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孙子就爱吃他们家的包子。”

    包子铺前面排了长长的队伍,唐兰排队买了两屉包子,香菇牛肉馅的。

    唐兰回家的时候先去了许爷爷家,家里大门敞开,唐兰喊了一声,于奶奶围着围裙从屋里出来:“唐兰来了,快进来,新家收拾怎么样了?”

    “快收拾完了。”

    “以后隔壁住着,有需要我们老两口的就吱声。”

    “哎!”

    唐兰进屋掏出布包:“于奶奶,我刚进了一次城,城里有家新开的包子铺,听说味道不错,我给你们买了一屉。”

    于奶奶擦干手:“你也太客气了,留着给孩子吃吧。”

    “安安那份我已经买出来了,安安回家和我说过好几次,你们老给她吃的。”

    “我们家就两个老人家,平时也无趣,安安过来玩也挺有意思。”

    于奶奶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援藏留在了当地,还有一个在省城工作,也就是逢年过节才回来,日子好了,孩子们想把二老接到身边,可许爷爷说在南坪村住了半辈子了,不愿意挪窝。

    于奶奶拉着唐兰说了一会儿话,唐兰看天要黑了,她怕安安一个人在家害怕,放下包子就回了家。

    安安不久刚从小红家回来,她安静的坐在炕上玩,听见门口的动静急忙跑出去,扑到唐兰的怀里:“妈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吗?”说完眼睛巴巴的盯着她。

    “小馋鬼。”

    包子有些凉,唐兰怕安安吃了坏肚子,就去厨房给她热了热,热包子的间隙,她又放了一锅鸡蛋汤。

    安安拍手叫好:“以后跟着妈妈每天吃肉肉。”

    “谁告诉你天天有肉吃?”

    “小婶子说的,她说咱们家可有钱了。”

    这个李香凤,还真是阴魂不散。

    安安出去疯玩半天早就饿了,也不嫌包子烫,急急忙忙往嘴里放。

    唐兰把每个包子都掰成两半,全都推到她身边:“安安想吃什么?妈妈过几天还去城里,给你买回来。”

    安安托着腮思考,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小红的舅舅从上海给她带玩具,我也想要。”

    “行,妈妈给你买。”

    安安又说道:“小红的弟弟可好玩了,会吐泡泡,胳膊软软的,我也想要个弟弟。”

    唐兰轻咳两声:“没有弟弟。”安安也太难为她了。

    厨房里空空的,唐兰置办完锅碗瓢盆,又花了几十块钱,好在红包群里抢到的东西拿出去卖了一些钱,两下还能中和中和,可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抢红包看运气,也看红包里物品的价值,不能过分依赖。

    安安包子没吃完,剩下了四个,唐兰扣在碗里,之前在红包群里抢到的家具已经用上了,碗橱的质量很好,被唐兰摆在厨房的角落。

    新房一下子用了三四件家具,让不少人为之侧目。

    好在村里的人不清楚唐兰的底细,顾茂晖每个月的工资极高,连赵玉珍都怀疑,顾茂晖把大部分钱都交给了唐兰,所以在顾茂晖出事之后,她经常旁敲侧击想知道唐兰手里的积蓄。

    有了顾茂晖打掩护,唐兰花钱大手大脚,村里人最多说一句败家不会过日子,不会怀疑别的。

    一锅汤娘俩全喝光了,安安拍拍肚子想睡觉,唐兰给安安唱了两首童谣,第三首还没开始唱,身边的小人就进入了梦乡。

    唐兰从供销社买了一盏油灯,家里还没拉电线,这个不着急,等以后空闲再说。

    农村早就通了电,村里一多半人家都用上了电灯,只是有人舍不得电费,电灯不常开,平时还用煤油灯照亮。

    顾家买了电视机,赵玉珍时常和别人嘚瑟:“买了电视就是好啊,电视机屏幕亮,屋子一照电灯都不用开。”

    唐兰借着煤油灯的光套上新被罩,大红花条纹被套红的耀眼,当下商店里买的都是这种,家家炕上都有一套。

    唐兰从顾家出来,除了铺盖什么东西都没带走。

    她去商店给自己和安安扯了新被罩,一切都是新气象,全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远离极品,过上好日子。

    土炕烧的暖暖的,唐兰躺在安安旁边,轻轻捏了捏她的脸蛋,安安似乎察觉到了不适,撅噘嘴扭去了另一边。

    安安的小脸隐隐出现了双下巴,可见她这段时间养的还不错,安安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不调皮,善解人意又贴心,是一个漂亮懂事的小姑娘。

    唐兰没想过自己会直接当妈,开始她也有些抗拒,最初是同情这个失去亲生父母的小女孩,再然后是怜惜,怜惜她得不到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宠爱。

    等相处了这段时间,唐兰发现,安安成了她在这个世界最大的牵挂,她想让安安过上幸福舒适的生活,不用看人脸色,不用小心翼翼。

    安安是个小话痨,她说话表达的很清楚,时常拉着唐兰聊,从安安的口中,唐兰知道了一些她和原主相处的细节。

    原主脾气不太好,脑子一根筋,没什么城府,对于这个女儿,她不算很喜欢,她把婆婆对她的挤兑都算到了安安的身上,觉得如果安安是个男孩,她在这个家的地位,一定比现在好。

    这些话都是安安亲耳听到的,安安年纪小,对这种话一知半解,她只是隐约觉得,妈妈不喜欢她。

    安安问唐兰:“妈妈,是我哪里做的不对吗?我可以改的,小红说了,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原主没有唐兰这么耐心,赵玉珍和李香凤挤兑她的时候,原主会拿安安撒气,虽然没动手,但嚷嚷的隔壁都能听到,原主和丈夫关系冰冷的原因,也有这方面的。

    安安抱着唐兰说:“我想爸爸了,爸爸对我特别好,现在妈妈对我更好!”

