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奋斗史[清]-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可不希望出师不捷身先死,最好引导别的势力发现这件事,然后她这方悄悄的捅出来。
  目前中国国力在地球上还属于第一位; 那么要保持这种优势就得先找个对手。
  大清后来为什么国力衰弱,就是没有对手养成了夜郎自大; 连骁勇善战的八旗子弟都成了走街串巷游手好闲,听曲儿斗鸟代名词。
  武器不常打磨怎么还能保持锋利?也只有等刀要用时才发现已经腐朽。
  这些都得慢慢筹谋,光凭着敏宁是无法扭转乾坤。
  哗啦一声; 四爷将脚从水中抽出来; 拿起一旁的布自己擦干脚; 敏宁这才回过神。
  “在想什么呢?”
  敏宁收敛起情绪,从一旁拿出药膏给四爷抹在伤口上; 一边像是不经意的开口,“爷,你说我这么长时间未有消息; 会不会是没有子嗣缘分。”
  四爷抬起她的下巴; 问道:“你怎么会这样想?是府里说了什么吗?”
  敏宁眼神躲闪了下; 忙说没有,觉得颇有几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又迅速解释:“只是我求神拜佛想要给爷生个孩子,可一直没有消息。我就想着这京城不是还有洋人的庙,想去拜一拜。”
  四爷收回了手,脚搭在床上晾着药膏,道:“像你这样乱拜一通,哪个神仙都不会管。何况洋人的神只管洋人,你去了又有什么用?”
  敏宁好不容易把话题拉到这上面,怎么可能肯轻易放弃,“这不可能吧?要是洋人的神不管,那些洋人怎么愿意在我们大清传教?”
  四爷自然知道,但洋人宗教的神权比皇权高自然,这是朝廷不能容忍的,不仅不允许洋人传教,且一直控制着洋人传教士的数量,只有用到的时候才会给个甜头——建座洋庙。
  这也是洋教没有普及的原因,他身为大清皇子,自然不能让自己的女人先向洋教释放善意。
  有些事儿也不能跟她掰扯清楚,所以四爷直接道:“改明儿给你请个送子观音回来,你自己在家里拜拜就行。”
  敏宁一头黑线,呃,重点完全弄错了,她又不是真的想要求子,只是想将话题转移到洋人身上而已。
  不过看四爷不怎么感兴趣的样子,敏宁只能谢过,“那就拜托爷了。”
  隔天敏宁收到一座白玉送子观音,碧影出去打探一番,回来后到是十分高兴,“格格,有了这座送子观音,看谁嘴里还敢胡吣。”
  这一番话倒是让敏宁哭笑不得。
  听说四爷在隔壁的柏林寺给弘昐阿哥立了个往生牌位,李格格跑去痛哭了一场,回来后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碧影说了这件事后,就跑去对着观音拜了拜,叽里咕噜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敏宁却顾不得她这点小心思,手上的生意出了些问题,除了庄子、田地的固定收入以外,书坊半死不活只能维持着不亏本。而成衣铺子却出现了大面积亏损,以前积攒的衣服许多都卖不掉,且因为积攒太多卖不出去,甚至因为积压款式过了时。
  宅子那边的人将这件事情禀报过来,就是想问她,成衣铺子是裁掉及时止损,还是继续亏本下去。
  敏宁自然不愿意继续亏本下去,但也不想关掉,让人寻了一块地皮准备开一间作坊专门招收会缝补的妇人去做工,然后又让人去问宅子那边的女眷有没有愿意进这个作坊的。
  “李婶,等会要是没事儿到我家里来一趟。”林源往家走的时候,恰好看见同样回来的李寡妇,像是想到什么叫了她一声。
  “行啊!”李寡妇应了一声回家将东西放下,往林源家走的时候还在琢磨着是什么事。该不会是有儿子的消息了吧?儿子一去几个月也没个消息,特别是最近进京的学子越来越多,让她想到要是儿子也在应该也是其中一员。
  想到这些,李寡妇的心情就不太好。
  走到林源家门时,门是大开着的。
  一进去发现里面人还真不少,全都是住在这附近的账房工匠家的女眷。
