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香凤继续劝:“妈,这次你一定要好好选,最起码不能让她瞎撺掇,大哥很孝顺的,变成这样就是大嫂捣的鬼。”

    “谁说不是?你大哥以前给家里添置东西,给我们零花钱,哪像现在?连家都分了,我和你爸出去都嫌丢人!”

    赵玉珍又说:“香凤啊,你多留意留意,看看有没有适合你大哥的。”

    “成!十里八村我都给打听着。”

    婆媳俩达成了一致,李香凤欢天喜地的说去找村里的说媒人。

 第39章 买房的设想

    顾茂晖不知道赵玉珍和李香凤的打算; 现在让他头疼的是安安。

    一大早起来; 安安吵着要去找唐兰,说已经好几天没见过妈妈了,她连早饭都没吃,顾茂晖看着心疼; 可他今天要开一天的会; 送完安安去幼儿园; 根本没空闲的时间。

    安安难过的悲伤小书包,眼角带着泪; 顾茂晖在厂区见到了来上班的程欢欢,程欢欢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厂长; 安安?”

    安安一下子扑过去:“漂亮阿姨; 你带我去找妈妈好吗?”

    “你妈妈怎么了?”程欢欢一头雾水。

    安安声音里带着哭腔:“妈妈工作忙; 没时间管安安,让安安和爸爸在一起,我想见妈妈呢。”

    程欢欢为难的看了一眼顾茂晖:“厂长……我?”

    顾茂晖抱起安安:“安安听话,我们去幼儿园上学。”

    “我不去我不去。”

    顾茂晖为难的说:“我抽不出时间来。”

    程欢欢忙说:“我懂我懂; 厂长贵人事忙,那这样?我带安安去找唐兰?”

    安安哭闹不停,顾茂晖叹口气,也只能如此了。

    安安的幼儿园请了一天假; 程欢欢牵着她去了服装厂。

    服装厂大门敞开着,上班的人有说有笑的走进去,程欢欢没去登记; 直接抱着安安混了进去,程欢欢来过几次服装厂,不过那还是唐兰在质检部的时候,现在她去了业务部,程欢欢迷茫的转了一圈,随便拦住人问:“这位同志,业务部在哪办公?”

    穿着花格子衬衫的女员工停了下来,奇怪的瞥了程欢欢一眼:“在那边。”

    安安小声问程欢欢:“漂亮阿姨,我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安安这么懂事,谁会不喜欢你?”

    “也对哦,安安很讨人喜欢的。”

    唐兰今天起晚了,她急匆匆的在车棚锁好自行车,还没上楼就听到后面安安的声音:“妈妈!真的是妈妈!”

    安安怯怯的不敢上前,程欢欢拉着她过来,解释说:“我碰到厂长了,安安闹着找你,他很忙我就带安安过来,你……”

    所谓的唐兰工作繁忙就是借口,骗骗四岁的安安还行,程欢欢不会信。

    唐兰把程欢欢拉到一旁,轻声说:“我和顾茂晖离婚了,没敢告诉安安。”

    “你们……”

    “嘘,安安的抚养权给了顾茂晖,我有探视权,等以后慢慢告诉她吧。”

    唐兰还要上班,可安安像一块橡皮糖一样黏在她身上。

    业务部的同事好心说:“咱们隔壁会议室是空着的,要不让你女儿去那玩?一天的时间很快的,有带孩子上班的员工也是这么干。”

    隔壁会议室有一个书柜,里面放着各类的书,唐兰一看,专门有一层是连环画。

    会议室陆续有其他的孩子进来,他们像是很熟悉,嘻嘻哈哈的开始玩。

    “唐兰姐你放心吧,孩子放在这没问题,还有打扫卫生的大姐帮忙照看着。”

    唐兰蹲下来嘱咐安安:“安安,妈妈要上班,中午会过来带你吃饭,你不能乱跑知道吗?”

    安安使劲点点头:“妈妈放心,我一定会听话的,你有时间要来这里看我一下哦?”

    唐兰心里还是不放心,隔三差五就会来隔壁看一眼,安安很安静,自己托着腮望着窗外,像是再思考什么,她的小手指翘着,完全无视身边的嘈杂。

    唐兰的心不在焉被吕大姐看在眼里,她好不容易逮到嘲讽唐兰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的:“唐兰?你把女儿带到厂里了?附近不是有幼儿园吗?”

    吕大姐的眼神让唐兰很不舒服,可一个办公室,她又不能完全视而不见:“没送。”

    吕大姐没在意唐兰语气的冷淡,她更兴奋起来:“我说唐兰,你一个离婚女人也不容易,孩子不是判给孩子爸爸了吗?现在人家不带硬塞给你?你也太好说话了。”吕大姐的话里似乎是为了唐兰着想,但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

    其他的同事也说:“吕大姐说的有道理,带孩子很费精力,你可别心软,就让男人带。”

    吕大姐听有人附和她的话,又说道:“可不是吗?孩子在隔壁你上班分心,也影响大家的情绪。”

    办公室里有孩子的员工听不下去了:“孩子可是当妈的心头肉,为了麻烦就不带?唐兰没抚养权,可照顾几天没毛病吧,再者说咱们工厂里的员工也没少把孩子往里带,谁计较过?以为唐兰是新人就欺负人吗?”

