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奋斗史[清]-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之间的争斗也没有波及到孩子身上; 都知道这个口子不能开,这是开了; 今日你出手; 回头就别怪她出手,就算再防范也有个疏漏的地方,所以这个口子不能开; 就算有不规矩的四爷直接将人处置了。
  这个府里; 大人一致为几个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气氛; 三胞胎也时常去福晋那里玩; 也曾经把嫡额娘、嫡额娘的挂在嘴边; 敏宁从来没管过。
  她小时候还恨不得自己是小区小卖铺家的孩子; 还打算认亲来着; 懂事后父母还经常提起这些,恨得她恨不得回到小时候将这件糟心事给抹去。
  小孩子忘性大; 等长大自然就明白一些事。
  第二日里,敏宁为自己准备了一身汉人女子的衣服; 梳了一个发髻,看着倒像是汉人家的小娘子。
  从里屋出来,四爷看到后有些惊讶; 不过却没有说什么。
  这一次参加庙会的不仅有敏宁跟四爷; 还有几位宫中的小阿哥。
  据说皇帝交代; 要四爷帮忙照顾几个小阿哥。
  十六阿哥跟十八阿哥这小兄弟俩; 一早上就乖乖的坐着马车过来了。
  十八阿哥非常受皇帝喜爱,时常会带在身边,这不听说京城有热闹看,就缠着皇帝要出来。
  皇帝耐不住小儿子撒娇,就吩咐十八阿哥的同母哥哥十六阿哥带着他出来,这还不满十岁,一个也就十岁刚出头,两个小孩就出来凑热闹的,皇帝也担心,因为他俩的安危就将两人交给了四爷。
  四爷被两个小阿哥堵门后嘴抿的死紧,打心里就有些不愿意。平白无故多了两个包裹,让他如何不情愿?
  可人都来了,难道还能赶出去?
  四爷只能又加了两倍的人手专门光顾着两个异母小弟弟,不求别的,只求两人安安稳稳的玩到回宫就行。
  敏宁看到四爷在臭臭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转头就叫人去将元宝叫过来。
  正好元宝跟八阿哥岁数没差多少,叔侄三个倒是能玩到一起,让元宝过来陪着也行,今日里不读书,就当给他放假了。
  四爷冷着脸开口,“将弘昀也叫上。”
  下面的奴才立马应了,迅速跑去叫人。
  小阿哥读书的地方就在外院,过来的速度倒是挺快,大概是听说出去玩,迫不及待的跑出来了,头上还出了汗。
  元宝看到四爷跟敏宁一副出门的打扮,眼睛一亮,“额娘,我也能出门吗?”
  敏宁带着笑意点头,“今日你和你二哥都能出门。”
  弘昀有些拘谨,对着四爷行完礼之后,然后又对敏宁行礼,“见过安额娘。”
  敏宁笑着应了,然后推了推元宝,元宝立即跟四爷请安。
  四爷应了,让两个小孩给十六阿哥和十八阿哥请安。
  年纪差不多,却被分成了叔侄两辈,不由让人感叹皇帝强悍的生育能力。
  见完礼后,几个孩子才看向敏宁跟四爷,等待接下来的安排。
  原本想两个人单独出门,没想到一下子得带上四个拖油瓶,这队伍一下子扩大了许多。
  光是马车就准备了三辆,走之前敏宁刚才去给李氏传了个信,好歹弘昀被带出门了,总得给他娘说一声。
  坐上马车后就直奔南边,出了皇城门之后右转西,朝着西城而去。
  西城一块地方已经热闹了起来。
  街上摆放的有卖吃食的,做糖人的,玩杂耍的,还有耍猴戏,唱大戏的那是应有尽有。
  可以说从街头到街尾,都是人挨着人,一进去就身不由己随着人群涌动。
  街道摊位后方专门开辟了一条道路,直通到护国寺内。
  护国寺大门口是不准摆放摊位的,倒是寺庙里的和尚在门口堆积了大量的线香。
  有那虔诚的百姓排着队请了香,只要排队就每人分三根,这倒是不需要钱的,就在门口的香炉后面摆放的菩萨拜一拜,再将香递还给和尚,让他插在香炉中。
