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兴家-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亏咱们平安现在当了大官; 族里头也不敢懈怠; 就算是在地下,他们也绝对不敢欺负人。”

    感情当官了还能管地下的事情,听见这话,章元敬心中还是有些叹息; 让年老的祖母和母亲陪着自己远赴边疆,一直是他心中颇为愧疚的事情。

    章元敬轻轻扶住姜氏; 笑着说道:“好久没吃奶奶做的青菜团子了; 不如咱们今天做这个吃; 孙子我一想到那味道就馋的很。”

    姜氏一听; 立刻笑着说道:“这有什么难的; 待会儿奶就给你做。”

    章元敬处理完公事; 索性也不往前头去了; 就在后院陪着姜氏和孙氏做团子,这种团子是青州特有的吃法,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就是用糯米粳米按照一定比例揉了,然后加上青菜,肉类一起熬煮,说实话,做法简单粗暴,不过做的好吃了,一颗颗圆子的味道也是让人回味。

    章元敬喜欢吃这种青菜团子,因为在他还年幼的时候,家里头的日子并不是很好,白面也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但就算是那一年干旱,临过年的时候,姜氏还是躲着人做了一顿这种青菜团子吃,那种味道让小小的章元敬一直牢记在心。

    在家里头,姜氏和孙氏也是不乐意章元敬下厨的,君子远庖厨,她们实行的比男人还要深刻,不过每次做这种青菜团子,姜氏却不拦着章元敬动手。

    大概是这种团子里头包含着女人们对于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希望吧。

    揉面的需要大功夫,但搓圆子倒是简单,就算是章元敬也能把一颗颗圆子搓的白白胖胖的,等搓完了之后,他倒是心血来潮的叫来余全,让人装了一盒子往孔家送。

    姜氏笑着打趣道:“人家孔小姐是北方人,哪里吃得惯咱们青州的团子。”

    章元敬也是下意识的举动,做完也觉得自己有些好笑,不过做都做了,他也并不后悔,反倒是说道:“好歹是我亲手做的团子,也好让他们尝一尝。”

    姜氏只是笑,孙氏却颇有几分不是滋味,有些吃醋的说道:“这人都还没过门呢,满心眼儿都是你媳妇了,哎,以后家里头也不知道有没有你娘站的地方。”

    章元敬一听这个苗头就觉得不大对劲,看了一眼孙氏,立刻笑嘻嘻的走过去挽住亲娘的手,笑着说道:“娘,您说什么呢,您可是我的亲娘,家里头谁没有站的地方,也不能少了您的啊,再说了,儿子亲手做的团子,您还不是想吃多少就是多少。”

    这话刚落下,姜氏那边就咳嗽了一声,章元敬只得再一次哄道:“奶奶也是,待会儿我亲手煮好了给您二老端来,给你们吹凉了慢慢吃。”

    得了,姜氏孙氏听的开怀大笑起来,姜氏更是说道:“别听你娘的,从年轻时候开始就这么小心眼儿,哼,当年我可没看不得你跟亭儿好。”

    这话就太假了,想到当年婆婆的冷眼,孙氏差点就要反驳,好歹最后给压了下去,这都过去多少年了,为那点事情争吵实在不明智。再说了,后头婆婆对她确实是还可以了,多少人守寡被婆家磋磨的跟个死人似得,她的日子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么想着,孙氏又高兴起来。

    关山越来越冷,以至于前面的雪花还没有化,后头鹅毛般的大雪就再一次落下来,看得多了也就不新鲜了,让人苦恼的是,雪太大了,每次下雪都让人心惊胆战的。

    知府衙门自然不用担心被压塌了屋檐,但也得隔一日就扫雪,让人小心翼翼的爬上屋顶将雪一点点推下来,不然的话光是屋顶都能高出三尺去。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章家也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来,关山与青州的习俗大有不同,有了吴家送来的礼,青州的东西倒是不缺,姜氏与孙氏都兴致勃勃的打算把两边的习俗都走全了,到时候哪一路的神仙都不能得罪。

    章元敬看着都替她们觉得累,偏偏姜氏和孙氏都乐在其中,他劝着反倒是让她们觉得多事儿,以至于后来章元敬也就不插手了。

    相比起年货,对他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晚了肥皂三个月,琉璃的研究总算是出了成果。

    章元敬把玩着手中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琉璃珠子,心中也觉得有几分神奇,因为火焰温度等条件限制,这时候要打造出完全头名的琉璃十分不容易,所以他手中的这几颗珠子也是五彩横溢,在关山难得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的华美。

    在现代,华美这个词语很难用在玻璃上,但在这个时候,琉璃确实是带着一种传统珠宝所没有的,神秘而独特的风采。

    就像是现在,章元敬手中这颗珠子在烧制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带着一股子蓝色的荧光,他忍不住拿起来对着太阳看了看,随着阳关的变化,这颗珠子也变化莫测起来。

    从靛蓝到蔚蓝,最后变成一种虚无缥缈的淡蓝,可以想象如果打造成首饰的话,在阳光下这种琉璃会多么的美丽。

    在未来的世界,即使廉价容易破碎,甚至没有任何保值的作用,玻璃已经承担着许多装饰品的作用,可见这种美丽还是吸引人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

    不只是章元敬,就是几个亲手烧制出琉璃的匠人都看呆了,其中一个忍不住老泪纵横,也不管失态不失态了,抹着眼泪哭道:“没想到辛苦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我老汉还能烧出这么稀罕的东西来,这辈子就算是立刻死了,也值了。”

    被他这么一哭,章元敬倒是回过神来,笑着说道:“吴老,您这话可不对,就是这烧制的手艺,若是死了可是大兴的一大损失,您还得活着,活的好好的,为大兴烧制出更多,更美丽,更加动人的琉璃来才是。”

