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成幼儿园园长-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挺让人头疼的。
  这一点,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孩子就比他们强多了。
  二者各有优劣,元德帝一时间也拿不准到底更有好处一些。只是暗搓搓地决定,压着陆安珩再多带几年孩子,看看后续效果到底如何。
  不过,陆安珩这种直接把孩子往工地上领的大胆举动,倒是给了元德帝一点启发,明白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手里头的那几份作文就是证据。
  摸着良心说,这几份作文,比大上他们好几岁的皇子们都写不出来。
  这就是空想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元德帝深沉的目光落在了陆安珩身上,再一次感叹这家伙脑回路的诡异。这小子总能用出乎别人意料的奇葩方式,来达到一些让人意外的惊喜效果。真是个不世出的天才啊!
  陆安珩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引发了元德帝对于当前教育模式的思考,这会儿他被元德帝盯得直发毛,正在反省自己哪里又出了问题,以至于这位大佬会露出这样深思的表情来。
  艾玛昨天自己瞎胡闹地领着团子们去了工地,为了让他们体验生活,还让他们干了活。元德帝不会因为这个心疼了,想给团子们找回场子揍自己一顿吧?
  总觉得自己的处境好像不太妙的样子。
  好在元德帝已经将这一页翻篇了,问了陆安珩几句关于水泥路修建情况的问题后,便挥挥手让陆安珩滚蛋了。
  陆安珩听话地滚了,暗自决定近期一定要低调点装鹌鹑,老老实实不作妖,坚决不让元德帝找到处置自己的由头。
  这么一装鹌鹑,就装到了小汤圆的周岁生日这天了。
  周岁礼可是样大事儿,姜德音早半个月就开始忙活开了。陆安珩看着坐在学步车里照着镜子傻乐的小汤圆,顿时生出了一种岁月催人老的蛋疼感。
  去年这时候,小汤圆还乖乖地待在姜德音的肚子里等着降生呢,生下来时也是一个几斤重的奶娃娃。现在可好,小汤圆已经长成了一个圆滚滚的大汤圆,牙齿也有了四颗,还会流利地叫人了。
  真是变化巨大的一年。
  按照规矩,小汤圆在周岁礼上可是要抓周的。
  陆安珩发愁地看了一眼揽镜自照的小汤圆,心说就凭这家伙这么自恋的架势,让他抓周,要是抓周物品中有面镜子,那简直一点悬念都没有啊!
  陆安珩都能想象出小汤圆一把抓过小镜子就开始臭美的场面,嘴角顿时就有点抽搐,这样的大新闻,估摸着能让前来观礼的人笑一年吧?
  好在镜子这玩意儿并未出现在小汤圆抓周的物品清单上,陆安珩也算是放了一半心。
  到了七月七这天,小汤圆被姜德音打扮成了一个特别喜庆的大红包,又被陆安珩抱去外席显摆了一通,听了一轱辘的好话后,这才将他放到了摆满了各色寓意吉祥物件儿的案几上,等着看他到底会抓个什么玩意儿。
  小汤圆这会儿已经能摇摇晃晃地自个儿走路了,被姜德音当上案几后,小汤圆看着一大堆的东西,兴奋地摔了个屁股蹲。
  再一看桌上摆着的各色物件儿,小汤圆歪头想了想,冲着陆安珩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而后飞快地爬到案几中央,抓过一本书就往陆安珩的方向飞奔而去。
  一旁的喜婆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喜庆话呢,就见小汤圆已经笑眯眯地将书塞进了陆安珩怀里,一脸求表扬的神情看着陆安珩,嘴里不停地喊爹爹,那神情,分明是在说:我把你经常看的书拿过来了,快点表扬表扬可爱的小汤圆呀!
  陆安珩失笑,又被小汤圆的行为给暖了一脸,忍不住怜爱地摸了摸小汤圆的头,柔声赞许道:“小汤圆真乖,抓周还惦记着爹爹,真孝顺!”