  进到寺庙里面请上一炷香,那善财是必不可少的,不时能看见一些富贵人家跨入寺庙大门。
  敏宁一行的马车直接在护国寺门口停下,下了马车后,立即就有人将马车迁到旁的地方,深怕堵住了这门口的路。
  四爷要进庙中听经书,敏宁看着几个孩子也不适合将人拘在身边就跟四爷说。
  “要不咱们分成两队吧,让这几个孩子在外面玩。”
  四爷看到四个孩子眼中闪烁着期盼,想了想也就答应了,都是半大不小的小子了,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跟在汗阿玛身后去塞外打猎了。
  分了一大半的侍卫给了四个孩子,敏宁和四爷带着剩余的侍卫进了寺庙中。
  四个孩子立即欢呼一声,手拉这手朝着街上跑去了。
  敏宁走到一半才想起好像没给孩子钱。
  想了想,她又提心吊胆起来,这几个孩子也不知道买东西会不会给钱,她好像没有教过元宝买东西是要付钱的。
  将这个顾虑跟四爷说了,四爷额头上的某根青筋一蹦,“放心,身后都跟着侍卫呢!”实在是忍不住她这个傻样,丢下一句话直接走了。
  进了寺庙里之后里面的人,看得出来都是准备听高僧讲经的,这一次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最盛大的庙会,出场的都不是一位两位高僧,那是十几位高僧聚在一起讲经,可是难得的盛事。
  讲经会就举办在大雄宝殿外空旷的院子里,不少先到的人已经从小沙弥那里领来了蒲团,依次坐在院子里。
  两边侧殿的走廊处已经聚满了人,这些人或站或坐,将两边走廊挤得爆满。
  四爷也没有自曝身份,就如同一个寻常人一样也从小沙弥那里领来了两个蒲团。
  分给敏宁一个后,带着她寻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将蒲团放在地上后坐下。
  敏宁庆幸自己还带着一个外套,这种天气虽然说不算是太冷,大太阳也照着,可偶尔那股风吹过来,总给人一种刺骨的寒意。
  北方的四月可不像南方的四月那么温柔。
  套上外套之后,敏宁老老实实的坐在蒲团上,这时候辩经大会还没有开始,敏宁瞄了一眼,总觉得除了她以外,其他人全都虔诚的信佛之人。
  再一扭头,四爷已经做好,正拿着手中的念珠放在手中盘着。
  他低垂着眼眸,像是察觉到敏宁的目光,立即看了过来,眼里头透着的询问。
  敏宁忙低声回了一句,没事。
  四爷将眼神收了回去,敏宁则坐在蒲团上,看着周边的场景,胡思乱想起来。
  大概过了有半个小时,护国寺中的钟声突然响了起来。
  没多久就从大雄宝殿的侧门走出十来位僧人,除了两位穿着袈裟以外大多数都穿的是百衲衣。
  敏宁肃然起敬,这才是苦修的高僧。
  江南,亳州医学院。
  朱衍正坐在树林之中看书,这块小树林属于医学院的范围内,每年三月万物复苏的时候,总有一些病人扛着铁锨来,种上一棵小树。
  一来是祈祷自己身体能像这棵小树一样茁壮生长,抵抗病魔。
  二来,三月种树已经成了这里的惯例,就连县城里的一些百姓也会扛着一棵小树苗在这里种上,有祈求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的意思。
  经过几年发展,这一块树林是越扩越大,逐渐都快蔓延到医学院外面。
  朱衍很喜欢这片小树林,这边小树林最粗的也不过手腕粗,还遮不住阳光。
  树林中隔着一段路就有一个长椅,坐在长椅上,被四周的树木遮挡,阳光又能透进来,这里可谓是自成一地。
  医学院里面有一个图书馆,在这里能够借到不少书,朱衍来到这里是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早知道这里有这么多书,他早就过来了。
  朱衍居住在一个海岛上,虽然读过书,但是在那里能够拿到手的书籍,可没有江南这边多。
