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医穿越记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明他还没有见到文渊候并被确立身份,却从一开始就认定他是文渊候流落在外的儿子,一路上恭恭敬敬的伺候。虽说可解释为小心谨慎,唯恐怠慢了以后庄重认祖归宗会有所刁难,可过犹不及,很容易把人端得太高下不来台。
    周同听到动静也出现了,一边帮忙收拾,一边忙不迭的给庄重解释,生怕庄重受了委屈会有其他情绪。庄重却十分平静,别人让他的时候就想过会有这么一天。越临近京城遇到的大官就越多,遇到比文渊候更牛的人物实属平常,况且他还不是文渊候呢。只是也忒折腾了些,也不知道哪个高官大半夜的入驿馆,连文渊候的旗号都没法压住。一般来说品级差距不大,都不会太计较,只有相差几级才会这么麻烦和慎重。那些低级官员也想借此套个近乎,混个脸熟。
    文渊候有侯爷爵位,又就任兵部左侍郎一职,官居正三品,是官家面前得脸人物。一般来说大半夜的,就算是尚书一级的官员都不会这般折腾,莫非是宰相?庄重虽是好奇却也没细问,作为个出家人,不应多舌。
    庄重并没有什么行李,拎着一个不离手的箱子就离开了,新的房间并不比上房差多少,把周同打发出去准备继续睡觉,可驿馆里的嘈杂声让他根本没法入眠。这才知道为何屋里布置差不多,这里却不是上房的原因。
    这间房隔音效果还真不是一般的差,马蹄声、脚步声清晰入耳,倒是没什么人说话。庄重睡不着竟是默默的数起人数来,他的听力一向很好,从前没少在侦查破案中通过音频推断环境和地点,不需要一些高科技手段就能分辨出音频是否是剪辑拼接。这里的环境比从前简单得多,更加容易判断。庄重闭着眼听着声音,根据驿馆的结构脑子里已经在推想这些人此时的动作。
    一共来了五十余匹马,训练有素。人的脚步声很轻,这些人的脚步声加起来都没有驿丞和驿夫的脚步声大。若非庄重从马推测出人数,否则根本无法断定到底来了多少人。这些人不喜言语,全程只听到驿丞在那唱独角戏,言语中带着浓浓的恭敬奉承之意。这群人动作迅速有秩序,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驿站里又恢复了平静。
    庄重并没有把这些人放在心上,彼此不过是匆匆过客罢了,况且对方还是天之骄子,与他绝不是一路人。
    来人嗣昭王,乃当今皇帝同父同母胞弟之子,就连庄重这样乡下出来的出家人都知道他。权势滔天,不羁于世,深得当今皇帝宠爱。若非当初群臣反对,甚至有谏官撞柱以示对祖训的维护,皇帝就要封嗣昭王为亲王,位同皇帝亲子。
    皇帝当时唯有太子一个儿子,体弱多病本就不是最佳储君人选。而嗣昭王之父贤王,当初乃先帝最看重的儿子,若非因故早逝,现在的皇帝到底是谁可就不好说了。嗣昭王能文能武,从小就聪慧过人,矫勇善战,若还被立为亲王,难免会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到时候朝野必将动乱。
    群臣皆反对,就连嗣昭王本人也不同意,皇帝无奈只能封其为嗣王,而永业田食邑等均却高于亲王,以另一种方式弥补。大佑对宗室的封爵与宋朝基本相似,不似其他朝代一般优厚。亲王之后通常不封嗣王,王爵仅其身,其子取一人封公爵,而后逐渐降之。虽设置了嗣王这一爵位,并规定亲王之子承嫡者封嗣王,而事实上如同虚设。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然后根据功绩、资质等,再斟酌封以郡王。
