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成幼儿园园长-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2章 书成
  陆安珩这回准备了两份编写大纲;一份专为成年考生精心打造,语句精炼例题经典。另一份则是为儿童准备的;图文并茂语句活泼,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
  等到姜锦修他们看完陆安珩的编书大纲后;脸上的神情都变得高深莫测,十二只眼睛齐刷刷地盯着陆安珩,眼神中含义莫名。
  陆安珩被他们看得心里直发麻,忍不住稍稍往后退了一小步,试探地问道:“前辈们以为如何?”
  没人开口,空气继续安静。
  半晌,苏修齐长叹一声;看向陆安珩的眼神中莫名多了一丝畏惧;伸手拍拍胸脯,松了口气道:“还好老夫当年科考之时没有碰上你!”
  这书编的,简直是来催命的!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就算了;后面那些应用题中,小明小红不断从甲地到乙地,不断地往水池里倒水舀水又是什么鬼;闲得慌吗?
  数学渣苏修齐看得头都大了一圈,瞬间感受到了来自陆安珩的恶意。苏修齐忍不住敬畏地看了那份编写大纲一眼,心道这书要是编出来,如同自己这等就是在算学上不开窍的考生还能活?
  想到这里;苏修齐真心实意地给陆安珩提了个建议;开口道:“这书编出来后;你可得立马管你师父和岳父要上几十个护卫,寸步不离的跟着你。”
  不然真的得被人揍成猪头。
  陆安珩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眼神转向姜锦修,笑道:“那就得看师父乐不乐意给了。”
  姜锦修突然觉得自己有点牙疼,这会儿他倒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当年自己惹事儿的时候,姜锦渊总是一脸牙疼地看着自己了。这种给人收拾烂摊子的滋味,实在是酸爽得难以形容。
  然而看着陆安珩一脸无辜的样子,姜锦修也只能压下心里这种无比坑爹的感觉,拿过陆安珩的那份为儿童编写的数学大纲,无语地问道:“其他题目就算了,为何鸡兔同笼的问题会出现在幼童的课本里?你当他们一个个都是天才?”
  这会儿也有鸡兔同笼题,出自《孙子算经》,里面曾提过一句“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算法极其复杂,数学渣如苏修齐,至今都未曾弄明白。
  结果陆安珩竟然把这题安排进了儿童课本,让小孩子学。如此丧心病狂,就连姜锦修都看不下去了。
  对此,陆安珩很是理直气壮,前世的小学生四五年级就开始学鸡兔同笼的问题了,摸清了算法后,一个个解题解得飞起。同样的年纪,没道理这会儿的小孩子就学不会啊。
  于是理科生陆安珩撸起袖子就给六位大佬展示了一下好几种解鸡兔同笼的思路,算式法方程法各来了一遍。
  没错,陆安珩还把未知数x的概念也编了出来。不得不承认,方程比算术法思维更快,能解得题型更多。这会儿陆安珩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能推广一下数学,便夹带私货将方程式也编了进去。
  其实《九章算术》中便有方程一章,只不过没有指代的字母做等式,而是将题目中所有相关的数据并肩排成一个方形,最终得到的是一个类似增广矩阵的式子,解法较为困难。
  陆安珩则参考了后世的数学教科书,按照内容从浅到深的编写法则,在学完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等式的概念后,循序渐进地引出了未知数解方程的方法。
  当然,成年考生那边的内容还要深一些,包括了方程组还有勾股定理,以及一些简单的图形面积和体积的算法。
  实际上这些知识点现在大多都有,只是因为算法太复杂,不像后世那么普及。只有一些对此感兴趣的,还有因工作所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人,才会浸淫其中,苦心钻研多年。
  如今陆安珩这么一编,都快成了普通的知识点了。是以在姜锦修他们看来,这份编写大纲难度系数已经爆表,简直是为了逼死考生而存在的。
  不过听陆安珩开口分析鸡兔同笼问题后,几人的想法倒是渐渐变了。
  陆安珩讲解的认真,姜锦修六人也听得仔细。等到陆安珩算数法和方程法两种方法都讲完后,别说是姜锦修几人听得连连点头了,就连苏修齐这个数学渣都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抚掌笑道:“这法子好,简单易懂,老夫这么多年没弄明白的东西,今儿个被你这么一讲解,全都清楚了。想来那些个算学不好的考生看了之后,应当与老夫一样明白了个中奥妙,这书能编!”
