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奋斗史[清]-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见四爷沉默,敏宁心里有些慌,继续道:“其实人家也是看在爷的面子上还这一份情。说到底还是爷您的面子大。”
  就在敏宁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四爷这才开口,“既然你知道汗阿玛要开放官员参与到航海贸易,那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敏宁松了一口气开口,“爷,其实不仅官员可以参与进去,就连朝廷也可以参与进去。现在国库不是空缺吗?完全可以利用航海贸易赚来的银子填补国库。国库有了银子,那些跟随的朝廷官员也能赚到,相比较贪污得来的银子相比,谁都愿意自己能够清清白白赚到银子。以后银子赚的多,想必也就看不上贪污得来的那点银子。”
  再贪污的话那更好,直接宰上一刀就是,猪还是养肥了再杀。
  四爷却不置可否,“人的胃口是不会满足的,就算在航海贸易中赚了银子,但该贪污的还是照样会贪污。”
  如今大清的吏治已经逐渐腐烂,不快刀斩乱麻,只依靠着填补那些贪官污吏的胃口,是不可能治愈的。
  这一点,身处于户部的四爷是深有体会。
  人的欲望无限,得到多,胃口也会更大。直到有一天,胃口大得让朝廷忍无可忍,直接一刀砍了填补国库。
  “要我说,这事爷就不应该管,您以为皇上是不知道,只是这件事牵涉太广,他老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皇帝已经老了,一心想当盛世明君,国库亏空,吏员腐烂,只是盛世下的皮藓,因为触角太深,皇帝顾忌太多,所以才没有动。
  真想要动的话,雷霆霹雳之下,早就能连根拔起。
  皇帝想干的事,这世上就没有人能够阻止。
  就像这些事,未来会交到四爷手中,四爷可没有皇帝在位时间长,还没有坐稳皇帝之位,不就急切着想要惩治贪官污吏吗?
  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只能通过那些笔杆子给四爷安了一个抄家皇帝之称。
  可要是没有四爷来拯救,哪里容得下乾隆的挥霍?整个大清在康熙末就已经濒临深渊。
  盛世之下,难掩隐患。
  “算了,这事也轮不到爷来管,东洋贸易一事汗阿玛交到了爷手中,你跟我说说你有什么章程。”
  敏宁有些惊喜,没想到这权利被四爷拿到了,她之所以鼓动开放东海贸易,就是为了掩饰明年大量的商船离港。
  不然的话那么多船往东海跑,却不是去日本很容易被发现不对,要是东海多了许多商船,少个几十艘也不会有人发现。
  “这个很容易,只要将这一两年来三皇子和八爷赚了多少银子一公布,就不相信会有人不动心。”
  到时候肯定有人会把着四爷不放,就是为了搭上这一艘顺风船。
  “这样岂不是得罪了老三跟老八?”四爷沉吟一声,然后问。
  敏宁哼了哼,“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是他们先不仁不义,别怪我以牙还牙!”
  说到这里,敏宁又跟四爷说,“爷,您就安心的在府里呆着,这件事我来办,您就等着那些人来府上求着参与到东洋贸易中。到时候咱们可以开一个公司,朝廷占大头,其他人付出多少两银子就占多少股份,每年年底时凭借股份分钱。”
  四爷点了点头,“公司又是什么?”
  敏宁将西洋人的东印度公司说了一遍,然后对四爷说,“要是不清楚的话可以问一问那些洋人,洋人肯定都知道的。”反正东印度公司如今正繁荣着,完全可以把那个框架拿过来用一用,再添加一些本土的规则。
  四爷点了点头,“行,这事我会去询问京城的洋人,回头整理份折子上表给汗阿玛。”
  就在敏宁跟四爷商量的时候,隔壁八爷府上也没有闲着。
  “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办?”早朝之后,三皇子直接翘了班来到八爷府上质问。
  八爷也没了之前的从容,一脸凝重,“我也不知道汗阿玛为何突然会下这个决定。”完全是打破了他们之前的布置。
  “我过来是想问问你有什么解决方法?”三皇子气愤的拍桌子,这一次汗阿玛简直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将那些王公大臣,朝廷官员全都拉下水,哪里还有他们赚钱的份?
  八爷沉声询问他,“三哥,这事不对!汗阿玛想要开通东洋贸易,为何咱们没有得到消息?肯定是有人插了一足。”
  三皇子反射性将目光看向了西边,随后他又看着老八,“你是什么意思?”
  八爷开口意味深长道:“三哥,你想一想这一次谁得到的好处最大?”
  三皇子顿时一摇头,“不可能是老四。”早朝时老四那个惊讶的神色,一看就不像是假的。他可以肯定老四也是头一次得知这件事。
  “我没说是四哥。”八爷开口,“但您别忘了,四哥府上还有一位能人。”
  “你是说安佳氏?她哪来那么大能耐,能够左右汗阿玛?”三皇子还是不敢相信。
  八爷道:“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事跟隔壁脱不了关系。”
  三皇子顿时无语,靠直觉?直觉有个屁用,能做证据吗?
  他觉得与其这样跟老八掰扯下去,还不如去跟老四套一套人情,这航海贸易赚到的银子,他心里可是有数的,虽然不能吃独食,但总比被撇开来的强。
  这样想着三皇子也不耐烦在老八府里多呆了,随便找了借口离开。
  八爷还不知道三皇子想要跟他拆伙,心里还在想着该怎么解围。
  随即又想到京城里还有一伙棋子,那群倭人在京城里呆了有小半年了,如今汗阿玛回来了,是该提出来用用。
  皇帝嗯了一声,没有在做回答。
  八爷偷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见他没当做一回事,继续翻看报纸。便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劝道,“汗阿玛,那群拨人几次来找理藩院递上折子想要求见汗阿玛。”
  理藩院是对外的机构,理藩院是统治少数民族,加强少数民族对大清联系的地方。
  还兼管理一些属国之事,所以日本虽然脱离了大清,但是想要求见皇帝,还是得通过理藩院。
  八爷见皇帝不吭声,有些急了,“不过是一群东洋小人,汗阿玛接近之后随意打发就是。”
  皇帝冷哼一声,“胤禩你大胆,朕何时需要你来管朕该如何行事?”