    大佑建国百余年,嗣昭王乃第一任嗣王,并打破宗室不可带兵之先例,屡次率兵平乱。虽每次归来就主动归还兵权,可手上一直掌有五千骑兵,为其护卫队。朝中上下没少为此事谏言,可皇帝却依然我行我素。原本嗣昭王只统领三千骑兵,被说多了直接加成五千,并扬言若还有人多舌则加为一万。
    大佑不少地方与宋朝极为相似,其中最相似之一就是马匹少得可怜,就连士大夫不少人出行只有驴。骑兵绝对乃稀缺品,而且一个骑兵一般配备两匹战马以便替换,若嗣昭王真的拥有一万骑兵,还屯守京城边,这场面简直无法想象。顿时,朝中之人不敢再吭声,这种事皇帝绝对能做得出来。又见嗣昭王虽权势滔天,有时肆意妄为了些,却没有□□之意,就连太子也不觉此事有何不妥,便也没在这上头念叨,但是眼睛却一直擦亮眼盯着。
    这些都是庄重从圆觉嘴里听到了,天知道这个一直窝在山旮旯破寺庙里的小和尚怎么会知道这些。庄重听完觉得皇帝特符合那句话,有权,任性。对嗣昭王的爱更是深沉,赋予权力的同时,还使其成了刺眼的靶子。
    这样的传奇人物突然出现在自己附近,说不好奇激动是假的。不过庄重却也没多意外,嗣昭王可不是安生待在一个地方的主,四处奔波不少地方百姓都见过他。嗣昭王之所以这般出名并不仅仅因为身世和圣眷,更是因为他经常率领骑兵四处剿匪,堪称剿匪小能手。不少名扬天下的恶匪都是嗣昭王所灭,这也是令那些言官闭嘴的原因之一。
    x二代做成这样才叫个潇洒,庄重对于嗣昭王还是很佩服的。可搭讪什么的就算了,据说这剿匪小能手可没有什么好脾气。喜欢剿匪不是因为正义,而是脾气暴躁喜欢打架杀人罢了。嗣昭王就曾因为一言不合在殿上大打出手,把一个文官揍得他娘都不认识了。而且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与京中贵官宗室皆无深交,谁的面子都不给,就连母族都爱答不理。
    庄重第二天遇到传说中的天之骄子便离开了驿馆,驿馆一大早的氛围就比昨天刚来的时候凝重得多,四周都是巡视的官兵。一行人匆匆用过早饭就上路,不敢在驿馆多耽搁,行动也十分的小心,唯怕发出一点声响。
    直到看不到驿馆,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
    一个护卫玩笑道:“我昨儿睡觉的时候都捂着嘴,就怕大晚上打呼噜把贵人吵到。”
    一群人顿时哄笑。
    嗣昭王不愧为话题人物,原本并不喜言谈的队伍,此时也忍不住出言聊几句。有人不由开始猜测嗣昭王出现在此地,恐怕又是去哪剿匪了。
    一个护卫羡慕道:“我一个兄弟就是黑骑营里的,如今富得流油。”
    嗣昭王的骑兵皆身着黑色铠甲,马饰也皆为黑色,被世人称为黑骑营。
    另一个护卫摇头笑道:“挣的都是卖命钱,虽说很眼红,可安逸了这么多年这种钱我可挣不来了。”
    其他护卫纷纷应和,他们如今都上有老下有小,没法子像当初在军营里那般拼了。这些护卫都是当年文渊候统军时的部下,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伤才从军队里退下,又被文渊候收留成为了护卫。黑骑营的骑兵之所以富裕,都是因为剿匪得来。或是奖赏或是匪窝里的财宝,除了一些违禁品,嗣昭王皆散给了手下骑兵。
    这也使得黑骑营里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哪里有土匪。
    就连老百姓面对恶势力的时候,胆大的人都喜欢喷一句:有本事来啊,老子去黑骑营告状,把你家祖坟都给铲平咯!
