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农家女日常-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公子。”来宝作揖行礼后就转身走出屋外。
  “沈大夫,夏公子,我先去起火,等会儿姐姐就可以烧菜。”欣兰福了福身子就去找钱芳了,在这里太有压力了。
  沈木荣见钱欣兰出门,他对夏侯淳说,“夏兄,您也太拼了吧,自己身体都不注意。”
  “难得一次机会,你说我能错失吗?”
  “但也不能如此啊,天冷还下着雪呢,还好钱家这里不觉得冷,要不然就够你受了,还有你刚才怎么能答应可以吃那辣椒呢?辣椒对你而言可是一点都不能沾得了啊。”
  旁边放着的炭炉烧得旺,暖和了整个屋子。
  “木荣,本公子怎么越来越觉得你像个老太婆了?唠唠叨叨的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拿人钱财就得□□,没办法啊。”沈木荣嘻嘻哈哈的笑着。
  “是不是我母亲总烦着你了?我知道她很操心我的病,但你瞧瞧都好久没复发过,可见你医术进步很大。”夏侯淳缓缓地说。
  难得一次进了钱家之门,还懒着不走吃顿饭,钱芳姑娘对他也不再那么冷淡,还对他笑了几回,算是很好的结果。
  他都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如此奢望钱芳能跟他多进一步的接触?虽说慢火熬清粥,越熬越可口,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了,这么忍耐久了他迟早会爆发,就像沈木荣说的“竟然看上么就娶来,哪有夏兄搞不定的事儿?”可又不忍心如此莽撞行事。
  哎,夏侯淳叹了一口气,堂堂夏家之主,遇到此等事竟是踌躇不前,让他人知道了岂不笑话了。
  钱芳听了良生的话,心里明了,那位夏公子该是不能吃热气的东西,难怪上次在护村河的烧烤会上他都没吃她烤的食物,只是吃了两块桂花糕。
  那就做些清淡的菜:玉米蔬菜丁,珍珠丸子,红烧肉,红薯饼,莴笋炒肉,再加一个热汤,这样的菜式可以吧?不管了,再磨蹭了就让他们两人等太久了,刚才欣兰过来说已经起火了,她用一个菜篮子把需要的菜放进去,上了木梯就抬级出了洞窖,良生在上面接了篮子,钱芳出来后用木板盖住洞窖口,就去厨屋准备洗菜做菜,对着良生喊了一句“良生,你进里屋去陪着两位公子,请他们再等会,姐马上就做好菜。”
  “好的,姐。”良生把篮子拿到厨屋后就往招待两位公子的房间去。
  半个时辰后,欣兰帮着烧火,钱芳就把几道简单的菜做好。
  钱家小院四四方方的,厨房到待客的房间走几步就到了,欣兰用篮子把做好的菜端到桌上,不一会儿,就有香味扑鼻而来,还散发着热气;而来宝也跟着把夏府做好的兔肉和鲍鱼粥都端来了,摆上去,丰盛的一桌菜就引人食欲大开啊。
  此刻来宝开始伺候着夏公子的饮食,给他拿了从夏府带过来的碗筷,钱芳一瞧这模样,脸色很是尴尬,看来啊她做的菜该是没啥胃口了,还兔肉鲍鱼粥,这不是要让人难堪么?钱家的碗筷是有点老土,但可是洗干净的,钱芳还叫欣兰用热水冲洗一遍的,这样卫生些。
  夏侯淳注意到了钱芳的不悦之色,顺着她的目光才发现是来宝正在摆放的用具,他不动声色的跟来宝说,“把这些收了吧,跟钱姑娘她们一样就好。”
  钱芳见来宝把带来的碗筷收了,拿了自家的碗筷摆在夏侯淳的面前了。
  真是奇怪,有钱人家就是这么的做作。
  夏侯淳要是知道了钱姑娘有这苗头的想法,他心里都不知有多惆怅了。
  沈木荣不管不顾,自顾着跟良生碰杯喝果酒吃钱芳做的菜。
  “夏兄,快尝尝,钱姑娘做的菜真是太适合你吃了,比夏府唐大姐做的还要可口。”
