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明天去看看,盐罐子里的盐确实不多了。”

    唐兰又说:“冯大姐,供销社有卖灯泡的吗?我打算安电灯,吴大哥会安灯泡吗?”

    冯大姐点头说:“会!家里的电线就是他抻的,你要安的时候喊一声就行,我让他过去。”

    这事还是宜早不宜迟,唐兰去供销社买了灯泡,她买的是XX瓦的,瓦数大亮度高,以后屋子里亮堂堂的。

    冯大姐和吴大哥去家里安灯泡,路上遇见了李香凤,她刚从娘家回来,娘家的亲戚一个劲的奉承她,李香凤心情正好,她看见唐兰,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哎呦,大嫂这是去哪里啊,搬出去之后,也不回家看看。”

    唐兰觉得李香凤好笑:“回去?回去你们谁欢迎我,弟妹是打算做一桌子好菜欢迎我?”

    “我们可没什么福气,吃不了什么,不像大嫂,大哥给你留下那么多钱,你吃香的喝辣的,以前竟然一点口风都没漏出来。”

    一提到这个李香凤就生气,大哥的钱准定都在唐兰手里,不然她咋能添置这么多东西?不光是钱,还有各种的票据,听说唐兰买了家具,家具是工业品,没有工业券现在根本买不到!

    她这个大嫂看起来傻傻的,没想到比谁都精明。

    唐兰也没解释,看来全村人都认为是顾茂晖给她们两个留下了钱,这样将错就错更好,唐兰笑道:“是啊,我有钱,我的钱不偷不抢,有本事你也挣。”

    说完她快走两步,大声说道:“冯大姐,咱们赶紧去安灯泡吧。”

    冯大姐:“好嘞。”

    李香凤气急败坏的回家,她连忙和婆婆告状:“妈,大嫂手里钱指定不少,你不想办法挖过来一点吗?她买了灯泡要安电灯。”

    赵玉珍恨恨的说道:“我有什么办法?她都要和我们断关系了,我还腆着脸凑上去?”

    “可你到底是她长辈,她还敢不尊敬你?”

    赵玉珍看,这个唐兰还真敢!现在的她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唐兰唯唯诺诺,她这个婆婆嗓门提高一点,她都害怕,现在可倒好,完全不把她放眼里。

    另一边巧手的吴大哥装好了灯泡,以后只要一拉拉绳,嘎登一声灯泡就亮了,吴大哥擦擦汗:“电灯能正常用,如果有啥问题,你再找我们。”

    冯大姐临走前看到了唐兰床上的书:“这是啥书?茶花女?是种茶技术的书吗?”

    唐兰笑了笑:“这不是技术书,是外国的一本小说。”

    吴大哥说:“你个大老粗,可别瞎说了,人家唐兰是文化人,看名著呢。”

    冯大姐又问:“那有没有适合小孩看的书?”

    她那两个孩子整天就知道疯玩,也不爱学习,如果有儿童书,捧着书看比疯跑强。

    唐兰想了想,对于孩子来讲小说太晦涩了,他们适合看连环画,更有趣味性:“有儿童看的,下次我给他们找两本。”

    “那可太好了。”

    唐兰周六去接程欢欢,程欢欢推着自行车在大门口等她:“我和我妈说了,去你们家住两天。”

    唐兰说道:“想住多久住多久,对了,咱们先去一趟书店吧,我买两本连环画。”

    “连环画?我家有几本,都是以前买给弟弟妹妹的,下次我给你拿过来。”家里得连环画看完了就被放到一边,封皮全是尘土,送给安安看正好。

    唐兰还是决定先去书店买两本,新华书店位于城中心,程欢欢轻车熟路的骑车到了地方:“我每个月发工资,都要先来书店买两本书,我妈说我败家,说买书还不如买瓶醋,她哪里懂,书籍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八十年代世界名著已经开始解禁,像新华书店这种大书店,里面书的种类很丰富。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应有尽有,像现在的北岛、顾城、舒婷,是特别受人追捧的诗人,他们的书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年轻男女总要捧上一本看。

    女青年们喜欢舒婷的致橡树,新华书店就挂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经过,女同志念了这几句,高傲的抬着头:“我要做你的木棉花。”

    程欢欢抖抖肩:“可真肉麻。”

    书店一共有两层,里面人很多,唐兰走到儿童区选了两本:岳飞探母、济公活佛,手掌大小的连环画拿在手里,分量很轻,唐兰结了账,程欢欢买了一本《醒世姻缘录》。

    唐兰一脚踏出书店门突然想起来,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人书,多年后的收购价格很昂贵,一套几块钱的书,后世能买到十多万的价格。

    唐兰折返回去问店员:“同志,店里有旧的连环画吗?”

    店员想了想,指着一个方向:“你去那边看看,也许会有。”

    书店的角落里有个小书架,书架上蒙上了一层薄灰,看起来是不受欢迎的位置。

    唐兰翻了翻,里面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

    唐兰找到了陆俨少绘的《牛虻》,唐兰依稀记得,陆俨少,陈十发的版本很受欢迎,市场价会高一些,她之所以知道这个,是因为有个同学痴迷于收集连环画册,经常在她耳旁喋喋不休,天长日久唐兰也记住一些。

    《牛虻》、《渡江侦察记》、《 勇敢》,唐兰找到了这三本,成色很新,没有折角没有划痕,品相也很重要,旧书价格不会太高。

    唐兰欣喜的买了下来,程欢欢不解的说:“就是几本小人书,你看你高兴的那样儿。”

    “呵呵,呵呵呵,是挺高兴。”

    唐兰记得红包群里有个品牌是新华书店,等它在线的时候,唐兰打算让新华书店帮忙估估价。

    作者有话要说:  →_→今天的更新是不是很早!午休我没睡觉~~

 第16章 招工

    程欢欢一直住在城里,很少来农村,上次到农村还是上学那会儿组织的活动。

    程欢欢路过一片农田感慨道:“庄稼长得真好,这里山清水秀的,是个好地方。”

    “还是城里交通和各方面更方便。”

    “各有各的优点,你们家住哪啊?”

