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之家有考生-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炸得王书生脸色惨白,魂飞天外。
  他不顾一切的开始挣扎哭喊:“这真不是我的……我明明把它放在李修竹的考篮里了,怎么会跑到我的考篮里?!一定是李修竹陷害我!大人……大人……您听我解释……”
  “我是丹嘉城府试前十名,我怎么会做夹带这种事儿?!”
  王书生的这番话,仿佛打开了静音开关一般,让所有声音都为之一静!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一时之间,所有丹嘉城的考生们都低下了头,无地自容。
  谢越彦暗自摇了摇头,就这智商还害人?!还是回家洗洗睡吧……
  “李修竹是谁?!”
  检查考篮的衙役低沉沉的问。
  “李修竹是丹嘉城府试第三名。此考生的同村族人曾欺凌弱小打断了李修竹侄儿的腿,被清水县令判当堂杖四十。”
  谢越彦走出队伍,双手微拱,朗声答道。
  不偏不倚,不带任何私人感情,只是陈述事实。
  “你是何人?!”
  衙役挑眉继续问道。
  “丹嘉城府试案首…谢越彦!”
  谢越彦淡淡道。
  衙役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谢越彦从容的站回队伍中。
  谢越彦的这番话简直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连王书生陷害李修竹的动机都给补全了。
  你是丹嘉城府试前十,所以,你不用小抄……那人家李修竹还是第三名,人家犯得着准备小抄吗?!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了,王书生与李修竹有私仇,害人不成反害已!
  这下众人看王书生的目光越发的不屑了。
  简直是个人渣!
  王书生的心咯噔一下,猛然间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面如死灰,身子一下子如同面条似的软了下来。
  他怎么一害怕,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了呢?!
  现在,他该怎么办?!
  这种事情见多了的衙役心中已经明白了个七七八八,懒得再磨叽,直接就把王书生押走了。
  这个王书生情节恶劣,怕是会被提学官大人摘掉读书人的头巾,判上个永不许科举的刑罚了。
  换句话说,就是……
  这个书生完了!
  但没有人可怜他。
  这个人完全是咎由自取,若真让他的计谋得逞了,这世间哪还有公理正义了?!岂不是坏人当道,好人遭殃?!
  王书生在众人厌弃的目光中,像被拖死狗一般的拖走了。
  王书生的事情就像石头子投入水中只是起了几道涟漪后,水面就又恢复了平静,毕竟,王书生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没有人什么能比得上自己将要到来的考试,很快就没有人再关心王书生了。
  王书生……
  顶多是他们考完院试后,在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
  曾经有那么一个又蠢又毒的书生,在院考的时候,害人不成反害已……
  考生们经过唱名检查一个个的进入考场。
  一门检查吃食、二门还要再检查一遍吃食和衣物。
  再往后走,则是担保人那一关。
  这一次,不只是有各位学子的禀生担保人,多了一位学院的教喻和禀生担保人为学子一同担保。
  过了这最后一关后,才是拿着领卷凭证领试卷找号房。
  谢越彦拿到自己那份试卷后,特意装做找不到自己号房的样子,多走了几排,直到看李爹已经好端端的坐在号房里,擦干净了桌子和凳子、摆好文房四宝,正在闭目养神,神情从容后,谢越彦才转身去了自己的号房。
  要了水,擦干净桌子凳子,谢越彦净过手,摆上文房四宝,也像李爹那样闭目养神,对耳边各种杂乱的声音,听而不闻。直到时间流逝,周围的声音渐渐静下来……
  “当”的一声,似是金属板击打之音,开卷的时间到了。
  谢越彦睁开眼睛,修长的手指有条不紊的拆开糊着的试卷,露出里面的考试。
  果然是《四书》文一道、《五经》文一道、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
  似乎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可当谢越彦的目光落在第一道《四文》题时,谢越彦就知道他们还是太乐观了。
  诚然,提学官出的题都没有剑走偏锋,可是,他出的题却更加刁钻。
  他出的竟然是截搭题。
  所谓的截搭题是指经书语句截断牵搭作为题目之意,还分什么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诸体。
  在谢越彦看来这些都属于前朝的糟粕,文字游戏!
  真是好的不学,学坏的!
  谢越彦眉微蹙的看着《四书》文题——“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的截搭题。
  这考卷上的半句话,出自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完整的句子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谢越彦记忆力超群,自然是记得出处。
  略一思索,提题便答了起来。
  李爹也同样记得。
  李爹当初只是苦于考场恐惧症,而困顿多年,实际上李爹的知识储备量是相当丰富的。
  这题目出的虽怪,却难不倒真正肚子里有货的人。
  反倒是那些学术不精的学子,因为想不该句子,不明其何意,而交了白卷。
  《五经》题则为”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这道题倒是出到了谢越彦的心坎上。
  谢越彦提笔便答。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
  日头渐渐高升,七月流火,狭小的号棚开始闷热起来。
  有许多考生一边答题,还一边不得不擦着自己脸上不停往下滴落的汗珠,生怕落到卷面上污了试卷……
  谢越彦答的聚精会神,无全无视提学官已经来回在他的号房前走了好几遍了,常常驻足停留……别人都是汗流夹背的样子,唯独谢越彦一身清爽,脸上连个汗珠都没有。
  李爹没有谢越彦这心静自然凉的本事,但他有雁回为他准备的秘方。
  拿出一枚已经被砸成饼渣的药……饼,扔进嘴里。
  立刻一股清凉游走全身……
  舒服!