  江南不愧是文风昌盛,光是一个医学院里收集的书籍,就足够让他乐不思蜀。
  朱衍很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过得很轻松,还有报纸书籍,能够让他见识到不同的世界。
  来到这里,他才算是开了眼界,内陆竟然出了报纸这样一个物件,不出门就能知天下事。
  朱衍瞬间觉得自己之前过得太封闭了,连报纸都没有听说过。
  实际上青岛那边不是没有报纸,只是报纸都是其他地方带过去的,就算有也被私人珍藏,青岛本地还没有开报馆。
  朱衍看完了手中刚借了这本书,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的钟声,他在心里默默数了一下。
  嗯,十一声,该到吃午膳的时间了。
  来到医院之后,他也习惯了一日三餐,原来的晚膳也改成了午膳,晚膳时间再往后挪,挪到五点之后。
  主要是这里的大夫说一日改成三餐,有助于调养身体。
  特别是像他这种体质不好的,更加要少食多餐,免得一下子吃太多,肠胃不好消化。
  别的不说,来到这里后,朱衍发现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自己都有发胖的趋势。
  原来消瘦的脸颊,微微鼓起有了曲线。
  朱衍抱着书顺着小路走出了小树林,他没有急着赶着去食堂,而是先去图书馆还了书。
  恰巧看到了最新一期的报纸,原本朱衍还没打算看,可是看到报纸上的那一行粗体大字之后,他顿时眼神凝住。
  一旁的管图书的书博士看到后,先帮朱衍借的书还了,然后跟感叹一样开口,“这一位王老大人要是真的是朱三太子,那么崇祯帝的血脉可就是真断了。”
  朱衍当即拿过报纸看了起来,报纸上只说某某地查到朱三太子,结果押解回京之后,查出这人是假冒的,随后就地处斩。
  不管是真是假,朱衍心里都是一咯噔。
  原来朝廷始终没有放过前朝朱氏血脉的打算,就连躲藏了六七十年的人都被揪了出来。
  朱衍问了一句,“敢问这一家是如何被发现的?”
  这事被朝廷掩盖了下来,报纸上也没有提,但书博士却知道一些内情,毕竟这个案子开始就在江南这一带,后来当地官府查了,才发现这一家逃窜到山东那边,有了报纸消息自然灵通。
  这图书馆借书的人多,偶尔聊一聊消息就传到书博士耳中。
  “说来这一家死的也倒霉,这位王老先生一直隐姓埋名,连他儿子都不知道。可谁让他偏偏给下一代取了一个比较偏门的字辈,结果就被人看出了可疑之处就报了官。”
  随后书博士又看了一眼还书的本子,“朱小兄弟,你这个姓,可是很惹眼,平日里可不要做出一些让人误会的事情,那群狗官可不讲理。”
  朱衍洒然一笑,“这天下姓朱的多的是,莫非都跟前朝皇室有关?”
  书博子也跟着笑了一声,“也对,真正的前朝皇室早就改名换姓了,哪敢顶着朱姓在世间走动。”
  很快就到书博士下职的时间,也不用他催,朱衍就放下了报纸离开。
  他状若无事的去了食堂用了午膳,散了一会儿步,回到病房里睡了个午觉,然后又找到医生做每日的常规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还是没有什么起色,不过朱衍却已经很满意了,至少没有恶化。
  这家医学院真是不愧它的声名远扬,山东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他已经有了等死的打算,可没想到到了这里之后,病情就被遏制,没有恶化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他不指望自己的病能够好,只希望自己能够安然无痛的渡过剩下的日子。
  至于前明皇室的事情距离他已经很远了。
  别说他没本事管,就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