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杏霖春-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不得她现在得做一回恶人。好好敲打这个儿媳妇一下了。
    她睇了舒氏一眼:“不孝?怎么才叫孝?难道母亲要杀人,明知是错的,也要替她递刀子,这才算孝顺吗?”
    “呃。”舒氏顿时哑然。
    “现在明摆着。武安候老夫人明知武安候克母,她还是回来了。而不是在外面找一个处所安住,就是怀了必死的心,回来要让武安候为她心爱的小儿子偿命。而这偿命,却又不是简单的偿命。她是要将武安候折磨得生不如死。你看看她做的事,明知嘉宁郡主……哦不,庶人安以珊。最让武安候讨厌,她却毫不犹豫地去燕王府求亲。这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该做的事吗?”
    “不是。”舒氏老老实实地听训。
    “她既有这样的心思,太后偏给武安候赐个他喜欢的女子,那她会怎么做?难道会安安稳稳等着抱孙子不成?不知有多少见不得人的手段在等着这两个孩子呢。”
    “可是……可她不是病得下不来床了吗。”舒氏嚅嚅地道。
    “但你刚才可是叫衿姐儿给她把病治好!”邵老夫人的目光如利刃般,扫了舒氏一眼。
    舒氏脸一红,讪讪道:“媳妇、媳妇没考虑周全。”
    毕竟这个儿媳妇是半路找回来的,互相之间还有些生份,邵老夫人也不好训得太厉害,放缓了些语气道:“三儿媳妇,我知道你心善,但这心善得有个度。你只看到武安候老夫人躺在床上可怜,一面叫衿姐儿把她的病治好,一面又责怪武安候把她的忠仆打杀收买。他们是晚辈,不好违背你的意思。可真按你所说的做了,没准成亲不久,你就要去给衿姐儿和她夫婿收尸了,而且还是被折磨得面目全非的那种。你说说,你不杀伯仁,伯仁是不是为你而死?你这是爱孩子呢,还是害孩子呢?”
    舒氏被她这说话惊得寒毛倒竖。
    她睁圆了眼睛,望望夏衿,又望望邵老夫人,双手一个劲地乱摆:“我没有,我没想到这些,我真不是故意在害衿姐儿的。我只是觉得武安候老夫人……”提到这个名儿,她又不寒而栗,邵老夫人把这人描绘得太可怕了,提起她舒氏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我真没想到会那样,真的。我我……我只是以为她的病再不会好了,不会再伤害衿姐儿……”说到后面,她觉得自己浑身是嘴都说不清,就好像她真要害自己女儿似的。难怪刚才在马车上,衿姐儿问她她是不是她女儿呢,原来,原来后果是这么可怕吗?
    又是后悔又是害怕,还拌着深深的懊恼,她的眼泪如雨一般落了下来。
    夏衿只静静地站在那里,垂着眼望着地面,脸上不带什么情绪,就好像流泪的是不她的母亲,而是一个跟她无关的陌生人。
    这让舒氏更绝望更懊恼,她禁不住呜咽出声。又觉得这样在婆婆面前哭很失礼,强行将哭声又压了下去。
    “好了。”邵老夫人决定不那么轻易原谅舒氏,舒氏经历了那么多苦难,还这么软糯天真,除了她生性如此,还跟没外心的丈夫和一双帖心的儿女有关。让她吃点苦头,反思一下自己才好。因此邵老夫人挥挥手,对舒氏带来的下人道:“扶你们夫人回去吧。”
    舒氏也不敢留,匆匆行了一礼,就退了出去。出去之前,她哀怨地看了夏衿一眼,希望女儿能够原谅她,可夏衿垂着眼,根本不看她。她只得哀哀凄凄地去了。
    听得舒氏走远了,邵老夫人这才放缓了声音,对夏衿道:“别怪你娘,她也是为你好。怕你们被人非议,名声受损。”
    “嗯,我知道。”夏衿脸上扬起一个明媚的笑容,对邵老夫人道,“我娘太过心软,有时候未免糊涂。我刚不作声,是想吓唬她一下,让她吃个教训呢。我不会怪她的,祖母您放心。”