  八爷当即跪在地上,冷汗嗖嗖往下冒,“是儿臣逾越,请汗阿玛降罪。”
  皇帝一言不发,任由八子跪着。
  老八胆子越发大了,仗着赚了些银子长袖善舞,受到那些大臣的恭维,整个性子狂妄起来,都敢跟着他指手画脚起来。
  八爷整个人如遭雷击,跪在地上簌簌发抖。
  皇帝静静地翻阅着报纸,查看着这段时间经常发生的事情?
  看到那些大臣收到倭人送的女人后,他眉头皱了皱。
  不过是离开不到一年,整个京城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倭人国真是恶狼之心,用女人来腐蚀朝中大臣。
  他看这报纸上说的对,倭人国原本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此时贴上来,绝对不怀好意。
  至于这一个个接收女人的大臣跟儿子,皇帝一一记了下来。过不了女色这一关,皇帝如何敢重用?
  看到自己四子冷面拒绝了倭人国的女子,皇帝心里有些满意,不过是区区蛮夷之女,哪里配得上皇家子孙。
  “汗阿玛,是儿臣逾越了,还请汗阿玛责罚!”
  八爷跪了半个小时以后,见皇帝还是没有开口,此时脑子里再也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只想先渡过这一次难关!
  皇帝这才放下报纸,缓缓开口,“听说你从倭人那里赚来不少银子,正好山西去年大旱,朝廷赈灾只是杯水车薪,你有什么看法?”
  什么想法?不就是想让他将银子捐出来吗?这话已经说得那么明白,八爷还能怎么办?
  他一咬牙,“儿子……愿意捐出所有赚来的银子!”银子没了再赚就是,只是这次惩罚大概许多大臣都得离他而去,这些人都是人精,汗阿玛很明显看不过他营私结党,那些人自然识趣。
  皇帝开怀一笑,起身走下来亲手将她扶起,“胤禩有仁者之心,朕心大慰,也不用全交上来,总得留一些家用。”
  八爷再次跪下,“谢汗阿玛不怪罪之恩。”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起身,然后又道:“胤禩,朕命你辅佐胤禛一同协管东洋贸易一事,有何事务必要跟你四哥好好商量。”
  八爷心中一喜,没白花一大笔银子,竟然得来这么一个好差事。
  管理东洋贸易,这可是一个肥差,可是一个能跟宗亲交好的机会,老四只会冷着脸,哪里会低下头去拉拢这些人。
  皇帝看着老八脸上喜色难掩,心里也高兴,打了一巴掌再给个枣,又瓦解了老八的夺嫡之心,他怎么不高兴。
  几位皇子当中,他最不可能考虑的就是老八,让一个辛者库之子登上皇位,那简直是打他的脸。
  为了避免他起心思,还不如在最开始就打消他这番心。
  皇帝心思一转,又转到其他皇子身上,如今十三十四也已经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了,皇帝哪里看不出来,只是这两个儿子太小,根本不是几个哥哥的对手,回头碰一碰壁自然就会退缩。
  皇帝还是将心思放到几个大儿子身上,不在京城这段时间几个大儿子明显动作频繁,大概也只有老四没有动这番心思一心念佛。这跟其他几个兄弟相比,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让皇帝忍不住宽慰,还是老四好,没惦记着他这个老父屁股下的位子,将东海贸易交给老四,也是给他的奖赏。
  念佛是好事,却不能真出家,还得多加加担子,免得他一心扑在佛经,有了忘却红尘的念头。
  四爷听到敏宁说的公司之后,就快速忙碌起来,整天的拉着洋人打探。
  东印度公司在西洋人耳中可是鼎鼎大名,历时一百多年,如今还是东西方主要的贸易公司。
  可以说跟大清通商的西洋船当中,绝大部分都属于东印度公司。
  不过敏宁对东印度公司了解的不多,所以并不知道这是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有好几家公司联合在一起组办成东印度公司。
  四爷敏锐的察觉到这种情况,觉得这不就符合大清如今的现状吗?
  完全可以由朝廷组建一个公司,其他宗亲组建一个公司,大臣们在组建一个公司,再从民间招一些商人组建一个公司,各个阶层组建好之后一起投股再组建一个联合公司。
  之所以加入商人是因为经商一事还是由商人来办,朝廷跟其他人公司就等着坐收钱就是。
  而且这也不算是与民夺利,就算夺,夺的也是国外的钱,影响不了大清百姓。
  人家叫做东印度公司,四爷觉得也应该取一个名。
  于是四爷又翻起了书,这一次不是给孩子起名,而是给公司取名。
  敏宁提了一盅羊骨汤过来,这段时间四爷是不着家,外面又是风寒地冻的,厨房里常备着羊骨汤,就是给他补身子驱驱寒用的。
  “怎么是你送过来?”四爷看着敏宁提着熟悉的食盒有些意外,平日里不是苏培盛去取吗?
  敏宁笑着将食盒放在桌上,掀开盖子后,取出放在里面的羊骨汤,纯白的羊骨汤放着鱼一起煮的显得非常鲜。
  再放一些粉丝,豆饼,豆芽,青菜叶子,羊肉片就成了一碗羊肉粉丝汤。
  四爷十分喜欢这样吃,这总比喝白汤要来的好,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