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夜,我们谈性-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一个建议。至少这是合适她自身的,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晓林:你觉得对整个大学生群体来说,都去签名好呢,还是可以各有各的选择?      
        王裕茹:有人倡导,就会有呼应者。如果你也认同并理解,当然可以签名,这也是你的权利。我的意思是淡化这个行为附加的一面,有人说这是封建,是处女情结,代表着一种文化的倒退,我觉得这都不必要,因为,她是基于对自我的保护。      
        晓林:这是一个比较私人化的选择。      
        王裕茹:我认为从她的角度来说,本身是非常合理的。      
        晓林:作为一个医生,你觉得正处在豆蔻年华的青少年,是否可以做到禁性?      
    朱医生:进入青春期以后,人有这样的冲动或萌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人的性欲就像食欲一样,是一种本能,不用把它看作是一种不道德,或是负面的需求。但这种行为要在社会道德一致认可的方式下进行。在目前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婚前性行为在法律和道德的层面就缺少足够的支持。虽然生理上已经具备了这样一种功能,也到了十八九岁这样一个年龄,只是在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程度上还不太适合这么去做。我觉得,在18岁以下要做到尽可能的不发生;18岁以上,从生理意义上来讲没有问题,但你是否有足够的把握在发生性行为后不发生意外情况,这完全在于你的成熟度,而与性行为的本身关系不大。      
        晓林:学生当中有自慰的情况,这是青春自发的一种性需求,很多人给节目发来了信息咨询这个问题。他们的这种坚持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在我需要的时候不和异性发生性行为?还是他们要把和异性的第一次性行为放在婚后?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不是还是有一个道德层面上的东西在支撑着他们?或是为了避免学校同居、堕胎带来的恶果才选择了这样。      
    王裕茹:我认为他们强调的不一定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保护。当他们看到堕胎受了伤害、同居后又分手没有保障、你不想结束这关系但对方想结束时等等的无奈(因为没有婚姻,但是有性,在这样的两性关系中受伤害的一般都是女性),她们权衡下来觉得拒绝更安全,这是从身心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      
        朱医生:我基本同意王老师的看法,我觉得在你还没有充分把握的时候,避免发生性行为是一个最好的保护措施。但是反过来讲,婚后会不会也要面临同样的困惑呢?我觉得是会的。因为,结婚后(甚至生了孩子)还是可能会因为感情不和、矛盾而导致最终分手。所以,绝对安全的事情是没有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去把握、去做、去实施。从保护自己的角度来讲,拒绝婚前性行为就是为了把最美好的放到新婚洞房花烛夜的那个时刻。      
    


关键词之一 婚前性行为第10节 封建操守联盟

    晓林:我们来接一个听众电话。      
        王同学:我非常支持她们。我也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我周围也有不少同学在恋爱过程中有过性行为,其中一个还意外地怀孕了,在她怀孕后,她的男朋友对她仍然不错,但是来自她的家庭和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所以,我还是比较赞成婚前禁性。      
    我本人也有女朋友,在我们的交往中我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我觉得我们还是大学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意外怀孕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晓林:有人把她们称作封建操守联盟,你觉得呢?      
        王同学:我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对那些热恋中的情侣的提醒。因为发生性行为是两情相悦的事情,在这之前确实应该要考虑一下。      
        晓林:在你周围像你这样有了女朋友,但没有发生性行为的同学是多还是少?      
    王同学:应该说是比较多的。同学也曾问我有没有和女朋友发生过关系,我说没有,他们都觉得我很保守。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保守与否的问题,而是一旦意外怀孕,来自双方家长的压力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晓林:你主要觉得还是由于压力的问题,那么你周围的同学为什么都愿意承受这些压力呢?你了解过吗?      
        王同学:他们的安全措施做得很好。      
        晓林:你曾经想过吗,如果你把安全措施做好了也可以发生性行为?      
        王同学:也想过,但是可能我的思想有点保守,还是觉得有点约束。      
    晓林:反过来我再问一下,你的女朋友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是她跟着你的意愿走?还是她本身也有意愿?      
        王同学:我从来没有向她提出过性方面的要求,她也没有问过我,我觉得现在这样很好。有一些男生,遇到他们的女朋友不是很愿意时,他们杀手锏就是: 如果爱他,就把第一次给他。      
        晓林:我们再来听一位徐同学的想法。你现在是大一,你同意他们的想法吗?      
    徐同学:我同意的。我今年刚刚进大一,私底下和我的好朋友也会经常说起这个事情,我们觉得应该把自己的第一次留给将来的丈夫。如果随便就把第一次给掉的话,将来万一分手,吃亏的还是我们,而且我们也觉得意外妊娠会带来很多麻烦。现在报纸上有很多关于未婚妈妈的报道,这都是因为偷吃禁果的原因。如果我的男朋友要求我: 爱他的话就把第一次给他。我会回答他: 你爱我吗?如果你爱我的话,应该会努力争取当我的丈夫,因为我想把我的第一次留给我的丈夫。      
        晓林:我们再来听听一位宋同学的意见。      
        宋同学:我现在读高二,抱着中立的态度,但基本上倾向同意。我认为一件事情不光只有黑白两面,还有中间灰色的一面,很多事情应该因人而异,并不是绝对的。      
    晓林:那么,如果叫你签名你是不会签的,对吗?      
        宋同学:那也不一定。      
        晓林:你的意思是说,你以后碰到什么样的人是要看情况的,是吗?      
        宋同学: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硬性地规定每个人都要去签名,而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定。      
        晓林:她们现在这样倡议,你会去签吗?      
        宋同学:有可能会。      
        晓林:但是签了以后如果碰到一个你心爱的人,你也有可能不会兑现你的诺言。      
       宋同学:是的,因为我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发展的。      
        晓林:我们再来听一个魏同学的电话。      
        魏同学:我表示理解,但是我不赞同。现今社会比较主张个人的选择,所谓偷尝禁果无外乎就是婚前发生性行为,我觉得“禁果”这两个字在这里用得不太恰当。结婚以后,甚至是生了孩子以后也可能会感情破裂,这和在结婚以前出现的感情破裂,其实是一样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反对婚前性行为而不反对婚后性行为呢?      
        晓林:我们再来听一位陈先生的电话,据说您是保守派。      
        陈先生:我很支持这些女孩子的做法。因为,偷吃禁果虽然解了谗,但是也会拉肚。      
        晓林:你们觉得他们能坚持下去吗?据说曾经也有7位女大学生,她们在毕业前也结成了7人同盟,坚持要守住贞操,结果都没有守住。      
        王裕茹:我觉得她们能不能够坚持是小事,但是,作为女性我有这样一个建议: 假如婚前完全没有性行为,坚持要到洞房花烛夜,其实是蛮有风险的。因为,婚后生活中性行为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果你在婚前对双方的性能力、性品位、性道德、性习惯等所有和性有关的都不了解,直到结婚了才知道,这就是风险所在。我的意思是,风险始终存在,如果从保护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增强独立性,增强和性有关的知识,情感和心理都要独立,这才是真正的保护,而不在于细节上比如婚前有或没有性行为。      
        朱医生:我觉得有这样一些学生发起这个活动是一件好事,但不必人人都去响应。因为签名的人未必能够守得住承诺,没有签名的人也不一定就不能守身如玉到结婚。所以,这只是一个形式,目的是呼吁大家要慎重地对待。  


