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红花放下手里的文件,手停顿了一下,笑道:“这是好事啊,恭喜恭喜,说不定明年就能喝上喜酒了。”

    祝明友往后靠了靠,大声和唐兰说道:“唐兰姐,我还是单身呢,剩下的你帮忙安排吧,麻烦了。”

    唐兰又问了几句祝明友的家庭情况,倒不是她刨根问底,人家女方那边肯定也好奇,到时候她总不能一问三不知。

    唐兰竟然当上了半个媒婆?

    双方交换了信息,基本的条件都比较满意,老板娘安排了两个人见面,见面的地点就安排在人民公园。

    接下来唐兰就没再掺和,过了没两天祝明友告诉她,他没再和女同志联系,理由是性格不合。

    性格不合真是一个万能的理由,不过感情的事也不能强求,祝明友的情绪很低落,老板娘后来和唐兰抱怨:“女同志对小祝很满意,小祝自己突然变卦了,说两个人不合适,人家姑娘还哭了一次。”

    老板娘也想得开:“保媒没有一次两次就成功的,这得看眼缘,没有缘分也不能强往一块拉,对了唐兰,我听说你们服装厂要涨工资?”

    唐兰回道:“大家都这么传,具体涨不涨,什么标准我也不清楚。”

    关于涨工资的传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前天每个部门的主管都被喊去开会,大家都说是要涨工资。

    不过唐兰算了算,涨幅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一个月也就是涨几块钱,但这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就是孩子一学期的学费。

    老板娘指指家里的几个孩子:“这些崽子闹腾死了,吃穿都得要钱,我挣不了多少,就靠他爸的死工资,要是能涨点再好不过了,你在业务部,消息更灵通,有什么新的动态记得告诉大姐一声啊。”

    杨春来告诉唐兰,这次涨工资的不仅仅是服装厂,更像是全市普遍性的调薪,唐兰去黄爱国家里,黄爱国也这么说:“我们烟草局也涨,最低百分之十五起,工人的工资太低啦,每家生活也都不易,等调了这一次,兴许日子就能好点。”

    随后黄爱国又自嘲:“我和你舅妈就省心,两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也不用养孩子,每个月的工资供应都花不完。”

    黄爱国媳妇端着盛橙子和苹果的水果盘出来:“你舅舅战友做客带的水果,唐兰快来尝尝。”

    黄爱国媳妇又说:“我听说国家要实行计划生育,现在还没推行,闹的人心惶惶的,要是咱们这真的推行,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了,哦对,有个说法要一胎化,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黄爱国去阳台点燃了一根烟:“现在谁家不是最少三四个孩子?要是真开始了,一定是一场大的变动。”

    唐兰也听说了,她这次回南坪村,冯大姐告诉她,村里的年轻女人都着急怀孕,希望赶在政策下来之前多生两个孩子。

    冯大姐算想得开的:“生的起养不起,我们家一儿一女就足够我操心的了,再生几个出来,全是讨债鬼。”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这个死循环总有人猜不明白,办公室里,结婚已育的女同志谈论的话题一直都是同一个:要不要抓紧时间再生一个。

    杨琴拉着唐兰去窗边,她揉揉耳朵:“唐兰姐,结了婚的女人可真可怕,我不想和她们待着了。”

    唐兰打趣道:“过完年你不也结婚吗?”

    杨琴害羞的说道:“日子还没选,证还没领呢,没准的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吕大姐怀孕了。”

    唐兰咽咽唾沫,吕大姐今年可三十五六岁了,这年纪是妥妥的高龄产妇,况且她家里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还这么想不开继续生?

    八十年代的医疗水平比不上后世,高龄产妇生产危险更大,后来唐兰才知道,不光是吕大姐,单是业务部肚子就挺起来四五个,就是为了争分夺秒再多生一个。

    唐兰周一去上班,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喜洋洋的,陈元举举胳膊:“唐兰你看到贴的通知了吗?涨工资,真涨了!按照工龄算,最低的涨百分之十!”

    涨钱啦!苍蝇腿也是肉,每个月多出来几块钱,够吃几次小炒肉了,女同志们围在一起聊工资买什么,有想买鞋的,又想买衣服的,还有要买红烧肉吃的。

    吕大姐酸溜溜的说:“咱们这些穷人和唐兰说啥?人家开店可不缺这几个钱。”

    “吕大姐这话可不对了,谁也不嫌钱多不是?再说又不是光涨工资,咱们供应还涨了呢!供应唐兰总是缺的吧。”

    最让唐兰高兴地,就是每个月的供应有了改善!猪肉从每个月每人的两斤涨到了三斤,豆制品票由一张变成了一个月两张,油票从每个人每月一斤变成了两斤!

    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增长,部门的同事七嘴八舌在讨论,唐兰也记不住,明天就是发供应的日子,到时候自然见分晓。

    唐兰摸着油票后面的使用说明,觉得每个字都是那么的令人心情愉悦:

    凭本票在全市范围内购买食油。

    本票不许伪造涂改,如有遗失概不补发。

    每个月就这么一点油票,谁能那么马虎弄丢呢?唐兰回家就把发的各种票收在小盒子里,计划经济还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唐兰伸伸腰,开始琢磨明天要砍点肉包饺子吃。

    唐兰吃饺子的愿望没实现,一大早胖师傅就来急匆匆找她:“唐兰,你的设计图广州的老板很满意,他来咱们市了,说要见见你,你啥时候有时间?”