    邵老夫人的心情一下就放松下来。她嗔怪地看了夏衿一眼:“你这调皮孩子!”说着,十分舒心地笑了起来。
    她实在是太喜欢夏衿这性子了。
    武安候老夫人那边搞定,世界又美好起来。嫁妆的事由邵老夫人等几个长辈和一群嫂嫂操心,夏衿虽时不时地绣个帕子什么的打发时间,但她的绣功并不出色。而且在邵家人眼里,她是做大事的。随便配些药出来,就能救上无数人的性命。让她整日在屋里绣这样绣那样,纯粹是浪费生命。
    “你呢,就安心捣鼓你那些药去吧,这些都有我们张罗。再说,武安候府除了个老夫人,也没别的近亲,要你亲手做的绣品并不多,你有空闲就做双鞋子送你那未来婆婆就行了。”三嫂孔氏笑道。
    于是夏衿就很安心地在她的药房捣鼓她的药,只隔那么两三日,由舒氏陪着,去一趟武安候府给武安候老夫人看病。
    而自那次吃了她开的药,武安候老夫人的病竟然有了起色。原先请了两三个御医,吃了好几天的药都没有起色。可夏衿的药才吃了一剂,那日就清醒过来了。第二日再吃一剂,就能坐起身了,只是还口不能言。
    这事一经传出,大家夸奖夏衿医术高明,宽厚仁善。她和苏慕闲的名声都好了起来。尤其是苏慕闲,武安候老夫人病倒的时候,大家还猜测,怀疑是他给自己母亲下了毒,觉得他心狠手辣,跟他那弑子的母亲一个样儿。可经太医医治,夏衿这又把武安候老夫人的病治好了两三分,大家这怀疑就打消了,算是洗白了他的名声。
    当然,无数的心机深沉、为自己打算的人都在心里嘀咕,觉得夏衿这孩子心眼太实太傻,活脱脱一个东郭先生,将武安候老夫人这条毒蛇救活,以后嫁过来,不定怎样的水深火热呢。
    这事让夏衿啼哭皆非。前世今生,杀人无数,她没想到自己还美誉远播,落了个“仁善”的名声。L

☆、第二百九十八章 四人相聚

太后赐婚,因为夏衿头上还有个兄长未成亲,便没有给她指定成亲日期。但夏祁、夏衿和岑子曼三人翻过年来就十八岁了,在大周朝即便不算晚婚,也不能再拖了。苏慕闲比夏衿年长两岁,更已是二十岁的“大龄青年”,邵家人相当担心武安候老夫人病着病着就死了,苏慕闲要守孝三年,这么一来就把夏衿给耽搁了。所以在选婚期的时候就尽量往近里选。古人还讲究“娶个媳妇好过年”的风俗,成亲最好在年前比较好。夏衿从边关回来时是农历九月,备上两三个月的嫁妆,正好过年前成亲。
    所以宣平候老夫人和邵老夫人嘀嘀咕咕好一阵,然后又递了牌子进宫去,找太后商议成亲的日期。太后整日在宫中闷得无聊,最热心这个事。三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商议了足足两天,终于把苏慕闲、夏衿的婚期给订了下来。当然,夏祁和岑子曼的婚期要考虑在夏衿前面,也顺带一起订了下来。
    夏祁、岑子曼订亲已半年,聘礼、嫁妆早已准备妥当,便择在十月二十六日成亲;苏慕闲和夏衿的婚期,则定在了十一月十八日。
    这两家的家长忙忙碌碌准备聘礼、嫁妆,岑子曼也被关在家里绣针线——姑娘成亲,是要给婆家的亲人准备一件亲手做的针线的,可邵家人实在太多了好吗?哪怕是每人送一双鞋或袜子,都能把岑子曼给逼疯了。
    夏衿见她实在太可怜,便把她约出来透口气,还给她出馊主意:“你祖母不让针线房的人帮你做,干脆在外面的绣口店订做算了。你拿你做的两三件绣品出来做样品,叫她们就照这样子做。每件的价钱给高些,保准让人看不出。你要做的,就是瞒着你身边的丫鬟婆子,别让她们去告状。”
    “这样真可以?”岑子曼睁大了眼睛。
    夏衿笑:“我们家人都很通情达理的,就算知道那不是你做的,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再说了,谁会缺那一双鞋袜?”
