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兴家-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走进大殿,屋内简单的几样摆设都很实用,比如墙角那个架子,上头摆着的不是精雕玉镯的器具,而是十分实用的武器!

    很快有人为章元敬端来茶水,贾公公笑着说道:“章大人且歇一歇,王爷马上就到。”

    章元敬自然没有不答应的,贾公公说完就退了出去,偌大的客厅里头就只剩下章元敬一个人,他挑了挑眉头,暗道这莫不是镇北王的一次试探?

    不管是不是,他都没有站起来到处走走看看的意思,能让外人进来的地方能有什么秘密,就算是有,他看了拿了,除了增加自己的烦恼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章元敬默默的喝了一口茶,茶水倒是滋味不错,带着一股子不同与青州青茶的味道。

    很快的,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脚步沉稳并且快速,章元敬才刚站起身来,就看见一个男人迅速的走了进来,身上的蟒袍昭示着他的身份。

    眼前的男人就是镇北王爷,曾经的七王子萧叡,他原本应该也是个面目俊朗的男子,但此时此刻,不管谁看见他第一眼看到的,必定是那盘踞在左边脸上的那道疤痕。

    那道疤痕一直从镇北王的鼻翼左侧蔓延到额角,呈现出狰狞的青黑色,也同样毁掉了这位王爷的左眼和原本俊朗的样貌,就像是原本清透而无暇的白瓷出现了裂缝一般,碍眼的同时又让人不由自主的觉得惋惜。

    但是很快的,章元敬就收敛了自己的想法,站在他面前的人是杀伐果决,不知道上过多少次战场,让外族望而生畏,维护了关山数十年平静的镇北王爷,他不需要任何人的惋惜,他的功绩,他的决断,足以抵消一切外貌上的不完美。

    章元敬并未见过先帝,但镇北王即使只剩下了一只眼睛,其中带着锐利无比的光芒,也让人心悸不已,似乎他这一眼看来,就能把人里里外外都看了个通透无比。

    相比于如猛虎盘踞的镇北王爷,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就如同稚嫩的虎崽子,虽有几分凶悍,却带着致命的弱点,所以才会让文阁老如此轻怠。

    章元敬长行揖礼,表现的十分恭敬:“下官章元敬,见过镇北王爷,王爷万安!”

    镇北王摆了摆手,道了一声起,面上倒是看不出来对他是何印象,心里头倒是对章元敬看见自己的疤痕并不大惊小怪感到满意。

    作为十五岁就在军队历练的糙汉子,镇北王确实是不太在乎自己的容貌,甚至有一种,伤疤是男人的勋章的感觉,但这并不代表他喜欢别人厌恶恐惧自己的疤痕。

    章元敬表现如常,倒是让镇北王对他的感官不错,连他的外貌也不觉得太娘们了,反倒是笑着问了一句:“听说章大人的马术不错?”

    章元敬微微一愣,没料到他第一句话是这个,从另一面来看,这位王爷显然对自己不陌生,甚至是了如指掌,不过再一想,作为关山的主人,镇北王对他才正常。

    章元敬无奈的笑了笑,谦虚说道:“王爷谬赞了,下官才学会骑马不到一个月,哪里谈得上什么马术,不过作为男儿,喜欢马术倒是真的,只是还需要历练历练。”

    镇北王挑了挑眉头,倒是没想到他直接承认自己马术不行,哈哈笑道:“你倒是实诚,本王事务繁忙,耽搁到现在才见你,心中可有芥蒂?”

    章元敬又是一愣,暗道这位王爷说话可真是直接:“王爷既然没有召见,自然是忙于公务,下官又没有要紧的事情,等几日又不会如何。”

    镇北王看了他一眼,似乎要看这话是不是出于真心,不过很快的,他就在上首坐下来,淡淡说道:“既然来了,就与本王说一说,你对这关山如何看?”

    章元敬无奈说道:“下官来到关山虽有十几日时间了,但看到的文书,大部分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儿,唯一能看出来的是,在王爷治下,百姓倒是没有受委屈。”

    听了这话,镇北王抬眼去看章元敬,只见他端端正正的站在自己面前,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看起来绝无谄媚,当然,也没有任何的不安和惶恐,倒像是站在寻常人的面前,而不是一个能决定他生杀大权的贵人。

    镇北王不知道这个人是真的淡然,还是装的似真,他冷笑了一声,忽然问道:“听章大人这话,倒像是指责本王一味的偏袒贫民。莫不是在章大人心中,为官当宰,百姓并不重要?首先要看顾的是富人不成?”


125。国强



    听见这话; 章元敬心中就是咯噔一下; 以为镇北王爷忍无可忍要发怒了,谁知道抬头一看,却见镇北王冷冷的盯着自己; 若说愤怒的话,那双眼睛也太冷静了一些; 与其说质问,不如说是一种试探,一种测试; 等待甚至是期待着他的反击。

    章元敬心中有了底,倒是更加镇定起来,直起腰杆子看着镇北王; 开口问道:“王爷觉得,一个国家,一个王朝; 如何才算是真正的富强?”

    镇北王挑了挑眉; 随着他的动作; 左眼的疤痕微微颤抖,带出几分可怖的视觉体验; 不过章元敬显然并不害怕; 镇北王有趣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反问道:“本王是问你; 怎么; 你倒是胆儿大; 反倒是责问本王,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还是在给本王挖坑呢?”

