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8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猪儿接触过了。”
  杨元庆点点头,任何事情都会有蛛丝马迹,只要肯去挖掘,多少都会有收获,那个吴郡太守看来是不想惹事上身,才做一本糊涂帐。
  “是什么人和李猪儿接触过,蒋八郎知道吗?或者说他能猜测到什么端倪?”
  沈兴叹息一声,脸上露出沮丧之色,“卑职也反复追问他,甚至严刑逼供,他确实不知,而且李猪儿前前后后确实接了几票生意,都是他独来独往,没有任何随从,甚至他去哪里谈生意都不知道,李猪儿一死,这件事谁也不知道了,包括李猪儿的一个女人,也一并被杀了,找到这些心腹亲兵,也没有线索,这件事如果是有人委托,那么这个委托人做得非常隐秘,没有一点漏洞,蒋八郎怀疑,可能连李猪儿都不知道真正委托他的人是谁?”
  杨元庆背手走了几步,虽然他对这个案子很有兴趣,但关键是,他没有时间在江南继续呆下去了,荆襄那边的战役已经迫在眉睫。
  而且他也没有精力去追查沈家灭门这件事小事,连吴郡太守都没有时间考虑这件事,更何况他杨元庆。
  想到这,杨元庆便吩咐道:“你再呆三天,如果三天内查得出,就查下去,如果查不出,就直接去江宁上任。”
  沈光被任命为江南东道总管,整编三万降军镇守江南,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沈家之事了。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二十八章 迁都试探
  夕阳西下,紫红色的晚霞洒在太极宫金黄色的穹顶之上,琉璃瓦上闪烁着一种瑰丽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一个帝国的最后辉煌。
  御书房里很安静,窗帘已经拉上大半,晚霞从窗缝里射入,将整个东墙染成了紫色。
  李渊坐在御案后,仿佛老僧入定一般,也不知道他这样坐了多久,一个时辰还是半个时辰?
  他是被一个消息击倒了,在他御案上放着从襄阳送来的一条鹰信,细长的纸条上是李孝恭的亲笔书信,就短短的一行字,‘李密已被隋军剿灭,杨元庆在江南。’
  这个消息从彻底使李渊南北分治的梦想破灭了,从长安城破之时起,他便考虑迁都南方,巴蜀或者襄阳,和隋朝实施南北分治。
  而现在隋军占领江南,他的梦想彻底破灭,隋军的下一步肯定是攻打荆襄,他该怎么办?
  ……
  李建成在御书房外已经等了近半个时辰,他既不敢打扰父皇沉思,但也不敢离去,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听宦官们说,父皇心情极度不好,这让他的心吊在半空中。
  不过李建成也隐隐猜到,可能是南方出事了,目前十余万隋军兵压关中,却始终没有动静,而中原也很平静,只能南方有战事,萧铣军和杜伏威军联手对付李密,难道是战役发生了逆转?还是隋军出兵了。
  就在李建成胡思乱想之时,一名宦官出来禀报:“太子殿下,陛下宣你觐见。”
  李建成稳了一下心神,快步走进御书房,房间里竟然没有点灯,窗帘拉着,只有一丝晚霞照入房内,显得光线十分暗淡,两名宦官战战兢兢站在屋角,一动也也不敢动。
  李建成指了指一旁的两盏鹤嘴仙寿灯,吩咐宦官,“把灯点上!”
  “不要点灯。”屋子里传来李渊低沉的声音。
  李建成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参见父皇!”
  “朕刚刚接到了孝恭发来的消息。”
  李渊的声音依旧很低沉,充满了一丝无奈和惆怅,“李密已经灭亡了,现在杨元庆就在江南。”
  “什么?”
  这个消息让李建成怔住了,尽管他已经猜到隋军会干涉江南之战,但李密灭亡的消息传来,还是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李渊叹息一声,“应该是隋军从海路绕道江都,攻克了李密的后方,令李密首尾难顾,一战而溃。”
  李渊的叹息中还包括了没有说出的话,那就是次子世民已经事先看透了隋军的图谋,要求唐军支援李密,只是被他们拒绝了,这使李渊又略略有些后悔,如果当时听世民之言,又会怎么样?
  李建成底下头,他听出了父皇的叹息之意,这让他心中很不自在,他沉吟一下道:“虽然世民事先判断隋军会走海路,但那只是他从地图上推断,并没有准确情报支持,我们不可能为一个推断就冒然出兵中原,撕毁和隋军签订的协议,父皇应该明白,这并不现实。”
  李渊忽然意识到不能过于责备太子,便口气一转道:“朕并没有后悔未出兵中原,正如你所言,这只是一个推断,为一个推断而撕毁隋唐协议,那肯定是愚蠢的决定,朕并不后悔,只是……”
  说到这里,李渊长长叹了口气,“只是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渊的目光投向了李建成,目光在问他,现在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李建成也考虑了很久,他也有了自己的方案,只是他从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事到如今,他不说也不行了,作为太子,他该承担起这个压力。
  “父皇,儿臣的建议是迁都巴蜀,在成都府建立新都。”
  “迁都!”
  李渊的目光变得严厉起来,“朝廷中至少七成官员都是关陇人,你觉得迁都巴蜀可能吗?”