    短短的一句话,却让那老匠人感动的不行,他抹着眼泪说道:“是是是,大人说得对,咱可不能丢了这些好东西,哎,大人请看,这是用琉璃打造的挂件,您瞧瞧是不是比什么羊脂玉配更好看,大家瞧着都说稀罕。”

    章元敬一看,倒是有些宛然,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这块挂配确实是通体灵透十分稀罕,但对于他而言,怎么看怎么像是路边摊会有的东西。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大概是烧制的水平不足,反倒是让琉璃平添几分质感,反倒是不像那些机器烧制出来的那般死气沉沉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块挂配上面的花纹巧夺天工,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捣鼓出来的,古代的能工巧匠因为技术的限制,反倒是在手工上更加出色,只可惜这些手艺随着时间终究会慢慢流失,被机器所取代。

    章元敬将那块玉佩收下,二话不说就去了隔壁王府,等见到镇北王爷,他笑着拱手说道:“王爷,下官前来送一份特别的年货。”

    镇北王爷也是个有趣人,听见这话哈哈笑道:“哦,且让本王看看,若是不特别的话,到时候可得罚你三杯酒,不喝酒不准走。”

    章元敬笑着将那块琉璃挂配拿了出来,这一日的阳光极好,在阳光下,这块挂件散发着七彩十色,看起来颇有几分夺目光芒。

    就是见惯了金银珠宝的镇北王爷也是一愣,随即取过来一看,倒是哈哈大笑起来:“不错不错,没想到年关未过,琉璃坊那边就有了成果。”

    比起肥皂来,其实不管是镇北王爷还是顾廷安,都对琉璃报以怀疑,毕竟这东西说不出的精贵,哪里是随便烧制就能烧出来的呢,那么多的古籍记载,至今不还是没有人知道秘方。

    但出乎预料的是,琉璃不但烧成了,成色还这般的出色,这不得不让镇北王爷心中高兴,大手一挥说道:“既然元敬给了本王这份大礼,那本王也不能小气,到时候琉璃坊也交给你处理,照旧取分红三成,如何?”

    章元敬心头一跳,虽然知道镇北王爷是好意,他却不敢直接答应下来,肥皂还能说是细水长流,但琉璃这东西真的是暴利,谁知道看见分红之后,这位王爷会不会心生后悔。

    他笑了一下,转而说道:“比起肥皂,琉璃怕是要走不同的路子,这东西老百姓吃不得用不着,倒是有些达官贵人,怕是能为此一掷千金。”

    镇北王点了点头,却还是说道:“本王知道你心中担忧,不过你且放心,别的不提,本王还不是那般吝啬之人,该给你的,若是不给你,本王怕是睡都睡不好。”

    章元敬听了这话,只得收下了这份烫手的分红,却还是说道:“琉璃坊那边,大半也是几位匠人用了心,不如这样,从下官分红中取出一层,分于各位匠人主事,王爷意下如何。”

    镇北王听了却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拍了拍章元敬的肩头,却道:“元敬啊元敬,本王真是越来越喜欢你了,分红你就收下吧,家里头富裕了,以后才不容易被钱财打动,至于那些匠人,本王自然会另行封赏,无需操心。”

    话都说到了这里,章元敬若是还要推辞的话便有几分不识相了,不得不说,镇北王爷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他出生贫寒,家中无恒财,即使当了官,那点俸禄养活一家人倒是够了,但想要更多却很难,但有了肥皂和琉璃的分红,他这辈子怕是不用发愁了。


146。流行



    再说吴文辉拿到第一笔肥皂货物的时候; 看了看时间就觉得不能再等了,也不管下头人的劝住,顶着大雪就出发了。关山下雪早; 他要是路上赶一赶的话,说不得还能在京城过年,这种新鲜的物件; 有什么比过年的时候好卖。

    要说他也是个豁得出的,为了赶时间日夜兼程,若不是为了安全的话,怕是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赶路。

    紧赶慢赶的; 居然真的被他在年前赶到了,另一头的人早已经得到了消息,看见他这幅风尘仆仆的模样也是一惊; 忙不得的把人迎进门。

    吴家不愧是一家子的商人; 但看见那木盒子里头的肥皂时; 一个个眼睛都开始发亮; 其中一人猛地起身; 拿过一个盒子就说道:“你们且忙; 我去把这东西往宫里头送一份。”

    在场的都是人精; 一听这话就明白过来,纷纷开始行动起来,有权有势有影响力的夫人小姐; 若是不送一份的话; 简直对不起他们吴家会专营的名声。

    肥皂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香皂却不同,洗完之后身上就能香喷喷的一整天,偏偏还是那种若有似无,远比香囊更加好使,一下子就获得了京城夫人们的喜欢。

    没等吴家开始售卖,那些消息灵通的夫人小姐们已经开始派人上门,就为了能先拿到那些精美的香皂,到时候在过年的宴会上能够压过其他人一筹。

    对于这些贵族女子而言,香皂是不是真的管用,是不是真的那么灵验,那还是另说,但是人家若是用了,单单自己买不着,用不得,那就是大事儿了。

    等到年后请宴的时候,若是谁没带上那种若有似无颇为诱人的香味,那可是要被人笑话的,不管是真喜欢还是假清高,反正可以不用,但绝对不能没有。

    当肥皂的第一笔利润摆在镇北王爷的桌案上的时候,琉璃厂才刚刚定制出一批流光溢彩的首饰来,华美的首饰让人看的目不转睛,但是很快的,这些不管放在哪里,都能立刻吸引所有人视线的物件,就被桌上那份薄薄的账簿抢走了所有注意力。

    当看清楚账单的时候,就算是见惯了大场面的镇北王爷也忍不住倒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