  陆安珩见他一脸喜气洋洋的样子,忍不住调侃道:“前辈因何兴奋?”
  “你这年轻人这性子,就跟你师父一样,憋着坏水想看老夫的笑话呢!”苏修齐翻了个白眼,大方道,“怎么,困扰老夫多年的算学题今日总算被老夫闹明白了,还不许老夫高兴一下?”
  陆安珩憋笑,嘴角扬出一个漂亮的弧度,开口道:“当然能,那晚辈就先恭喜前辈了。”
  见苏修齐还是一脸乐呵呵的样子,陆安珩瞬间想起了后世那个广为流传的趣味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含笑对着苏修齐道:“其实,这鸡兔同笼的问题,还有另一种简便算法,不用动纸笔,心算便可。”
  姜锦修也来了兴趣,挑眉道:“有这等法子,你为何不编写进书中?”
  陆安珩笑答:“您一听便知。”
  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后,陆安珩便含笑开口了,“我们可以假设鸡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一只脚。题中鸡兔共有头35个,那么敢问苏前辈,吹第一声哨后,鸡兔还有多少只脚在地上?”
  这个简单啊,苏修齐立马就给出了答案,“59只。”
  陆安珩点了点头,继续道:“同理,再吹一声哨后,地上便只剩下24只脚了。请注意,这时鸡全部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剩下的24只脚全部都是兔子的,每只兔子还都站着两只脚。那么我们就能算出,兔子是24÷2=12只,鸡则是35…12=23只。”
  陆安珩的话音一落,姜锦修六人通通无语,全部都是一脸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表情,万万没想到这样严肃又颇难的题还能有这等解题新思路。
  姜锦修反应最快,一边大笑一边对陆安珩道:“有趣有趣,你这脑子到底都装了些什么,竟想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顾意之也忍不住摇扇轻笑,温声道:“怪不得你未曾将这法子编进书中,否则就凭你这么不严谨的算法,那群算学前辈们该跳脚骂人了。”
  陆安珩回以一笑,眉眼弯弯回道:“这法子,不过是用来博诸位前辈一笑罢了。如今看来,效果倒是不错。”
  换来姜锦修几人更加响亮的笑声。
  陆安珩见气氛已经被自己炒热了,顺势提出了编写的分配问题。
  事实上,由于陆安珩弄出的新鲜东西太多,他还得先给姜锦修他们上课。花了好长时间一样一样的将知识点掰碎了给他们讲明白后,几人才各自分配好了编写任务,编书工作正式开始。
  陆安珩自打领了编书的差使后,翰林院的同僚们对他的态度便有些微妙起来。毕竟以陆安珩的年纪,就能领上这么个好差使,绝对是元德帝对他的偏爱,怎能让这些在翰林院辛辛苦苦熬资历的官员不眼红?再有,陆安珩本就出自翰林院,领个编书的美差竟然去找旁人帮忙,是看不起翰林院诸多同僚吗?
  一时间陆安珩在翰林院的处境便尴尬了几分。何掌院倒是还如同往常一般,对陆安珩不咸不淡。然而其他的侍讲侍读和编修们对陆安珩则有了些微意见,心照不宣的对陆安珩进行了冷暴力。偶尔开口对陆安珩讲上几句话,那酸味都能从翰林院飘到太极殿,简直听得陆安珩牙疼。
  同科的卫长安和林琛对陆安珩倒是一如既往,偶尔叫上陆安珩出去喝上一回酒,言语中对陆安珩颇有安慰之意,只是平日里几人的关系也不太亲密,颇有一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陆安珩对同僚们的冷暴力还真没放在心上。他现在忙着呢,编书想例题都来不及,哪有心思搞什么官场风云录。有这功夫,多研究一章排版不好吗?
