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兴家-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章元敬身边的第一人,余全在章家的进出自然无比顺利,眼看着他带着大大小小的人走进门,还被堵在门外的小厮有些不乐意了,低声嘀咕道:“凭什么他们一来就能进去?”

  排在他身前的小厮一听,回头看了一眼,仔细的看了看他的穿戴,便嗤笑了一声问道:“你是外地来的吧?”

  那小厮脸色一红,梗着脖子说道:“外地来的怎么了,我家老爷可是知府大人。”

  前头那人更加不屑了,大约是这边排队比较长,要等着其他人搬东西,他倒是好心的提了一句:“外地来的人,才不认识方才进去的那位。”

  那小厮心中一惊,连忙问道:“莫非那就是章大人,不应该啊,不是都说章大人面如冠玉,在朝中姿容无人可比吗?”

  前头那人呵呵一笑,索性不去看他了。

  后头的小厮心中憋屈的很,打听了好几次才明白过来,感情那不是章大人,而是章大人最信赖的管家,怪不得直接带着人就进去了,说不定来人是章大人的朋友呢?

  其实也不怪章家门口人口复杂,只因为章元敬在朝为官快要满二十年,从头至尾,甚至是自己大婚,小孩周岁都没有大办过,压根没给大家套近乎的机会。

  这次难得章家放出消息说要为老太太大办八十大寿,有心无心人自然都上赶着打交道,有些与章家交好,收到了帖子的,就等着那一日上门即可,其余的,便挂着名头来送礼了。

  章元敬一开始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甚至连地方上的官员听说了消息,都开始往他家送礼,这礼物都是带着拜寿的名头,不收下反倒是不好。

  他却不知,其实朝中大员办寿宴的时候,地方官员多是有表示的,不过章家十几年的时间凑在了一起,才显得夸张了一些。

  这几日章元敬与孔令芳也忙的脚不沾地,好容易商量出一个章程来,不至于让人说他借着寿宴的机会大肆敛财,这才敢放开了让人收礼。

  其中的事情不足为外人道,无论如何,此次姜氏的八十大寿确实是办的热热闹闹,如今一问京城人最近的大事儿是什么,十个里头八个都说章家老太太八十大寿。

  为了这次大寿,章元敬甚至还专程跟皇帝告了假专专心心的在家操持。就如现在,他看着孔令芳梳理好的礼单,嗤笑了一声:“这个衢州知府还真敢送。”

  孔令芳扑哧一笑,说道:“大约是看见众人都往京城来,认为老爷借机敛财呢。”

  其实礼尚往来不可怕,不多不少的礼物章元敬是不在意的,但其中送的太多的未免让人深思,章元敬也是光棍,在发现这个苗头的时候就往宫中走了一趟。

  当时皇帝虽然笑说他太过于小心,但看着模样还是满意的,章元敬这才敢真的收下这些礼物:“回头让人把礼单全部收拾好,我亲自去给陛下过目。”

  孔令芳点了点头,左右是小心无大错,就说其中某样珠宝,当时她看第一眼的时候都要心动了,也不知道那些官员怎么想的,又是从何得来。

  章元敬翻了翻,又看到孟知府的咸鱼五条,顿时又觉得好笑,不过一番礼物看下来,他倒是好心情的说道:“我瞧着这几个人颇有几分才趣。”

  孔令芳一看那几位送来的礼物,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管家匆匆进来禀道章家人到了。

  章元敬一听顿时欣喜,笑着说道:“我亲自出去接一接。”

  孔令芳眼神微微一动,笑着跟了上去,要知道这次来的人跟那些打秋风的可不同,夫君对老家族内的那几分情谊都挂在谁身上,孔令芳自然是清楚无比的,这一点从她每年送回青州的年礼里头依稀可以看得出来。

