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奋斗史[清]-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晚睡在皇玛法的侧殿,额娘,弘暄他们呢?”弘暻扭头看了看,却没有看到几个弟弟妹妹。
  敏宁笑着说,“他们还留在府里,等你阿玛登基之后再跟他们接近了。”
  弘暻一听,立即开口问,“怎么不将他们带进宫?”
  为何?还不是考虑到弘暻,如今四爷登位,最应该站出来的是弘暻,而不是另外几个孩子。
  敏宁也是帮弘暻扫清道路,怕几个孩子心里有其他想法。
  对于这一点敏宁心里知道就行,没打算说出来。
  见敏宁没有回答,弘暻也只是问了一遭,见额娘不说,也就没放在心上,继续说起这些天里在畅春园发生的事情。
  敏宁听着听着皱起眉头了,这孩子看的都是康熙朝繁华的一面,别太崇拜祖父了。
  想到这里敏宁便筹划着给这孩子一个震撼教育,别只看到表面的繁花锦簇而看不到下面的阴暗。
  可以说对于弘暻的教育,敏宁是时时刻刻不放松,稍微有点苗头就打算将人给扭转回来。
  想到这里,敏宁就觉得等四爷登基之后得给弘暻安排一个差事,就能够见识到人心险恶。
  天稍亮之后,外面就有人过来请弘暻,四爷登位,弘暻这个做儿子的不可能不在场。
  弘暻脸上带着歉意,很快离去了。
  几乎是弘暻刚离去,敏宁这边又来了人。
  来人是张玉柱,传达了四爷的旨意。
  “……”敏宁听完之后简直无语了,最后还是跟张玉柱说,“行了,我知道了。”
  随后便命人接过张玉柱手中的包裹。
  敏宁带着包裹进到屋里,打开包裹之后里面是一件太监服,摇了摇头,敏宁最终还是换上了。
  换上之后,才发现这衣服非常合身,这时候敏宁哪里还不知道四爷早就打的这个主意。
  也亏他想得出,竟然让她扮成小太监去看他。
  男人啊男人,果然跟天下所有的雄性动物一样,时时刻刻不忘展示自己的魅力。
  四爷这回就像一个得到一个新鲜玩具,迫不及待跟人炫耀的男孩一样。
  敏宁不能够到现场观看他都没忘,竟然想着让她扮成太监这个主意,也真是没谁了。
  换好衣服走出门,张玉柱还在外面等着,敏宁交代了屋里的人注意点,千万别泄露她不在的消息,然后才跟着张玉柱往外走。
  登基大典是在太和殿举行的,不过敏宁没有去太和殿而是来到了天安门,太和殿那边,敏宁还没有资格过去,倒是天安门这边看的没那么紧。
  敏宁过来之时,整个天安门外都站着百官和不远处的百姓,张玉柱领着她上了城墙,安放在城墙上的一群太监中。
  等会四爷就会在这里接受百官朝拜。
  敏宁一扭头就能看到天安门城墙下的大片广场,广场如今都铺满了水泥地,不需要铺黄土洒水,所以显得非常干净。
  她可以亲眼看到下方一个个如同巴掌大的人排成队形在下方等待,还有不远处黑压压的士兵。
  再远处就是正阳门,如今正阳门附近已经挤满了百姓。
  不知从何时起就传出音乐声,音乐声显得非常大气,敏宁参加过宫中几次宴会,也没有听过这样的乐声,这样想来这种乐声应该只有登基大典才会想起。
  敏宁突然思维发散起来,这要是等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事是肯定会被直播出来,收到亿万观众观看。
  一声长鞭,把敏宁吓了一跳。
  四爷已经在太和殿登基完毕,此时转移到天安门,不过是接受万民朝拜。
  鞭声响起之后,御辇拉着四爷来到天安门,四爷登上天安门之后,坐在龙椅上。
  下方鞭声再响,礼部官员悠长的声音响起,“跪!”
