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全国级的比赛。

    比赛类的服装除了舒服灵活之外,还要样式大方醒目,颜色鲜艳些的好。

    市里大大小小的比赛很多,唐兰走在街上,经常看见宣传的广告牌,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民间团体,都很热衷参加各项活动。

    唐兰翻出了新华书店送她的书,找到了一些演出服的款式,她歪歪扭扭的画在纸上,安慰自己:“小霍表姐一定看得懂。”

 第55章 已替换

    小霍表姐根据唐兰的简图又重新设计了一番,不过唐兰想; 这些衣服量都不大; 流水线生产服装厂根本不会接,郑师傅自告奋勇; 说他一台缝纫机全能搞定。

    衣服的款式都很简单; 几片布缝合在一起,根本难不倒郑师傅。

    如果从正规渠道买布; 得需要大量的布票,唐兰手里哪有这么多?唐兰想起了无锡那个丝绸厂的张家,她早上上班先去邮局发了一封电报; 问张家能不能买到几匹料子,价格她可以出双倍。

    唐兰发的加急电报,对方很快有了回信。

    电报是张家大儿子发的; 电报暗字算钱; 所以回复很简洁:“可; 下月寄到。”

    唐兰从无锡回来之前给章节留了邮寄地址; 她没敢写服装厂,直接写的南坪村的联系地址; 下个月……速度已经很快了。

    唐兰在电报里提了锦纶、颜色鲜艳的丝织品; 唐兰怕字数太少讲不清楚,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字,最后电报员打电报的时候一个劲摇头:“可真舍得花钱,一份电报够别人拍十份了。”

    当那批布料到了唐兰手里,天气已经转凉; 进入了秋天。

    人们收起了夏天的裙子短袖,开始把长衣服套在身上,唐兰店里运动服的销量,随着秋天的阴冷也在上升。

    郑师傅家里的亲戚不少,他招了在家里闲着的侄女侄子来看店,两个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干活办事很稳妥,人也勤快,加上是郑师傅的亲戚,唐兰十分放心。

    唐兰周末不需要来盯店,但她空闲的时候总会来看一眼,有一天她在店里看记的账本,肖红对她说:“唐兰姐,外面好像有人鬼鬼祟祟的。”肖红是郑师傅的侄女。

    唐兰眼皮都没抬:“咱们不用管她,鬼鬼祟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外面是谁在偷窥,唐兰心知肚明。

    上次她卖的卡布引来了市管会和公安的人,也不是人家无缘无故来的,唐兰在公安局的时候人家公安和她说过,之所以会派人过去查,是有人举报她。

    当时唐兰怀疑,因为店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可能是哪个客人顺手举报的,她没往同行竞争上来讲。直到开了成衣店,附近那家新裁缝铺的老板总在附近晃悠,有老顾客和郑师傅说,那家的老板还托她买过几米的卡布。如果心里没鬼为什么不敢自己进来买?

    虽然这一切都是唐兰和郑师傅的猜测,但那家的老板,也一定是来者不善了。

    店里来了两个客人,都是慕名来买绒布运动服的,其中一个问了问价格,皱皱眉说:“二十五啊,这价格可有点贵。”

    肖红笑着解释:“我们这里不收布票,而且衣服都是工厂里生产线标准化下生产的,质量很有保证。”

    不同于后世推崇手工制作,八十年代的人们更喜欢机器化生产的物品。

    肖红的话一说,对方念叨:“自己有布票买绒布,拿去前面的裁缝铺做,一件手工费不到五块钱,加一起十几块就足够了。”

    她的这笔账算得很精细,但衣服的价格向来没有标准价,肖红还想再解释解释,唐兰从里面出来,她也没恼,笑道:“你这么算也对,如果觉得价格不划算,可以出门去找便宜的,我们这里都是统一价格,便宜不了的。”

    那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什么都没买推门出去,肖红叹口气:“唐兰姐,最近好几次了,客人进来一问价格,就说卖的太贵,嘀咕几句去了那边,我之前出去看过几次,就是去那边的裁缝铺了。”

    肖红满脸的怒气:“这样下去,客人都被抢走了。”

    唐兰拍拍她的肩膀:“不要气馁,酒香不怕巷子深,以后会好起来的。”

    肖红试探着问:“我们要不要降价?”

    唐兰立刻摇头:“绝对不能降价,一旦我们降价,会给客人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我们的卖价确实贵了,这样已经买运动服的客人难免心生埋怨,他们多花了钱,说不定还会来店里闹,再者我们降价的幅度不会太大,不一定能吸引到新的客人,这样会得不偿失。”

    “唉,价格不变,客人们观望着不买,咱们最近的生意差了很多。”

    “不着急。”

    唐兰确实没着急,这批绒布运动服的成本已经收了回来,剩下卖的钱只是赚多赚少而已,她的手里还有资金,这批运动服她不急着去库存。

    而且运动服不像其他的衣服,裁缝手工做出来的质量不一定会更好,流水线上用的双层涤棉线很结实,出厂的时候做过几个试验,正常情况下,一身运动服可以穿三五年。

    过了两个星期,几个之前没买运动服的客人又来了,这次痛快的每人买了一身:“我本来想着反正家里有多余的布票,而且找裁缝做还能更便宜,谁想到看着都是同样的绒布运动服,但我定做的那一身,才穿了两星期就脱线了,款式也没店里的好看。”

    肖红适时走上来补了一句:“一分钱一分货,我们店里的运动服质量很好的。”

    肖红又做成了几单生意,她开心的和郑师傅说:“幸亏唐兰姐沉得住气,要是我就降价了。”

    郑师傅推推眼镜:“所以人家能做大生意,你不行,好好跟唐兰学,哪怕会一点皮毛,对了,把牛仔布拿过来。”

    唐兰拜托郑师傅做几件牛仔的外套,里面还要加绒,她说天气冷了加绒的保暖,大概是郑师傅眼光陈旧,牛仔裤看起来又破又旧,怎么还有小年轻喜欢穿?