  夏侯淳见沈木荣狼吞虎咽的样子,用脚踢了他一下,“你能不能矜持些些啊。”
  钱芳目睹了一切,笑着站起身,“沈大夫,夏公子,来,钱芳给两位敬酒,谢谢两位的帮助,让我摆脱病痛,钱芳真是万分感激。”说完话,钱芳一饮而尽,其他四人也一起干了杯。
  一顿简单的饭菜,没有府邸里的歌舞升平,没有才人间的诗词赋曲,但大家很是愉悦的享受着这清淡可口的饭菜,在冷的天,但有暖的心,满脸笑容,没有拘束,没有回避,就这么和睦相处着。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小修)

  又一个新年来了,这是钱芳来花溪村的第五个年头; 过得第五个春节。
  在喜庆的日子里; 总会产生一些思念远方的人的情绪来。
  离开他们五年了,不知如今变得怎么样?这样的穿越很是莫名其妙; 钱芳都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回去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其实她都做最坏的打算,一辈子就这样在花溪村里过着吧。
  假以时日; 弟弟良生顺利高中走往仕途之路也罢;妹妹欣兰找到一户好人家嫁了幸福的过日子就行;她自己呢?还没想过; 无非最后找个上眼的男人嫁了,她不可能一辈子当老剩女吧?可是; 十七岁的她?上次李大婶说的亲事,钱芳觉得是因为她有位弟弟中了举人的缘故才看上她吧; 要不然以前怎么就没人敢来提亲啊?她觉得十七岁结婚太早了,她可不要像这里的女子那样十五六岁就走进婚姻的坟墓;她还要好好种田找点什么生意来致富; 让弟弟妹妹得到更好的生活;还想着找出当年爹娘不幸去世的原因呢; 虽然不是她的亲爹亲娘,但却是前主的亲爹娘,占了人家的身体灵魂; 也该为她做些事情报报恩啊。
  大年三十; 是除夕日。
  花溪村的每户人家; 都忙着备着大年晚上的团圆饭,剁肉切菜; 热火朝天,一番热闹场。
  孩子们早早洗好澡,穿着新衣裳; 出门遇到谁就跟谁拱手作礼说着讨喜的话:恭喜发财。
  这习俗不管是古时还是现时都一个样,小孩子最期待过年了。
  狗蛋儿穿着李大婶给他做的衣服,欣兰给他做的虎鞋虎帽,瞧着那老虎图案惟妙惟肖;虎鞋虎帽,四平八稳,虎虎生威的意味,狗蛋儿过年就七岁了,李大婶看着活蹦乱跳的孙子她满脸笑容,孙儿这么大了,她倍感欣慰,当年儿子上山打猎一去不回来,她整个心都揪得要流出血来,还好这孙子顺安成长,给了两位老人家一大安慰啊。
  “狗蛋儿,你是去找小龙哥哥?慢点走,路有些滑。”钱芳隔着围墙看到狗蛋儿蹦蹦跳跳的走出李家院子就喊着他说了一句。
  虽然天没在下雪,雪融化些日子了,但还是会湿漉漉。
  狗蛋儿笑嘻嘻咧着嘴儿说:“姐姐,大年好。”
  “狗蛋儿,先过来下,姐姐给个红包。”钱芳招了招手。
  狗蛋儿一听有红包,边嚷着边跑过来:“有压岁钱了,有压岁钱了。”
  钱芳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用红纸包着的一枚铜钱递给了狗蛋儿,笑着说:狗蛋儿,长大了,要好好听爷爷奶奶的话儿。
  “谢谢,姐姐。”狗蛋儿鞠躬谢礼。
  “出去玩小心些,不要太晚回来,爷爷奶奶在家等着你吃团圆饭。”钱芳叮嘱着狗蛋儿。
  狗蛋儿点了点头,挥挥手就往外走。
  屋里,欣兰还在做着细活,还差一点就可以做好给人家送去,对方都催了几次,欣兰年底了收的活儿有几幅,每晚都挑灯干活,眼睛有点受不住了,钱芳看着自己妹子这么拼命就说她不要接太多细活,她已经备够银子让良生过年后进修学习的费用了。
  良生早早去张先生家了。他平常一有空就去张先生家讨杯酒喝,两人对酒畅谈,很是痛快。书院已经放假了,张先生一人在家,良生就想着多去陪陪他。