  下方乌压压的百官立即整齐的跪下,不远处的正阳门前的百姓跟着跪下。
  三拜九叩之后,礼行完四爷接着起身,不着痕迹的扫了敏宁一眼,随后接着离去。
  这日四爷的行程还很多,敏宁见完之后,就被张玉柱送了回去。
  接下来的两天,整个国家仪式仍然在继续,直到第三日,四爷拜过太上皇之后,登基仪式跟继位仪式才结束。
  第四日是册封皇后的日子,随后又举行封后大典,第六日敏宁才得到旨意,她被封为了安贵妃,居住在永寿宫,谁让永寿宫距离养心殿最近。
  永寿宫并不大,不过敏宁搬进去之后,却发现里外的装饰已经全部被换了一遍,十分符合她的品位,就是不知道是四爷吩咐的还是下面奴才自作主张。
  不管怎么说,敏宁是很满意的,连忙打发人回府将三个孩子给带进来。
  与此同时,留在府中的女人也一一被册封,李氏成为齐妃,年氏成了年妃,宋氏为懋嫔,钮钴禄氏为熹嫔,耿氏为裕嫔,还有养育四格格有功的那格格也被封为嫔,至于其他侍妾之流都被贵人答应打发了。
  四爷还是一如既往,对于后院女人的位份上非常吝啬。
  等到第十日,后宫女人各归各位平静下来,四爷才第一次踏入后宫。
  “怎么就封了年氏一个妃位?”敏宁要是没记错的话,在原本历史上年氏初封可是贵妃。
  四爷拉着敏宁的手在一旁坐下,“年氏太年轻,初封高位可不好。”会造成无位可封。
  “年羹尧到底是个人才,看在他的面子上,给一个妃位还算是合适。”
  敏宁想了想,如今的年氏可没有生育过,给她一个妃位也是正常。
  “那么钮钴禄氏呢?她可跟耿氏不一样,怎么也封了一个嫔位?”好歹钮钴禄氏也是大族,妃位还是当得上的?
  四爷捏了捏她的手,说,“给钮钴禄氏妃位,容易养大她的野心。”别忘了钮钴禄氏生的是儿子,一个妃子的儿子,跟一个嫔的儿子可不一样。前者可是有底气争夺皇位。
  敏宁不再吭声了,反正她只是随口问问,又不是为对方打抱不平。
  四爷却不乐意了,就问起她,“爷在天安门上表现的如何?”
  敏宁瞄了他一眼,发现他虽然表现的不在乎,但眼神明显有些漂移。
  她顿了一下,才开口,“爷表现得自然很好。”
  四爷不满的看向她,“只是这样?”
  敏宁见状顿时明白过来,“当时也表现的如天神一般,我也没敢仔细看。”
  四爷抿了抿嘴,眼神柔柔的看过来。
  敏宁连忙转移话题道:“对了,弘暻呢?”这小子已经好几天没看到他了。
  四爷见她转移了话题,也没有继续纠缠,反正时日长着呢,总能够捂回她的心。
  “他被汗阿玛一同带到畅春园去了,说要放在身边亲自教养。”说到这里四爷就有些嫉妒,他们这些兄弟当中大概也只有太子能有这份荣幸。
  四爷这些年中大概也只有这半年呗被太上皇带在身边教导,没想到这才几日这份荣幸就被儿子给夺了去。
  敏宁斜了他一眼,对于太上皇的教育能力敏宁自然是认可的,这一位可是将几个儿子都教育成才了,不然也不会发生九龙夺嫡。
  不过,如今的太上皇可不是年轻那会儿,就怕弘暻见识惯了太上皇奢侈的场面跟着学。
  不过这份担忧,敏宁到底没有说出来,真要学会了,大不了再掰回来。想要学会奢侈,可以,自己赚钱去,赚多少随便他花多少。
  刚登基到底有些忙,四爷没在这里呆多久就离去了,好在快过年了,朝廷中凡是不重要的事都往后推。
  这段时间,朝中大臣都聚在一起商讨明年改元的事情。
  四爷收到几个不错的提议,便拿回来询问敏宁。
  “你觉得是叫隆盛好,还是雍正好?”