    唐兰指了指大马路:“那条马路对面的那排房子看到了吗?左数第三家。”

    “房子看起来盖的不错!”

    唐兰出去的时候没锁门,于奶奶一直坐在家门口和人聊天,还是挺安全的。

    于奶奶隔着老远就看到了唐兰:“唐兰啊,这位就是你说的同学吗?”

    “于奶奶,她叫程欢欢,是我中专的同学。”

    程欢欢的自行车放在院里,安安从隔壁跑过来:“妈妈,是漂亮阿姨来了吗?”

    听到安安的话程欢欢心花怒放:“乖孩子!阿姨给你好吃的!”

    “谢谢阿姨!”

    唐兰纳闷道:“安安胆子小,怕生人,跟你这么亲近还真是奇怪了。”

    “那是我人缘好!”

    程欢欢给安安带了一些零食,程欢欢说道:“恭喜你乔迁新居,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温锅不讲究给钱,来的人带点食物礼品,欢欢喜喜吃顿饭。

    程欢欢给唐兰带了两盒稻香村的糕点、一条腈纶毯。

    唐兰忍不住说道:“我就是搬个家,不用送这么多东西。”

    程欢欢全都推到唐兰身边:“我既然买了,肯定是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快拿着吧,我有同事去北京出差,糕点是我托他在稻香村买的,咱们尝尝新鲜。”

    唐兰要请的人不多,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冯大姐很实在的送了她两个洗脸盆、两条毛巾、两条鲤鱼。

    顾大爷带着大儿子一家过来,带的是一口锅、两张小板凳,木凳是顾大爷儿子自己做的。

    唐兰笑道:“板凳好,以后可以拿去院子里坐。”

    隔壁的许爷爷于奶奶来的最晚,一进门于奶奶便说:“这个死老头子,早上非要出去钓鱼,我在家等了半天才回来。”

    程欢欢眼睛一亮:“钓鱼?钓到鱼了吗?”

    “结果不重要,钓鱼的过程很快乐。”许爷爷强行解释道。

    于奶奶给唐兰带了八本书,说是送给她的,另外还有一篮鸡蛋、半篮子弹好的棉花。

    院子里还是空空的,冯大姐问她:“院里你打算种点啥?”

    唐兰琢磨了一会儿:“就种一些蔬菜吧,黄瓜茄子西红柿这一类的。”

    “我那有种子,到时候分你一点。”

    唐兰打算在家里养几只鸡,现在正是买小鸡崽的季节,上次她去城里看见有人走街串巷,筐里就是一只只小鸡崽儿。

    肉鸡和蛋鸡都要养,肉鸡留着过年吃肉,蛋鸡下的鸡蛋平时吃,她不打算像其他人家,攒了鸡蛋出去卖。

    唐兰打算再养一条狗,不需要是什么品种狗,农村的土狗,留着看家护院,一来是为了安全起见,二来就当是一条陪伴犬,狗能陪着安安一起长大。

    吃完饭冯大姐夫妇还得下地干活,自从承包土地之后,村里的人越来越忙碌了,很多人都摆脱了之前懒散的态度。

    唐兰送走了客人,程欢欢提议:“唐兰你带我去村里转转呗。”

    “好啊。”

    安安跳起来喊:“妈妈我也去。”

    南坪村东边有一个磨米厂,村里的稻米都是拿到这里脱壳,小麦磨面粉也是来这里。

    磨米厂的后面是成堆的稻壳,唐兰打算过去看看有没有荞麦壳,收回去一些做枕头。

    唐兰在路上碰到了顾茂祥,顾茂祥走路急匆匆的,像是有什么急事,他看到唐兰停下来,喊了一声大嫂。

    唐兰随口问道:“茂祥兄弟这是去哪里了?”

    顾茂祥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哪里也没去,大嫂我还有事,先走了。”

    程欢欢嘟囔一句:“他可真奇怪。”

    可不是奇怪吗?刚才都没敢抬头看唐兰,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有过了四五天,唐兰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就渐渐淡忘了。程欢欢离开南坪村半个月后,她给自己发来一个电报:“急事商议,今晚下班工厂门口见。”

    唐兰接到的是一份加急电报,日期是今天,她带着满腹的疑惑进了城,下班时间工厂门口人头攒动,程欢欢隔着老远和她挥手:“唐兰,快过来。”

    到了跟前程欢欢兴奋的和她说:“唐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城里的好几个单位都开始招人了!”

    程欢欢把她拉到一个人少的地方,刚才跑的太快气喘吁吁的,她歇了一会儿才说道:“消息没错!我是听车间主任说的,电力局、服装厂、肉联厂、水泥厂、化肥厂、食品厂,哎呀我记不清了,反正很多厂子都在招人。”

    市里的工厂和企业很多,只是一般都是独自招聘,怎么会全部赶到一起了呢?

    程欢欢说,这次是政府下的政策,好像是因为目前的大学生、技校生毕业的比较多,很多都是失业状态,有些单位还在实行顶替制度,老子退休儿子接班,不会考虑岗位是不是合适,这样不利于生产。

    目前新开的工厂比较多,也是处于缺人的阶段,程欢欢说,南郊光是化肥厂就又开了三家。

    程欢欢问她:“你想去哪一家?”

    唐兰很惆怅,不是她想去哪里就一定能应聘成功,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