    237。一生

  姜氏从未想过; 自己这一生快要走到头了,还能有这样的风光日子。

  她们这代人苦啊; 出生的时候都是战乱; 她娘挺着大肚子逃难,她爹豁出去了一条腿才保住了这个孩子; 只可惜九个月的时候哇哇落地; 生出来的竟是个不能传宗接代的女儿。

  等后来圣祖皇帝开了大兴; 老百姓的日子才好了一些; 但也只是好了一些罢了,边疆还是年年战乱; 被征召走的人少有能回来的。老天爷也不照顾; 时不时就来一场天灾人祸,能活下来就是幸运,更别提其他的了。

  姜氏小的时候,家里头吃的喝的; 但凡是有点好东西那都是弟弟的,还是后娘生的弟弟; 人的感情不值钱,当年她娘还活着的时候; 她尚且能吃几顿饱饭,偶尔还能被亲爹抱一抱,等亲娘一死来了后娘; 她才算知道; 以前那日子都是带了蜜糖的。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她就算是性子再厉害,也不过是让后娘不敢伸手狠打她,因此反倒是落了个泼辣的名声,到了年纪都嫁不出去。

  后娘倒是不急,女儿在家多留几年好啊,能当个免费的佣人,洗衣做饭喂猪都得干。

  可是姜氏不乐意这么留在家中,就算是她为了这几个人累死了,估计后娘和后头带来的弟弟都得怪她死的不凑巧,他们还得找张破席子给她裹。

  她心中琢磨着,亲爹后弟是靠不上了,那得给自己找一个好丈夫才行,别的不说,至少人老实对她好才行,否则的话那不是出了狼窝进了虎穴吗?

  章家就是这时候入了姜氏的眼,作为逃难过来落户的外族人,章家急于与当地的人家联姻,而在逃难的人群中,还能集合在一起的章家氏族虽然无甚钱财和权势,但也不至于太差。

  她颇有心思的考察了几番,最后选定了章家一个后生,这后生在族内的辈分不低,逃难的路上虽然爹娘都死了,但族内对他却颇为照顾。

  许多年后姜氏回头想想,觉得自己当时做下的决定再明智不过。

  若不是她大着胆子暗送秋波,老头儿能看上她?若不是她豁出面子在姜氏长辈的面前哭死去的娘,她能带着微薄的嫁妆出嫁?若不是嫁给了老头儿,她能过上后头的日子?

  要知道章家的男人都长得好,就算是外来户,但也没到衣不蔽体的程度,就老头儿那样的还有人跟她抢呢,说到这里姜氏就挺得意,她眼光好啊,一眼就看中了老头儿,就隔壁那个女人再眼馋也没有用。

  嫁了人,姜氏确确实实过了一段蜜糖一样的日子,别的不说,老头儿一日日出息不说,还对她体贴入微,就算是后头积攒了一些钱财,也从来没有过三心二意的时候。

  姜氏一直觉得章家的男人纵使有千万般的坏处,但有一个好处却是世间难得的,就是对媳妇好,从来也没听说过族内有男人打媳妇的,有花花肠子的也少。

  只可惜啊,人的日子就是不能太顺当,好容易她生下了儿子,眼看着儿子都要娶妻了,老头儿却没能看到孙子,一场大病就去了。

  姜氏那时候差点没哭瞎了双眼,幸亏还有儿子在身边,她才能一日日撑下来。她还得替老头儿看着孙子出生,还得看着子孙满堂,可不能跟着去了。

  对于儿媳妇孙氏,姜氏那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的,家世不好,家里头穷的叮当响,兄弟也不是亲生的,比她还不如的是,孙氏自己撑不起来,一看就是受气包小媳妇。

  就姜氏冷眼看着,孙氏除了一张脸还看得过去,其余就没有一点好处,但偏偏她家明亭就看中了这张脸,就喜欢孙氏唯唯诺诺为他是从的样子。

  做人母亲的,永远是熬不过孩子的,姜氏就算是有千百个不满意,最后也只能答应了这桩婚事,不答应能怎么办呢,明亭熬着不成亲,那她的孙子从哪儿来?