  上次张先生找了沈木荣帮钱芳看病,钱芳叫良生带着她一起去他家坐坐还带了自家种的东西送过去。
  过年前,钱芳把地里的活儿做好,这冬季不敢种多样,就番薯和小麦,两个月后该是可以收成,然后就可以再想想做什么适宜的农作物。
  两头猪躲在猪圈里,钱芳铺了很多干草,增加保暖效果,因是冬季,她得定时驱着猪儿到别处排便,要不然会把猪睡得地方弄潮湿了。还好今年的雪下得不会太大,毛毛细雪,有时还有阳光,给猪圈照照有很大作用,饲养两头猪工程挺大的,但收获比别的多些啊。
  钱芳依然是一个忙人,良生这些日子不用去书院,就帮着她做一些。
  上次沈大夫和夏公子两人在她家吃了顿饭后,就没再来了,她们也没有去打扰人家。
  各自各的准备过大年,外面开始响起了鞭炮声,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欢闹声。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响了整个花溪村,孩童们嬉嬉闹闹的追逐着; 大人们在屋里忙碌着年夜饭; 各家各户都已是炊烟袅袅。
  良生和欣兰两人在院子门口贴着大红春联、福字贴,春联上的字是良生写的; 工整简洁的文字抒发了大家对新年的美好愿望;福字倒着贴,祈愿着福到运到。欣兰手巧; 剪了好几副窗花; 栩栩如生,每个窗户都贴上剪纸; 看着都有气氛些。
  他们准备送了对春联和几张窗花给隔壁的李大叔家,等会儿还要去帮忙贴上。
  钱芳在厨屋里忙碌着; 包饺子,炖着汤; 炒着菜; 虽然就姐弟三人,但她还是要把年夜饭做得丰盛美味,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顿团圆饭。饺子她多做些; 要给李家送些去; 钱芳总是顾着隔壁的李大叔一家子; 想想老的老小的小,真是过得不容易。在这左邻右舍的; 能帮着就帮着,何况李大叔李大婶两位老人家对钱家也是很好的,他们作为长辈教会了钱芳好多事情; 要不然她一个从现代来到古代的女子许多人情世故可是一点都不开窍的,在现代的时候家里有父母处理着,她作为小辈哪用去管多啊。在花溪村这里,钱芳就没办法,她来时前主的爹娘都走了,带着双胞胎的弟弟妹妹,真是无从下手,慢慢的接触了解了才清楚这里的生活,而隔壁的李大叔李大婶那会儿就帮了好大忙,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她们送过来,把她们都当成了自家人一般。
  五年了,变化很大,钱芳在花溪村站住了脚,种田养猪,忙的不亦乐乎。
  “姐,姐,快出来看看。”欣兰在屋外大声喊着钱芳。
  “怎么?”钱芳用围着的毛布擦了擦双手,走出了厨屋。
  “姐,你瞧瞧,良生写得字多好看啊。”欣兰挽住了钱芳的胳膊笑着说。
  钱芳抬头看了已经贴好的春联,黑色的字体在大红的纸上龙飞凤舞,刚健有力。她竖了竖大拇指,“良生,这字写得真不赖。”钱芳当然看得出来钱良生的字写得好,在现代的时候她是有练过写毛笔字的,略懂一二。可那时在现代有钢笔圆珠笔写字方便得很,所以她都没怎么坚持学下去。而在这里的书生们,都是用墨水毛笔写字,必须端正有力,要不然一出手瘫了就不好意思了,可谓见字如见人。
  “这些字画往上一贴,咱家的院子看起来就不一样,有股喜气的味道。”钱芳笑呵呵的说。
  “过年了,是该如此。”良生轻声细语的说。
  “良生,我们过去李叔家贴春联吧。”自家的都贴好了,欣兰叫了良生,“姐,我们过去了。”欣兰手里拿着春联和福字贴,还有这边剩下的米糊。
  钱芳笑着点了点头,“嗯,等会儿欣兰你过来拿些饺子给李叔家送去。”
  “好的,姐姐。”
  不会儿,钱芳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