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兴家-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元敬不得不为自己辩解,但姜氏认准了他只想着办事儿不好好照顾自己这事儿,硬是盯着他吃饱喝足穿暖,才终于把人放了出来。

    结果走到外头一看,他家师兄也是一样的待遇,这会儿脸上还带着几分赫然,瞧见他倒是笑了:“就知道章奶奶不放心,放心吧,师兄我会照看你的。”

    章元敬锤了一下他的胸口,笑着说道:“到底是谁照顾谁还不一定呢。”

    这会儿李子俊倒是颇有几分自信,比别的,说不定他真的不如小师弟,但比这个的话,他必定胜过许多,想到这里,他还笑道:“待会儿让你悄悄,这几年我也不是白干的。”

    两人骑着马出门,却是往关山附近的山村走,堆肥的事情过去已经有十多天,算算时间肥料也该熟了,这会儿过去正好可以看看到底成功不成功。

    一边骑马,章元敬还笑着说道:“前几日派人下去看,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施肥,看来是成了的,只是不知道最后的效果如何。”

    李子俊也说道:“你亲自过去,别的不说,至少下头的村民也不敢随意糊弄,他们见你关心,便以为这东西十分重要。”

    章元敬又说道:“有关民生大事,自然是十分重要,不说我,就是王爷也盯着这块儿呢,几十万的大军,不还得靠着关山的粮食养着。”

    李子俊却摇头说道:“关山面积是大,但能有多少粮食,说到底还是得靠朝廷的粮饷,如今奸臣当政,文阁老掌握了兵部,不知道对镇北王府的态度如何。”

    章元敬心中也有几分忧虑:“若是他有野望,必定不希望王爷做大,如此这般的话,没有比粮饷更好的借口了,只希望是我想太多了。”

    说话的一会儿功夫,他们的马已经到了附近的村庄外,几个开路的衙役纷纷跳下马,熟门熟路的朝着里头走去。章元敬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了一句:“这些人看着滑头,到底是对当地熟悉,有他们在,我们能省了好大的心。”

    “知府大人,您这边请。”还没走进村子,村长先迎了出来,看见知府之后脸上立刻带上了谄媚的笑容,看起来热情无比。

    一边领路,村长的心情看起来十分好:“多亏了大人的好法子,今年的农肥必定是够了,不仅是够了,还有多余的,这几日我带着大家狠狠的下了肥,过一月收成就能好很多。”

    章元敬听了,心里也有了几分底,等走过去一看,几个老农正围着堆肥啧啧称奇呢,其中一个大声嚷嚷道:“哎呦,我说怎么就这么神了,明明就是啥没用的树叶子,如今真的变成好肥料了,你瞧瞧,摸上去跟牛粪也没差了。”

    也有人懊悔的说道:“哎呦喂,早知道这法子的话,每年这时候咱们发什么愁啊,哎,这些年白白浪费了多少的树叶子啊,怪不得人家都说读书号呢!不读书哪能知道这种法子,你说那些圣人也真是的,你知道,怎么就不告诉老百姓啊!”

    有人惊奇,有人懊悔,也有人很快发现知府大人过来了,忙不迭的过来献殷勤,“大人,您过来了,您快来瞧瞧看,这堆肥可好了,闻着就知道是好料子。”

    可不是吗,臭气熏天的,也幸亏关山的夏天也不太热,但这会儿也围满了苍蝇,看起来绝对不是那么赏心悦目,更别说是靠近了闻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没眼色的,村长瞪了一眼那人,骂道:“你以为知府大人是你呢,恨不得睡在粪堆里,大人,这儿脏臭的很,您是个读书人,站在旁边看看就行了。”

    章元敬倒是笑了笑,脸上没有丝毫为难的意思,走近了说道:“不仔细看哪能看得出来,不过这方面,本官确实不如你们远矣,尤其是老人家,种地种了一辈子,必有几分巧思。”

    被点名夸赞的老李头顿时兴奋起来,乐颠颠的说道:“可当不得知府大人一句夸,但不是老农我自得,种了这些年的地,虽不如知府大人一句话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但好歹也有几分技巧,就像是施肥,有了肥料之后也不能胡乱用,不然苗子都能给烧了,到时候得不偿失。”

    “哦,这是怎么说的?”章元敬十分感兴趣的样子,走到老李头身边询问起来,两人一问一答,倒是看起来十分融洽。

    村长也没想到知府大人能跟他们村里头那位又臭又硬的老李头说上话,不过论起种地来,这位老李头确实是有些本事儿,他们心里头也是佩服的。

    这边章元敬在询问老李头,那边李子俊也走了过来,他在关山多年,与这边的人多打过交道,村长就是其中之一,两人勾肩搭背的往旁边一站,说起话来倒是更加方便了。

    避开章元敬,村长就低声问道:“老李啊,你也算半个我们村的人,这知府大人还有其他的法子没,有的话可别掖着藏着,先告诉你叔一声。”

    李子俊哈哈一笑,也压低声音说道:“叔,我瞒着谁也不能瞒着你,不盼着你好,难道我还不盼着燕儿家里头好了?不过知府大人虽然是我师弟,但口风紧的很,最是个谨慎人。”

    老村长一听,急了:“这话什么意思,莫不是真有其他的本事儿?”