  等人来的差不多了,林源咳嗽了一声打断众人的小声交流声。
  “大家都安静一下,今日找大家来是一件事要跟大家说。”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见大家都停下来认真的听他说话,林源满意的点点头。
  “我们主家要开一间衣服作坊,这种衣服的款式暂时要保密,所以需要的都是能够熟练做女红的女工,而且嘴巴牢。不过每月最少有二两银子打底,多劳多得,等熟练后一个月最起码能拿到三两。有愿意进这个作坊的跟我报个名,要是有认识人,只要可以保证对作坊里的一切保密,也可以来我这报名。第一批只收一百人,先报先收,收满为止。”
  下面的人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全都交头接耳议论起来,当然也有看不上这点钱的,但大多数都不会嫌钱少。
  林源也没有制止下面的讨论声。
  李寡妇一听就想到了以前住在大杂院那的姐妹们,要是也进了这作坊,那她也有可以说话的人了,也不用整天这样想东想西。
  想到这里李寡妇立马举手,林源和气的问,“李婶,你有什么想问的?”
  李寡妇:“我想问问,我认识几个姐妹,只是那几个人住得太远,这作坊提不提供住宿?”
  林源回答:“有住宿,但是都是女子宿舍,一间房得住十个人,只能本人住,旁人是无法进的。每个月还要扣除十文床位费,不过作坊免费提供三餐茶水,这十文钱基本上是补贴的厨房。”
  李寡妇听了,盘算一下,每个月至少有二两收入还管吃住,没有比这更划算的。
  又听林源说了一些作坊的规矩,然后就让人散了。
  其他人走了,李寡妇又被林源叫住。
  “李婶,我有个事找你一下。”
  李寡妇还急着回大杂院告诉姐妹们这个好消息,转头问他,“啥事?”
  林源摸了摸鼻子道:“是这样,我们这做坊在外城靠近西便门,主子在那买了几处破旧的院子改造成了作坊,以后这作坊只有女人才能进入,所以就需要个管事的人。”
  李寡妇一听就明白他什么意思,她慌忙挥挥手,“我不行我不行,我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管?你媳妇呢?你媳妇是大家女子,管理一个作坊还不容易。”
  林源苦笑道:“李婶,我那夫人娇生惯养,哪里会愿意去管作坊,我这不是没办法了,想着李婶平日里将家里整治的整整齐齐,就想请你帮着管一下作坊。”
  李寡妇啼笑皆非,管家里跟管作坊是两回事,哪能混为一谈。她还是摆手拒绝,“不行,不行,我可管不了。”
  林源急道:“李婶,我这不是眼看着招到人了,这作坊还没人管,才想请你帮个忙。”
  李寡妇为难道:“可是我不会呀!”
  林源立即道:“这个没关系,作坊有规章制度,你就按照规矩来办就行。”
  李寡妇还想推拒。
  林源恳求了一番,没办法最后道:“要不李婶你先帮我一段时间,我慢慢寻摸着能帮忙管理的人。等再过一段时间,你要是觉得还不行,那我再让人将你替换下来。”
  李寡妇连忙点头。“这个可行。”
  说完这件事后,李寡妇想起还要回大杂院,便问他,“有多少人报名?我还想回原来住的地方再找些人一起去,别到时候人已经收齐了。”既然做了管事,李寡妇也能理直气壮的问这件事。
  林源数了数纸上的名字,然后对李寡妇说,“目前才十几个。这只是第一批,主要是住处的床还没有弄好,主子说要弄成上下的铺子,一时间还没有做出那么多张。等床位多了,还会再招一批人。”
  李寡妇一听就急吼吼的往外走,“那我得赶紧告诉我那群姐妹们。”
  回到大杂院的李寡妇受到了热烈欢迎。
  “郑家姐姐,你不是跟儿子去内城享福去了吗?今日怎么又回到我们这穷窝了?”说这话的是跟李寡妇一向不对付的向家娘子,以前两人因为打水的事争过口角。
  李寡妇心情好,才懒得理她,只回了一句,“这不回来看看你们吗?你忙去吧,我还要去找王妹子她们说会话。”说完转身去了王嫂子家那条胡同。
  向家娘子呸了一声,“当我愿意听不成?”