  小汤圆笑得更欢了,又返回去从那堆抓周用品中扒拉出了一个玉如意递到了姜德音面前献宝,成功得到亲娘温柔的摸头杀。
  观礼的人纷纷笑倒,都夸小汤圆是个孝顺孩子,这么小就惦记着爹娘了。
  喜婆也是头一回见着这样的抓周场面,准备好的贺词全都派不上用场了。好在这喜婆也是个机灵的,立马就挂上了一脸笑容,喜气洋洋地夸道:“陆大人这麒麟儿,先拿了书,日后定然又是一个状元,再拿了玉如意,说明小郎君这一辈子都平安如意,真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兆头呢!”
  众人纷纷应是,全都顺着喜婆的话往下夸。结果还没说几句呢,就见小汤圆费劲吧啦地将案几上剩下的所有东西全都盘在一块儿,而后站起身,一屁股坐了上去。
  正在说好话的众人顿时卡壳了,一脸无语又好笑地看着小汤圆的举动,纷纷表示:算了算了,猜不到你的套路,你牛逼你说了算。
  陆安珩也哭笑不得,拿着小汤圆递给自己的书和姜德音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来。
  这么个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儿子,真是让人好气又好笑。
  小汤圆的抓周礼就在众人哭笑不得的表情下落了幕,倒是给大伙儿添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
  等到抓周礼过去不久,城西的水泥路也已经修好了大半了。
  陆安珩看着因为修路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城西百姓,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再带着团子们来这儿逛一圈,让他们明白什么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第117章 水泥路带来的改变
  能出宫溜达一圈,肥团子们还是挺高兴的。再一听陆安珩说要带他们去看看城西那群同龄的苦逼小孩;肥团子们就更高兴了;一个个儿挂着灿烂的笑脸跟在陆安珩身后;屁颠屁颠儿地出宫去了。
  相比起前一次过来时,城西完全大变样了。原先因为施工而尘土飞扬的路面变的平整漂亮。
  陆安珩没研究出沥青;是以这会儿的路面是灰白色的;周围的百姓们极为爱护这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的水泥路;自发地用心维护起路面卫生来。
  等到陆安珩带着几只团子到达城西时,呈现在团子们面前的就是一条干净漂亮的灰白色水泥路,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泛着亮光;就连地面上的灰尘,都比旁的地方好看些。
  团子们也是头一会见着完全竣工的水泥路,都新鲜得很。见陆安珩没什么表示;肥团子们互相看了看,试探地迈出了自己的小胖腿往水泥路上探了探。见陆安珩也不出言制止,嘴角却露出了一丝微笑;肥团子们彻底安心了,手拉手就跑到水泥路上撒欢去了。
  这可是新鲜玩意儿;大家得好好研究研究。
  肥团子们好奇地在水泥路上蹦了蹦;又蹲下。身子伸手摸了摸路面;在陆安珩含笑的眼神中,心虚地把手背到身后,悄咪咪地将手上的灰尘擦在衣袖上。
  作为一个认真学习的乖宝宝;肥团子们对陆安珩上课时教过他们的话记得可牢了,这会儿手上一沾了灰,团子们便心虚地不敢看陆安珩。
  夫子以前上卫生课的时候可是说过的,地上的灰尘可脏了,要是不讲卫生,那是会生病的。艾玛这会儿大伙儿撒起欢来忘了这回事儿,夫子不会又要罚自己写检讨书吧?
  肥团子们对于检讨书那真是深恶痛绝,不但要真情实感地写上两百字的检讨,还得在大伙儿的面前当堂念出来,真是太没面子了。
  尤其是四位小皇子,心说自己这做叔叔的,要是还在小侄子面前丢了脸,那还怎么维持住自己作为叔叔的光辉形象啊?