    在安安的描述里,顾茂晖是全家最疼爱她的,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很多礼物和零食,每到这时候,其他的小伙伴就特别羡慕她。

    只是顾茂晖回来的次数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的,最多一两天就又回去了,在顾茂晖在家的日子,他和原主争吵的时间占大多数。

    原主和顾茂晖经常吵架村里人都知道,安安这么小,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安安特别缺乏安全感,说话都是怯怯的。

    安安很怕见生人,像小红见到人就会落落大方的打招呼,安安就不行,每次都是躲在唐兰的身后,唐兰觉得应该想办法让安安开朗起来。

    她平时陪伴安安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以后找到工作,那每天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希望可以慢慢引导安安吧,事缓则圆。

    于奶奶说如果唐兰忙的话,可以把安安放在自己家,他们老两口每天都闲着,可以帮忙看孩子。

    唐兰觉得过意不过,可让安安自己疯跑出去玩她也不放心,于奶奶和她说:“你别觉得欠我们情,安安这孩子懂事不捣乱,陪着我们俩,也是个伴,不然我们两个老人大眼瞪小眼,没啥意思。”

    既然于奶奶这么说,给安安找个地方待,这样唐兰出门也能更安心,何乐而不为呢?

    唐兰给隔壁送点菜,买点鱼啊肉啊的,于奶奶也没拒绝,拉着不让唐兰走,做熟了一起吃。

    饭桌上许爷爷问唐兰:“唐兰啊,日子选没选?你那要是缺啥东西就来我们这拿。”

    唐兰知道许爷爷问的是吃饭的日子:“就这周六,还都没通知呢,我得管你们借借碗碟。”

    于奶奶回道:“碗碟有,我们家人多,逢年过节孩子们都回家吃饭,碗碟不老少。”

    唐兰家里只有三副碗筷,到时候根本不够用,为了这次特地买也不值得,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都是左右邻居互相借。

    于奶奶给安安碗里夹了一块肉:“安安多吃点,以后长得高高的。”

    “我要向妈妈那么高。”安安挥舞着小手。

    于奶奶带着金丝框眼镜,整个人很儒雅,和普通的农村奶奶很不一样,举头投足间很有气质。

    于奶奶问唐兰:“你平时喜欢看书吗?”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过渡章,情节没什么大进展~~

 第15章 连环画

    唐兰想想说道:“除了课本我看的不多,上学的时候从同学那里偷偷看过外国的小说。”

    于奶奶很惊喜,继续问:“喜欢那一本呢?”

    “茶花女。”

    “那本是经典之作,有眼光。”

    于奶奶像是找到了知己,和唐兰开始聊起了外国文学,幸亏唐兰在现代上了这么多年学,不然还真是应付不来。

    于奶奶感慨:“这些年懂文学的人少了太多,没想到你年纪不大,还看过不少书。”

    于奶奶在厢房摆着一个书柜,厢房平时是上锁的,吃完饭她去里面找了几本书:“如果闲着的时候,可以看看书,我这还有,看完再管我要。”

    “谢谢于奶奶,有小说看真好。”

    于奶奶推推眼镜,欣慰的说道:“年轻人喜欢看书是好事。”

    于奶奶又说道:“安安快上学了吧?”

    “嗯,等忙过这一段,我打算给她报个班。”

    安安埋头吃饭,没去听大人讲什么,她小声问许爷爷:“太爷爷我能看电视吗?”

    许爷爷拉着安安进了屋:“安安想看多久都行。”

    许爷爷家里的电视是大儿子买的,是国外的大品牌,二十寸的松下电视,这么大屏幕的,在南坪村还是独一份。

    吃完饭安安留在许家看电视,唐兰去找了一趟冯大姐。

    搬入新屋叫入宅,需要选一个好时辰,当时是冯大姐帮忙找人算的日子,按照习俗搬家当天就要请亲朋好友来家里聚聚,可唐兰在顾家待不下去,就提前搬了出来,温锅的日子往后挪了挪,也是选定的好日子。

    冯家只有两个孩子,大人不在家,唐兰问他们:“你爸妈去哪了?”

    “我妈去供销社买东西了,一会儿就回来。”

    供销社离得不远,冯大姐走了好一阵子了,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唐兰索性就在冯家等等,冯大姐的儿子叫新新,女儿叫年年,组合起来就是新年,好听又有寓意,可见取小名下了功夫。

    新新今年上了小学,他趴在炕上写作业,妹妹在旁边扯他的衣服:“哥你陪我玩一会儿。”

    新新不耐烦的放下作业本:“真烦人,你想玩什么?”

    “捉迷藏!”

    两个孩子玩的不亦乐乎,捉迷藏第三局结束的时候,冯大姐到了家。

    “唐兰你啥时候过来的?”

    “我也刚到一会儿。”唐兰说道。

    冯大姐手里拎着酱油瓶和油瓶,她先把东西放下:“你等我一会儿。”

    两个孩子围着冯大姐,年年扯着冯大姐的衣角:“妈你去供销社给我们买饼干了吗?”

    “去去去,一边去,吃什么饼干,我这有酱油你喝吗?”

    新新说:“要是有糖水我喝,酱油我不喝,齁咸齁咸的。”

    “知道就滚一边去。”

    两个孩子被骂惯了,笑嘻嘻的疯跑着玩,唐兰感慨道:“新新年年可真抗骂。”

    “这俩崽子皮着呢,早被我骂惯了。”

    冯大姐和唐兰说:“供销社的王麻子说,明天新进一批精盐,听说质量可高呢,盐粒特别细,炒菜好吃,就是量不大,你要是想买可得早去。”

    “那我明天去看看,盐罐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