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兰可以在其他事上将就,但这件……还是任性一点吧。

    她刚开始用的是月事带,不方便不说,也不卫生。好在现在是八十年代,如果再倒退二三十年,就算唐兰想任性,也是没有机会。

    孙主管下午不在,唐兰可以晚点回去,反正有其他同事几个眼线,完全可以帮她应付,唐兰去新开的两家服装店转了转,唐兰的成衣店在附近小有名气,其他店的店主也认识她,唐兰也没掩饰,笑呵呵的推门进去:“我来取取经。”

    靠近主街道的服装店叫人民服装店,带着满满的时代气息,如果单看店名,唐兰以为这是六十年代。

    但进去她发现,里面的衣服和店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店里的衣服全都用支架挂在墙上,客人一进来一目了然,种类也不多,全是时下年轻人流行的款式,像什么大红色的喇叭裤,破洞的牛仔裤,裙子的款式很多,白色腰带配浅黄色连衣裙,衬衫式翻领长裙。其他的有垫肩灰色西装,踩脚裤和文化衫被摆在了最中间的位置。

    店主姓元,是一个年轻的男人,早前在布料厂上班,去年才辞了工作,专心做生意,除了服装店,他媳妇还在对面开了一家早点铺,夫妻俩一起赚钱。

    元老板热情的和唐兰聊了很久,他快言快语,说多亏了唐兰的启发,不然他也下不了辞职的决心,上班一个月只能挣到四十来块钱,还是做生意有前途,一个月能多赚好多倍。

    他有亲戚在广州,做的是倒腾衣服的生意,他通过亲戚进货运到丹阳市,来买衣服的客人不少,虽然才开店三个月,现在已经是盈利的状态。

    唐兰去的时候还有点忐忑,本来以为会被一句同行勿入拦在外面,没成想还能和平的聊天,不是同行是冤家吗

    不过这只能说,这家店的老板和唐兰一样,是看的通透的人,毕竟永远不能一家独大,服装店不会只有一家,也不会只有两家,像这个老板说的,丹阳市的服装店,只会越来越多。

    当然,元老板还和她透露了一层意思,他只是在丹阳市积累积累经验,等再过一两年,他们夫妻打算去省城,那里赚钱的机会一定比小城市要多。

    唐兰又去了其他新开的服装店,不过接下来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有一家的店员认出了唐兰,跟防贼似的盯着她,生怕她从店里学走什么。

    唐兰转了一圈发现,现在新正成衣店的优势,远没有她想的那么乐观,服装生意从来都没有技术壁垒,款式流行好看,小厂就能摸索摸索打出类似的版,而且目前所谓的流行,只有那么几种,大家都是在吃老本,进货不用动脑筋,就像喇叭裤,只要挂上去,就一定能受年轻人追捧。

    还有一点唐兰必须承认,服装生产的成本在南方很低,像广东那里都是批量生产,无论是人工还是机器,压缩后的价格比北方要低的低。

 第99章 舞会插曲

    服装厂每个季度都要进行一次考核; 一转眼第一季度已经快过完,孙主管发了大家表格,让每个人都仔细填写。

    =

    考核优秀的员工是有奖励的; 按照以往的惯例; 最差的情况即便是不发现金; 也会发一些生活用品,之后还会开会表扬。

    唐兰懒洋洋的趴在桌上填表,杨琴凑了上来:“唐兰姐; 年后的三个月你工作合格了吗?”

    合格了倒是合格了,只是谈不上优秀,她只是完成了日常的工作,业务部最近出差的任务很少,订单也不如去年; 唐兰负责的跟单的工作聊胜于无,唐兰和其他同事一样; 大多数时间是在办公室呆坐着。

    陈元说,最近工厂的效益都不景气; 不光是她们服装厂; 好像是和私营小厂逐渐增加有关系。

    市场经济下百花齐放; 体现在了各行各业; 不过这些都是大领导们操心的,陈元拍拍她:“这周市里的人民剧场有舞会,内部消息,咱们部门能分到几张票; 你们年轻人去不去?”