  “可是父皇,我们至少要给自己留条后果,一旦关中危急,我们也可以及时迁往巴蜀,至少现在该做准备了。”
  李建成没有被父皇严厉的眼光吓倒,他很了解父皇的心思,其实父皇早就想迁都了,只是不敢实施而已,否则,为什么提议把关中的粮食物资转去巴蜀。
  更重要是,现在必须要面对现实,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没有事先安排,一旦准备不足,隋军攻入关中,他们连退路都没有了,至少把逐渐把京城的资源转移到巴蜀去。
  李建成鼓足勇气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李渊目光中的严厉渐渐消退,变得愁绪重重,半晌,他叹了口气道:“朕只是很担心,一旦我们表现出将迁都巴蜀的迹象,会引发朝野混乱,尤其关陇贵族,他们更不会接受,会引起更大的骚乱,所以朕才左右为难,迟迟难以做出决定。”
  御书房里安静下来,两人都没有说话,片刻,李建成道:“父皇也只是一种担心,朝臣们是不是真的反对迁都巴蜀呢?其实并无定论,儿臣觉得可以试探一下。”
  “怎么试探?”
  “比如父皇可以宣布将去巡视巴蜀,看看朝野的反应。”
  李渊沉思片刻,这个办法不错,先试探一下,看看臣民们的反应如何?
  ……
  当天下午,太极宫里传出了消息,大唐皇帝李渊将在十天后南巡巴蜀,这个消息顿时轰动朝野、轰动京城,自古以来,皇帝出巡从来都是大事,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皇帝逃跑的代名词。
  比如隋帝杨广南巡江都,实际上就是逃跑去江都,再也没有回洛阳,尤其在这么敏感的时刻,关内十几万隋军压境,大战随时会爆发的时刻,圣上却忽然宣布要去南巡巴蜀,这实在是让人怀疑他的真正动机。
  从消息一传出,整个京城内便议论纷纷,几乎每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惶惶不安之中,为大唐的前途命运而深感焦虑,因长安被攻破而引发的舆论危机,在刚刚沉寂了不到一个月后,又再次被引发了。
  这几天独孤震有些感恙,专门请病假在家中休养,但事实上,他这几天一直在关中各大庄园视察,今天中午才返回中原,可刚返回中原,他便遇到了李渊要南巡的消息。
  这个消息同样让他感到震惊,他立刻敏锐的捕捉到了隐藏在李渊南巡背后的深意,李渊极可能是想迁都巴蜀了。
  这使独孤震愤怒起来,关陇贵族耗尽无数钱粮,支持唐朝,支持他李渊,可最后李渊却要无情地抛弃他们,节操何在?
  独孤震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尽管他已经决定投降隋朝,但李渊想迁都巴蜀的企图还是深深伤害了他。
  想到李渊起兵时,独孤家族为了回关中而放弃了洛阳的大部分财产,想到这三年来,独孤家族为支持唐朝几乎耗尽了近六成钱粮,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种抑制不住的愤怒和失望深深地刺痛了独孤震的内心,独孤家族或许可以投降隋朝,还能保住一点利益,那别的关陇世家呢?他们该怎么般?
  作为关陇贵族的领袖,独孤震觉得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不能让李渊无所顾忌地伤害他们,
  这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随即传来独孤良的声音,“家主,我可以进来吗?”
  “进来!”
  独孤良走进了房间,他看出了独孤震掩饰不住的怒火,便笑道:“家主可是为李渊南巡巴蜀之事而生气?”
  独孤震忍住了心中怒火,坐了下来,“我自然是为了此事,你以为他南巡巴蜀是什么意思。”
  “我想他是在试探,试探我们对他迁都巴蜀的态度,假如大家都不反对他南巡巴蜀,或许他就真的宣布南迁,如果大家反对激烈,那么南巡之事就会不了了之,总之,他本人是想迁都巴蜀了。”
  独孤震叹息了一声,“自从长安城破后,大唐已经开始人心涣散了,而李渊并没有想办法狠狠打一仗,以凝聚人心,却跑去和隋朝谈判,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苟且偷生,真的令人心寒啊!这样的朝廷还能支持几天?”
  独孤良沉默一下道:“或许他是想卧薪尝胆,至少我认为太子是这样考虑。”
  “卧薪尝胆?哼!”
  独孤震冷冷哼一声,“整天就在争权夺利,我看不出他哪里在卧薪尝胆,说是要收回秦王的军权,他收回了吗?既然要收军权,就应该当机立断,直接囚禁秦王,可最后却让他跑了,手握军权,这下看他怎么收军权,估计最后又是不了了之,我是担心这样耗下去,大唐还能耗几天?”
  独孤良沉默了片刻,小声提醒他,“家主忘记了吗?我们已经和杨元庆达成妥协了。”
  “我知道,我只是恨李唐是扶不起的阿斗,枉费独孤家族这么支持他,早知道,当初我们就该支持丰州的杨元庆,我们也不至于失去七成的土地。”
  独孤震恨恨地长叹了一声,他心中恨得滴血,这是他作为家主的失策,但就是这个失策,给独孤家族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令他长吁短叹感慨万分。
  但今天独孤良来找家主,却不是为了这件事,而是另有一件事,他见独孤震几次提到秦王李世民,却丝毫不提那件事,便忍不住提醒道:“家主忘记了吗?杨元庆把收走独孤家的土地,由八成降到七成,可是有条件的。”
  独孤震浑身一颤,他真的把那件事忘记了,多亏独孤良提醒。
  他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促成他们兄弟之间的内讧。”
  刚说到这,门外传来管家的禀报:“老爷,窦相国来了。”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二十九章 联合施压
  窦轨负手在独孤府前来回踱步,尽管他极少来独孤府,但此时他的心思却不在独孤家族之上。
  关陇贵族在隋朝建立后便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元家为首,而另一派是以独孤家为首,元家倒掉后,窦氏家族又接替了元派的领袖地位,这一派关陇势力改称为窦派,连李渊家族也是属于窦家的派系、
  但不管是窦派还是独孤派,在经历了隋朝两帝的清洗,尤其是杨广的屡次打击后,原本强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