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奋斗史[清]-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服取来,我要去跟皇太后告上一状。”
  贾政连忙拦截道:“别,太太,我这就去,我这就去还不行。”
  这时,内室出来一个十岁出头的女孩,女孩被养的端庄秀丽,显然刚才在屋里歇着,揉着眼睛出来,看见贾政和贾老夫人亲昵的喊了一声,“父亲,老祖宗。”
  贾老夫人梦到亲手带大的大孙女,瞬间露出笑容来,招手让她过来,然后一边喂她蜜水喝,一边跟小儿子说,“行了,你赶快将这件事给办了。”
  贾政感激自己大女儿出来的及时,要不然老太太还不知道该怎么跟他闹。
  “哎,儿子这就马上去。”
  报纸发行数量超标,让整个报馆的人都非常高兴。
  张绍阳拍了拍手掌,将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一脸高兴的说,“这一次我们算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不过肯定也引来了同行的注意力,接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不仅得面对同行的阻截,想必荣国府那边也不会放过咱们,毕竟咱们这次让荣国府弄出了个大笑话。”
  冯翔站出来说,“这个我们不怕,我们也是实话实说,难道荣国府还能封了我们的报纸不成?”
  张廷璐也站了出来,“他们要是走官场,我就去找我爹,称他一声荣国府不过是给他们面子,要真把我们惹急了,连底子都不给他们留。”
  “不留!不留!”一大群男人扯着喉咙喊。
  张绍阳又道:“既然大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我也不拦你们,既然有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那么接下来我们报纸的销量肯定会上升,所以……招人!立马招人!”
  一群人又激动的狼嚎起来,对于他们来说,有了新人就代表有了新的可以剥削压迫的人,那群人摩拳擦掌准备调教新来的伙计。
  贾政忍着大哥的冷嘲热讽才拿来帖子,到了顺天府,直接把事情一说。
  顺天府府尹却一点也不顾情面的拒绝了。
  贾政脸上很难看,府尹却一点也不在乎,他和张英同朝为官,前两天张英还拜托他照顾一下他三儿子,得知他三儿子在一家新开的京城日报馆工作,府尹就让人留意了。
  这回贾政一个五品小吏拿着一个虚衔将军的帖子来指使他一个三品大员去捉拿中堂的儿子,真是不知所谓。
  府尹懒得跟他揪扯下去,直接说了不可能帮他抓一品大员的儿子后,贾政白着脸惊惶未定的离开。
  自家人知道自家人的事,荣国府这只是面上光荣,死守这国公府的牌匾,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远在扬州的姑爷,如今连个宫里太监都能上门打秋风。
  他哪里又敢得罪一品大员。
  回去后,也不敢将这件事跟老太太说,命令门房看紧了,以后不准任何人将京城日报的报纸带入府。
  很快隔日京城日报上面就刊登了招聘的新闻,冯翔拔得头筹,开始了应聘工作。
  “请问,这里是京城是报馆吗?”
  原本正在整理桌面上文稿的冯翔抬起头,很快他就受到了惊吓。
  “是,请问姑娘来我们报馆有什么事?要是有新闻线索出门右转到新闻室。”
  冯翔没想到第一个上门的竟然是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梳了个大辫子,虽然穿着男装,戴着帽子,但还是能一眼看清她的真实性别。
  女子走进门来到桌子前,“我没有新闻线索,我是来应聘的,你们这里不是招人吗?”
  “应聘?”冯翔吓了一跳,连忙挥手,“姑、姑娘我们这里可不招女人。”
  女子没有理他,而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镇定自若道:“但是你们报纸上也没说不招女人呀!”
  “可、可……”冯翔支支吾吾说不出话了,谁也没想到会有女人来应聘。
  “你要是做不了主,那就找可以做主的人来!”反正这个报馆她进定了。
  冯翔一听,一溜烟跑到了编辑室,将事情一说,除了几个编辑避嫌没过来以外,张绍阳和张廷璐跟着冯翔过来了。
  张廷璐一看见这女子就大吃一惊,他不像另外两人看不出来这女子身上的布料,这可是贡品平常人可接触不到。
  “这位姑娘,请不要为难我们,我们这里都是大老爷们,真的不适合姑娘久待。”张廷璐上前一步,拱了拱手苦笑着道。
  女子瞥了张廷璐一眼,语气稍稍有些不耐烦,“既然你们知道,那就把院子隔开另开一道门就是。更何况我们满洲姑奶奶可不像汉女那样扭扭捏捏,要搁早先年提枪上马也不是没做过。”
  得嘞,看来这位姑奶奶身份不简单呢!
  张廷璐算是看出来了,这一位绝对不是普通人,不然也没那个底气命令他们,一看就知道平日里是身处高位,习惯了指挥人。
  张廷璐铩羽退后,冯翔接着上场,“这位姑娘,我们这每日出门跑新闻,都是跟普通人打交道,这真的不适合你做。”
  女子一昂头,“不是说有那种跟文字打交道的活吗?放心,我们家可没有汉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我从小也是读书习字,虽然说做不出几首好诗来,不过四书五经还是读过的。”说到这有些不耐烦道,“我就烦你们这些男人,做个报纸还都是给你们这些臭男人看。为什么不出一些给女人看的内容?”
  “我懂得评价诗词歌赋,从小就学习妆容、发型、服饰搭配,大家女子该学的我都学了。我还会一些拳脚功夫,平常人近不得我身,为何不在报纸上出一些专门教导天下女儿这方面的事?”