    章元敬又是一揖,淡淡说道:“微臣不敢,只是微臣说的,有可能并非是王爷心之所向,若是说的不对,反倒是耽误了许多时间。”

    镇北王笑了笑,忽而说道:“有意思,在本王看来,君能励精图治,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路无饿殍,军能拒四海之敌,朝能四方来贺,这才是繁荣富强。”

    章元敬点了点头,十分赞同这话,又继续说道:“百姓是民,富人是百姓,穷人也是百姓,若是为富不仁,自然该从严惩戒以儆效尤,但若是正正经经做生意,奋发图强过上了好日子的,只因为穷人的一句话就惩罚他们,何其不公?”

    不等镇北王爷说话,章元敬继续说道:“再有一个,国家越是繁荣,越是强大,富裕的阶层也该越多才是。一个富人,就算是富可敌国的,将他抄家灭族了,这些银钱难道能分散给百姓们?就算是分给了贫民百姓,难道这些百姓以后的日子就能顺遂了?”

    “贫穷,有时候是一种局限。”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觉得上辈子那些人类简史没白看,至少这会儿他能讲出正经的道理来。

    人为什么会贫穷,出生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是后天造成的,就像是同样山区出生的人,有些可以越来越有钱,甚至成了所谓的富一代,有些经过后天的努力,至少能不愁吃喝的过一辈子,而有些人却越过越穷,越来越走向死圈子。

    勤劳、努力、技巧、天分、性格,每一样都很重要,一味的资助对于贫穷的人而言,或许是一时蜜糖,迟来的毒药。

    章元敬一直觉得慈善是好事儿,但慈善的原始目的,应该是改善或者改变对方的生活环境,走出那个困境,而不是光拿出一些钱,养着那些人。

    想到上辈子一些新闻,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又说道:“下官不才,曾听闻过一件事。一家有三个兄弟,老大从小机灵,靠着做买卖发了家,便十分照顾下头的两个弟弟,弟弟们来要钱,他必定会给,于是便养的两个弟弟一个比一个懒惰。”

    “二弟生性懒惰,被养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妻子儿女都靠着哥哥养着,有一日,家里头没米了,二弟便带着妻儿老小哭上门去要米粮,给了陈米还被要嫌弃不够新鲜。日复一日,大哥心中憋闷,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差,终有一日决裂了,弟弟到处说哥哥的坏话,家里头日子却还是过的乱七八糟,一穷二白。”

    “有了这个教训,大哥照顾三弟的时候便说明了,钱可以给,但日子要自己过,给的钱,也仅仅够糊口,若要做其他事情,便要先写了借条。一开始,三弟也是心生抱怨,但被逼得没法子了,自己也想方设法的赚钱,大着胆子跟大哥借了钱,几年下来,虽然不比大哥富裕,倒是也能养活妻儿老小,日子过的越来越不错。”

    章元敬看了看若有所思的镇北王爷,继续说道:“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第一次给人帮助,他会心怀感激,第二次,他感激便少了,再有第三次,第四次,无数次,他甚至觉得这原本就是别人应该做的,反倒是理直气壮起来,依赖于这种帮助。”

    镇北王爷抬眼看了他一下,冷笑道:“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本王自然也知道,但天降横祸,百姓饥不饱腹的时候,难道还要见死不救不成?”

    章元敬摇了摇头说道:“下官与王爷所说的,原就不是一件事。”

    “天降横祸,百姓受灾,安抚灾民救助百姓,那是朝廷的责任,若是朝廷无为,便是为君者的失败,是朝堂上那些侃侃而谈的官员的失败。”章元敬想到关山的现状,倒是笑着说道,“王爷仁慈,下官翻查这几年关山的文书,已经少有人因饿因寒而亡。”

    镇北王接受了这个夸奖,却又反问道:“若不是从那些世家贵族身上扣出银子来,天寒地冻的时候,就算把王府卖空了,本王也没办法救助那么多的百姓。”

    感情王府走简朴路线,不是这位王爷没品位,而是实在是没钱。

    章元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于百姓而言,论节流,王爷减轻百姓赋役负担,免于缴纳各种苛捐杂税,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能以施赈、放贷等方式将粮食发给百姓,因此路无饿殍,这已经做的足够好了,纵观大兴,能做到的仅有王爷一人。”

    这个马屁拍的实在不错,就算是镇北王爷这会儿心情也好起来,看了看章元敬还说道:“就算是你这么说,也不能把问题糊弄过去,节流够了,那开源呢?”

    作为一个王爷,一个典型的军事人才,镇北王爷其实很愁属地的治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并且关山地处偏僻,并不是那么好活络的地方。

    章元敬笑了笑,继续说道:“下官以为,六令可行!

    第一;民与民,民与官,官与官,当有竞争之意,若民有志向,有实力,不困科举,亦可选拔入吏,有机会,则民心向上,有竞争,则有毛遂;

    第二;技可强国,亦可破敌,古有指南针孔明灯,若有一日,奇淫巧术若能与国有力,甚至,如雷霆炮一般,以一技之力便能守护大兴国土,兴之又有何不可?

    第三;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一田一地一屋为己所有,则慎重之;

    第四;国家富强,则民生兴盛,若医药得利,则民长寿,若无瘟疫疾病,若无幼子夭折,若无青年早丧,大兴之民繁盛矣;

    第五;自古以来重农抑商,却不知正因为有商,有花费,有比较,才有动力;

    第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若能潜移默化的引导百姓的想法,则事半功倍,可为宗教,可为学派,但凡有利,则可用之。”

    一开始,镇北王爷是坐着听的,慢慢的,他直起身体,向前倾靠近了章元敬,听的入迷,也听得认真,即使章元敬的话里头颇有几分大逆不道,他也并没有直接打断,反倒是仔仔细细的听了下来,并且认真的琢磨起来。

    章元敬说完之后,背心也出了一身冷汗,实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