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兴家-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起太子殿下,几位皇子却失望透顶,原本的期待有多高,现在的失望就有多深,原以为皇帝至少也能重视他们一次,谁知道临了临了,还是只看重那位嫡出的。

  但就算是心有怨言,这三位皇子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在圣旨下来之后,三个人聚在一起喝了一顿酒,唯独没有喊上太子殿下,其中意味显而易见。

  当然,这个时候的太子殿下意气风发,对几个弟弟的酸气熟视无睹,甚至颇有几分看不上在,任由他们上蹿下跳,该是他的还是他的,谁也抢不走。

  太子殿下高兴了,永宁侯心中也乐呵起来,在他看来,只要太子殿下不要走错路,以后早晚是皇帝,等太子成了皇帝,他就是真正的国舅爷,永宁侯府还怕什么没落?

  就在这种或者兴奋,或者低落的情绪中,不管乐意不乐意,几位皇子都得收拾行囊出发前往各地劳军,随行的是皇帝给予的赏赐。

  此事虽然不是章元敬主导,但作为兵部尚书,他显然也忙的脚不沾地,一来是随行而去粮饷之类得准备好,二来自然是各地的军队人事变更。

  前者得去跟户部较真,要钱要粮食要储备,幸亏这几年国库丰盈,章元敬倒是省去了许多嘴皮子,要知道当年国库空虚的时候,没到发粮饷的时候户部兵部的尚书都得争论一场。

  后者又得跟吏部和礼部来沟通处理,毕竟军队的任命虽然是脱离吏部由兵部单独管理的,但有些文书和任命却得由他们来走。

  但光是这些事情也足够章元敬忙的头晕脑转了,也幸亏他已经收服了兵部上下。

  等皇子们一个个离开了,章元敬才终于喘了口气,只是他觉得轻松了,朝中文武百官的气氛倒是有些怪异的平静,似乎随着皇子们的出动,这些大人的心也跟着一块儿飞出去了。

  对此皇帝反应平淡,这几日除了处理朝政之外,最喜欢的事情竟是带着五皇子六皇子在宫中玩耍,连后宫的娘娘们也不大搭理了。

  一开始还有几位娘娘心中担心,但派人一打听,却发现皇帝竟是真的玩耍,从未让这两位皇子接触政事,倒是微微安心一些,毕竟瑜妃可还是被冷淡着呢。

  朝中大臣们多数觉得,皇帝不过是喜欢幼子逗趣,把他们带在身边只当一个打发时间的玩具罢了,但章元敬旁观着,心中倒是有了其他的想法。

  比如此刻,六皇子确实是随意的放在大殿里头到处乱爬,除非是磕着碰着了,不然皇帝并未多关注几分,但五皇子却不同,他此刻就站在皇帝的身后。

  章元敬正在跟皇帝下棋,与以前相同,章元敬的棋艺还是差的让人惊讶,这位传言之中精彩艳艳,似乎是无所不能的大人,其实私底下琴棋书画也就通了一样,琴能弹出个曲调就不错了,画带着匠气,棋从来都在顾廷安手底下走不过一刻钟。

  皇帝的棋艺自然是远远不如顾廷安的,所以这位格外喜欢跟章元敬一起下棋,大约是不对比就没有伤害,在顾廷安那边憋了气损了自尊心,在这位大人身上总能找回来。

  就如现在,章元敬的旗子被杀得七零八落,这位也不投子认输,反倒是继续慢慢悠悠的熬着,似乎压根不知道自己很快就会输掉似得。

  等到最后,就是皇帝也忍不住说道:“玄嘉啊,这都多少年了,你的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差,朕赐给你的那么多棋谱看来是白瞎了。”

  章元敬微微笑着也不介意,反倒是理直气壮的说道:“那些棋谱微臣倒是背的滚瓜烂熟,只可惜背的熟练,用起来就觉得困难,可见不是行军打仗的那个料。”

  对此皇帝显然也十分赞同,还说道:“当年你在关山能守住那几日,朕还觉得惊讶。”

  章元敬心知他说的是文九那回事情,便笑着说道:“谁让微臣虽然不会打仗,但会看人呢,再说了,还有岳父大人在,总归不会误了陛下所托。”

  皇帝笑了笑,又问起了孔伯爷:“听说老孔最近病了,现在身体如何了?”