关键词之一 婚前性行为第11节 结婚之前住在一起

    (本期嘉宾贺岭峰: 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中心指导教师)     
        晓林:今天又到了我们节目的“心灵对话”,我们将一起讨论婚前同居的问题。      
        沈蕾:“同居”这个词已经挺老式的了,现在也把婚前同居叫做“试婚”,就是在结婚之前看看两人是不是合适,这种“合适”包括了感情、生活、性生活。      
    晓林:对了,到底婚前同居者们有些什么理由,一会儿我们会请一些听众、嘉宾来说说他们的故事。我们也会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您,同时请教一下专家: 婚前同居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     
        婚前同居,就像刚才沈蕾说的,好多人现在都把它说成“试婚”了。因为有些婚前同居者的第一大理由就是来试婚的: 我们是想结婚,来看看最后能不能走进婚姻的殿堂。我有个朋友,他们大学刚毕业就开始同居了,男的把电脑、音响、球拍、登山鞋等喜欢的东西全搬来,女的也把她的时尚杂志、鞋袜衣帽等东西搬来,虽然房间小,但他们觉得生活在一起非常幸福。再不用每天起个大早迎来送往,也不用为手机费发慌——因为不必再用手机来煲电话粥了。      
        沈蕾:约会以后也不用再送回家了,来来回回的费用也挺高的。      
        晓林:也不用遗憾相聚太短,思念漫长。可是时间一长,两人的感觉就又回到了以前大学寝室里的同屋一样,一个整天在电脑前打“星际争霸”,一个看《霹雳娇娃》;一个吃掉了冰箱里全部的西瓜,连嘴都忘了擦;周末男的更愿意和同事一起去踢球,而不是陪女孩在家里看《相约星期六》;打他手机让他早点回来陪她说说话呢,对方就说“你怎么像我妈!”同居几年之后慢慢就变了,直到把账单一除为二的地步,还说“你的那份我先替你付上了”。为什么呢?因为同居啊,同居就应该一人一份呀,对吗?      
        沈蕾:嗯,因为同居是两个个体,而不是在一起的整体。      
        晓林:两人之间开始斤斤计较对方,而忘了以前最拿手的互相恭维、互相赞赏。一吵架就是这么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啊!可以来管我啊!”因为本质上两人就是两个个体啊: 我们互相是不受制约的。      
        沈蕾:没有东西是可以约束我们的。      
    晓林:对啊!所以女的最后就反思: 婚前同居本来挺好的一件事,怎么现在就变成这样了?      
        沈蕾:其实以前说到同居,第一就是性的问题突破了,好像所有的女孩都不愿意。所以在我们那一代的时候,听到周围的一些女朋友说的都是不可能同居,要么就结婚。周边总是有这样的一些说法,如“男人一旦进入了这样的一种状态就觉得你不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