    有黑骑营这一比土匪还土匪的部队在,京城及附近明目张胆的恶霸非常少,地痞流氓想挣点钱也是得拼智商的。
    这不,前边就上演了这么一出。

☆、第03章

天气炎热,茶肆里的生意还不错。周同寻了个靠边的位置,用自个带的抹布,将座椅擦干净才让庄重坐下,所用的茶杯茶壶皆是自个带的。临近京城茶肆里的食物也更加丰富,除了填肚子的主食还有解渴的酸梅汤和一些常见水果。
    周同笑呵呵道:“休息这一次咱们就可以直奔京城,临近酉时就可到侯府了,正好能赶上晚膳。”
    庄重点了点头,对于那陌生的环境心里难免有些不安。这一路周同把府里情形大致与他说了一遍,文渊候府里人倒是不多,可内宅之争却是激烈得很。侯夫人此举颇似王皇后为了斗萧淑妃而从寺庙里召回武媚娘,绝对不会像周同嘴里说的那样,不希望庄家的血脉流落民间,一家人就应在一起。
    庄重眼神暗了暗,他之前被暗害十有八…九出自侯夫人或者尹姨娘之手。那些人伪装成灾民,借夺食而杀他,若非有圆觉替他挡了一刀,如今他早就命丧黄泉。而正当他要被刺杀时,周同一行人从天而降将他救下,时机巧得跟演电视剧似的。
    一路上周同总是明里暗里的引导他,让他把尹姨娘当做敌人,把侯夫人当做靠山,这些反倒让庄重更加生疑。那些杀手有可能是尹姨娘怕他夺走自个儿子的爵位儿派出的,也有可能侯夫人为了笼络他而故意为之,当然,也有可能会是第三人。想要弄明白,庄重必须进京。
    “你快让开!我要回家!”一名女子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庄重的思路。
    “你不能回去!”一名男子阻拦道,语气里尽是无奈和着急。
    一男一女出现在官道上纠缠引来路人侧目,大佑虽颇为开放,却也讲究男女有别。这女子并非妇人,两人也就并非夫妻,这般行径让人不由皱起眉头。
    “光天化日之下,一男一女拉拉扯扯成何体统!”一个年级稍大的过路人瞧不过眼怒斥道。
    那男子一听满脸通红,手足无措的退离那名女子三尺。可一见那名女子想要越过他,又赶紧凑上前去阻拦。
    “表妹,你真的不能回去!”那男子一脸愁苦,想拦又不敢拦,着急得不行。
    那小娘子抹着泪哭道:“表哥,你就让我回去吧。我若是不回我家就要家破人亡了,我不能让我弟弟因为我被毁了,他可是我们王家唯一的血脉!”
    那男子满脸纠结,不停劝道:“你若是回去这辈子就毁了,姑姑让我看着你,说什么也不能让你回去。”
    小娘子含着泪咬了咬牙,一脸坚定道:“若用我能换弟弟一命,就是死也愿意。若弟弟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没脸活了!”
    男子为难不已,不知如何是好,站在那急得团团转。
    这么一会众人都听明白了,虽是觉得两人拉扯有伤风化,却也觉得情有可原。不由有好事者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话里透露这小娘子家里似乎出了大事。
    茶肆老板看到那二人不由叹了一口气,茶肆老板也是这附近村庄的人,所以也知道附近的事。这女子乃桃源村王家的女儿,从小被寡母养大,还有个十二岁的弟弟。虽说家里清苦了些,可日子过得也还不错。王娘子长得俊俏,又勤快能干,刚过及笄,门槛都要被媒婆踩破了。
    可偏偏这时候惹了事,原来那桃源村里有个张大郎,不知怎的与王家小郎打了起来。第二天张家人就把张大郎抬过来了,好家伙满身是伤,惨不忍睹,躺在架子上动弹不得。
    张家人让王家赔偿,索要百贯钱。王家哪有这么多钱,张家人便道若是没钱赔就把王娘子嫁过去。张大郎伤成这样以后必是没法娶妻,就让王娘子嫁过去补偿。还要附上相应的嫁妆,嫁妆由张家处置,若是不够以后逐年归还。
    王家哪里肯,张大郎那长相寒碜得让人看着都吃不下饭,还是个跛子。这都罢了,还是个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之辈,吃喝嫖赌无所不及,就快到而立之年也无人愿意嫁给他,是个有名的光棍。而张家其他人也都不是什么善茬,又抠又贪又懒,他们这里的人都说谁家脑子被门夹住了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