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奋斗史[清]-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爷连忙叫起,“给直郡王看坐。”
  等直郡王坐下之后,四爷才开口,“想必大哥已经知道,这次叫你来是有什么事。”
  直郡王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了,他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就算辫子再细也遮掩不住,就连胡须也夹杂着银丝。
  四爷仔细看,大哥真的老了,跟他一比已经快成了两代人。
  直郡王点了点头回答,“臣知道。”
  四爷立即到道:“那就不知道大哥尚能饭否?为我大清开疆辟土?”
  直郡王没有回答。
  四爷也没有失望,转而又说起了直郡王的几个孩子。
  “弘昱年纪也不小了,该娶妻了吧?”
  直郡王眼睛一瞪,弘昱可以说是福晋给他留下的唯一一个儿子,自然不允许四爷动。
  四爷当做没有看到直郡王喷火的眼神,继续说,“朕有心学明太祖分王政策,只是我大清没有多余的土地。不过大清没有,外界多的是,凡是爱新觉罗氏子孙,只要在外界得到一块土地上,朕便可封王,根据封地大小,拥有一定的军队。”
  直郡王眼睛一亮,盘算起了他儿子可不少。
  随后,他立即板直了腰,“能!”
  四爷满意的看着一身气势又回到大哥身上,大哥以前就是军人,虽然经过这些年的磋磨,但是军人身上的血性还是有的。
  将这两枚棋子放到大厅之外,四爷便安心了,不管这两人怎么折腾,只要不碍大清就可。
  然后情况来了,要是将人都迁移到海外去,那么大清本地的人口可就少了,人一少税收可也跟着少了,那么对于朝廷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四爷便盘算着如何增加人口。
  “增加人口?”听到四爷过来询问他,敏宁便说,“这个好办,只要取消人头税即可。”保证人口大爆发。
  四爷却摇了摇头,“去岁汗阿玛宣布永不加赋,但是并没有增加多少新生儿。”
  敏宁喝了一口茶,然后跟四爷说,“这是百姓正在观望,观望着朝廷政策会不会有反复。”
  说到这里,敏宁继续说,“其实人头税那是最不公平的税了,对于富人来说寥寥无几,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占了大头,这使得富人越富,百姓越穷,为了避免人头税便将孩子卖给富人家做奴做婢,这才使得大清人口难以查清。”
  说到这里,她向四爷,“爷,朝廷人口清查的如何了?要是真想清查出人口不如做两手准备。”
  四爷示意她继续说,敏宁想了想未来四爷即将执行的政策,便道:“一摊丁入亩,二废除奴籍。”
  “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四爷喃喃自语,心情陷入了恍惚之中。
  敏宁点头,“摊丁入亩的先决条件,那就是普查全国所拥有的土地错了,还有别再给读书人优惠,被读书人隐藏的土地可不在少数。在有摊丁入亩之后,谁拥有的土地多,交的税就多,如今人口是已经固定,那么百姓的负担便可以减轻,只要这两者办下去,我保证再过十来年人口肯定是翻倍暴涨。”简而言之,就是现在生的起孩子,也养不活那么多张嘴。
  四爷听了之后,便立刻准备派人去办。
  敏宁拦住了他,“爷,这件事我觉得交给十三去办就可。接下来先说一说如果清查全国的账务。”
  自四爷一登基,两人被振奋起来想要大查特查,先将整个国家的底都摸一下。
  建一个万国来朝的大清可不是那么容易办的。
  摸完之后再对症开药,只有将弊端扫清,才能够以此为基础大事发展工业化。
  “至于查账,我觉得这事可跟普查土地连在一起,借土地普查为掩护,不然直对账目,那些心虚之人还有可能铤而走险直接将账目给销毁。”
  四爷点头不可否认,确实有这种可能。
  想到这里,敏宁给他出了一个坏主意,“不如这样,咱们也不要逼得太紧,这回不杀人,凡是有贪污的将银子补回来让其体面致仕,要是补不回来的就抄其家财的弥补,咱们不杀人,留着其和家人将这笔银子赚回来,何时还清银子,何时这件事才算完。”
  总的来说,就是盯死了他子子孙孙。
  朝廷不在乎年限久,一年收不够收十年,儿子说不够再找孙子收。
  当然考虑到货物膨胀,这笔银子还得增加一部分是利息。
  四爷听了这个馊主意之后,顿时大开眼界,没想到还能这么玩。
  确实杀人不可怕,大不了一死了之,最怕的就是朝廷无时无刻盯着你还银子。
  说到这里,敏宁只说了一句,“杀人只能够一时震慑人,得盯着要钱,叮得人痛,听的人怕了,只有一听到还钱就打哆嗦,才没人敢贪。”
  “行,这事,我跟汗阿玛说一声。”
  敏宁顿时卡壳了,这事怎么能告诉太上皇呢?这么狠毒的词语,要是被太上皇知道是她出的,还不知道该怎么误会她。
  敏宁将人拦住,“爷,这事怎么能劳烦太上皇呢?我看不如咱们就悄悄的做先将账务查清楚再说。”
  四爷停住脚步,瞄了她一眼,“那你给我说一说,该怎么瞒住太上皇?”
  敏宁气得捶了他一拳,这不摆明了是在看她笑话吗?