  章元敬慢慢的捡着棋子,只说道:“略好了几分,不过岳父大人年纪也大了,这些年身体慢慢变差了,人又不服老。”

  皇帝听了,心中颇有几分感伤:“他也不过比朕大了二十岁罢了,当年在关山的时候挡住过多少次匈奴的利刃,如今临老能歇一歇了,身体却不大好了。罢了,待会儿你走的时候带一些良药过去,帮朕与他说几句,让他把身体养好了再说。”

  章元敬自然是要领旨谢恩的,还说道:“岳父大人若是知道陛下还惦记着他,心中定是十分感恩,前几日他还提起当年与陛下厮杀战场的痛快。”

  被他这么一提,皇帝也有几分感怀,忍不住说道:“是啊,当年咱们多么痛快。”

  不过也就是这么一提罢了,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他永远不会因为一时的感伤有所变化,没了下棋的心情,皇帝看了看身边的五皇子,笑着问了一句:“玄嘉,此次劳军朕做此安排,你心底是怎么看的,可是也觉得朕偏心太过?”

  章元敬内心立刻警醒起来,但面上还是维持方才的那副淡然模样,只是说道:“陛下的安排,自然有陛下的道理,太子殿下是储君,何谓偏心?”

  皇帝听完微微挑眉,似笑非笑的问道:“你从小带着小五,难道就不会为了他多想一想?”

  章元敬却反问道:“陛下圣明,微臣与五皇子有师徒情谊,自然是为了他着想,但人的一生有可为有不可为,有能取有不该取。生而为人,若是有妄念,反倒是容易不幸。人之一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何必蹉跎,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岂不是更美?”

  皇帝忽然眯起眼睛来看着章元敬,似乎想看看他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真心实意的,但章元敬微微垂着眼眸,整个人都淡然无比,犹如坐定高僧。

  皇帝像是打趣似得说了一句:“玄嘉,有时候朕觉得你这个人无欲无求,就是那些高僧盛名之下也不如你这般。”

  章元敬听了倒是笑了起来,无奈说道:“陛下此言差矣,微臣怎么可能无欲无求,身为人子,微臣希望祖母,母亲,父亲能够得到荫封;身为臣子,微臣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身为官员,微臣还希望得到百姓拥戴,能够做出一些实绩流芳百世;身为丈夫,微臣又希望给予妻儿荣耀,微臣想要的已经这般多了,陛下却还说微臣无欲无求,微臣十分惭愧。”

  这番话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头,作为皇帝,他并不怕底下人想要什么,怕的是他们不知道分寸,要的是不该要的东西。

  章元敬想要的一切皇帝自觉都可以给,所以他才觉得这个人用起来安心,这会儿,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站起身来亲密的拍了拍章元敬的肩头,笑着说道:“你很好,这些年来,朕身边这么多人,唯有廷安与玄嘉从未变过。”

  章元敬却笑着说道:“陛下,微臣老啦,女儿都那么大了,怎么会从未变过?”

  皇帝一听,又笑道:“朕一直担心廷安后半生无靠,如今他愿意收下一个女儿,朕也感到欣慰,说起来,朕还从未见过那几个孩子,到时候也带进来让朕看看吧。”

  这话章元敬自然不会反驳,皇帝说了几句,见章元敬确实是无二心,虽然对五皇子十分关心,却停留在私事儿上,心底倒是安心了。

  他却不知道,在他没看见的地方,章元敬与五皇子的眼神交流几乎能演绎出一本书来,那是类似父子相处的十几年时间中养成的,旁人绝难发现。

    235。外家

  陪着皇帝下了一轮费脑筋的棋; 章元敬就直接出宫回家了; 这一日回家的时辰竟然还比平时早一些; 最近他忙的晕头转向的,这样早回来倒是十分难得了。

  门房显然也有几分意外; 却连忙恭恭敬敬的把人迎了进去; 一边禀报道:“老爷; 夫人这会儿正在大堂见纪家的几位太太。”

  章元敬脚步微微一顿; 惊讶的问了一句:“纪家?”