  李爹惬意的眯了眯眼睛,飞快的答着试卷。
  当日头渐渐偏西,要落不落的挂在天边时,李爹终于在谢越彦第一个交完卷后,成为第二个交卷的人,紧随他之后交卷的人,李爹回头一瞅,乐了……
  认识!
  ……


第98章 
  这不是宋松安吗!?
  此次来参加院考的人太多了; 乌泱泱小几千人。
  他们丹嘉城的考生混在里面; 就像是几滴水融入了大海一样……李爹都已经放弃在兰西府遇到宋松安的可能性了; 没想到,宋松安竟然在他之后交卷。
  这下就好办了……
  李爹给了宋松安一个门口见的眼神; 就将试卷交给考官,施施然出了考场。
  谢越彦正等在门口不远处,见李爹出来了; 就想拉着李爹离开。
  李爹却神秘的一笑,摆摆手,执意等在原处。
  谢越彦不明所已; 见李爹似是在等人; 便也驻足一起等。
  谢越彦是第一个交卷的,李爹是第二个……
  从考院出来时; 日头还挂在天边; 正是黄昏时分。
  考场外的人都是学子的送考陪考之人,有家人、亦有家里的下人奴仆,熙熙攘攘一堆的人; 每一个人都用热情十足的目光洗礼了一遍谢越彦和李爹。能第一个、第二个,在日头还没下山就出考场的考生,必然是学识极好的考生,一边羡慕一边期待自已关心的人能是第三个走出来的……
  可惜; 他们都失望了……
  第三个走出来的也是他们不认识的一个学子。
  穿着普通的青衣、头戴方巾、斯文俊秀; 一看就应该不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但也不寒酸; 十分得体。
  “松安!”
  李爹一见宋松安出来,笑着扬手招宋松安过来。
  宋松安急急走过来,向李爹见礼,眉宇间有几分急迫,似是想问什么……
  谢越彦这才知道李爹原来是在等宋松安,他摆摆手阻止了宋松安,道:“先离开这里……”
  宋松安这才意识到,外面几乎所有等考的人都在注视着他们三人,此处,可不是一个谈话的好地方,遂点点头。
  李爹本就是在等宋松安,现在宋松安已经出来了,三人自然就没有必要再留在考院前,于是一同迈步往外走去,谈说着彼此相适的喜悦以及此次院试一路的见闻。
  三个人举手投足间皆是读书人自有的那种潇洒文雅,让人惊赞不已。
  “这是哪个州府的学子?!风姿竟然如此出众?!”
  有个似是大户管家模样的人出声向家里的下人问道。
  “我知道!我知道!那个长得最为清雅俊美的少年自称是丹嘉城府试案首!”
  一个机灵的小厮迅速回答道。
  虽然当时衙役驱赶了他们这些送考人,可是因为他人小又灵巧,又看爱热闹,他趁人不备藏到树上去了。
  “案首啊……”
  管家眯着眼点了点头。
  心说,难怪风彩如此出众。
  当然,其它两个人也不怎么差就是了。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份。
  能和案首做朋友,想必自身的才学都是不差的。
  丹嘉城?!
  既然他们三人是朋友,那想必也都是出自丹嘉城了……
  “这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出来的都是丹嘉城的学子……看样,这丹嘉城文风很盛啊……”
  管家赞叹道。
  “那又如何?!还不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刚才说话的小厮不屑鄙夷的说道。
  “哦?!此话怎么讲?!”
  管家眼珠一转,这里面有事儿啊,追问道。
  见管家问,小厮就把刚才在树上的所见所闻,口沫翻飞的讲了一遍。
  “啧啧,还有这种事?!”
  “那书生可是坏透了……”
  “我看他不只是坏,还蠢透了,竟然敢在我们兰西府提学官的眼皮子底下捣鬼……”
  “该!”
  “害人不成反害已……”
  “那学子也是丹嘉城的考生?!应该追究他们学喻和担保人的职责,连这种品德败坏之徒,也能来能加院试?!”
  “他们是怎么考察的?!”
  “就是!就是!”
  “那考生叫什么?!他的担保人和教喻是谁?!”
  不知什么时候周围的人都被小厮活灵活现的讲述给吸引了过来,听完之后,纷纷义愤填膺的谴责着。
  “那考生叫王志,他的担保人是石鼓书生的周嘉安,教喻是石鼓书院的李维!”
  一道低沉如钟的声音混在人群的杂音之中响起。
  但是尤其人们太过气愤,也没有人留意是谁发出的声音,只是记住了王志、石鼓书院、周嘉安、李维这几个名字。
  而那道低沉如钟声音的主人在说完那一句后,就拉低了头上的头巾,低头混在人群中走远了。
  赫然正是李石头!
  托李石头的福,王志、石鼓书院、周嘉安、李维这几个名字在兰西府可算是臭到大街了。
  ……
  “李伯父,那王志往您的考篮里塞小抄,您知道吗?!”
  在茶楼一僻静角落坐下后,宋松安迫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