 第70章 四季主题(修改)

    唐兰喜出望外; 这么长时间没有回音,她还以为图纸对方没看上呢; 唐兰频频点头:“我随时都可以,。”

    “那也不能耽误你上班; 不然还得扣工资; 这样吧,你下班后从食堂后门进来找我,我们带你去见人?”

    “行,我听胖师傅的。”

    唐兰一天都心神恍惚的,也不知道对方到底需求的是什么,那张图她误打误撞合了人家的眼; 但正式图纸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过关了。

    杨琴喊了一声唐兰:“唐兰姐; 我中午和我对象吃饭; 铝饭盒上次落食堂了; 你帮我取回来呗。”

    陈元凑上来说:“你让唐兰取啥,人家中午还得回家; 你告诉我位置; 我帮你取。”

    杨琴吐吐舌头,拉着陈元去了另外一边。唐兰现今住得近; 中午还有时间午休,服装厂下午一点半准点上班; 唐兰能睡一个小时。

    不过今天唐兰中午没午睡,而是把空间里的服装设计书籍全都找出来,翻出了□□十年代流行的衣服款式; 再结合她脑中的信息,又想了一遍。

    下班后胖师傅和海叔在后门伸脖子等她,唐兰刚一出现,海叔就迎了上来:“咱们走吧,我亲戚在国营饭店等咱们呢。”

    三个人都有自行车,骑上车不到十分钟就来了国营饭店,这会儿正是饭点,饭店里的座位大多数都满着,年轻人比较多,海叔带着唐兰和胖师傅去了一张角落的桌子:“表哥!这位就是唐兰。”

    双方寒暄了几句,唐兰打量面前这个男人,瘦削脸,双眼带着精光,见人先笑,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可见对这次见面很重视。

    这位广州的老板是海叔的表哥钟洋,今年三十多岁,以前是国营厂里的技术员,这几年开始经商。

    钟洋快人快语:“唐兰是我表哥介绍的,咱们也算是知根知底,你寄过来的图纸我看过了,款式很不错,我也算是见过不少服装的款式了,你那张图还真是挺大胆挺创新,实不相瞒,我也见过几个设计师了,但没有一个合适的,客户那边也在催,我的时间也不多,咱们简单聊聊。”

    海叔刚去窗口那点了菜:“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家唐兰为了见你饭还没吃呢,咱们谁都别客气,使劲吃,反正我表哥有钱。”

    海叔的话一出口,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唐兰也忍不住笑出声。

    钟洋这笔订单的客户是海外的华侨,对设计面料款式的要求很严格,钟洋之所以信心满满的接下来,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设计团队,可他万万没想到,核心的设计师全部辞职,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他甚至连去查原因的时间都没有。

    距离合同上要求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设计图打版生产等所有的环节,而且还要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错,不然连补救的时间都没有。

    形势很严峻,钟洋愁的夜夜失眠,这些日子也收到过几封设计图,但很少有中意的,偶尔碰上靠谱的,等见到人,发现和他的想法相距甚远。

    钟洋失望了很多次,这次来找唐兰也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机会,他表弟一个劲说,唐兰是一个有才能的人,现在自己经营一家成衣店,生意好着呢。

    但钟洋知道,做生意和设计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光看设计图唐兰算是合格,但这也仅仅是第一步。

    一般的服装加工厂,只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加工而已,钟洋这里不同,他的服装厂有自己的灵魂——那也就是创新的设计,曾经广州大大小小的街头上,一群人走在街上,总会有一两个年轻人,穿的是他们服装厂设计出来的衣服,这是钟洋的骄傲所在。

    糖醋鱼鱼皮焦香,唐兰夹了一筷子鱼肉,嘴里吃着菜,耳朵里在听钟洋的要求。

    唐兰皱皱眉:他的要求仿佛就是没有要求。

    五张设计图需要是一个系列,互相独立又互相辉映,突出一个主题,最关键的,是要有特色,传统的特色,简而言之就是中国风。

    唐兰哑然,这样的要求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钟洋告诉她,前面好几个中国风的设计都被否定了旗袍、留仙裙、襦裙……

    钟洋说:“具体我也不清楚,人家没有告诉我的义务,我也懒得问,只要收钱办事,你回去想想,我等你三天,最多三天。”

    剩下的一句钟洋没说出口,如果再没有合适的设计图,他得赔双倍的违约金了。对方相信钟洋,也信他的设计团队,如今团队出走,如果没有合适的图稿,钟洋只能按照合同赔钱。

    他之前把好几份设计图传真过去,得到的回应都是毫无特色,体现不出这类衣服的美感。

    美感……其实衣服说到底都是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服装设计回归最本质的需求,也就是蔽体御寒而已。

    一顿饭唐兰吃的味同嚼蜡,脑子里各种想法交杂,钟洋连连唉声叹气,早知道今日,当时这桩生意他就不应该接,现在骑虎难下的局面,也不知道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五张设计图……如果不是钟洋满怀诚意的亲自过来,唐兰以为自己碰到了骗子。

    钟洋给她的信息十分有限,对方是华侨,生活在美国。八十年代国外的时尚,唐兰停留在金色卷发,烈焰红唇、萝卜裤迷你裙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质生活的提高,国外的时尚,要比国内高了最少三个层次,而身处其中的华侨,布跟风西方的时尚,追根溯源,心仪于传统的服饰,他们要的就是一份寄托吧。

    中国传统的衣服无非就是这么几类,可能是设计图没戳中客户的心吧。

    唐兰对天长叹:这简直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做题,自己想象,全凭阅卷老师的喜好嘛。

    唐兰在服装厂工作这么久,从来没听说过像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