    李子俊也不详细说,只是说道:“别说您,就是我也探不了口风,这次的事情若是成了,知府大人在王爷面前得了面子,说不准还会这么做,若是不成,你说他犯得着冒着风险来弄这事儿吗,说到底他没必要啊。”

    越是听这话,老村长越是抓耳挠腮的想要知道,这位知府大人还有啥法子呢,是能把肥料变得更多,还是能让麦子长得快,还是说可以让麦子产出的更多,不管是什么法子,有一样就够他们这些老百姓用的了。

    李子俊点到为止,又笑着拍了拍村长的肩头,笑着说道:“别着急,先把这一茬事情做好再说其他的。”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笑了起来,又似乎是达成了什么协议似得。

    章元敬并不是单纯的过来看看,等众人开始施肥的时候,他撩起袖子挽起裤腿,跟着一块儿下了地,这可把这边的人惊着了。别说是上头的大人物了,就是他们村子里头,凡是读书人,有了个功名的,也向来不喜欢下地的。

    章元敬一边干活儿,看起来甚至十分利落,赶着老李头干了一会儿自己就能独自做了,看的李子俊啧啧称奇,“大人,若不是一块儿长大,这会儿看着,我还要以为你以前种过了。”

    章元敬倒是笑道:“这又有什么难的,只要愿意学,脑子不笨,基本的还是能学会的。”

    老李头倒是听的开心,笑着说道:“哎,就是该这样,你们瞧瞧,知府大人都说种地应该学,要学,那几个光识了几个字,就满天下嚷嚷着不愿意干活儿的,真应该狠狠的揍一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叫做那个什么汗啊,禾苗什么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章元敬补了一句话,又笑着说道,“农乃万物之本,若是没有百姓种粮,天下百姓靠什么活着呢,本官既然是关山知府,自然应当对此事知之甚深才是,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甭管周围的人怎么想,这会儿都是奉承着,章元敬踏踏实实的干了一会儿,干的时候不觉得什么,等傍晚十分回去的时候,倒是觉得腰酸背痛的。

    他捶了捶自己的腰背,叹息着说道:“种田原来这么累,怪道那些百姓一个个看着苍老。”

    李子俊倒是笑着说道:“这还算是好的,有地可以种,有肥料可以用,将来有粮食可以吃,有的地方,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临了粮食都不是自己的。”

    说完,章元敬也想到了什么,默默的叹出一口气,先帝年间,诸多地方发生了天灾人祸,青州一地波及不大,但有些地方至今都还未缓过气来。

    接下来几日,章元敬也没有歇着,反倒是带着人满关山的跑,有他在,村民就跟打了鸡血似得,可不是吧,知府大人跟他们一块儿下地呢,也不知道种出来的米面是不是更好吃。

    几日下来,其他的不提,章元敬在民间的名声倒是不错起来,能跟他们一块干活的,总不能是个肚满肠肥的贪官吧。


135。评论



    紧赶慢赶的; 肥料终于在灌浆之前都熟了,大部分田地都能放心大胆的上肥了,有足够的料下去; 眼看着灌浆都非常不错; 一颗颗麦穗压弯了杆儿; 金黄一片的时候; 风一吹都带着一股子谷物的香味,当然闻着心旷神怡。

    章元敬驾着马路过,忍不住也驻足了一会儿,李子俊看了,笑着说了一句:“来关山这么多年; 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以前每当农忙的时候; 百姓们脸上总有几分愁苦。”

    这话是有几分夸张; 章元敬摇头说道:“也是上天垂怜; 这些日子风调雨顺的。”

    李子俊却说道:“往年也有无灾的时候; 但收成肯定没有今年好; 我方才问过村长,初步预估,若是后头这段时间不下雨; 不耽误收割的话; 至少能有往年一倍的收成。”

    章元敬一听; 倒是吓了一跳; 又问道:“这么多?不会是为了讨好我虚报的吧。”

    李子俊笑了笑; 说道:“下头的人心思灵活着呢,你猜怎么着,知道肥料够用之后,有些村子连夜就开了荒,虽然补种的肯定收成晚了,也不如春天种下去的好,但肥料下的足的话,也能有几分收成,比往年可划算多了。”

    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儿,章元敬想了想,怪不得最近下去查看的时候,每个村都忙忙碌碌的,他还以为是要到双抢的季节了,原来是另有原因。

    不过这也是好事儿,章元敬笑着说道:“这就好,若收成好,想必大家都能过一个好年。”

    两人有说有笑的,倒是也不急着骑马,李子俊指点着周围的风景,还说道:“每年这个时候,关山的风景最美,往那儿看过去,是不是与青州截然不同。”

    章元敬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果然觉的别有一番风味,故意放慢了马速慢慢欣赏。

    就在这时候,后头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章元敬回头,却见一个队伍,大约三十人的样子,除了中间的马车之外都是骏马,大约是为了照顾那马车,队伍前进的速度不到很快。

    因为章元敬几人放慢了速度,两个队伍渐渐靠近,越发能看见对方人强马壮,且并未有多余的货物,一看就知道绝非普通的商队。

    章元敬与李子俊对视了一眼,前者低声说道:“看着像是军人。”

    李子俊也点了点头,又说道:“可能是镇北王爷底下的人,就是不知道是谁,我们避开一些,千万别跟他们起了冲突。”

    与镇北王爷爱民如子的名声不同,他手底下的军队出了名的铁血,这是一支守卫了大兴数十年和平,在关山洒下无数鲜血和性命的军队。

    镇北军最值得人称道的,乃是先帝末年,镇北王亲自带兵出征,这一次他们给了外族颜色,一直打到了外族的王庭,也就是这一次,让匈奴不得不献上巨额赔款上书以示臣服。

    镇北军军纪严明,又驻扎在距离关山十里之外的关山大营,就算有出现在关山的时候,也多是前往王府禀高军务,故而章元敬虽然在关山呆了几个月,却一直未见过镇北军的人。

    带着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