  一旁的人相互看看都没有接话。
  李寡妇拍了拍王嫂子家的门。
  来开门的是王嫂子的大儿媳妇,一看见李寡妇就夸张的往里面喊,“娘,快出来看呐,郑家婶婶来了!”
  “鬼叫什么?把我的大宝贝孙子都吵醒了!”王嫂子从屋里走出来边走边训斥道。等看到李寡妇,她脸上挂起惊愕,最后爽朗大笑一声,“李姐,你怎么过来了?”说着连忙将李寡妇拉进门,又训斥了大儿媳妇一声,“还不赶快去冲一壶茶。”
  李寡妇进了堂屋坐下,“这次来是有好事想到你们。”
  “好事?什么好事?”大儿媳妇端了壶茶过来,王嫂子亲自倒了一杯水递给李寡妇,然后坐到一旁问。
  李寡妇笑道:“等那两人过来到时候一起说。”
  “到底什么事儿,这么神神秘秘?”虽然话这么说,但王嫂子还是让大儿媳妇去叫人,几家住的近很快人都来了。
  另外两个也带着女儿和媳妇过来,不大的堂屋一下子进来五六个人,倒显得有些拥挤。
  李寡妇也不拖沓,直接说:“是这样,我儿子的主家打算开一家作坊,只招收针线活麻利的女性,一个月至少有二两银子,多劳多得还包吃包住。主家就想到手下人的家眷以及亲朋好友,先从这里招一批人。我这不就想到你们了,就想来问问你们有没有愿意去的。”
  二两银子呢!
  一听到一个月有这么多银子,王嫂子的大儿媳妇有些埋怨,这郑家婶婶是怎么回事?怎么能将这件事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要是不说的话,她还可以让娘家弟媳也去试试。
  其他人一听这件事,当即觉得是不是听错了,王嫂子拉着她问,“他李婶,这是你没说错吧?一个月真有那么多银子?为什么只招女人,别不是什么不正经的地方吧?”
  李寡妇站起来沉声道:“你们看我是那种会坑街坊邻居的人吗?之所以只招女人,是因为那里只做女人的贴身衣服。不让男人进,也是为了保护在作坊工作的女人。忘了说作坊里的人暂时归我管,大家放心只要不违背作坊的规矩,基本上没人管你。而且每个月逢一十五放假,过节时朝廷放几天咱们也跟着放。刚开始为了避免大家的顾虑,招的都是大老娘们,等时间久了大家自然就能了解里面的情况?到时再招人的话,家里有大姑娘小媳妇儿不忙着生孩子的都可以去。”
  说着又讲了一句笑话,“说实在就咱们这大老娘们谁看得上?”
  其他人一听当即放松下来,然后开始缠着问李寡妇一些详情。
  李寡妇一一回答,最后说,“这事你们也先别说出去,作坊最开始只招一百人,大家要是觉得自己针线过得去,明日就去西便门西递口胡同那一块面试。要是不认识,就到那边问问镶蓝旗营房,就在营房北边,到时候会有人在那接待。哦,对了,明天去的话,还提供一顿膳食,也欢迎大家去看看情况,当然男人去的话可就不管饭了。”
  这话一说,原本没打算去的都有些心动了,甚至有盘算将家里会针线活的都带上,甭管能不能选上,光是混一顿饭也是好的。
  更何况一个月二两银子,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