  等成了亲,姜氏就更加不满意了,孙氏看着笨,实际上也不灵光,进门之后虽说守孝,但出了孝也没能立刻怀孕生孩子,最后好容易生了,还是个女儿。

  若不是儿子一心一意的护着,生怕自己会吃了他媳妇似的,姜氏恨不得立刻将她扫地出门,只是儿子喜欢,她除了偶尔搓磨一二,到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姜氏万万没想到的是,千盼万盼的孙子还未来,儿子却在出门跑马的时候摔了,回到家就不成了,没几日的功夫竟是随着他爹一起去了。

  若说老头子死的时候,姜氏觉得天都要塌了,这一刻儿子死了,她是觉得人都没有活头了,章家在她手里头断了根,她活着还有什么盼头。

  那时候姜氏想啊,索性找根裤腰带挂房梁上,随着那两个没良心的一块儿去算了,至于孙氏那个孙女,谁乐意去管呢?

  可孙氏运气好啊,前脚都要被她扫地出门了,后脚竟然就发现有孕了!

  姜氏到底是支撑着活了下来,她哭叫着保住了家里头的钱财,没让族内那些心思多的霸占了去,只等着看这一胎是男是女。

  等到年纪大了,姜氏记性便不大好,总是记不住刚才发生过的事情。但对于孙子小时候的事情却还是记忆犹新。

  她还记得孙子落地时候呱呱大哭的声音,还记得那孩子第一次开口喊奶奶,还记得他迈出的第一步路,还记得他板着小脸在自己面前说要读书。

  读书好啊,可当年老头子还在的时候,他们花费了那么多的钱财,那么多的精力,明亭也就考中了一个秀才,如今孙子可连个爹都没有。

  那时候姜氏愁啊,愁章家也没个出息的人来提拔提拔她家乖孙,愁姜家孙家都是靠不住的穷亲戚,愁家里头就两个女人,连给孙子撑腰的人都没有。

  那时候的她哪能想到,自家孙子不但能读书,还考中了状元,关山算什么,就是刀山火海,她也得陪着孩子去啊。

  孟家想退亲就退亲,就她家平安的人品相貌,还愁找不到媳妇,以后孟家就是哭着上门求和,她都不带正眼去看的。

  这么多年下来,孩子忙,她心里头操心他累坏了身体,孩子不忙,她又操心孩子被皇帝嫌弃,以后没了前程,一日日的操心,姜氏心里头却是甜滋滋的。

  为什么,只因为谁家儿孙能跟她家平安这么出息呢,这才几岁,就坐上了尚书的位置,尚书是什么知道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反正就是天大的官儿。

  孙子好,娶回来的孙媳妇也不错,长得好,家世好,管家理财更是一把手,还有个王妃小姨,比当年那位孟家小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姜氏那是越看越喜欢,连带着看不上孙氏的那点小心思,哼,当年明亭护着你的时候,老娘也没说过什么,怎么现在平安就护不得孙媳妇了?

  风水轮流转,当年她多憋屈啊,如今轮到了孙氏,姜氏看着还觉得挺可乐。不过孙氏人虽然蠢了点,好歹听她的话,从来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孙氏眼皮子浅,动不动就弄幺蛾子,但有一句话说对了,章家缺儿子啊,她要不是看在皇帝和孔家的面子上,也得催一催儿媳妇,怎么生一个就得歇几年,再生一个还是女孩儿呢?

  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姜氏却觉得自己是一辈子操不完的心,她心里头发愁啊,生怕章家就在孙子这边断了根,你说孙子这般有出息,将来都便宜了外人的话,那岂不是要气死?

  只是孙子自己不急,还反过来安慰她,看着孙媳妇贤惠的模样,姜氏到底是把满肚子的担心咽了回去,怕给孩子们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