    赠票?唐兰记得人民剧场舞会的门票可谓是一票难求,托人买都买不到,她们厂竟然能发免费票:“去去,如果有我的份,一定去。”

    这次的舞会请来了领舞,听说是省城艺术团的,还在国内获过奖,业务部的票不多,陈元提议,结婚的就不要去凑热闹了,把票留给年轻人,大家也没什么异议,周末回家陪陪媳妇孩子也不错。

    杨琴也不去了:“我们两家约好了那天晚上一起吃饭,肯定是推不掉的,哎,真遗憾,我还想去见识见识呢。”

    就这样,业务部的三张票,落到了唐兰、曹红花、祝明友的手里。

    唐兰歪头看了一眼,她可不想做电灯泡,部门里的人心里跟明镜似的,祝明友喜欢曹红花。

    祝明友年后探亲回来,给部门的同事带了礼物,可唐兰看到,所有人的礼物都是一样的,只有送给曹红花的不同,看起来很简单随意的盒子下,实际上是他满满的心意,也不知道曹红花看懂了几分。

    要说起来条件,两个人有一点差距,祝明友家里条件一般,家里还有几个弟弟妹妹,曹红花家境优越,父母都是领导层,从她平时的吃穿就能看出来,比一般的工薪阶层条件要好。

    不过话说回来,这时代结婚一穷二白的人也不少,关键还得看两个人的感情如何,财富可以慢慢积累,唐兰掂掂票,外面不少人在四处买舞会门票,他们几个却能拿到内部票,这也算是隐形福利之一吧。

    剧场处于市中心繁华的位置,离黄家不远,唐兰已经很久没跳过舞了,之前顾茂晖教她的舞步都生疏了,她去的晚,外面围了好多人往里看,她纳闷怎么不进门,听见有人拉住她:“这位女同志,你手里的票能卖给我吗?我出两倍的价格。”

    不知从哪里又窜出来一个人:“女同志你不要理会他,我买,我出三倍的价格。”

    “你这个人懂不懂得一点礼貌?明明是我先问的。”

    对方也不服气:“谁规定先到先得的?我给的价格高,人家肯定乐意卖给我。”

    唐兰往前挤了挤:“你们也别吵,我这票不卖,我自己用。”说完她进了剧场。

    今天剧场舞会的人,仿佛比平时还要更多一些。

    舞会的场地布置的很华丽,各种颜色的气球和彩带高高挂起,灯光色彩斑斓,舞会还没开始,印象里播放着低缓的歌曲。

    唐兰看见了远处谈笑的曹红花和祝明友,唐兰没过去,打算给两个人独处的时间,这里靠着墙有两排长椅,场地比厂区的舞会要大三倍,女同志穿着美丽的衣裙,大多还化了妆。

    隔得远远的,唐兰听见有人喊她:“唐小姐,是你吗?”

    唐兰回头一看,杰克站在人群里,傻傻的冲着她乐:“太好了!我还以为舞会没有一个熟人呢。”

    杰克也是单位发的舞会门票,他来中国之后很少参加舞会,这里的舞会大多数乱跳一气,也不怎么讲究舞步,主要是为了消遣和娱乐。

    杰克平时下班后就是回家,无聊的生活总得增加点乐趣,他抱着打发时间的念头来了舞会,竟然意外的碰到了唐兰。

    杰克一身合体的西装,挺拔的身材、金发碧眼让他在人群中很瞩目,时不时飘来一个好奇的眼光,杰克已经习惯啦,他快步走过来:“唐小姐一个人呀,我也是,一会儿可不可以邀请你跳支舞?”

    唐兰摇摇头:“不跳了,我也不太会跳,来这里感受感受气氛而已。”

    杰克失望的垂下眼睛,随即又说道:“其实不会也没关系,我可以教你,你想跳什么?简单的我都会!”