    岑子曼重重地舒了一口气。拍手笑道:“那太好了。”
    嫁给熟悉的人家就是这点好。脾性人品大家都知道,不会因为一两件小事就对你全盘否定。岑家与邵家相交莫逆,而且邵家的伯母、嫂嫂她都相处过。都是很好的人。而夏衿一家四口,就更不用担心了。哪怕她一件绣品都不是自己做的,舒氏也不会责怪她——有个不拿针线的夏衿垫底,未来婆婆怎么会挑剔她呢?
    “那我们现在去哪儿?”岑子曼整个人都精神起来。掀开窗帘的一条缝,朝外边看。“咱们是去酒楼吗?”
    夏衿在边关的这几个月,酒楼和点心铺子被董岩打理得不光井井有条,而且生意兴隆,都已在城里开了好几家分店了。每月纯利润就上万两银子。
    而这几个月,岑子曼也跟着董岩忙来忙去。现在她对做生意的兴趣是越来越高了。
    “嗯,看看酒楼的情况。然后再找一间铺子。”夏衿道。
    “铺子?找铺子做什么?”岑子曼一怔。
    “我想开一间成药铺。”
    “成药铺?跟一般的药铺有区别吗?”
    “自然。成药铺,就是现成的药。不用煎制就能直接入口的药。比如丸药、膏药,用小瓷瓶装的止咳露等。”夏衿道。
    “可这样不就不能根据病情调整药方了?”岑子曼虽不是郎中,但家里偶尔也有人生病,自然知道用药讲究君臣配伍。有些药多一钱和少一钱,效果就大不一样。
    “就是治些普通的病。不明确自己是什么情况的,还得让郎中诊治。不过等药铺开张之后,我可以请一位郎中坐堂,给病人看了病后再买药的。”
    “呀,这样就太好了。生了病就不必吃那种苦苦的药了。你不知道,我最怕生病,黑乎乎的药汁真是难喝死了。”
    夏衿笑了起来。作为好姐妹,岑子曼这怕苦的习惯她能不知道么?
    鲁良在外面听得里面的欢声笑语,不由得咧开了嘴。
    凭菖蒲的功劳和他老实勤奋的品性,他早就不用干这赶马车的活儿了。但只要夏衿出门,他依然主动要替夏衿赶车。当然,此时的马车前面已是高头骏马,再不是在临江时所用的骡子了。
    到了酒楼,夏衿和岑子曼下了马车,正要往酒楼里走,就看到有两三个年轻女子站在那里,还窃窃私语:“真的,我看到了,真是兵部那位罗主事。他一向跟武安候爷交好,刚刚两人就在上面喝酒呢。看着吧,一会儿他们就下来了。”
    这便是京城一景了。临江那个地方比较保守,女孩儿家是不允许这样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即便要出门,也定然是被丫鬟婆子围着,用各种东西挡着。可京城风气开放,女子可以自由上街,还可以出处酒楼,偶尔见着俊俏郎君,还要站在那里议论一番,风格实在彪悍太多了。
    岑子曼也听到这些人的议论了,不由得扯了夏衿一下:“喂,他们说的兵部的罗主事,是罗骞吗?”
    夏衿点了点头。
    罗骞的前程,早在从边关回来的路上,夏衿就心中有数了。他能文能武,既有举人身份,学业一直很优秀,自身武功高强,而且还上过战场,提出来的谋略也让岑毅打了两回胜仗。所以回来后一经岑毅举荐,皇帝接见了他之后,觉得他学识渊博,为人机敏,便有了着重培养他的想法,赐了个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的官职。这可是正六品的官职,算是恩宠有加。
    要知道,原来罗维韬做通判时就是正六品。罗骞这一起步,就已跟他父亲一年前的官职齐平了。以罗骞的能力和皇帝的赏识,在那位置上熬两年资历,再往上升也是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