  对于自己看中了雍正,因为他的亲王爵位便有一个雍字。
  敏宁既然不会改变历史,便选了雍正,四爷笑着点了点头,“我也觉得这个好。”
  定下了年号,敏宁又像是想起什么,开口说,“一个皇帝换一个年号是不是有些不方便,我看洋人那边用的是公元来表示年代。以洋人那边的一位圣人的生日为元年,比如对于洋人来说,今年是公元1713年,代表着他们圣人出生1713年了。”
  四爷看着她问,“那你是什么意思?”
  敏宁说,“我觉得这种历法很方便,有了参照可以确定哪个朝代距今有多少年,咱们中原可是有五千年了,一下子说出这个数字来,一听就知道有历史底蕴,要不咱们也学着洋人一样,将记载下来的历史全都从头排下来,我看就选择黄帝的生日作为元年,想必那些读书人肯定是高兴的。”
  四爷捏了捏她的手,问,“你是指黄帝历?这个咱们不是一直有吗?”如今的新年,基本上都是遵循黄帝历。
  敏宁摇了摇头说,“天干地支太繁琐了,还是按照阿拉伯数字更容易理解,要真是按照这样算下来,咱们中原可是有五千多年,五千多年一说出来可是要比洋人一千多年气派多了。”
  四爷听了立即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他登基没多久,民间就隐约有传闻说他是逼迫太上皇退位。
  正好给那些读书人找些事干。
  敏宁继续说下去,“洋人叫做西元,不如咱们就叫东元?”
  四爷摇了摇头,“东元这个名字可不好听。”
  敏宁倒是想到后世的开元,不过开元跟唐朝李隆基的年号容易搞混了。
  敏宁眼睛转了转,“那不如就叫公元,直接洋人的西元压下去,搞不好等咱们大清强大起来,洋人都改用了咱们的年历。”
  四爷觉得公元倒是挺不错,大清身为这块土地上最强大的国家称公元也是应该的。
  “我还得先过问一下汗阿玛,后日就封笔了,今日年号定下来,明日里我去告知汗阿玛,顺便将这件事跟他说了。”
  敏宁不忘提醒他,“这种事还是以太上皇的名义来办,让老爷子高兴高兴。”这么爽快的退位,就连敏宁都觉得有些意外。
  四爷听了点了点头,他不介意加这份面上贴金的事送给太上皇。
  隔天四爷忙完之后便前往畅春园。
  太上皇难得没有忙碌,初时还感觉到全身轻松,然而没过几天便感觉到有些焦急,仿佛什么事没有办一样。
  好在四儿子处处有事过来询问他,刚开始太上皇还欣慰,但是没过几天便不耐烦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来问他。时间一长,这种感觉也就淡去了,皇帝也不乐意看自己儿子的那张老脸,青春年少的孙子更合他的意。
  “你怎么又过来了?”这一日,太上皇正跟孙子还有太后宜太妃一起打牌,看到四爷过来,脸一拉扔掉一张牌不高兴道。
  打牌是太上皇刚发现的玩意,这东西玩了真上瘾,没事时太上皇就跟太后以及宜太妃组成一个牌局玩起来。
  四爷见怪不怪的上来跟太上皇请安,“钦天监已经算定了年后,儿子过来告知汗阿玛。”
  太上皇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有什么好告诉的,选好了就是。”
  宜太妃见新帝过来,明白肯定有事,就偷偷的放了水,让太上皇赢了。
  赢了之后,她也不多呆,找了个借口就告辞。
  太后见状,便明白自己儿子过来肯定是有政事,便跟着离去。
  牌局一下散了,太上皇顿时不满了,恶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老四还是这么不讨喜。
  四爷对于太上皇凶狠的目光充而不闻,躬身道:“汗阿玛,儿子选了雍正作为年号。”
  既然牌局散了,也无济于事,太上皇便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