  咳……实际上他们在齐琛面前,还真没什么长辈的形象。毕竟齐琛可是一众团子中唯一一个没有写过检讨书的人,齐琛早就看惯了叔叔们犯蠢了。
  至于叔叔们光辉的长辈形象?齐琛鼓着小胖脸表示,不存在的。
  陆安珩见团子们心虚的样子,心下暗笑,也没打算再折腾他们,直接选择性眼瞎地跳过了这个场景,而后伸手指了指不远处同样在水泥路上撒欢玩的孩子们,示意肥团子们看一看。
  肥团子们顺着陆安珩的手指看过去,就见当日看到的那几个与他们同龄的小孩子正蹲在路上,拿着几块小石子玩。
  不远处就是一个管理规范的市场,团子们的记忆力很不错,在里面摆摊的小贩中发现了不少熟面孔,都是上回前来体验生活时见到的施工队的工人,有男有女,倒也算是和谐。
  这条水泥路在修之时,有几个头脑灵活的大人在小孩子们的瞎胡闹中得到了灵感,想尽办法将前来的看新奇的人群给稳住了,顺带也做了一笔小生意,效果极为喜人,明显让家中宽裕了些许。
  尝到了甜头的众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已经送到手边的天赐良机,在修路之余强撑着开了个会,明确了让各家孩子稳住客人的方针,以求水泥路竣工后的后续发展。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真是明智极了。
  借由家中的熊孩子成功稳住客源后,不少人家已经在琢磨着要不要在路口摆个小摊茶铺什么的,好歹也能给家里多带来一份收益。
  再加上城外的百姓也对水泥路的好奇心爆棚,激动地上去来回走了好几圈,确定比以往的石子路好走得多了后,农户们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琢磨着是不是能拖着自家的粮食进城换点银钱过日子。
  离得近的农户们还好,反正他们进城的频率也挺高,地里的粮食收成好了,就拉近城里送给米庄和面铺挣点银钱。这会儿水泥路修好了,近点的农户们只是觉着这路走得格外舒坦,不像以往那般费劲儿了,心下也挺高兴。
  有那腿脚快的,一天还能挑着担子多走一个来回,挣的银钱也要比往常多一些。真是意外之喜,乐得这些农户们一个劲儿地夸陆安珩,说是这路修得真是太好了!
  真正受益最大的,其实是离京城比较偏远的那一片村庄的百姓们。他们那儿离京城的距离比较尴尬,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进一次城得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来回就是好几天,费时又费力,完全不讨好。
  是以除非必要,村子里的人轻易不进城。真要算起来,可能一年就进那么一次,还是到了年关,想去城中置办一些体面的年货的。
  至于自己挑着东西进京卖?村民们表示路太远,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太多,挣不了什么银钱不说,说不定还得亏本。
  不过这会儿听到了京城外外头修了一条水泥路的消息,村子中不少人已经心思浮动了。
  老实巴交的村民们也是有脑子会算账的,听到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后,村民们就在心里琢磨开了。一个个寻思着,虽然那水泥路没修到咱们这头来,但是听闻已经走过水泥路进城的亲戚说,那路走的可省劲了,平日里一天的行程,腿脚快的只要半天就走完了!
  村民们想了想自己村子离水泥路的距离,再算了算水泥路去京城所需的时间,顿时心里就有点谱了。
  这年头儿讲究个宗族辈分,尤其是村子里,除却德高望重的族长外,谁家的青壮年多,谁家在村子里讲话便有分量些。年轻人干劲足,又敢闯敢拼,浑身上下有股狠劲儿。最先想着进城闯一闯的,自然就是这群胆气壮的汉子们。
  然而再胆气壮的大汉,一想到去天子脚下卖东西,心里也挺虚。毕竟那可是传说中贵人云集的地方,要是自己等人一个不小心得罪了贵人,只怕是回不来了。
  想着那可怕的下场,饶是这群大汉身强力壮,心里都不由发憷,接连打了好几个寒战,愣是没敢下决定。
  然而听着亲戚那边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不断传来,大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