    吕大姐嚷嚷道:“我说错了吗?我哪个字说错了?唐兰前夫不咋地,我这不是为她抱不平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同样也有八卦,业务部的同事在背后议论过唐兰。

    毕竟这年头离婚的女人很少,不说是爆炸性的消息,至少在服装厂已经传遍了,业务部的那个很漂亮的员工刚刚离了婚,孩子给了男方。

    人们忍不住猜测,她能咬牙去离婚,丈夫得多不争气啊?这个时代,但凡能忍着凑合过的,咬紧牙关也不离,有人猜唐兰丈夫打人,有人猜唐兰丈夫吃赌钱败家不工作……

    吕大姐也没少编排:“离婚肯定是两个人的错,唐兰那性子……唉,都是同事我也不能讲说别人。”吕大姐越为难的不开口,别人猜的越凶。

    唐兰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下班,她去隔壁接安安,安安乖乖的牵着她的手:“妈妈,你工作很忙吗?我虽然也愿意和爸爸在一起,可我也想你。”

    唐兰揉揉她的碎发:“这样啊,那妈妈答应你,平时你和爸爸一起生活,等周末妈妈休息的时候,把安安接回来玩可以吗?

    安安想了一会儿:“其实我想每天都和妈妈一起呢,不过妈妈忙,我不能打扰你,那好吧,你可要说话算数哦。”

    “我们拉钩?”

    80年代初还实行的是单休制,一周只有周日一天可以休息。

    唐兰周六上完班,骑着自行车去接了安安,安安坐在自己的专属后座上,小腿一晃:“妈妈快开车!”

    唐兰不厌其烦的纠正:“安安,是骑车。”

    “咯咯,咯咯咯,和妈妈在一起真开心。”风里回荡着安安的笑声。

    唐兰以后每周日都会把安安接过来,安安真心把她当做妈妈,她占了这个身体,从血缘亲情上,她也是安安的母亲,她和顾茂晖离婚是在所难免的,唐兰希望,能够尽量减少对安安的伤害。

    唐兰住回了这个院子,但她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早晚她也想离开南坪村。

    以前她的身份是顾家的儿媳妇,现在她和顾茂晖离了婚,和顾家可以说没有任何联系,在南坪村她没有所谓的亲人,村民们好事爱议论,一个小村子发生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恨不得全村都知道。

    唐兰手里有红包群,以后稍微添置点东西,肯定会被眼尖的人发现,以前她是无知者无惧,留下了太多的让人起疑的把柄,吃一堑长一智,这方面她要格外小心。

    唐兰想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城里。

    最好的办法就是等服装厂分福利房,只是对于唐兰来说太难了。

    首先福利房的标准是,准备结婚或者是已经组成家庭的人,对于单身小青年,单位是不提供福利房的。

    就算是符合了标准,工厂要经过层层的筛选,每年分配的名额就那么多,谁知道何时能轮到?唐兰听说在车间的一个师傅,三十出头了,还没住上服装厂的福利房。

    这条路唐兰恐怕走不通。

    她想到了买房。

    唐兰研究过八十年代的房产政策,现在的房产市场比较宽松,政府也顾虑居民买房,唐兰比较中意私人的小院子,只是恐怕愿意卖房的人不多。

    唐兰还悲哀的发现,自己手里的存款不多。

    原主自己没有什么积蓄,唐兰穿过来之后买了两次红包群的东西,再加上顾茂晖当时的抚恤金,盖完了房子倒是剩下了一部分,可是对于买房来说,恐怕是远远不够。这会儿的房价不像后世那么遥不可及,但一处房产,按照这时代的物价,最少也需要五六百元,按照唐兰的收入,她是远远支付不起的,大额财产若是来源不明,很是让人头疼。

    唐兰揉揉脑袋,她要想点办法赚钱了。

    哪怕是不能摆在明面上,最起码别人问起的时候,她挣钱和消费的能力需要匹配上。

    国货红包群……

    唐兰立刻登录了红包,查看了自己的红包余额,这里面能卖的东西有,不过比较少,唐兰从里面选了三件电器,等下班天黑之后,她要拿到城里去兜售。

    她不能指望红包群里的红包,这不是长久之计,还得考虑一下怎么从现实生活里捞钱。

    城里的小吃部像雨后春笋一般,一条街得开上四五家,可唐兰没有手艺,也没有经商的资金,这条路不适合她。

    直到有一天,唐兰在食堂听到车间流水线上的女工抱怨:“咱们服装厂每天生产这么多件衣服,库存这么大也卖不完。”

    另一个人附和:“可不是吗?计划时代啥都是定额的,订单这么大还限量靠配给,不剩下才怪呢。布票这么稀缺,外人谁知道咱们服装厂的衣服卖不完?”

    “你发啥愁?该愁的是厂长,我昨天看见,下班后有一批衣服偷偷运出去了。”

    “运出去做啥?”

 第40章 跟单员

    另外一人扒拉一口饭:“你傻啊; 还能做啥?当然是拿出去卖钱?”

    “这样不行吧?”

    “没什么不行的; 其他厂子也有这么做的,不是工厂直接卖,二手倒卖给别人,收点钱回来; 不然生产完的衣服堆积着; 厂子也亏本啊。”

    唐兰听了一会儿; 大致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计划经济时代简而言之就是不流通的时代,一切物资定量定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厂的生产能力过剩; 多出来的这些产品没有能力去消耗; 满满的造成了积压。

    人们凭票购物的年头; 如果放开供应会产生很多后遗症,而目前的情况,还没达到完全敞开的程度。

    所以,工厂也要为自己的效益打算; 也就只能自己把多余的产品销售出去。

    唐兰想起了之前九叔那的纺织品,来路基本大同小异。

    唐兰心里砰砰跳个不停,低价买来高价卖出,可以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如果放在六十年代,这是□□裸的投机倒把,可现在不同; 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勇于先剥开螃蟹的壳,才能赚到第一桶金。

    唐兰急匆匆的吃完饭,一下午她的心思全在这上面,一下班她就直奔了九叔的收购点。

    九叔上次收的纺织品,是托熟人才分到了一些,大头都被本地一个专门倒买倒卖的小贩买走。

    唐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