  一直没有出声的张绍阳眼睛蓦然一亮,看着这位女子就像是在看一座闪闪发光的金矿。
  一旁的张廷璐立刻看出了他的想法,将他拉到一旁小声告诫道,“这女子身份不同凡响,要是招了她,她家里反对,咱们这小报馆可是要遭殃。”
  虽然张廷璐的声音很小,但女子耳目聪明还是捕捉到了他的声音。
  “放心,我家里还管不了我!”女子信心十足的说。
  张绍阳眼神闪烁不停,在盘算值不值得冒这个险。
  张廷璐摇摇头对这位女子说,“姑娘,我们庙小,得罪不起大人物,看得出来姑娘身份不凡,若是你家真的怪罪下来,我们报馆可不一定能开得下去。”
  女子拍了拍胸口向他保证道:“让你放心你就放心,有我在,谁也不敢来捣乱,你们这家小报馆我还是能罩的住!”
  张廷璐苦笑,还想继续劝下去。
  女子不耐烦了,一挥手,“直接告诉你吧,我奶奶是固伦雍穆长公主,我从小就在皇太后身边长大,有我在这里坐镇,这京城里以后没哪个人有胆子来找你们的麻烦。”
  固伦雍穆长公主,年轻人可能不大知道了,但是对于生在官宦人家的张廷璐还是有所耳闻。
  这位是已甍逝太皇太后所出的长女。
  凭借着皇帝对太皇太后的孝顺,对于这位姑姑也是另眼看待,在太皇太后还在世时,时常将固伦雍穆长公主招回京陪伴太皇太后。
  只是这一位死的太早,比太皇太后还要早十年,后来科尔沁那边就将长公主刚出生不久的嫡孙女送进了京。
  这个小格格来京城时,太皇太后身体已经不大好,没几年就甍了,小格格就送给了太后养。
  养到十岁左右,又被送回科尔沁跟亲人团聚。
  前几天张廷璐就听说有一位蒙古郡主进了京,据说这位郡主刚出嫁没多久,就守了寡,这回出了孝才进京,皇太后心疼她,让她多留京住几年。
  看来眼前这位就是那位郡主了。
  要是这位,一般人还真不敢招惹她,毕竟她身后还有个皇太后做大靠山。
  乌仁图娅才拜见过皇太后,就从皇太后那听到了京城新鲜的事物,其中一样就是有报纸。
  出宫后,她就令人买来报纸,一看这还挺新奇,只是有些不满,为何没有为女人所做的。
  在蒙古,女人的地位可不比男人低,比如她就继承了她那短命额驸的地位和财产,管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争时,也提枪上马干过仗。
  所以看到有汉文、满文甚至还有蒙文文章,就是就没有专为女人写的文章后,就有些不满了,当即决定找到这家招人的报馆。既然之前没有,那她就来开创先河。
  张绍阳一听说眼前这位的身份,眼睛一亮,不等另外两个人说话,他当即拍板,“那我就做主聘下……还请问您怎么称呼?”
  “就叫我长惠即可。”长惠是她的郡主封号。
  “长惠姑娘,回头我就在报纸上邀稿,这些稿件就交给你处理。”
  大门口传来哀嚎声,张廷璐走过去一开门一大群人摔了进来。
  “你们在干什么?”
  当然是偷听,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女子,还跟他们三人说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当然要来听听到底该说些什么?
  有人从地上爬起来,举手抗议,“咱们那报纸上要出些女人衣服搭配之类的内容,不是和咱们其他文章格格不入吗?”
  张绍阳摸了摸下巴,沉吟道:“也是!”
  一旁的人眼中露出喜色,想要继续让张绍阳打消这个方谬的主意。离开晨报不就是因为无法自由报道吗?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报纸,他们自然不愿意随意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日报就是他们小心呵护成长的女儿,如今有人想要强插进来,他们自然要誓死守护女儿的清誉。
  张绍阳很快想到了解决办法,一击掌,“那就另开一份报纸,回头我就去申请一个新刊号。”
  见守住了自己报纸的清白,其他人无所谓了,很快同意了这件事。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给咱们的新报纸起个名吧。”张绍阳继续说。
  给女人办的报纸,男人可不感兴趣,也不认为这份报纸会成功。
  张绍阳见其他人不当回事儿,又看向长惠,长惠不负他所望,开口说,“你们男人不是时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吗?我看不如就叫颜报好了!”
  张绍阳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又问其他人。
  其他人兴致缺缺,赞同了这个名字。
  这时候这些自大轻视女人的男人绝对想不到,《颜报》会后来居上,销售量远比《京城日报》高,而且还传播到各地,成了大清时尚流行的风向标。
  无数少女少妇,争相学着《颜报》上妆容和服饰搭配,那恐怖的销量令《日报》的人跌碎了一地眼镜。


第5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50)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这边报馆里正开始研究新的报纸; 另一边禛贝府敏宁却是叫苦不迭。
  她就不明白; 万岁爷要让四爷做一个关于修书的章程,只是为何这活儿最后会落到了她手里?
  甩了甩写的发酸的手; 敏宁放下了铅笔; 面前几张稿纸上面已经写满了狂草字迹。
  要是真来一个识字的人; 可能都看不出来她到底写了些什么; 毕竟为了方便,她全用简体字书写的; 这个时代虽然有了简体字; 但简体字一个字有好几种写法; 而简体字在这个时代被称为手写字体; 和印刷字体也就是繁体字完全是两套字体。
  也就是说一个人识一个字须得认两种以上的形体,必须得统一; 不统一如何能够大规模推广。
  叹了口气; 心想幸好这个时候铅笔已经出现了; 不然让她拿着软塌塌的毛笔写,可能半天也写不到一百个字来。
  将稿纸按顺序整理好; 敏宁又重新拿出几张白纸改成繁体字誊抄。
  誊抄之后; 一行一行; 虽然是横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