    唐兰摆摆手:“不用不用,全场很多女同志,你去找别人吧。”

    舞会开始,音乐声响起,领舞的两个人就是省城过来的,男俊女美,跳起来舞步轻盈,和这些业余的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杰克不住的点头:“专业专业!比我跳的好多了!”

    第二首音乐响起时,男男女女下了舞池,杰克挠挠头,开始像周围的女同志发出邀请,他的态度很真诚,但女同志奇怪的瞧了他一眼,一个劲的往后缩:“我不和洋鬼子跳舞。”

    “啊呀,你这个男同志可真奇怪。”

    杰克苦笑两声,无奈的冲着唐兰耸耸肩。

    杰克又走了回来,身体靠在墙上:“没关系,我都习惯了,毕竟……我和你们长相不一样。”

    唐兰看了看杰克落寞的神情,她伸出手:“要不要跳一支舞?”

    杰克眼里燃起了小火焰:“唐小姐,你简直就是天使。”

    杰克的舞步轻盈,唐兰小心的跟随他的节奏,可还是踩到了他的脚,杰克哎呦一声,咧嘴笑道:“没关系,跳习惯就好了。”

    一支舞之后杰克还想跳第二支,唐兰摇头道:“不跳了,我再坐一会儿就回家了,安安还在我舅舅家。”

    第二天唐兰去上班,曹红花问她:“昨天舞会有拍照的,我还看见你入镜了,和一个……一个外国人一起跳的。”

    唐兰的水杯停在半空:“拍照?昨天舞会有拍照的?”

    曹红花坐在了唐兰的对面:“我听旁边人说,拍照的人好像是报社的,这次的舞会举办的挺大的,可能要上新闻吧,说不定你的照片还能登上报纸呢。”

    上报纸?唐兰没当做一回事,人家跳的好的登报还差不多,她一个舞蹈渣,身体僵硬、跳舞的姿态又不好看,怎么可能挑的上?

    唐兰问曹红花:“孙主管发的表你填好了吗?”

    “早填完了,我这几个月业绩差,估计要垫底,不过没关系,下次再说呗,唐兰,要是你评优了,记得请我们吃零食。”

    “二十岁的人了,零食零食,就知道零食,怎么和安安一样。”唐兰忍不住揶揄她。

    曹红花躲开了唐兰的手:“你女儿那么可爱,像她我也不吃亏。”

    不过这季度的业绩突出的员工,唐兰和曹红花都没选上,大红纸上贴的名字是祝明友。大红纸就贴在楼道里,每个人进进出出都能看得见,黑色的大字方方正正,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吕大姐嗑着瓜子:“哎,你们发现没有,明友现在工作特别努力,而且听说他周末也不歇着,出去做点小生意赚钱,一周拢共就休息一天,他还这么累。”

    陈元也觉得纳闷,祝明友来业务部也不短时间了,她们都了解:“这孩子,本来话就少,现在话更少了,难道是有啥想买的东西,攒钱呢?”

    唐兰默默抓了一把瓜子,看来是攒钱呢,还得很多钱,想要完成心愿,贵着哩。

    祝明友不知道从哪里买来了一篮子苹果,发给办公室的人吃。

    祝明友给唐兰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唐兰姐,谢谢你平时照顾我。”

    “哪里哪里,苹果从哪里买的?看起来很甜。”

    祝明友回道:“厂区附近有推着小车卖水果的,苹果梨什么的都有,价格不贵,你住厂区很少从那条路走,可能没见过。”

    祝明友说的另外一条路唐兰不走,她去城里都从厂区东边走,下班后,唐兰特地去了厂区西面,果然见到树下有人在卖水果,树旁边整整齐齐摆着三个筐,卖水果的是一个上年纪的老头,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

 第100章 登报

    唐兰过去买了两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