”

“不要操心,这些我都让人准备好了。你的身子为重,孩子的满月宴可心推迟一些,等你身子好了,我们就离开,回汉王府大办我们儿子的满月宴。刚好,大哥二哥在这边,只要把父亲接来就行。”

抚摸着妻子披散而下的头发,男人把他的安排一一说给妻子听。

“对了,到时候趁着满月宴,佩瑶妹妹你帮衬着看看有没有哪家适龄的小姐,四弟五弟也都不小了,爹前些日子不是还在说要为他们娶一房妻子回来吗?”

徐佩瑶笑着应了下来。

她对那两个小叔子的印象不错,定为他们找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姑娘。

汉王妃 第三十三章 休养生息

“先生,你要走了。”

“小九。”先生摸着抬头仰望他的男孩,没有说话,只是心里怅然若失了一阵。

他微微侧头看了看身后码头正小心翼翼护着那位心智聪明姿容出众的夫人上船的黑衣青年,一进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这个男人虽然的确有帝王之相,但他真的值得自己追随吗?

他虽想一展所长,施展自己的满腹经纶,但也要考虑功成名就后有没有那个命亲眼看着新的朝代崛起啊。

而且,比起他来,他更钦佩的却是他的夫人。

那位夫人,智谋不凡,心怀天下,也不失魄力,实乃女子真豪杰。

注意到身后传来的视线,徐佩瑶抱着怀里的襁褓停了下来,转身看过去。

“先生,该走了。”

刘先生点了点头,揉了揉依依不舍的小九和他身边的那群孩子,转身走了。这次,他的背影没有丝毫迟疑。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便义无反顾吧。

“佩瑶妹妹,我们上船吧,江上风大,别着凉了。”为妻子紧了紧披风,陈友谅移开看向刘先生的视线,护在妻子面前,遮挡住吹来的江风。

女人点了点头。

她低头看了一眼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襁褓,确保儿子不会被吹到,在夫君的护送下上了来接他们的船。

船上,卓玉和徐母见女儿上来,这才命令开船。

船慢慢驶离码头,常年被芦苇环绕的芦花岛越来越远。几个孩子沿着河岸追着离开的船,拼命的挥手。

“先生,先生……”

“佩瑶姐姐,婉儿姐姐,你们还会回来吗?”

会回来吗?

这个答案众人心照不宣。此次离开芦花岛,有很大的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这个芦花岛毕竟住了不短时间,岛上的人大多淳朴老实。她怀着身孕出去散心的时候也遇到不少岛上的村民,都很热心友好。

只是,这里总归不是他们的家。夫君陪着她在这里已经住得够久了,是时候回去了。

让袖衣把孩子抱进船舱,徐佩瑶站在甲板上,凝望水天一色的平静江面。

李婉儿看了看高大冷峻的陈友谅,再看了看表情平静的佩瑶,心里郁闷。

就这样走了?

朱重八怎么没有出现?他的谋士都出山了,朱重八怎么一点影子都没有?

难道说,没有陈友谅借着神志不清的佩瑶设下天罗地网势要杀他,他就没有契机无意间漂泊到这个与世隔绝的芦花岛?

现如今濠州也在陈友谅掌控之下,朱重八到哪里去投奔郭子兴?

局势变化太大,便是她,如今也没有了多少先知的优势。特别是在行军打仗方面,她一窍不通,还不如常遇春那个蛮黑子呢。

以后的形势,愈发扑朔迷离了。

**************

陈友谅没有带着人回毫州,反而去了濠州,接管了濠州的军队,开始厉兵秣马。

滁州,和州,太平城连成一片,都在他的军队统治之下。太平、芜湖更是盛产粮食之地,足够养活他手下越来越庞大的队伍。

这几年他带着军队南征北战,连续打下江南一带比较繁华重要的城市,军队已有些倦怠。他接受手下谋士朱升的建议,决定“高筑墙,主积粮”。

粮食无论在哪里儿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军队来说,粮草更是重中之重。他手下的太平、芜湖都是有名的产粮之地,就注定会有很多人觊觎眼红。

要想保住自己打下的一片基业,只有军队强大,训练在素。

他决定斩缓前进的步伐,先稳后定,开始练兵。

不得不说,很多前来投奔追随他的将领都很有领军打仗的才能。便是他,一直觉得是个武夫常遇春,在攻城掠地方面,都能够无师自通。还有傅友德,这个他看在佩瑶妹妹面子上略显提拔的阿卓的相公,居然也毫不逊色,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在军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陈友谅在练兵场看着下面训练的军队点头表示满意,已经被改为汉王府的原濠州府内,徐佩瑶看着被接来的阿卓母子,也在安慰许久不见担忧相公安危的阿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