  是以陆安珩完全无视了翰林院中的红眼病,把红眼病们气得简直想吐血,有那等气量小的,还把自己给气病了,苦着脸去大夫协会请大夫前来府上为自己看病。
  结果气急之下在大夫面前抱怨了几句后,这人转头就被大夫卖给了陆安珩。
  嗯,很不凑巧,这人请的大夫刚好是孙辛夷。虽然他开骂时没说出陆安珩的名字,不过作为陆安珩的未来姐夫,孙辛夷对自己这个小舅子还算了解,一听就知道这人对陆安珩心有怨愤。
  孙辛夷虽然有时挺傻白甜,但关键时刻绝对靠谱。一听这话就记在心上了,给这人看完病后,出门就去陆府找陆安珩聊天了。
  结果等到这人病好之后,再次对着陆安珩阴阳怪气地冷嘲热讽时,陆安珩直接笑着反问他,“想必前辈的身子已经大好了?也对,您都不知在背地里骂了晚辈多少回了,心里再大的火气都降了下去。不过晚辈得提醒您一句,气量不行就别眼红别人,免得又气病了。”
  这还是陆安珩穿越以来,第一次对人说话如此不客气。陆安珩脾气素来温和,在翰林院中,不论资历还是年纪,都是垫底的,所以陆安珩一直对同僚们都挺客气。
  结果倒是让某些红眼病得寸进尺,如同这位气病了的仁兄,便是这段日子对陆安珩冷嘲热讽最厉害的一个。没想到他病好了又开始作妖,陆安珩听孙辛夷转述的话,这人似乎把他生病的锅也扣在了自己头上,以至于这番回来后,对陆安珩愈发尖酸刻薄。
  陆安珩虽然脾气好,却不代表他是个软包子,谁都能扑上来咬一口,这会儿自然强硬地怼了回去。倒是让其他同僚吓了一跳,平日里的言行也收敛了不少,让陆安珩的耳根清净了些许。
  再加上元德帝时不时派了内侍前来给陆安珩送些时兴的蔬果吃食,明摆着要护住陆安珩的架势,那些说酸话的人也就安静如鸡,不敢再挑事儿了。
  没了红眼病时不时的冷嘲热讽,陆安珩的心情更愉悦了,一门心思全扑在编数学书上了。
  虽然陆安珩早就琢磨出了编写大纲,然而编书并不是个轻松的活计。因着陆安珩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鲜概念,即便是姜锦修这六个声名赫赫的隐士高人也感到颇为费力。一则是编书的形式与以往的书本大不相同,二则是标点符号加上新鲜费脑的例题,着实让这些学富五车的大佬们也感到头疼。
  陆安珩就更不用说了,排版例题和解题思路的讲述方式,都是他要费神的事。
  这一忙就是好几个月。期间陆安珩还简简单单的过了个生日,吃了碗长寿面又钻进书房忙活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姜德音特地送来了自己亲手为陆安珩做的一身衣袍和鞋袜,用料讲究不说,绣工都令萧氏赞不绝口。
  陆安珩收了礼物,本想着送个特别的回礼给姜德音,结果想了一大圈,以他的直男思维,愣是没想出到底要送啥东西给姜德音。在街上逛了好几圈后,陆安珩最终进了一家首饰铺,买了根发簪揣进怀里,准备去找姜鸿煊,让他转交给姜德音,也算是尽了未婚夫的一份心意了。
  把礼物交给姜鸿煊后,陆安珩再次全身心地投入进了编书大业中,每天过着家里,翰林院和姜锦修别院三点一线的生活。到了后来,姜锦修嫌麻烦,直接让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