  经过半个月的拉锯,四爷早上跟朝中达成了协议,转日上朝便宣布废除奴籍,随后接着提起普查人口跟普查土地一事,这事最后交给了十三去办。
  如今十三可是领着一个郡王爵位,要不是估计在太上皇,四爷恨不得给弟弟封一个亲王。
  这次宣布之后,四爷暗自吩咐十三,“人口先缓一缓,各地户籍补办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先清查土地,清查土地时先查一查当地账务。”
  十三接到任务,神色凝重起来,“万岁爷,清查下面账务倒是容易,怕就怕消息传了出去。得行动速度。”
  然而在这个交通主要靠马跟船的时代,想要行动迅速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四爷早就跟敏宁商量好了,直接将答案告诉十三,“十八省可分成十八路,调遣当地八旗军队直接到各县将账本一同收到府城,我后续会调遣三千账房帮助你去查账。”
  三千账房就是这些年来敏宁培养出来的,个个都使得一手的好计算器。
  清查账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凡是有阻拦的,可命官兵将当地官员捉拿。”若不是心里有鬼,肯定不会阻拦。
  “可是这样的话,极容易出现暴动。”十三心里还有些担忧。
  四爷却道:“只是家人暂时关押,又不杀人。当地衙门就提选衙门内的人主持。”踢除了顶头上司,就不相信这下面的人对那个位置不心动,到时候肯定会加更多的事情捅出来。
  十三还是觉得四哥这一手太急躁,极容易惹出乱子来,到时候若是皇位不稳该怎么办?
  四爷看着弟弟说,“放心吧,还有太上皇看着呢!”他已经打定主意,让太上皇帮他擦屁股。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四爷有信心将一切妖魔鬼怪都荡平。
  “那好吧,只是我一个人可能处理不了这么多事。”
  四爷想了想,确实十八省十三一个人肯定顾及不了。可惜的是,他儿子都没有成长起来,不然有皇子跟着也能独当一面旗。
  四爷从兄弟中扒拉了一遍,最后还是决定让十四跟着,十四到底是他的亲弟弟,这时候也不会来拆他的台。
  以前虽然走了弯路,但是看在太后的份上,四爷愿意给他一次机会。
  “大哥,三哥家的几个小孩子也长大了,也是时候该分配给他们一些任务。”四爷想到兄弟不合适,到是可以找侄子,有不少可是在童子学院读过书的,这些侄子关系好着呢,一个个古灵惊怪的,四爷可是听弘时没少说过。
  有这些侄子在,就不相信他那几个兄弟会不出手。
  童子学院如今成了不得了,随着四爷登极,这里的地方也一跃而起,毕竟皇子公主都在这里读书呢。
  开学时,虽然不到招新生的学期,但是已经有不少人挤破了头脑想往里钻。
  可惜的是,这里仍然属于皇家自己的学院,跟爱新觉罗没关系的绝对进不来。
  这样连带着侍读和哈哈珠子的名额都珍贵起来。
  童子学院从最开始的三四十个人,到如今已经扩大到三百多名新生。
  想必等到七月份开学,就会突破五百人。
  随着学子的增多,这里的助教也跟着增多,因为靠近太学,所以太学中的学子近水楼台,虎视眈眈的看中了助教的名额。
  虽然说这里都是小萝卜头,但小萝卜头也是皇家的小萝卜头,长大之后随便提点一下,就够他们受用无穷。
  童子学院的助教已经成为太学学子争抢的目标。
  童子学院经过连年不断扩充,甚至将孔子庙都纳入了学院的范围内,要不是孔子庙的大门仍然面向外面,旁人大概都以为孔子庙属于童子学院的孔子庙。
  若说童子学院有什么没有改变的话,就是那一块大大的草坪。
  每到下午时间,男孩子们总不忘提着一个皮球在草坪上追逐发泄精力,因为有草抵消了冲力,所以就算摔倒也不怕。
  如蹴鞠一般踢球比赛已经成了童子学校最受欢迎的一项活动。
  这一日下午三点钟,已经有人占据了草坪上的比赛场地,见到场中的一个人,其他人就算后悔晚了一步也不敢跟着抢。
  弘时这家伙可是一跃而起直接成了皇子,如今身份地位都不一样。
  虽然还有一年即将升入中等学院,但是在童子学院中仍然是属于瞩目的一个。
  “快传给我,传给我!”弘时边跑边朝着队友喊。
  站在外围的拉拉队中,弘暄和弘晧正在为自家四哥喊加油!
  队友很快将球传给了弘时,同时一个跨步将球接了过来,又一脚踢给了另一个人。
  当然不负所望,将球踢到框中,大家伙狂吼一声,拥抱在一起享受敌方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这时候一声口哨响起,弘时等人回过头来,就看见查看身边站着十三叔。
  弘时眼睛一亮,刚想要去喊人,就听见裁判对着场地中大喊,“大家先等一等,十三叔过来找人,等会念到名字的人过来。”
  基本上都是同宗,大多数都称十三为叔叔,当然还有少数喊叔爷爷。
  十三带着爽朗的笑容看着草坪上的一幕,他小时候可没有这样的环境,读不好书就得打就算放学,还得先练大字完成功课。
  十三拍了拍手掌,吸引众人的目光才开口说,“我这次过来是来找人,弘方弘晟都在吗?”
  看了一圈,发现没人站出来,弘时走了出来说,“十三叔,弘方跟弘晟他们都已经升到中等学院,要找他们得去那里找。”
  十三立即认出了弘时,他家的孩子都还小,所以没有关注四哥竟然没有在宫中开设尚书房,而是将皇子全都扔到童子学院来。
  “那中等学院又在哪?”十三对着弘时温和的问。
  弘时当即指责草坪墙的另一边,“中等学院就在那,三哥你在那里读书现在还未放学呢。”
  中等学院放学要比童子学院晚得多,基本上得等到天快黑,因为大多数都是住校,所以也不在乎天黑不天黑。
  十三听完之后道了谢,便转身要过去寻找,弘时忙上前拦住他,吵着要给他带路。
  十三同意了。
  最后弘时扭头又跟弘暄还有弘晧说,“你们先回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