  门房点了点头; 又说道:“纪家老夫人亲自带着几位太太过来的,已经来了好一会儿了。”

  章元敬心中觉得奇怪; 毕竟纪家虽然说起来是孔令芳母亲的娘家,但谁都知道孔令芳的亲母是庶出; 并不是这位老夫人的亲女,所以关系算不得亲密。

  在五皇子还在章家的时候; 纪家倒是多少上门了几次; 维持着一种不近不远的关系; 但随着章元敬带着五皇子前往连海; 纪家与章家便是只有礼尚往来了。

  在五皇子回宫之后,纪家与章家的关系就更加生疏了,别说是纪家老夫人了; 下头几位夫人也少有往来的,这大概与孔令芳不着痕迹的梳理也有关系。

  纪家虽然是世家; 但也早已经败落; 即使是没有败落; 章元敬也没有丝毫讨好的意思在,自然不会勉强妻子与她们打交道。

  不过这会儿纪家老夫人亲自上门,他心中倒是觉得奇怪起来,只是来的都是女眷,章元敬也就没有亲自过去,只是吩咐了余全在前头看着,若是纪家的人走了,便来告知他。

  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等孔令芳带着几分倦意回到后院的时候,都已经是晚点到时间了,几个孩子都从学堂回来了。

  章家的习惯是大家都是一大桌吃饭,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章元敬自然是要问一问几个孩子白天的情况,看起来倒是其乐融融。

  饭后,陪着两位老人说笑了一会儿,章元敬才带着妻儿离开,打发了几个孩子各自回屋,章元敬这才开口问道:“纪家老夫人亲自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孔令芳微微一笑,看着自家夫君说道:“夫君且猜一猜看。”

  章元敬挑起眉头,笑着说道:“除了五皇子之外,我实在是想不出纪家过来的原因。”

  孔令芳扑哧一笑,眉宇之间又有几分忧虑在,叹了口气说道:“此次陛下吩咐几位皇子去各地劳军,可不是拨动了不少人的心弦。”

  “不说别人,就是妾身有时候也会想着,五皇子虽然年纪小,却是陛下的嫡子,为什么连那几位皇子都能去劳军,五皇子就得留在宫中呢?”

  这也是孔令芳的实话,她与已经过世的那位继室皇后感情好,自然也希望五皇子能过得好,再说那几年的朝夕相处也不是白搭的。

  章元敬一听就明白了,笑着问道:“怎么,纪家也着急起来了,他们之前不很镇定,对五皇子的前途似乎也并不关心吗?”

  孔令芳却说道:“怎么可能真的不关心,不过是永宁侯爷的例子就在前头,怕纪家行事不当引来陛下的厌恶罢了,再说了,如今的纪家其实也帮不了五皇子什么忙。”

  纪家曾经也兴盛过,但在先帝在的时候就已经没落了,不然的话纪氏也不可能嫁给当时的镇北王爷当继室,如今虽然还标榜着清流世家,但会卖纪家面子的,恐怕朝中也没有几人。

  纪家当家人是个聪明人,知道纪家帮不了五皇子什么,所幸就低调起来,这样反倒是不会碍着皇帝的眼睛,但他们低调,可不是真想要五皇子毫无作为啊。

  说句直白的话,永宁侯爷为什么那么重视太子殿下,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血脉亲情吗,还不是希望太子殿下有朝一日登位,能为永宁侯府带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