    他们这里穿的还不多,郑师傅家有个广东的亲戚,最近回故乡探亲,穿的就是什么牛仔裤,还说在广东那边可流行了。郑师傅把牛仔布摸了又摸,忍不住说道:“这么硬的料子,穿在身上能舒服吗?还不如棉布贴身呢。”

    肖红笑嘻嘻的说道:“三叔,你是老古董啦,现在流行,赶明你给我也做一件牛仔的外套。”

    “你穿?你妈还不唠叨死你。”

    牛仔布不多,唐兰没准备拿出来卖,郑师傅看店的间隙,一共做出来十二件,唐兰自己留着穿一件,送给了肖红一件,剩下的十件只租不卖。牛仔布边边角角的碎布料,郑师傅给安安做了一个小挎包,包上面还绣了一朵牡丹花。

    成衣店除了卖衣服还开始做了租衣的生意,郑师傅的老店店面显得有些局促,隔壁是一间民居,没有做店面,唐兰和房主商量好,租了旁边的一间房出来,谈好了每个月的租金,算是扩大的店面。

    两间店面只有一个门进进出出,分为了左右两部分,左边卖成衣,右面租衣,用墙面颜色的不同区分开来,租衣的部分刷的是米黄色的墙面。

    上次张家寄过来的布料基本都做了成衣,一切要多亏郑师傅的一双巧手,秋冬的衣服全都做好,唐兰把要租的衣服搭配好,希望能第一眼吸引到客人。

    来租衣服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应付相亲,唐兰对肖红做了简单的培训,大概一两个星期之后,肖红可以简单给客人提供意见,比如搭什么样的衣裤比较合适。

    服装厂也有不少租衣服的客人,服装厂里单身的小青年很多,一些上了岁数的大姐大婶喜欢做媒,平时大家穿一件的确良的衬衣,一条毛呢裤子,上班也不讲究,很多人都是家里五六个孩子,每年就那么一点布票,也买不了几身新衣服,所以相亲借衣服成了一种办法,你借我一件,我拿你一条,互相帮帮忙。

    但借衣服有借衣服的烦恼,身材差的多穿上很不合体,衣服不合身也影响人的气质,但如果专门买衣服,又拿不出布票舍不得钱。唐兰问过别人,男同志相亲大部分会穿一件翻驳领挺括厚重的西装,颜色一黑灰蓝为主,款式保守简单,男式衣服的款式较少。

    相对而言女同相亲衣服的款式就多种多样了,秋天穿一件马海毛毛衣、一条呢子裤。相亲时男女双方很少穿喇叭裤,可能是怕留下不太好的印象。身材好的女同志穿一条厚厚的毛呢格子半身裙,上面穿一件白衬衣,能加不少印象分。

    什么时代的相亲都是看脸看家庭,毕竟性格脾性得相处久了才清楚,部门的老大姐帮忙小年轻们介绍对象,后来总会填上一句:“新正成衣店有衣服租,需要的话可以去看看。”

    因为厂里这些热心大姐的帮忙,唐兰租衣店的生意好了一倍,毕竟相亲部分季节,没有淡季旺季,只要是适龄青年,都会有相亲的要求。

    租衣服的价格唐兰定的很低,租出去的衣服按照天计费,从第一天开始算,半天之内最低的是三毛钱,一天最低五毛钱,衣服不同收费的价格也不一样,大部分人租完后直接穿,晚上之前就能送回来,收回来的衣服要洗熨后才能再次挂起来。

    在租衣店正常营业的下午,有一位顾客过来投诉。

    当时唐兰不在,店里只有肖红,一个穿着呢子大衣的女人进店,嚷嚷着说租衣店的衣服不卫生,因为昨天租了店里的针织外套,导致她的身上起了红疹子。

    她堵着门不让其他人进,自己也不进来,就站在租衣店的门口,拿着衣服嚷嚷:这个店是骗人的,大家不要上当,听起来租衣服便宜,可衣服不干净!你们看看,我胳膊上的红疹子,都是因为穿他们家的衣服!”

    肖红急的快哭出来,她又走不开,托隔壁的婶子去找郑师傅,郑师傅又去喊了唐兰,等唐兰请假从服装厂过来,那个女人依旧不依不饶。

    肖红给她倒了一杯茶水,说有事进来聊,对方趾高气扬,叉着腰说:“你们店里的老板呢?我要找老板!”

    唐兰走到前面,示意肖红先进去:“我就是老板,里面聊?”

    “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就在外面说!”

    唐兰让肖红进去看店:“这位女同志,你挡在门口不让做生意是违法的,我可以去公安局报案。”

    “你以为我是吓大的?我穿你们家的衣服穿出红疹,来找找也不行?”她话说的坚决,可到底还是往旁边挪了挪。

    唐兰把她穿的针织外套拿过来,她如果没记错,这件衣服已经半个月没借出去,上一个客人穿完后一直没动,卫生方面不应该出问题。

    但凡事没绝对,既然客人找上门,唐兰也不能推卸责任:“那你想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赔钱并且和我道歉了!我要的也不多,二百块钱,只要你给我,我就当没发生过。”

    围观的人忍不住插话:“二百块钱?真是狮子大开口,你租衣服连两块钱都没花吧。”

    “感情不是你出红疹子,站着说话不腰疼!”

    “出点疹子就要二百块,那我还愿意多出几次,大家说是不是?”

    金正成衣店在附近名声很好,唐兰对附近的居民也有点优待,店里开设租衣服业务之后有好几个熨斗,谁家的衣服皱了想熨熨,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